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南山大小洞天旅游攻略:探秘大洞天
到了大小洞天的游客,大多都会问同样的问题:大洞天在哪里?怎么没看见大洞天呢?我也一样,只是之前做了一些功课。
我不赞同郭家的说法:眼前洞天大,泱泱大中原(当然只是从非文学的层面)。也不赞同大小洞天工作人员回答游客的“整个景区就是大洞天”。在崖城学宫的崖州地域图上,就明确地标着大洞天、小洞天两个名字,它们分开在南山岭的两边。
文人墨客可以使用夸张、虚拟和浪漫手法,但地图学家应该是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尤其是古代的,我认为。说大洞天就是现在的岩瞻厅位置,或文家父女的海山奇观就是大洞天之说,我不知道对错,不能妄论。但我感觉有具体的所指,比较靠谱一点。
据说多年前,大小洞天景区就曾悬赏20万寻找大洞天,结果也是不了了之。不知道是因为赏金不够重,还是天底下缺少勇夫。管他呢,我反正也当不了勇夫,无意那20万,既然进来了,随便玩玩,操那么多心干嘛。当然,实地探一探大洞天的秘密,也未尚不可,至少可以打卡来过。
按图索骥,我找到了岩瞻厅。南宋淳佑年间始建,清初毁废,公元一九九三年春重建。名符其实,站在这里看山看海,都是绝佳的位置,拍出来的照片也很漂亮。没有大洞,没有上书大洞天三个字的额匾,在大圆盘里转悠了好半天,也还是无从寻找到大洞天的影子。只能感慨历史的变迁,沧海桑田。
然后呢,我跟着文家父女的思路,寻找海山奇观石。沿指示牌向上不远,就到了。海山奇观石象个向前45度倾斜着的大圆球,比两间房子还大,需要仰尽了头,才能看到石头上边的天。沿着仙梯攀登而上,到了大石的侧面,坐在石桌旁边的石凳上,把南宋郡守毛奎的诗文念了一遍。确实如文家父女大洞天考中所说的,有一个仅仅能容人通过的洞,胖人不行,但里面黑幽幽的,我不太敢进去。只在洞口往里瞅瞅,发现了两根黑白相间的羽毛,不知道是不是仙人的羽扇上掉落下来的。
还在洞口探望,突然听到洞里有异常的响动,我一心惊,赶紧后缩。不一会,听到说话,象是人声。最后,两个年青小子从洞口出来了。我问你们从哪里进去的,说是从洞的那边。我问这洞深不深,说不深,就一点点。
看来洞里没有危险,我也就大胆一探了。确实还没有小洞天大呢,不可能叫大洞天。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块大石与山体不相连的,是单独放在一些小石头上的,或者说是被小石头支撑着的。从洞里可以看到石隙间的亮光,和一块不规则的天。
我是从洞东口进西口出,出洞后可以看到大石与山体间填充着的小石块,大石的身子下边还可以明显地看到,一块竖立着的石头被海山奇观石倒下时砸裂的状况。光线太暗,我拍下的图片不太清晰,但眼睛看得很分明。
我想上到大石头的顶上,却是被封锁了。站在远一点观察,又上到对面的试剑峰观景台上探讨了半天,觉得地震说很有可信度。也许真的是因为地震的原因,山体发生了塌陷和移位,把曾经的大洞天给封住了。不然那么多的史料和诗文记载,它们不可能都是空穴来风,子虚乌有。且从石上所刻的“石船磨崖后山岭得一石室前瞰大海后环曲巷峭壁在南小洞在北”,也可印证此乃大洞天所在。
不清楚大小洞天景区为什么一直不深入地挖掘一下这大洞天,如果真的能有所发现,找到了大洞天,肯定对景区的发展和其他多方面都将意义非凡。别看眼前的这个洞太小太不起眼,也许就真的掩藏着巨大的宝藏呢。不过我的这次探宝,却只收获了两根羽毛而已。
但是也不错了,仙人羽扇上的羽毛,当然弥足珍贵。
噢,对了,还有一个问题:石室的根部支撑了好多的大小木棒,我费了半天心思,也没弄懂什么意思。不知是游客的好玩,还是仙人们怕这大石头滚下海去,使用的定石神木。
在此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