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山河风月两万里 桂林 秦巍。

山河风月两万里 桂林 秦巍。

广西 桂林市

在龙门村享受了几天清闲自在,便开始了桂林之游,头一站选择了七星岩。

桂林七星岩

七星岩景区位于桂林漓江东岸,小东江穿流而过,景区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景区因此得名。

七星岩景区是桂林市区最大的生态景区,占地面积600亩,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于斯,俨然成为桂林山水的缩影,自隋唐时期起就已成为游览胜地。

园内千年庙宇、清真古寺、名人墓、摩崖石刻、古桥、碑林、亭塔楼阁星罗棋布;广场、草坪、绿化带、现代雕塑、娱乐设施、杂耍小吃比比皆是;古树参天,猕猴出没,奇花异草,喷芳吐艳;故事传说,娓娓动听。可谓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历史与现代相映成辉,宗教可以与俗世并肩媲美,野外与城市完美融合。

假如龙门村是桂林的乡村野姑,七星岩景区就是这里的大家闺秀。

景区有好几个门,我们从北门进入。卖门票时看到了这一路旅游最雷人的告示,外地老年证、残疾证、学生证在这里均无效。我想全国各地都纷纷效仿,在自己的景区挂上国家规定的证件优惠均有效,广西人除外的告示,不知广西人心里是什么滋味?

一进大门便是千年古刹栖霞寺,栖霞寺依山而建。隋开皇十年(587年)高僧昙迁云游桂林,见七星岩洞内钟乳石在火把照耀下色彩缤纷,好像锦衣彩霞,就在七星岩洞壁题写“栖霞洞”三字(“七星岩”的别称),并在此建了“栖霞寺”修行。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徽宗赵佶敕封该寺主持为“慈佑寂照应普惠大师”,并追封为“无量寿佛”, 栖霞寺达到了巅峰状态,宫殿亭阁遍布所依的普陀山。

栖霞寺几建几毁,最严重的两次分别为清兵入桂和日军侵占桂林。清兵入桂因寺中僧人反抗清兵烧杀掠抢,把栖霞寺烧得片瓦无存。日军炮轰普陀山中国守军,栖霞寺再次遭受灭顶之灾,仅残存山门一座。

说到这里,我实在痛恨,明朝一亿大国,民国四亿大国,任由小小四十万清兵和一百万日寇铁蹄横行,蹂躏人民,践踏河山,连桂林这样的仙景也难免战火荼毒。今天我但凡听说有人置国家的前途不顾而重蹈覆辙,就痛心疾首,咬牙切齿,恨不得亲手掐死这群王八蛋!

2002年,桂林栖霞寺再次修复,但愿这一次能够屹立于世,永远不倒!

观音殿供奉的汉白玉观音为镇寺之宝,高6.8米,重18吨,是两湖两广一带最重最高的一尊汉白玉观音,据说十分灵验,不少香客游人慕名而来。

出寺不远就是著名的七星岩洞。七星岩洞在中国旅游史上,因为在城市里,交通方便,算是开发旅游最早的岩洞之一,声名远扬。

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岩洞长约1100米, 最宽处54米, 最高处27米,是距今100万年的一段古老的地下河, 后因地壳上升, 露出地面。在漫长的岁月里,雨水沿岩石缝隙不断渗入,溶解石灰岩,并不断在洞内结晶,从而形成许多千姿百态,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分上、中、下三层,上层 是顶穹残存的洞迹,下层是仍在发育的地下河,中层现供游览。七星岩以雄伟、宽广、曲折、深邃著称,是石灰岩发育较完全,景物较丰富,保护较完好的地下洞穴。洞内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变幻莫测,玄妙无穷,组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景。洞中著名的景点有:古榕迎宾、边寨风光、群英聚会、银河鹊桥、石林幽境、孔雀开屏、蟠桃送客、鲤跃龙门等40多处。这些景物,形象、逼真、传神,令人遐想联翩,如广寒官中的嫦娥在桂花树下舒袖起舞,似牛郎织女隔江相望,像女蜗氏炼石补青天......

从隋唐起,七星岩就作为旅游胜地,闻名遐迩。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于明崇祯年间两次来这里考察。

许多游客在洞中留下不少古代石刻。如唐显庆四年(659年)佚名“玄栖霞之洞”的题字,宋范成大的《碧虚铭》、柯梦得的《迎送神曲》,明张文熙的“第一洞天”,都很珍贵。

说起洞桂林可谓无山不洞,到处都有奇异洞景。桂林的岩洞与她的山水一样,富有特色。月亮山、穿山月岩、会仙月峰等山洞高悬山顶,通透碧空,远远望去像天上的月亮;水月洞、龙隐洞、冠岩等与水相通,水洞交融,河、瀑穿越;碧莲洞、隐山洞群洞互连,大小相套,迷窍重重;深的如芦笛岩、七星岩深邃幽长,雄伟广大;浅的似象鼻山,一洞贯通,成就奇景;龙泉洞里溪流平缓,宜乘船游玩;安吉岩水声震耳,适寻险探胜。

七星景区里,除七星洞外还有无论冬寒夏暑,洞内恒温20度的元风洞;路、河相伴,诗文碑丛的龙隐洞,洞含玄武寺观和明代浮雕《龟蛇合一》的玄武洞等。

七星岩中怪异奇巧的山石、吸水石,更是随处可见,广泛分布。著名的如美如奇花的芙蓉石,擎天一柱的天柱石等。

桂林的山很少有山岭山脉,仿佛是平地里长出竹笋,相互孤立,虽不高大,但不失挺拔峻峭之势。

七星岩公园中的岩峰 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七峰组成,危峰耸立,峰巅有削。普陀山多亭台楼阁,人文景观;月牙山多丛林野猴,野趣十足。

骆驼山位于普陀山后,其状酷似一只蹲在地上的骆驼,又因侧看像一只酒壶,又称它作壶山。每年春天,山下桃花繁盛,花开如红霞一片,仿佛给骆驼山披上赤霞,景色极其优美,古人称之为“驼峰赤霞”的景观,是桂林十大景之一。

骆驼山的骆驼颈部刻上“雷酒人之墓”五个字。雷酒人,原名雷鸣春,号亮工,明末江南儒生,后流落到桂林,住在山下。雷鸣春喜欢喝酒,常饮不醉,人们有又称他为“雷酒人”。他能诗善文,著有《大文参》等著作,骆驼山下那片桃树就是他生前所植。雷酒人死后,葬于骆驼山下。

骆驼山旁有座清真寺,风格迥异,十分幽静。

花桥位于公园正门,横跨在小东江和灵剑溪汇流处,全长135米,是桂林最古老的桥,始建于宋代嘉熙年间。桥面有风雨长廊,桥亭覆绿色琉璃瓦,桥身为磐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每年春夏,花开烂漫,桥畔繁花似锦,桥两岸遍植桃花、翠竹,小桥掩隐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中,花桥因此而得名。

七星岩公园山峰之间是大片的草坪,绿茵如毯,十分辽阔旷远。

象山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标志,桂林的标志就是象鼻山。

从七星岩景区出来,我们便去了象鼻山。

桂林市象山景区位于城市中心,象鼻山濒临漓江,半枕陆地,半沉江流,山水相依,是桂林山水的精华。

象鼻山四壁如削恰似大象的四肢,山顶浑圆犹如大象的脊背,最绝的是临江有一个巨大的透洞,江水穿洞而过,就像大象的低垂吸水的鼻子,整个山就像一头巨象站在江边伸鼻子豪饮,千年万年也灌不饱它的大肚子,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每当丰水时节,江水高涨,象鼻巨洞在水中的倒影恰似一轮满月,因此象山又有“象山水月”之称。宋蓟北处士写道:“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秀,加之千年的开发游览,象鼻山自隋唐以来就成为一方旅游胜地,远近闻名,千年不衰。这里留下了古人寻芳览胜的足迹,吟咏赞美的诗篇,满山遍布的摩崖石刻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漓江对面有一座山叫穿月岩,穿月岩山顶也有一个巨大的透洞,仿佛挂在山顶的月亮。一个水月,一个山月,隔江相望,情趣无穷。

象山背部,建有一座形似宝瓶的普贤塔,那是普贤菩萨乘坐莲花座的地方。从此象山就不再是一头野象,而是归化佛门的圣象了。

人就是自负的动物,总想征服自然,象山背上建座塔,珠穆朗玛上插面旗,月亮上留个脚印。说来也无奈,不征服自然,吃喝穿用从哪里来?但是过度的征服,没有了自然,独留下人又有什么意思。

象山两边有栈道,攀援而上可以登到山顶,从上面看漓江更加美丽。但见江波帆影,长云落霞,视界开阔,意境辽远。

象鼻山江对面有一沙洲——呰家州,州上遍植桃树。春天细雨朦胧,呰家州红云白雾,青舍翠竹,碧波清浪,时隐时现,仿佛仙界蜃楼。

象山还与太平天国有一段瓜葛,太平天国的军队攻打桂林,费尽千辛万苦把大炮搬到象山顶上,居高临下,把城里的清军炸的屁滚尿流,衙门都被炸翻。过些天,太平天国的军队舍桂林不顾,直捣南方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为了防止桂林城中的清军尾随骚扰,在山顶布置了许多草人。清军看到山顶旗帜飘扬,人头攒动,不敢轻举妄动,等过了好几天才反应过来,太平天国的军队早了无踪影。

大象饮江万年,象山肚中虽然没有水,到是有一座大酒窖。著名的广西桂林三花酒厂的酒窖,就藏于象山的石洞里达几百年之久。石洞的恒温,江边的湿度等特殊环境,窖藏出来的三花酒风味独特,既有漓江水的甘冽,又有桂花的馥郁,等到每年开窖之日,酒香四溢,怕是象山也会醉了。

日月双塔

离象山不远,有一个小湖——衫湖。衫湖有两样东西值得一看,一个是当年湖畔的李宗仁府邸,一个湖中的日月塔。

李宗仁自广西起家,与蒋介石争了一辈子,最后终于当了几天受气受辱的傀儡总统。当时争权夺利,你死我活,不亦乐乎,今天人去楼空,寥寥落寂,空荡荡的院子里回旋着那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日月双塔矗立于衫湖中央,相距二十米。日塔高41米,八角九层,通体铜制,金碧辉煌。月塔略低,八角七层,琉璃彩绘,银亮耀眼。两塔均水中起塔,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玉栏秀窗,如蛟龙出水,似荷尖凌空,雄伟而不失俏丽,挺拔而不乏温存。

湖底有一条二十几米长的湖底隧道使两塔相通。

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日落西山,红霞通透,湖中霞光塔影,美轮美奂,清风一阵,涟漪入目,风铃充耳。我们并肩坐在湖边雕刻的胖乎乎的石猪上,守着这份宁静,直到华灯初放。

夜色的双塔,灯火璀璨,光芒四射,倒影水中,波光粼粼,塔影摇摇,梦幻一般,令人迷醉。

据说,日塔摘得铜塔世界第一,水中塔世界第一的桂冠。

人们曾在日月双塔修建过程中发现了唐代原塔遗址,今天在日月双塔地宫博物馆里,展有这座唐代佛塔出土佛物, 其中最珍贵的出土文物是“十二属相皇家密典”,据说是失传千年的佛教密宗密法。

市内景点还有穿山、塔山、叠翠山、伏波山、芦笛岩等。

穿山、塔山、叠翠山、伏波山

穿山山顶,洞透山壁,空明近圆,远远望去如当空皓月。明俞安期诗云: “穿石映圆辉, 明明月轮上, 树影挂横斜, 还如桂枝长。”

山下有岩洞,叫穿岩。穿岩与其它洞穴的不同之处是洞内除石钟乳外, 还有罕见的透明结晶体——石枝、鹅管等,像水晶花瓣, 似宝石绒毛、如冰雪松针,在彩灯照耀下,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为岩溶地貌奇景。

穿山前面就是塔山,一座突兀的孤峰上,一座明代八角七层古砖塔,塔面嵌有佛像,故称寿佛塔。

据说秋天来塔山,满山枫叶火一样红,红枫青塔,碧水蓝天,清丽妩媚。“塔山清影”为桂林著名老八景之一。

伏波山是一处临江庭院式景观,前院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祠,院内花木茂盛,曲折有致,步移景换,妙趣横生。

园中有亭,亭内存放着一口“千人锅”,据说一锅饭够千人食用。它与后院还珠洞入口处的古钟同为定粤寺遗物。铁锅、铁钟铸造于清康熙八年(1669 年),是清代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其父所铸。定粤寺建于1651年,用于宣扬明朝叛将孔有德协助清朝 平定两广的功劳。定粤寺在抗战中毁于战火。

孔有德原是明朝将军,因私愤叛投外族,跟随清军从北打到南,最后在桂林被李定国包围,兵败自杀。而李定国原是李自成起义军的将领,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前嫌,保卫穷途末路的南明政权,曾一度收复半壁江山,后遭嫉妒,壮志难酬,病死阵前,至死都不让后人降清。

如今,两个人都成了历史烟云,但一个永远被鄙视,一个永远被尊重,评判的标准就一个,公心还是私心。

伏波山的后院则令人侧目。我去过苏州园林,后院里尽是假山死水,五米高的一块太湖石竟被命名为冠云山,而眼前这座后园里,有一座真正的山峰-----伏波山。伏波山一百多米高,半坐陆地,半临漓江,洞窍套连,活脱脱一座巨型太湖石。能把一座真正的山峰放到自家后园里,除了桂林,绝无仅有。

伏波山临江有廊,可览江中千帆竞发,万鲫争游。山中有洞,可观壁上一个米芾,百尊唐佛。

试剑石位于洞中临江的东口,一根巨型石柱,悬空而下,离地一寸,齐崭崭的不能相接。

传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与敌方在还珠洞中谈判,谈至僵局,马将军拔剑而起,剑光一闪,竟将巨大的石柱贴地削去寸余,对方为之色变,立刻答应退兵。

“退多远?”

“退一箭之地!”马援轿钉截铁地回答。

对方自以为一箭百步,不足争论,二话没说 便表示同意,并亲笔在箭杆上写下“箭落为界”的字样。伏波将军登上伏波山,只见他弓如满月,箭似流星,一箭射穿了三座山,直飞到敌方出发的地界才落下。对方见将军如此神勇,只好悻悻撤退。

芦笛岩

芦笛岩,是桂林另一个比较有名的岩洞景观。

芦笛岩的特点,就是这里的钟乳石比其他地方更多,更集中,更丰富多彩。游人进洞,几乎是在林立的石柱缝隙中间转来转去。千姿百态的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枝、石花、石瀑,小者尺余,大者几十米,相互叠加,连接,堆积,组合,形成形态各异,造化万千,惟妙惟肖的景致。

一些石头中空,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入耳,又称石琴、石鼓、石钟。

一些乳石中含方解石微粒,在洞内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形成“钻石山”、“钻石飞瀑”等奇观。

一些巨大的石幔,层层叠叠,从空垂下,薄如蝉翼,风吹欲动。

岩洞内共分“石幔层林”、“天柱云山”、“水晶宫”以及"曲径画廊"四个洞天, 有“狮岭朝霞”、“高峡飞瀑”、“原始森林”、“远望山城”、“盘龙宝塔”等20处景点,被誉为“桂林山水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说先后有美国总统 尼克松、卡特,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此参观游览,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宾洞”。

芦笛岩周围的田园风光也旖旎动人。桃花江如绿色飘带绕流在桂北盆地之中,江水清澈,水流平缓, 明净如镜。夹岸峰林耸立,影落水中,江畔夹竹桃如火,油菜花金黄。村庄点缀其间。芦笛岩前芳莲池,活水长流,碧波荡漾,岸柳婆娑,桃花妖艳,与芦笛岩洞交相辉映,天然成趣。

桂林市内的景点,两天时间差不多玩遍了,下一步就准备去阳朔。傍晚回到大龙门村的竹院,刚准备休息,那个鹰眼女人又出现了,她压低声音说:“你们赶紧走,村里不让外地人呆在村里。”

这让我们很吃惊,回想起来,确实有一些异样的动静,村里的路不好走,本地车都很少见,但时不时会有一辆黑龙江、北京、江苏等外地车神秘出没。想到这里,一身冷汗,第二天一大早,给许大爷送去了几包烟,便匆匆离去。一路上回味许大爷的眼光还是那么真诚、实在,百思不得其解,好在沿途美丽的景色,很快把这些忘却了。

天下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自驾游很方便,但有时候也有不方便的地方。从桂林到阳朔最好乘船,一路沿江浏览,可是有车就没办法坐船。我开车她俩坐船,自己不甘心,妻子也不放心,反过来也一样,纠结良久,只好决定一起先到阳朔再说。

高速路穿过一个叫十里画廊的地方,山峰林立,比桂林城里的更加峻峭秀美。一路景色,美不胜收,这也算是不能坐船的一点点补偿吧。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