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萧山春早,遛娃打卡杭城年味。

萧山春早,遛娃打卡杭城年味。

湘湖烟雨长菁丝,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时,

潮落舟横醉不知。

陆游在《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这样写道。人们形容西湖四时之美,总会想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想,把这句诗放在湘湖上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船行在细雨迷蒙的湘湖之上,远处烟雨画桥,偶有飞鸟掠过水面,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没有雾霾,古朴而诗意的某年某月。湘湖,有西湖之灵秀,少几分游人之喧哗,于闹市之中邂逅一份沉静。

八千年古舟,三万顷碧波

在萧山城的西侧,黛色的群山中,荡漾着一片浩渺的碧水,犹如天宫遗落人间的一面宝镜,清澈而明净,清代诗人周起莘称之为“涵虚天镜落灵湖”,这就是湘湖。三万顷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湘湖中最有特色的建筑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莫属了,整个博物馆建筑就是从平面形态到立体面造型都采用“舟”形形态,仿佛一叶小舟正欲划向远方的新馆。而游湘湖最佳方式也是坐上一艘游船,在湘湖的烟波之上,听徐徐道来的湘湖往事,赏江南胜景。

在湘湖上,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中国最早的”草约罐“、中国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中国最早的水平踞织机、中国最早的甑、南中国区最早的家猪、南中国区最早的彩陶、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江南地区最早的席状编织物。这些发现无疑是改写了杭州乃至中国的文明发展史。

同西湖一样,湘湖原本也是与大海相通的。宋政和二年(1112),萧山县令杨时“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才在西城湖原址筑起了一个人工湖,这就是现在的湘湖。泛舟湘湖,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各种的桥梁,从古至今,无不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现时的美好。

春秋战国末期,湘湖一带属于越国疆域,是吴越相争的主战场之一。范蠡率士兵在山顶用巨石将其击退。越王峥,主峰海拔354米,现东属绍兴,西归萧山。山顶曾有“走马岗”、“伏兵路”、“支更楼”、“逍遥天”等故址,据传为越军保栖此山的遗迹,故此山又名“越王山”、“栖山”。

江南的春天,在冬意料峭之中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湘湖,湖边的垂杨柳似乎已等不及红叶的落尽就开始绽放它的春意。这样的湘湖,又怎不引人流连呢?

有趣的陶瓷博物馆

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最早的载体之一,陶瓷也是萧山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湘湖畔,我们来到了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开始了一段收获满满又有趣的博物馆奇妙之旅。上世纪90年代,不仅许多厂家因粘土资源穷尽而难以为继,而且国家下达了粘土制砖的禁令,砖瓦厂随之纷纷关闭。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就是由砖窑厂改建而成,融入当代设计理念的展览馆。

博物馆馆藏价值不菲的陶瓷艺术精品350余件以上,多为现代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彩绘陶瓷艺术品,品类丰富形式多样,包含:青花、釉里红、新彩、粉彩、古彩等,生动诠释了中国现代陶瓷的不同造型和工艺特征。

中国的陶瓷,出来不是单纯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实用与心灵的创造融为一体。博物馆每年都推出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陶瓷艺术大师个人展,将不同大师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全方位展示在参观者的面前。这期的主题是波斯文化与陶瓷的碰撞,也是颇有意思的。

对小朋友来说,除了接受艺术的熏陶我想最吸引他们的一定是陶土的制作。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带着刚从陶艺老师学到的拉胚经验,“小艺术家们”蠢异动,看似“听话”的陶泥却有些调皮起来。看,我家娃最是手忙脚乱了。或许,一身的泥也是这次博物馆之行最大的收获吧。

河下镇,过年就该是热闹的

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不知从何时开始,身边的年味逐渐的变淡,是城市的匆忙让仪式感显得太奢侈吗?第二天,我们来到了萧山河下镇,找回童年的过年记忆。

在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东山村金坞自然村,有一座金氏家庙。和其他家庙宗祠不同的是,金氏家庙不仅有“金氏家庙”的牌匾,还有一块“刘氏宗祠”的匾额。数百年来,在萧山河上镇金坞自然村的金姓族人遵循着一条铁律:生前姓金,死后在墓碑及牌位上改姓刘,称“活金死刘”。一座宗祠由两个姓氏冠名,十分罕见,这源于金姓族人一直沿用的“活金死刘”家规。金氏族人其实是刘氏之后,历史上刘邦、刘秀、刘备三位君王是金氏公认的先辈。刘姓都是为躲避灾祸而改成金姓。虽然受到迫害,但金姓族人一直没有忘记先祖,

为了不忘刘姓先祖,村民创造了背马纸罗伞这一独特的艺术。据介绍,背马纸罗伞演出时,背马不能少于18匹,马上必须有刘备的五虎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每个人物各扎几个,则完全看制作者喜好而定。马和人物是连在一起的,用竹篾片扎成壳子,四条马腿固定在两条杉木棒上,供舞马人肩扛。壳子用桃花纸或白纱布裱好,然后装饰马毛、马鬃、马面、马耳、马尾。骑在马上的五虎将的袍服、帽、靴,服饰和兵器都需要配套。如今这种独特的演出也成为村子独特文化。

这里离杭州很近,看着村里的房屋,也可以想象得到村民生活的富足。未来山村之前,很多人想象不到,杭州咫尺间还有如此原生态的过年气息。

过年了,谁家不是要切几斤猪肉回家呢?村广场上一只可爱的猪宝宝现身说法,小朋友,你这是看中哪个部位,回家就买去。

祠堂里飘来阵阵米香,没吃过多久早饭的肚子,竟勾起了只只馋虫,原来,祠堂了正在捶年糕。小朋友早已先我一步,津津有味的吃开了。

记得小时候,过年之前老房子里最热闹的时候一定是捶年糕。待粳米饭熟透起甑,揭开盖子后,热气腾腾,香气也随之弥漫开来,大叔们趁热准确地将米饭倒入石臼子。七八个壮劳力,早已候在现场。他们四个劳力一班,轮流抡起用青石棰制成的杵槌,用力舂捣。捶年糕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在旁的其他劳力也会及时上前换岗,如我等少年,只有在旁边看着的份。看着祠堂里大爷们不逊年轻人的打锤年糕,腾腾热气冒气,年味渐浓。

年糕对于中国有着别样的寓意,吃上一块软糯的年糕,意味新的一年生活节节高。

河上镇的脚步是慢悠悠的,这里是杭州市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这里有众多百年以上的老建筑。早在唐代之前,河上就有人类居住活动。

这里有热闹的新春小卖部,红红火火的年俗文化节,也有悠长而安静的小巷,门前的鲜花绽放小巷中。偶尔还会遇到一只大狗,也不欺生,不怯镜头,老街的生活,在新春的热闹之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安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眼睛认识世界、用耳朵听见世界、用双手去探索世界、用脚步走遍世界。在爱和欢乐中体验成长,春雨之中萧山亲子之旅,定会给小朋友留下长久的记忆。孩子眼中的世界,又与成人有何不同呢,用几张小朋友拍摄的相片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关于作者: 蓝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