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命运,比如泉州。宋元时代,泉州港也叫刺桐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亚洲贸易繁荣、商贾云集的大港。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寸板不许下海”,泉州港的命运从此改变。
既然海上贸易不能做了,那么居民们靠什么谋生呢?以前国际贸易发达的时候,居民们对于航海技术、捕鱼技术、造船技术等与海洋有关的技术有一些掌握。现在从“重商”转变为“重农”,如果不谋求一官半职的话,恐怕要学习农耕知识、养殖知识等与土地有关的知识才能够维持生计。
当茶叶、丝绸、香料、珠宝等商品在刺桐港繁忙装船或卸货的时候,当时的居民无法预料到后来朝廷会颁布禁海令,而且一禁就是数百年。他们经年累月都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啊。
海禁前的泉州城,开放、融合,充满了生机。各种宗教信仰在这里都不视对方为异端邪说。海上贸易给一座城市的印记,与农牧文明给一座城市的印记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城市的格局、城市中的居民都是不同的。
久仰泉州大名,想领略闽南文化的魅力,我们在癸卯年正月初三,从武汉到了泉州。在旅店里稍作安顿之后,我们去了开元寺。寺庙里有一副楹联,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开元寺最为著名的建筑是两座宋代石塔,仁寿塔和镇国塔。两塔的中间是大雄宝殿,巨匾上书“桑莲法界”。
泉州开元寺
第二天,我们去了天后宫,这座对全世界妈祖信仰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的寺庙。2020年,我在珠海先后看到外伶仃岛和淇澳岛上的天后宫,桂山岛上的天后庙,还有澳门半岛上的妈祖阁。泉州天后宫始称顺济宫,天后殿正中匾额上书“后泽萬方”,里面有“寰海镜清”“海不扬波”的匾额。
海不扬波,这是老百姓的愿望。因为要出海谋生,怎敢面对惊涛骇浪?
之后,我们去了文庙,坊匾上书“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我跟Anita说,古时候的学子,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要参拜孔夫子。那个时候,如果不从政,就只有经商或者务农,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多。
文庙不远处是通淮关岳庙,里面的“大义凛然”“义重春秋”让我记忆深刻。商人,如果不重信义,财运恐怕就不旺。如果一个地方,人人都开诚布公、一诺千金,那真是“满街都是圣人”。
后来在蟳埔村和不远处的海滨公园玩了片刻,我们的泉州之行就要结束了。
正月初五,离开泉州的时候,阴沉沉的天终于被阳光拉开,虽然风还是不小。泉州和厦门都那么近了,Amanda说还没有去过厦门,那我们就去吧。我希望到了厦门之后,会是蓝天白云、天高地迥的样子。
厦门大学附近有一处白城海滩,虽然海风很大,但是游玩的人不少。Anita拿起铲子和小桶,打起赤脚,玩得不亦乐乎。
环岛路
在厦门的第二天,我们去了南普陀寺。
在闽南游玩,品尝当地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没有吃到正宗的姜母鸭有些遗憾。在筼筜湖边的咖啡馆,Anita吃了一碗意大利面,说味道好极了。我喝的那一杯flat white味道也不错。Amanda说,闽南菜清单了一点,卤面和热干面有些类似,第一天中午吃的牛排、牛杂汤和咸饭好吃。我觉得面线糊也好吃。
Anita说,旅游回来,还是最喜欢武汉。
癸卯年正月十五 于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