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横州市有一座清代一品官邸及桂南最大科举家族吗?官方已经认定
图:刘国雄
11月18日早晨,风和日丽,天空湛蓝。我与几位朋友驱车前往离南宁约70公里的横州市(1952年前为永淳县)峦城湾渡村,看卢氏一品官四进官邸(两广称′官屋′)。
前一段时间,就听说不少关于卢氏一品官屋及卢氏科举家族的传奇与显赫。卢氏一品官屋面朝邕江,背靠青山,自然是最好风水宝地。它建于1768年,至今二百五十五年。它经历太多风风雨雨,目睹了清朝从兴盛走向没落,虽已残破,仍透出浓浓的官威。
远远看到湾渡村的卢氏一品官屋
官屋侧面的顶部保持着原来的气派
官屋外墙爬满绿植,窗口就与众不同
官屋长有长66.8米
门口
卢氏四进一品官屋面积2008平方米、宽30米、长66.8米,中堂20间房、耳房18间,完全符合《大清会典》一品官员住房法律、规制:一品官20间、二品15间、三品12间……(房间数只计中堂、正房,18间侧房不计在内)。《大清律例》礼律第0.175条规定:“房舍车马衣服各有等弟,上可以兼下,下不可僭上;“一、二品厅房七间九架,屋脊许用花样吻兽”;“庶民所居堂不过三间五架,不用斗拱彩色雕饰”。卢氏一品官屋高度符合《大清律例》规制。屋脊上还立有望兽,厅门上雕彩色麒麒图案。清代一品武官补子服图案为麒麒,厅门彩色麒麒图与卢氏一品官屋主人官品吻合。自治区地方志古籍部施主任在研文中指出:清代对官民宅弟的规制编入《大清会典》之中,如《四库全书》录有《钦定大清会典》规定:为凡第宅公侯以下至三品,基高二尺。四品以下高一尺,门口饰黝黑色、中梁饰金、二品以上屋脊得立望兽。规定中包括正门开间多少和门的总数。封建、统治阶级就通过非常严厉等级规制、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以统治社会,即便王府,同样遵守法律与规制,若违制被定为“大不敬罪”、或谋反罪,不少王府规模宁低勿高。
横州市博物馆唯一研究卢氏一品官屋及卢氏科举家族的研究人员郑培分在研文中这样描述:官屋规模宏大,目字形四合院形制(三进加后罩院),正脊垂脊博古回纹;厢房螭龙出头望兽石雕(乾隆工部七十二卷规定,二品以上官员屋脊才能立望兽)形如官帽云朵,寓义博古通今,青云直上,富贵永远;厢房镂空砖雕花窗,四出钱纹连缀葵花、牡丹,寓义谦虚读书取得功名富贵,幸福永远;承托横梁檩条瓜柱,雕饰寿、吉、喜、幸福合体字与本身相同官帽造形相映衬,下面横担又是回纹,其寓义不言而喻;厅门雕饰有喜鹊登梅,麒麒送瑞图,寓意登科及第子孙滿堂;檐板石榴花枝书卷雕有“东成西就”四字,寓义事业有成,左右逢源、兴旺发达”。
经常有人到卢氏一品官官屋敬香许愿
这是二进的院子
二进主屋里还留有的文字
二进的厢房
厢房是小姐住的,木窗口可以推动关闭
站在二进的主屋看三进、四进的房子,在一条中轴线上
中国古时候崇尚“唯有读书高,万般旨下品”的理念。
广西古时候偏僻荒凉,经济落后,清代广西科举在全国倒数第三名。然而,穷山僻壤的永淳,竟然有一座读书的“世外桃源”。卢氏科举家族子子孙孙就在一品官官屋挑灯夜读,金榜题名,步入仕途。一个家族在清朝涌出三十六位功名先贤:一名进士、九名举人、十名拔贡、十七名恩贡、岁贡、国子监生。清代268年里,永淳县仅出四名进士,卢龙光是其中之一;清代永淳出二十三名拔贡,卢氏家族占十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在官文中用“显赫”、“奇迹”、“尚查不到附近地区有出其右者”来定位。
二进的院子,三进的房子很气派
清代全国进士总人数为26747人,广西仅568人,可见广西科举与其他省份距离有多大?清代横州、永淳县属南宁府管辖。卢氏科举家族所创造的科举奇迹,即便放在科举发达省份,同样惊艳世人。难怪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古藉部主任在他研文中写道:“堪称岭南科举奇迹之一,在桂南地区有典型意义”。广西永淳(现在横州市)卢氏科举家族荣耀桂南地区乃至全广西”。
厢房螭龙出头望兽石雕(乾隆工部七十二卷规定,二品以上官员屋脊才能立望兽)形如官帽云朵
卢氏科举家族名副其实。父子三人先后中举,父亲卢本淳还是1804年的广西举人第二名,儿子卢龙光又中进士。令人惊讶的是,四代五人都是拔贡,犹如世袭。这可是了不得的另一种科举正途,不需中举、中进士,就可以直接得到皇帝授官。清代流传“举人易见,拔贡难遇”这样说法。卢本淳父子三人中举人之前都已是拔贡。卢本淳孙卢坤调是1862年“拔魁”即拔贡第一名,由两广总督刘长佑选定。
三进的主屋
门口的结构还是原来的
乾隆朝定制,每逢酉年规定举贡,即每十二年一举,每府三、四人、州、县各一人。等待十二年才能有机会参加考选拔贡,简直比考清华、北大难好多倍,若落空又等十二年。拔贡不仅需才学横溢,还要仪表堂堂,若相貌不好,即便复试通过,若皇帝看“相”不好,也只能成“废贡”。1910年,是清代最后一次拔贡朝考,也是“皇帝走之前”最后拔贡朝考。张维是甘肃省拔贡第三名。即便在民国,拔贡同样受重用。张维曾任甘肃省民国秘书长,而后任民国甘肃省通志馆副馆长,他出版不少著作,并且亲自续修《甘肃省新通志》。他在《旅燕日记》中有一段描写鲜为人知拔贡赴京考试各个细节。作为甘肃省拔贡第三名,张维要赴京参加礼部主持朝考。从兰州到京城需花一个多月时间才抵达。五月二十日,去礼部报到,初试通过者还需复试。六月二十七日,在保和殿复试,复试相当进士殿试。《乾隆实录》四百六十七卷这样记录:乾隆在保和殿接见一、二等拔贡27名,并且当场授官。四川彭阜成同是1910年年最后一批拔贡。他在《日记》中写道,复试第二天,他收到礼部喜条,得知自已位列为拔贡一等第十一名。六月二十九日,彭阜成去礼部查看复试题名单,四川省一等十四名,二等二十六名,共四十名。此次考试一、二等拔贡于十一、十二、十三日得引见皇帝。礼部规定得引见的拔贡须穿蓝纱袍,戴白罗伟帽、忠孝带。可见引见皇帝是很隆重之事,须乎合规制。
站在三进的门口看四进的院子和房屋
三进的主屋
据90岁以上卢氏家族长者回忆,永淳县及附近地区的民众有个习惯,每逢考试之前,或远行读书,或逢年过节,都会带上儿孙到卢氏一品官官屋敬香许愿,盼科举先贤们保佑儿孙们学业有成,前程似景,出人头地。
中国史料被丢失太多,一是内外战乱不断,二是台湾带走不少,三是改朝换代,清代历史上不少著名大臣档案被丢失。比如清朝著名的陈步云将军,几乎重要史料里都找不到他名字,故乡人觉得不可思议,翻阅许多“边角料”,终于在本镇《镇志》见到陈步云将军名字,从中了解他显赫生平,荣耀家乡。
三进的门口看二进的房子
三进房子檐板石榴花枝书卷雕有“东成西就”四字
看看雀替
雀替图案是向日葵与麒麟纹
前些年,西北两名学者风尘仆仆专程赶到横县(2021年改横州市),旨在了解卢氏科举家族历史。两位西北学者称:清代永淳出一位卢氏陕甘署理总督,横州博物馆研究人员在研文写道,在网上查阅资料时见到“卢氏.永淳.督理总督.西北”字样。这可是了不得大事啊!明清两代出广西藉的总督仅几名(康熙朝定制,总督为从一品官,管二至三省军民)。横州市博物馆郑培分研究人员在研文中称:卢氏四进一品官屋主人是属总督级。自治区官方权威机构指出:“四进一品官屋与清代法律与规制高度吻合”。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失去了与这两位学者的联系。2021年10月,广西地方志办的古藉部主任与曾在广西社科院越南问题研究所工作的卢瀚明老人曾外孙女陈伶一同到兰州、西安,希望通过相关部门帮助寻找到前些年到横县的两位西北学者,只可惜正好遇上兰州疫情突变,不方便走访有关部门,西安也去不了,无法与兰州与西安有关部门接触,只好遗憾返邕。广西地方志官文强调,应继续组织人员寻找西北俩学者。西安地方志办地情处高长安处长至今仍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帮助寻找。自治区地方志办古藉部施主任认为,卢氏官屋作为桂南典型的科举家族遗存,除了它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边疆地区的文化价值外,它同时可以为追溯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沟联提供历史和现实见证。
厢房镂空砖雕花窗,四出钱纹连缀葵花、牡丹
四进的房子
四进的厢房有个拱门,这条巷子是下人走的
从上看卢氏一品官屋
收藏起来的厅门,厅门雕饰有喜鹊登梅,麒麒送瑞图
厅门上雕彩色麒麒图案。清代一品武官补子服图案为麒麒,厅门彩色麒麒图与卢氏一品官屋主人官品吻合。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这是李白在《关山月》中精典诗句,让人情不自禁泪奔。大漠虽然壮丽,却不知埋有多少为保卫中原的忠骨?广西、西北远隔千山万水,却阻挡不住永淳藉卢氏陕甘署理总督坚定的步伐和保卫中原的意志,他远离故土和亲人,想必常常眺望遥远的故乡,深情怀念家乡父老乡亲,故乡人同样泪目眺西北。广西与西北两地人民都希望尽快找到那两位学者,以了解乾隆朝永淳藉陕甘署理总督金戈铁马的辉煌人生。
卢氏后人说,原本有36个牌匾,因为战乱,只收藏了一块“拔魁”
上面督察院右副都御、提督军务等字样还清晰可见
看得到:卢坤调三个字
收藏着的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