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吧”,我这么告诉自己。
我选择的城市是厦门。可能是因为距离够远,能远离当下困扰自己的一些东西;可能是因为大学时就在听的一个主播就在厦门,心理距离会亲近一些;还可能是因为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论述了如果准备要饭的话,一定要选厦门,这让我觉得足够有安全感……
这次出行,几乎没有准备。人有的时候就需要一些情绪上头。
勇敢一些,出发吧。
厦门,一个值得期待的海边小城
从北京,到厦门,1772公里。2个多小时的飞机,就把这一南一北连接了起来。出发时还是天色刚亮,北方城市初秋的凉,让人庆幸自己穿着应季的长袖。但这种想法,一到厦门就打破了。厦门的日光亮到晃眼,还有与之相匹配的高温。这一刻,你会突然发现自己一下子回到了夏季,时间的错乱感随之而来。
让人觉得时光倒流的,还有当地的景观。我所在的地方是中山路步行街,这个地方,在旅游攻略上被这样形容:“一座城市只选一条闻名遐迩的商业街的话,厦门一定会选中山路。”中山路和各条小路相连,走在这些路上,一家连一家的小店,交错挂着晾衣绳的老式居民楼,以及路边三三两两围坐着喝茶的当地人,都会让你无比清楚厦门是座小城,或者更像是座复古的小镇。
厦门小这个印象,最初来源于车程。厦门机场几乎在厦门最北,中山路几乎在厦门最南,他们的距离是17公里。导航时高德地图会告诉你车程是53分钟,实际当我乘着空港快线(中型面包车)抵达时发现仅仅用了半小时。
我选择的酒店临海。办理入住时小哥操着南方特有的普通话,声音温软地和我说:“你的房间打开就能看到海,尽管窗户不大。”开着窗,尽管没有一丝风,特有的海腥味儿也传了过来。窗对面就是鼓浪屿——仅隔着一湾窄窄海的一座小岛。
接下来,稍作休整,开始闲闲散散、晃晃荡荡的度假游。
中山路,为游客准备的逛吃一条街
在今天之前,我不会知道自己的胃短时间内能装下这么多东西,也不知道自己原来那么能逛。自下午3点起,到晚上8点,吃了烧仙草、豆花粉丝、芒果冰、大肉串、烤生蚝,还喝了一杯甘蔗水。
尽管肚子早就饱饱涨涨,然而很难抵抗住一层又一层的诱惑。最让人难以抗拒的或许是各家打的广告,“招牌特色”“厦门第一”“网红打卡店”“当地特产”这样的字眼,对于想体验当地生活方式的游客来说,无疑正中命门。
美食不是一天吃完的,即使尽我所能,还是有很多“当地特色”没来得及体验:姜母鸭、土豆笋、海蛎煎、沙茶面、仙豆糕、花生汤、蟹黄汤包……
除了吃,还在逛什么?中山路是厦门最著名的商业街,然而这条街并不算长。逛个几圈后发现,其实我能逛的,就很少的几类:小吃店、特产店、首饰店。中山路上的特产店里主要有3种:海产品、糕点、以及茶。当你路过的时候,能看到各式的揽客手段,“老板”“姐姐”“妹妹”等叫法,搭配上亲昵的语气,和你轻松聊天的姿态,让人觉得,揽客是一门艺术。站在大同小异的店门口,在哪个店铺前多停留了一下,或者只是路过走慢了些,揽客能力就决定了你进入哪个店铺消费。
还想提及的,是厦门的文化生活。厦门总被冠以“文艺”这样的词,也许是这样的标签助生了书店、纸笔店这些店,而后者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这些店装修雅致,他们有的是在街上的一家小店面,有的是十点书店这种已经发展成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店铺。从横枝错结、纷纷扰扰的街道,拐进这些店,会让人一下子切换成另一种模式。这时候,不用“享受”各式推销,“慢下来”才成为现实。但不得不说,文化消费还是件挺奢侈的事儿。在十点书店买了3本书,加上邮费,接近200元。在电商的衬托下,情怀分的加分,才是心甘情愿买单的重要因素。
这是昨天被累惨的我。现在,窗外的轮渡发动的引擎声,又伴随着新一天的开始启动了。今天的我,想慢慢慢慢慢。
在环岛路骑行,一路吹着海风
鉴于前一天逛到累得不行,决定今天(记于9.12)骑行,环岛路就成了最好的选择。环岛路从厦门大学到会展中心,长达31公里。因为路途太长,攻略上建议骑到椰风寨就折返。起点是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是厦门的一张名片,里面的芙蓉隧道也是厦门重要一站。今年因为疫情,厦门大学不对外开放,只远远拍了一张照片。
自行车随处可见,我选择了熟悉的摩拜。刚刚下过一场短暂的雨,天气不晒。骑行了很短就见到了大海,这段海滩位于演武大桥下,应该是传说中的厦大白城沙滩。为去鼓浪屿,特意在当地小店买了拖鞋,结果发现用不上,光脚完全没问题。在海边捡了几个贝壳,都是奇形怪状的样子,我怀疑一波又一波的游人把好看的贝壳都捡光了。
离开海滩,继续骑行。在接下来的骑行中我就会发现,整条骑行路线都是沿海。原本以为厦门的海会像鼓浪屿的海一样窄,这个印象很快被打破。漫长的海岸线不断绵延,越骑行就越感觉没有尽头。
一边骑行,一边停下来拍照往家庭群里分享:“厦门实在太美了。”我姐说:“跟我们这有啥差别,就一堆小矮山就漂亮了?”厦门确实是漂亮的,在半晴半雨的天气里,沿着海岸线穿行,海风轻拂,呼吸着略带潮气的气息。路过长长的花墙,一行又行骑着自行车的人擦身而过。随手一拍,远山街道和路灯都像是打上了小清新的滤镜。这整体,给了人美的感受。
一路都是风景,打卡景点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选择。沿路两个重要的景点是胡里山炮台和曾厝垵,前者没有想进去,后者稀里糊涂就路过了。导航上显示厦门大学到椰风寨仅6.9公里,骑行时长约35分钟。而我,刚刚骑过曾厝垵(3公里?地图上这样显示,但我不信!)就体力不支了。骑行结束后,发现自己往返这段路就花了109分钟。
骑行过程中一直感觉在上坡和下坡,下坡时多爽,上坡时就多费力。一个人骑累了,很轻易地就说服了自己选择折返。至于椰风寨?去他的吧,我要回去休息。
漫步在鼓浪屿,无需寻找方向
鼓浪屿可能是此次厦门之行最期待的地方,一个远离市区的海上小岛,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浪漫呢?乘坐轮渡,对于生活在内陆的我,也足够有吸引力。码头这个地方,总让人觉得会发生很多故事。
中山路对面就有一个码头——厦门轮渡码头。然而去排队购票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这里不接待散客,并指导我去邮轮中心厦鼓码头乘船。即使这样,也不用有行程被打乱的慌乱感。随处可见公交站,直达目的地的B12公交车过一个地下通道就可以看到。而且这两天的出行经验也告诉我,在厦门,到达任何一个地方都只需很短的路程。果然,乘车十几分钟即到达邮轮中心厦鼓码头。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距鼓浪屿很近。轮渡会特意绕行一些小岛,含含糊糊的景点介绍音透过喇叭传来。即使这样,飘飘荡荡二十分钟就到了鼓浪屿。
鼓浪屿像个大花园,或者可以说整个厦门都像一个城市花园,鼓浪屿是个缩小版。在鼓浪屿你不用特意去寻找某个景点,毫无目的的闲逛就行。或者即使你是冲着日光岩、厦门海底世界、鼓浪屿风琴博物馆等景点去的,八成也会和我一样,迷失在一条又一条幽深的小路上。
走在鼓浪屿,你时常会发现,走着走着,整条小路上就只有自己一个人了。慌乱之间,又会有人出现。习以为常了,就能安心漫步了。小路两侧,随意拐进一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客栈或民宿。再绕一个弯,就是刚刚走过的一个纪念品店或饭店。
旅途的惊喜,在于不经意间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东西。南方的秋日暖阳里,看到一只猫咪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不知不觉又绕回来,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这个猫咪仍以一副十分慵懒的姿态躺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故人,遗憾的是,我没能和它一起,懒洋洋坐在这里一下午,只晒太阳。
随便逛逛,碰到了笔山洞。看到一堆奇奇怪怪的留言,仿佛偷看了别人的小纸条。“五元钱买了一支笔”,显然这个人的留言是心血来潮。下面的朋友很有共鸣地答道:“我也是”。“神爱世人”,我猜他没什么宗教信仰。另外一个“阿弥陀佛”估计也是不知道该写啥,和这个异曲同工。“蓝湛魏婴”,不知道哪位姐妹,把cp大旗一路扛到了这里,肯定是个可爱的女孩子。“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嗯,爸爸妈妈身体健康。“xx记得我的两千万”“xx征婚,电话xxx”“xx我爱你”“xx再见”,还有一句“把难过和不安都抛到星星顶端”。
后记
其实原本还想附上购物篇、美食篇、厦门旅游必知篇,一个人旅游注意篇等内容,但结果是……我懒了,整体糅合一下,撤了。
关于购物:一、这次旅途让我明白,给朋友家人同事带纪念品,其实带吃的就好了。因为当我把精心挑选的护手霜送给同事们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说更想吃好吃的。二、以后去一个城市,一定要去当地书店逛逛,带几本书回来。这带给我的幸福感,比买首饰和纪念品的意义更多。这次买的书包括:《杀死一只知更鸟》《伍迪·艾伦谈话录》《知中·关于火锅的一切》,至于关于书的故事,留给我自己。
关于美食:吃了若干小吃,但后两天越发觉得吃不好、吃不饱。于是,老老实实点了一些常吃的菜。临走前的晚上,还去吃了顿烤肉。味道不错,麻烦的是得自己烤,果然烤的不好吃。回来之后,一称体重,又瘦到了88斤。恩,瘦就瘦吧,别生病就好。
关于厦门旅游必知:我不知道其他月份怎么样,但起码9月,还是带双拖鞋或凉鞋吧。热,以及随便出门逛逛,或者去海滩,凉鞋或拖鞋都会更合适些。街头随处有鲜榨果汁的小摊,或者卖水的地方,出行不必特意带水。
关于一人旅游注意点:注意安全肯定是第一点,我选择的是酒店而不是民宿。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尤其害怕陌生人的打量或搭讪,和当地人不要起冲突,保护自己的意识时时要有。厦门还是很适合一个人出游的,一是小,一是不论是看到别人拍婚纱照,还是看到别人吵架,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不至于陷入两个人的闲谈,错过了观察周边世界的机会。
这次出行,整体还不错。但离开前的早上,5点醒来在酒店,自己坐在床上大哭了一场,说不上为什么。在群里丧丧地发微信,王云、王慧担心地安慰我,说在家里等我回来。感谢我的朋友们。
接下来,每年尽量都自己旅行一次。尽管会有一些不可预知的东西,但我觉得我需要这样定期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以及,其实放肆大哭一场还挺放松的。这个也可以作为保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