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涯 海之角
【海南岛?呢喃小语】这儿可谓是远古之世界终点,今朝的地球起点,人类及人生的前行在这儿契合、邂逅、诠释、点缀、环绕、浓缩、积淀、曼妙,千古情弦湧荡大海与长天的绽放,流淌的时光舒卷着历史的长卷,处处有呢喃小语,时时在扣动心浪……
6.冬季到天涯海角来看人海
别怪我改用了我的偶像歌手孟庭苇的一首歌名。
12月18日打卡天涯海角。
传说“天涯海角”是世界的终点,也是象征着爱情的起点,这里是情侣们一定要来的地方。蓝蓝的天空映照着清澈的海水,感觉海和天就在一线之间,那景色别提多美了,可以说天涯海角凭借着浪漫的传说和誓言,一跃成为三亚市的标志景点。
也有人说,天涯海角不过是一片海滩,和几块大石头,有什么好看的呢?那你就想错了,在天涯海角我们不仅仅是欣赏美好的海滩和风光,海滩上的石头都是大有来头的呢!
久负盛名的天涯海角原来是这样来的: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三位钦天监钦差奉康熙皇帝谕旨在下马岭海边题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为中国疆域的天地分界处。南天指的是太阳所行区域,“判”是一剖两半之意,“海”则指南海。“海判南天”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处分为“天南海北”。在此石刻的东南面,还有另外一块剖石,代表三亚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而“海判南天”石刻则代表这里的北极高度。
清雍正年间(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湾的一块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侧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大字。至此,天涯湾畔的这片滨海地带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
它是海南建省20年第一亮丽品牌。碧海、青山、白沙、巨磊、礁盘浑然一体,宛若七彩交融的丹青画屏;椰林、波涛、渔帆、鸥燕、云层辉映点衬,形成南国特有的椰风海韵。
游览区的大门,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海,人头在这里攒动,“天涯海角”那四个字前面除了人还是人,欧耶!
我们是反其道而行之,进了景区大门,排队买票、排队等候观光车,观光车一直把我们带到南天一柱。
“天涯海角”一词,早时是用来表达一种异乡的情结,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承载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知如何形容这里的人流量,海边人山人海,尤其是“天涯”那块石头前面,人流摩肩擦踵,感觉像是在市场,都在抢着拍照,为了拍那块石头还吵起架来,无秩序无条理,谁先抢着站到那块石头前谁就先照(想到台湾日月潭那块石头,管理者用红布拉一条线,每个想和石头合影的都自觉排队),也不管有多少亲戚与你合影,场面乱得很,如果想和伟大的石头合影是很难的,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让其他游客和你一起来个全家福,二是等景区快关门的时候也许还有单独合影的机会,你选吧!我没有与石头合影,只是远远拍下那块石头,再到别处去拍不知名的礁石,故本篇文字所配照片中我拍到的石头大多是无名氏。
这是其中一块伟大的石头“天涯”,“海角”没找到。
天涯海角景区有五大名石,除了财富石、平安石、幸运石、进步石外,还有一块叫爱情石,在海上,无缘得见。
海边有高低不同风格各异的岩石,许多有名字的和无名字的岩石耸立在海湾沙滩上,默默地陪伴着大海。
高十多米相偎相倚的两块巨石赫然入目。经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敲岩根。
海面不时有快艇飞驰,游船游弋,你可以坐快艇乘游船感受搏击大海的喜悦,也可以赤脚玩海,感受海浪拍打脚面的愉悦,只是站在海边或站在礁石上拍照的人比比皆是,你想拍一张纯风景的照片相当难。
一首歌唱红了天涯海角,让全国人民趋之若鹜,这里海水澄澈,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让海南岛成为东北人的第二故乡。
再坐观光车外加走路,回到景区广场,排队拍了张免费照片,结果是4寸的照片免费——你的形象很小,介绍文字占了很多版面,6寸的要价25元,我看几乎每人都掏钱买回自己的形象,中国的景区还是挺会赚钱的。
大门附近一个天涯海角星雕塑吸引了我的注意。天涯海角星是1997年被发现的,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雕塑运用了古代天文仪器浑天仪、赤道经纬仪的原理,融入了有关天文学元素,为天涯海角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旅游胜地注入了现代科学文明的内涵。
中心广场巨大的石头上刻着爱情广场四个字,传说古时候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却被家人拆散,两人逃到海边,然而,他们的家人追来了,两人于是殉情而死,化为巨大的礁石。这样一来,天涯海角便有了象征意思,从情感上来说陪你走到天涯海角也愿意,但做官的就不愿意到这里来,因为来这里就说明走到尽头,仕途就无指望了,面对大海茫茫,再也没有出路,这真的是处江湖之远呀。可是,相爱的人即使走到天尽头,只要相依相伴都是甜蜜的。
广场还有名人雕像园,只拍下了两个。
路博德雕像。路博德是西汉西河平周人,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南越王叛乱,汉武帝授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领军平定南越王叛乱,南越人慑于其威名皆降,大获全胜。越地平定后,在岭南设置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两郡就在海南岛上,这是海南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行政建制,海南自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人建有伏波庙以示纪念。
马援雕像。马援,东汉扶风茂陵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今越南)征侧、征贰两姐妹因不满当地太守的暴政,反叛自立为王。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征交趾,(今越南),并铸立铜柱作为汉朝最南边界。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得到后人的崇敬。马伏波在海南留有许多历史遗址,其中儋州白马井相传就是因他的白马踢沙涌出泉水而闻名于世。海南历代建有伏波将军庙以示纪念。
上述两位将军都是稳定祖国南疆,开发海南岛的有功之臣。在他们身后的柱子顶上的动物就是中国易经中的“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的南朱雀,它代表了南方的守护神,和两位将军一起镇守我国的南大门,取稳定南疆,保护国土之意。
太阳落山了,夕阳的余晖晒落在海水和星星点点的礁石上,让天涯海角别有韵味。
(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