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27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泥滩,如今是繁华的上海外滩。

27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泥滩,如今是繁华的上海外滩。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27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泥滩,如今是繁华的上海外滩

到了上海,怎么能不去外滩?

说到上海,现在的人可能最多想到的是上海迪士尼,以前的人呢,可能最多想到的是精品购物的南京路,“南京路上好八连”、“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外滩紧邻南京路,曾经的十里洋场,演绎出多少传奇故事。

◆上海南京路

南京路初名花园弄(又称派克弄,弄,小巷,胡同),以英商所辟“老花园”而得名。1853年,作为外商马匹进出跑马场的通道,故称“马路”、“大马路”或“英大马路”。1865年英工部局以南京之名作路名。南京路好比北京的王府井,是上海传统的繁华商贸街。

南京路 上海一百

南京路 永安百货,曾经的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一

南京路 东亚饭店,临近外滩的高档饭店

逛完南京路,来到黄浦江边,就是外滩了。

上海开埠以前还只是“小苏州”,外滩原是上海旧城的郊外,是黄浦江泛滥的淤泥地带。星点茅舍,遍地坟茔,芦苇丛生,纤道泥泞,俗称黄浦滩。

如今的外滩

上海外滩情人墙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上海成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1843原英军上尉巴富尔受命担任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他看中了黄浦江畔这块“外滩”。经与上海道台宫慕两年多的死缠硬磨,最终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划定江滩内830余亩作为租借地供英商居留。英国人用这块地区开辟了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洋行,外滩遂成为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地,才有后来无数的探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河滩。1868年外滩有了上海第一个公园(今黄浦公园),“华人与狗不能入内”成为国人的耻辱。

《上海土地章程》曾被侵华洋人视为上海的根本大法。清朝灭亡,但上海租界的法律地位依然有效。中国的土地租借给了外国人,这里成了中国政府管不到,外国人又没有能力完全管辖的地块,于是上海滩演绎出种种故事。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1941年美、英对日宣战,中、美、英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因而英美两国在1942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同时宣布,废除在华不平等条约,随后其他国家亦放弃了在华治外法权。直到抗战胜利后,1945年国民政府才正式收回上海租界主权,但,笑到最后的是1949年。

外滩 纪念碑

外滩 雕塑

他是解放后的上海第一任市长

外滩全长1108米,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沿路二十余座折衷主义风格的古典复兴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经过约一个世纪的营建,这些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风格各异,上海成为当时世界建筑大师们竞相表现自身价值,展示自己不凡身手的大舞台。

海关大楼

海关大楼几经翻建改建,1893年改建成哥特式的红砖教堂式建筑。33米高的钟楼,大钟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抵上海组装。钟楼的四面大钟是亚洲第一大钟,百年大钟每天准时鸣响,勾起人们对旧时外滩的情结。

赫德,英国人。1863年,28岁的他作为“中国政府外籍雇员”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掌权近半个世纪。在衰朽的旧帝国制度下,创造出唯一廉洁不贪腐的高效衙门。他还影响着大清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在他去世的1911年,清政府授予他尚书衔太子少保这一崇高的荣誉。海关大楼前塑有他的铜像,后被侵华日军融毁。

沙逊大厦、中国银行大楼

和平饭店原名华懋饭店,建于1929年,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曾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绿色铜护套屋顶为其标志,以豪华著称,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此订婚。他的原主人是旧上海的首富犹太人沙逊,所以也称“沙逊大厦”。

外滩的建筑素以欧洲风格见长,而中国银行大楼是其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建成于1937年,是外滩体量最大的建筑,由国民党中国银行委托中国建筑师陆谦受设计。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了彰显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在沙逊大厦旁建造一幢远东最高的34层银行大厦。正当施工时,沙逊却无理干涉,说“在英租界建房,高度不得超过我的金字塔塔顶”。据说这桩官司一直打到伦敦,结果判决中国银行只能造17层,最终比相邻的沙逊大厦金字塔顶低30厘米。

中国银行大楼

方形尖顶,楼檐的斗拱装饰,檐下的如意云纹,两侧镂空的寿字图案,及栏杆、窗格等处理,都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无不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味”。

外滩建筑除“中国银行大楼”外,都是外国建筑师设计,但大多是华商华人建造,体现了中国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外滩沿线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上海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以往普通人只能从外边观赏。2018年6月,已经有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等7座建筑对公众免费开放。走进这些有温度的老建筑,去细细体味它的奢华和它背后的故事,如何?

更多内容请关注,乐途乐游之

搜狐号\\百家号\\天天快报\\网易号\\趣头条\\今日头条\\新浪看点\\大鱼号\\一点资讯\\知乎\\新浪微博

关于作者: 一个虫虫的旅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