首页 旅游日记 乡野拾旧。

乡野拾旧。

自2020年1月下旬以来,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公共场所及景区关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只能裹足宅内。除了上班及必要的外出,已不能随性出外悠行赏春。

3月1日上午途径上海地铁16号线新场站,见有时间遂到附近的九如桥看了看。

九如桥又名倪家庙桥,位于上海浦东新场镇仁义村,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横跨在一条名为“小二灶港”的小河上,距今已有200多年了。桥名“九如”,是取之于当年出资建桥人的名字。

此桥我数年前到过,数年风雨侵蚀后,桥石上的桥名刻字和桥柱上的桥联越发难辨。

九如桥南一处农宅后有一株古银杏,这株古银杏我几年前曾特意近前看过,保护牌上有树龄记载。现在已记不清了,应该要远少于新场南山寺的两株500多年的古银杏树龄,似乎有一二百年树龄罢。古桥、古银杏,也是一景。

九如桥北不远的二灶港上还有座与九如桥始建于同一时期的宝善桥。该桥又名瞿家石桥,保存得要比九如桥齐整些。该桥数年前我也到过,此次因时间关系就没有重访。

3月初,玉兰花开油菜花黄,春风渐绿杨柳岸,身边的景色逐渐明媚起来,疫情阴霾似乎也有些减轻。

3月8日下午,再次途径新场镇,本想去看看位于五灶港上的明代保佑桥,因时间关系走至半路未再前往,见路旁不远处竹林掩映处见一处浦东传统民居,走至近前才发现是我2013年1月曾到过的康家宅。

走过竹林间曾经青砖铺路的田间小径,来到康家宅前。

康家宅为清代建筑,是浦东新区一处文物保护点。不过眼前的康家宅显然是近年重修过,失去了老宅原来的韵味。

我还是喜欢7年前我所看到了康家宅原来的样子,尽管有些破败,但却保留有浦东传统民居的那份韵味与沧桑。

离开康家宅,来到附近一座名为“斜路港桥”的农桥。

这种仿赵州桥样式的水泥拱桥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上海市郊常见的桥梁,与机耕路相连接,便于农用拖拉机等通行。这种水泥桥梁的出现使只能供行人行走不能车行的狭窄的古石桥逐渐退出乡野历史舞台。斗转星移,而今这种水泥拱桥已被宽阔坚固的水泥梁桥取代,日渐斑驳失修的水泥拱桥渐成弃桥。

在桥畔怒放的油菜花的映衬下,这座建于三、四十年前的水泥拱桥显得有些沧桑与落寞。假以时日,这些半新半旧逐渐凋零的桥也会与那些建于上世纪初以前的古石桥一样,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关于作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