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桂黔边界漫游。

桂黔边界漫游。

        2019年7月份从黔桂边界地区闲逛回来,途经龙脊梯田、西江千户苗寨、平塘(中国天眼)、荔波、巴马等地方,拍了一些视频,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本来已经写在了我自己的公众号文章中,而今天无事查阅自己在携程的订房记录时,发现携程中也有很多朋友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所以也想和大家看齐,分享一下经验,希望你喜欢。

                                                                            ——龙脊梯田——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龙脊梯田给我的第一感觉并不是什么美丽与震撼,反而是一种生活的无可奈何,试问如果有平坦的良田,谁又愿意这么辛苦非得要和这一座座山较劲呢。现场看了才知道,梯田每个台阶是非常狭窄的,经常是2米见宽,并排只能插上几稞稻苗,就连牛都难以上去,从后来和村民的聊天中印证了这个地方不方便用牛力,就不说什么机器化生产了,投入/产出比可想而知。所以说看到了梯田给我第一感觉就是“累”!

    第二个感觉就是水要分配合理真是一个难题。以前看过一些视频夸老祖宗智慧,什么因地制宜开垦梯田、设置了什么水渠、水闸之类的东西,让水能一级一级的向下传递。我反而认为这是大惊小怪,这也算是智慧?这是常识好吗。我在想,水源充沛的时候这个不是什么问题,但当水源短缺的时候,如何分配上层与下层的用水比例才是大问题,谁来决定谁家的庄稼在缺水的到什么程度后能用多少水,这个协调起来、监督起来才是真难题。

     据说龙脊梯田所有的龙胜地区梯田种植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先从地域方面看,龙脊山是当地最大面积的梯田,我只能猜想是因为这里的山势平缓、水源充沛的原因。其实我在景点附近也看到许多梯田,但规模比不上龙脊,一般在半山腰、山脚。其实这也显而易见,谁愿意没事做非得天天往山顶上跑,而且山顶对水源供给的条件也更苛刻,水往低处流,无非靠下雨或泉眼才能把水运到山顶,当然现在也可以用上抽水机,但我在景区确实没有看到任何抽水机,只能相信这里的天然禀赋就是这么优越。再从时间跨度来看,2000多年来,人们靠着这片田地繁衍生息,在最近的几十年终于能够不直接依靠农作为生了,但这里的景区收入、客栈收入仍离不开梯田,也算是一个直接依靠向间接依靠的升级过程吧。估计这就是龙脊梯田为什么保持最好、耕种面积最大的原因。

    我为了证实我的猜测还真的问了客栈的老板娘,村里和旅游开发公司深度合作,想办法一同维护好这块梯田景观才能财源滚滚。办法有两种,一是由旅游开发公司请外面的人来种地,本地人就负责经营自己的客栈。二是包干到户,本地人要承包一片梯田,旅游公司按照种地的质量进行检查、打分,并以这个为依据区分年底的分红。目前龙脊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我也认为这种方式更合理,一是保持了村民与这片田地的依存关系,让游客也能感觉到这里的村民仍然是继承着2500年的传统。二是在商业化介入的情况下,传统耕种的多劳多得已无法维持,只能用更进一步的商业规范重建这种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

    与客栈的老板娘聊开了,她还邀请我们待10月份稻谷成熟的季节再来,那时候又是另一番美景,她还说如果我们想体验一下收割,将和我们一并动手,可送我们100斤大米。没来得及认真思考时真心认为这里的人太热情好客,冷静下来想,其实只要增加游客的体验,上演一出主客同乐大戏,岂不双丰收!

    无论如何,我认为龙脊的商业化改造是成功的,能表面上还原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略带人定胜天的积极情怀,无论从原居民还是旅客都能从商业改造中获益。

                                                                   ——西江千户苗寨——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这次出行我没有看什么攻略,只看过几张苗寨的照片,感觉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冲着“千户苗寨”这个名字去的。去了才知道我错了,不是说好千户吗?不就是几千人嘛?而且通常名称中都有号称的成份,就好像古时候打仗号称什么10万大军,实则有3万就算是很靠谱了。那千户应该规模不算大,应该保持一些古朴与安宁。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那么遥远。从停车说起,我们在景区专用的停车场停好车后,我拖着硕大的行李箱在石头路上走了一公里,还爬了三段只有台阶没有斜坡的楼梯,终于来到一个非常宏大的售票大厅。买好票以后,又走了一公里,穿过好几个仿古门楼、一排排装扮成苗寨特色的小商铺后,终于才能到达检票处。我一般对这种门面装饰得过于宏大的地方都心存警惕。又坐上景区的电瓶车转过整整一座山,下车以后又走了一公里才勉强到达景区内部。

     估计你听我这么一唠叨,你都烦了,可想而知我们当时的心情。可这还没完,说好的几千人,但到了景区到处是人山人海,后来听客栈的老板说那天应该有3万人,但还不是最旺的时候,人最多的时候能达到5万。如果只是看我上面拍的视频,感觉一切还非常宁静祥和,但我必须实话告诉你,那只是一个错觉,视频是早上6:30拍的。

      晚上出去逛逛,各种叫卖的、吃宵夜大排档的、小吃一条街的、卡拉OK、酒吧disco等几乎占满了大半个苗寨,随处可以听到disco的重低音、慢摇音乐、喝多了的自hight中的卡拉OK声,更有DJ的喊麦声“让我们一起动起来——!”真的是声声入耳。

     可能有人会想到这叫热闹,重新焕发苗寨的青春活力。 但我实在不能接受,好好的苗寨,怎么会沦落到深圳东门、广州上下九都不如,虽保持着房屋外观的完好,修旧如旧,但灵魂呢?这就是一个小数民族家园应有的风光吗?

      我回到客栈以后,还是习惯性的找老板聊一会,确认一下我的想法。得到的消息是老板也不是本地人,真正苗族开客栈的也不多,老板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几年会有这么多人,他的客房也经常爆满,但客人给他的反馈通常是一般,我问他究竟有什么特色的地方推荐一下,他的回答诚恳得让人吐血“其实你也看到我们这里没什么特别的,估计你就来一次,感受一下气氛就得了。”

      我认为西江千户苗寨算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商业改造,当然如果你说当下能招揽客人能赚钱就是成功,那我就无话可说了。我的意思是它没有把商业化引导好,商业的本质是逐利的、竞争的,你家店的营销给力一点,我就要更夸张一点,你的音乐放到店外,我的音乐就恨不得传遍整条街。这样做可能对某个商铺是好的,但对于整个环境却是非常糟糕,所以整体的商业改造要有很多规则、非常克制,对传统文化要有相应的认识才能做好。如果只是挂羊头卖狗肉,很快就会被识破而逐步没落。

      当然我并不是提倡保存传统的苗寨不作任何商业化改造的极端传统主义者,因为这明显是一个幻想。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就明白,如果你一家三口,突然家里来了三十多个亲戚,就算这三十多人的起居饮食不用你管,但你能说你的生活就不受影响了吗?既然影响是必须的,那只能通过规范与克制,把影响程度下降到最低,并且主人们也要转变身份成职业的演员。

                                                              ——什么才算好的景点——

     我们可以试一下把商业改造与是否让人满意分成四个不同的象限,即:(1)令人满意的商业化改造;(2)令人不满的商业化改造;(3)令人满意的原生态景观;(4)令人不满的原生态景观。

      (1)令人满意的商业改造。例如一些纯商业化的著名主题公园肯定是属于这种,还有一些是通过人工干预能把传统保持或进一步优化的景观。乌镇、丽江、大理古城等我认为都是做得比较好的。我说一个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5年前我陪父母去乌镇旅游,晚上把父母安顿好以后一个人在镇里闲逛,这里完全没有苗寨的喧闹,就连小店铺经营都是非常克制,每隔百米左右就能看到一处独特的小景观。在心情特别放轻时想到买瓶啤酒和来根香烟来助助兴,但问了几家小店就是没有卖烟的。不是说烟酒不分家吗?怎么在这里说分就分了?我依旧好奇的咨询了一下店家,回复是旅游当局不允许在小镇里卖烟。你可以想像,就连卖烟这个小事都得管,那还用担心什么宰客、虚假宣传吗?估计每个小景观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

        做得最绝的是,这里还分东栅与西栅。东栅明显是商业介入比较少的,保留了更多原始的流水人家风貌,可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真的认为一个土气一点、卫生条件差一点、楼宇建筑破旧一点、景观也不是太讲究的东栅会比西栅更好吗?这分明就是旅游当局在告诉游人,你要选一个浅加工的乌镇还是深加工的?刚好前段时间“得到”里的罗胖讨论过一期“乌镇为什么能保持原汁原味?”说得还挺精辟,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2)令人不满的商业化改造。我认为西江千户苗寨、凤凰古城、阳朔西街等都是属于这种,均是抑制不住诱惑,把景点变成了一条条的商业街。

(3)令人满意的原生态景观。其实这种就太多了,国家森林公园、大江大河、草原、戈壁、雪山等都属于这种。但我更想补充一点的就是,如果在这些宏伟的景观附近有一些像样的卫生间与住宿会更好。我前几年就踩单车环绕过青海湖,风景确实是无敌了,但在饱览风光之余还是非常向往一次酣畅的热水澡和一张舒服的床,可惜当地就是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令人满意的原生态景观仍然需要配合现代化的便利,除非你是去冒险或体验原始生活。

(4)令人不满的原生态景观。比比皆是,不再例举。

                                                                       ——平塘小县城——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如果不是为了到天眼去看看,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平塘这个小县城。这里给人的感觉是安静、休闲、卫生。你看他们的湿地公园、广场喷水池、城市建设几乎一点不输一线城市。我在那里呆了一天感觉生活还是十分便利的,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这里的人口竟然只有32万。

      帮我办理酒店入住的前台小妹还打趣的说:“我们这里楼下有个音乐喷泉,每晚都表演两个小时,大家没事做都会在那里呆一会,我们这里和你们不一样,我们这里更追求幸福!”怎么听起来这么怪,好像我们就那么不幸,而且一点追求都没有。

      我认为平塘是一个宜居的小城市,想逃离北上广深的童鞋们可以参考参考。

                                                                            ——天眼——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先从这个名字说起,天眼其实全称叫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是“FAST”,刚接触这个英文名还以为有更快、更高、更强的意思,其实这是英文首个字母的缩写。再说简称的“天眼”,我到现在也一直奇怪它为什么是这个名字,明明身在山谷里,只是朝天上接收信息,就能称为“天眼”?不是应该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这种身在外太空的叫“天眼”更合适吗?想像一下,中国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也把望远镜发射到太空去,那又该起个什么更炫的名字?其实我认为比较贴切的应该称为“大眼睛”,如果要更准确一些,“大耳朵”也不错,呵呵,是真的,因为从这个望远镜的构造来看,他接收的并不是影像信号,而是脉冲信号,就像你用耳朵听到小狗的叫声,你就可以判断它的存在,而不必非得用眼睛看到它。

      虽然吐嘈了一下它的名字,但其实我非常欣赏它,实力就摆在那里,毋庸置疑。周长1.5公里,球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前两年就接收过来自1.6万光年以外的星体信息。要知道“体积”与“精确”本来就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体积越大的物体由于受自身重力、风力、热涨冷缩、元器件增多、衔接增多以及其他的各种因素影响,误差就会变大,而且是几何级别的增大。简单来说,你见过大象跳舞吗?

      精确性方面我来打个比方,1.6万光年以外的星体信号到达地球,我猜那微弱的程度就像我在深圳对着贵州的方向说了句话,但“大耳朵”就是听见了,而且还可以凭我的声音分析出我的位置、年龄、性别、体格、运动状态、所处环境的温度、穿了什么材质的衣服,甚至是有没有生病。

      所以说“天眼”就是活生生的把“体积”与“精确”完全统一起来,你不服不行。

      夸了“天眼”一通,最后还想再吐嘈它一下。我在参观之前也简单地看了一些材料,本想在参观的过程能了解更多,希望能看到让我更吃惊的东西。但到了天眼的科普展馆以后,发现几乎说的都不是“天眼”的事,整了一大堆太阳系、银河系、黑洞、航天飞机、望远镜的发展历史等。在展馆也没有相应的科普人员可咨询,我准备好的问题突然变得无处安放,心里有点憋屈。问题例如:如何克服了体积与精确的问题?什么才算是一个星体的信号?信息的分析要有什么确认流程?同一时间只能研究一个星体吗?为什么要在贵州选址而不在天气因素影响较少的新疆或甘肃呢?天气的因素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还有很多很多,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答案。展馆里面有一个天幕影院,我还满怀激动想这次起码能简单了解一下“天眼”了吧,结果是无比失望,它竟然放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科教片。

      我还认真思考了一下,“天眼”为什么不做更深入的科谱呢?理论上有几种可能。是怕泄露国家机密?这显然不太可能,因为我们普通人希望了解 的科学深度与科学机密还差很远很远。是认为民众不会对这些感兴趣?这好像也不太可能,别人已经跨越山和大海与你见面,想必大部分的人都是想更深入了解。它不是一个盈利组织,并不关心你的观后感受?好像有那么一点可能。

      其实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它的“定位偏差”。它把自己定位成“小学生的科普基地”、“城市里的科学馆”。虽说这种定位也没有非常不妥的地方,就是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可惜了。就好像让孙杨兼职做小学体育老师。“天眼”不是已经世界第一了吗,还远远的抛离了第二名,就应该展示更专业、更厉害的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最适合的“科普教育”。关于那些太阳系八大行星、宇宙的起源等问题的科普,还是交给各个城市的科学馆吧。那样才能各尽所能、分工有序。

      所以我个人认为“天眼”的“定位偏差”正如它的“命名偏差”一样,奇怪且可惜。当然,它是2016年才对外开放的,还有很多预留的展馆待完善,真心希望它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特别澄清:由于进入天眼景区严禁携带电子设备,以上的视频是在展厅里拍摄的同比例缩小的模型

                                                                       ——荔波小七孔——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荔波小七孔是一个让人非常满意的景点,山水风光给人秀丽绵长的感觉,与黄果树给人的澎湃与震撼很不一样,如果让我二选一的话,我更倾向于荔波。十年前我去黄果树的时候没有时间再去荔波,回公司以后给苗姐(好姐姐,贵州人)说了一通,大概的意思是: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竟然敢不去荔波?现在想起来,苗姐说得真对!

      

   荔波的山水很难用文字说清楚,那我就干脆不说了,说一下景区的专业与用心吧。从“明”与“暗”两个方面说。

 

      “明”的。从停车开始,停车场很大,每个转弯处都有一个工作人员指挥,你可以毫不费力的停好车(因为停车的过程毫不费脑,我们离开的时候竟然忘记车停在哪里了)。景区很大,但几乎没有小摊叫卖的;几乎看不到地面有垃圾;景点之间的观光车接驳高效便利;工作人员统一服装且热情礼貌。

 

      “暗”的。为了让客人体验荔波的水,专门打造了一大段溯溪的山路,山路中每段台阶的高度几乎都比水流低那么2-3公分,让人脱了鞋走在上面既感受到无比清凉又不至于担心弄湿裤子而狼狈。过水的路面全部做了防滑处理。故意设置了一段粗打磨的鹅卵石水路,让人留下冰凉加痛苦的复杂深刻回忆。

 

      遗憾的是大七孔由于水势太大,暂不营业,我在荔波等了两天,仍然没有缘份见上一面,下次吧。

                                                                           ——巴马——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巴马以“好山好水好长寿”为卖点,现在多少人慕名而来。我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到此一游。说好山好水吧,我是认可的。说长寿吧,其实我是有所保留的,两个原因:一是我没有看到相关可靠的整体数据。二是个体的长寿没有太多代表性,或者数据未必靠谱。

      先说整体数据。我没有看到官方给出的权威的数字,现在平均年龄最高的城市是上海与北京,广西排在第14位,当然广西省的排名不等于巴马的水平,但平均寿命明显是医疗、卫生做得比较好的发达城市人均寿命更高。巴马如果仅凭好山好水就能寿命夺冠的话,应该会有更多的数据分析与深入的研究。

      再说个体数据。个体数据能有多大的代表意义,我认为不大,因为我们讨论“长寿”的潜台词是能不能复制巴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而达到提高全体寿命的目的。那就不能说有几个甚至几百个长寿老人就以为掌握了可靠的长寿参照标准,而必须是以“整体平均数”或者“中位数”为参照。就好像不能说我们村里出了个马云就能认定其他村民很有钱一样。

      个体数据也未必那么靠谱。听说长寿村里最年长的老人有112岁了(没有认真去打听,很可能我听错了)。那老人家就是出生在光绪年间,那时候的出生能有什么证明,而且还经历了改朝换代、战争。其实大家肯定有这样的经历,80后出生的年龄还稍微准一点,之前的都是自己报的年龄,不是经常会有朋友告诉你我的身份证上的年龄是多少多少,其实我又是多少岁吗?

      所以说长寿村如果理解为一个商业绰头那就皆大欢喜,如果非得要作为一个参照或者不远千里到那里定居,我看就不必了。至少你在做决定前要花时间去研究“长寿秘诀”经不经得起科学推敲。

      还想再说说村里有个习惯我认为不太好,就是鼓励游人去看望百岁老人,还鼓励有一些“摸头”等身体的接触。我的理解是用老人来做招牌,招揽些生意。其实百岁老人应该多休息,与你非亲非故的有什么好看望的,而且游人都是风尘仆仆,难免带来一些细菌,那对老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没有去打扰老人家,同时真心的祝愿她长命二百岁。

      好了,我说完了。如果你是从头看到尾,那我真的佩服你的耐性。其实我本来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写这个游记也有点日记中自言自语的味道,但想到独乐不如众乐,还是分享给大家,或者遇到有缘人还能相互分享。

      如果大家有兴趣看我本人的公众号其他文章的话,也可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 “ 豪仔乐 ” , 期待与你相遇。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