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桂林阳朔图腾古道
蝴蝶泉往北不远就是图腾古道景区,这是反映甑皮岩的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猎和墓穴文化的实景展示基地。都说“北有匈奴,南有南蛮”,甑皮岩文化则是南蛮文化诞生的代表,也是岭南文化起源之一。在古代,说是南蛮其实颇有些鄙夷之意,因为中原的文明发展进程比较快。
景区的大门很有一些“南蛮”的特色,虽然是茅草房,但是这屋檐却整整叠了三层,饰以牛角,让人一看就明白甑皮岩人是以狩猎为生的。
进门就是一根巨大的图腾柱,纹饰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应该是甑皮岩人特有的文化符号吧。除了图腾柱上本身的纹饰,还饰以牛头。这根古图腾柱直径有2.18米,在景区57根图腾柱里面,也算是个王者了吧。
图腾广场共有57根图腾柱,正中央是部落中的女王,原来甑皮岩人的族群还是母系氏族?左边是巫师,右边为勇士,其余54根代表各方神灵,部落视它们为本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图腾是土人部落精神世界里最原始的保护神,也是最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不知道这些女王、巫师和勇士的图腾,会不会更换图案啊?不过图腾柱上并没有人像图案,大概只是表示对地位的一种尊崇吧。
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的音译,意思是“他的亲族”。远古图腾产生于人类早期的巫术礼仪活动,图腾也就是徽帜,是严格的族象征。虽然看不懂图腾柱表达的意思,但是寨子内处处都有牛头牛角牛骨的装饰,想来牛就是甑皮岩人的图腾?
迎宾台是一座挺简陋的高台,用木头搭建而成,屋顶铺着茅草,台前还有两只牛头作为装饰,一只是黑色的,一只是白色的。
台上穿着兽皮的表演者表演了一段欢快的舞蹈,这是欢迎远方来的客人。甑皮岩人都没有自己的名字,男的叫“啊布”,女的叫“啊力”,用手拍打自己的嘴巴发出哇哇的声音,这是表示友好。我们的团友都很给力,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拍打发出声音,一时间还真有种迎宾的友好气氛。
甑皮岩人穿着的兽皮衣服有着明显的豹纹,他们与漓江为伍,与青山作伴,渔猎或采集,使用的仍然是古朴的石器、骨器和原始的陶器、蚌器。看来漓江水系的蚌类出产挺丰富。
紧接着我们又看了一场鸟类的表演,其实这些表演我们真没啥兴趣,很多景区尤其是百鸟园之类的专业园都会有类似的表演,没有什么特色。
其后还有一场甑皮岩人的表演,他们都穿着十分原始的兽皮,跳着粗犷的舞蹈,唱着悠扬的歌曲,虽然我们听不懂唱的是啥,但是感觉旋律挺美。男人们手持武品,也是很古老的弓弩和长矛,嘴里还念念有词,不知道是不是在祷告。反正看着他们的舞蹈动作,也知道是在表现打猎的情景。
木鼓是甑皮岩人很重视的乐器,相传部落中有一次所有的男人外出狩猎时,遭到了凶兽的袭击。女酋长为了保护部落的臣民,敲击木桶惊跑了凶兽,挽救了部落族人。这些所谓的凶兽,委实是有些胆小了。于是,在甑皮岩人看来,木鼓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召唤,母亲的召唤高于一切。因此,木鼓虽然可以作为乐器在舞蹈中呈现,但绝不仅仅是乐器啊。
观景台看的也是阳朔的山景,小伙伴对喀斯特地貌是由衷的喜欢,对着这些山也能点评很久。但我们逗留的时间并不久,就跟着大部队继续走。
山林间还有一处孔雀园,大概是每天看游人都习惯了,一点都不怕人,看到你来都无动于衷,该散步就散步,该打盹就打盹,该摆POSE就摆POSE。这些孔雀基本上都是蓝孔雀,它们的颈和翎羽较长,雌雄都有闪烁的金属光泽。当然,雄孔雀有着长长的尾羽,开屏的时候那真是绚烂。不过今天孔雀们似乎没有求偶的欲望,竟然一只孔雀都没有开屏。
沿着山路行走,路过狭小洞口的时候,景区还有人拍照。反正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形象都会留在人家的相机里。到了出口的地方,游客可以去挑选照片,如果认为拍得好的,可以购买。我们不是喜欢拍照的人,很少会在景点留下自己与美景同框的画面,总觉得自然风景的美丽,不用人类的形象给予加持。
有的团友看着喜欢,就买了两张照片留作纪念。我们压根儿没有去挑选照片的兴趣,在一旁看喀斯特地貌的山体。小伙伴有些不开心,因为跟团游的缘故,他想去那边的山都因为时间不允许而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