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么多城市公园,像吴淞口炮台湾湿地公园这样、拥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与回忆的,并不多见。公园离市区很远,交通也不算方便;我之所以会关注到它,是因为今年夏天园中的灯塔成了新晋网红拍照地。而深入了解公园的过去后,发现这真的是一座值得好好介绍的宝藏公园。
公园西倚炮台山,直面长江、黄浦江和东海的三水汇流之处,在涨潮时还会形成黄青绿“三夹水”的奇观。由于此地扼守着进入上海的水路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旦此地失守,整个长江门户洞开,比如过去郑成功便是由此打到南京城下。因此,1660年清政府在此借着地势修建离水师炮台,名为炮台湾,俗称西炮台。这是中国百年的军事要塞,与海口的秀英炮台、广东的虎门炮台、天津的大沽炮台并称清末四大炮台。
这里原是滩涂地,上世纪60年代因战备需要,由工厂钢渣回填而成(园内至今留着一处矿坑花园)。2007年,这里建成了一座自然风光与人文遗存兼具的国家级湿地森林公园。因风景优美,吸引了不少游人。
和大部分森林公园一样,园内有绿意盎然的湿地、树林,大片的草坪;但是作为座滨江公园,这里也有视野开阔的滨江大道、芦苇滩涂、往来船舶以及点缀岸线的吴淞口灯塔。平时会有老人来此聊天锻炼,周末时则有不少一家三口来此野餐、扎帐篷、放风筝、放松心情。
园内还有一座长江河口科技馆,作为重点科普长江河口自然、生态、科技与历史的展馆,很适合家长带孩子来参观。整个公园集自然、工业、科技、生活多重主题于一身,体验内容很丰富。
公园的重中之重,自然是园中的炮台纪念广场,公园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这里凝固着中国百年硝烟战火,也是清末四大炮台里、经历战事时间跨度最长的一处。1842年鸦战争,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1949解放上海的吴淞会战,吴淞炮台都是最前沿的岸防工事。
鸦片战争时,两江总督牛鉴临阵脱逃,致使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孤军奋战,66岁老将力战不退,最后壮烈殉国。炮台失守后,英军长驱直入,有了后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十九路军驻守吴淞西炮台,在此与日寇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和肉搏战。虽然炮台被日军摧毁,但日军在此登陆的企图未能得逞。1949年解放上海的战役里,更有两千多位烈士以血肉之躯换来上海的和平解放。
100多年里,无数英烈在吴淞炮台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始终是军民浴血抗战的威武之阵和血腥之地,也是纪念近代上海苦难与重生之地。进入纪念广场,仿佛仍能听到隆隆炮声,这里陈列的每一门炮都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经历和故事。
广场呈阶梯上升,最高处放置一门清代火炮,边上还陈设着一些舰炮等武器。除了这门铁炮之外,其他不少是战利品,比如淞沪抗战时缴获的日本火炮等等。展示的军炮都是在附近出土,然后被集中运到园内广场上展示的。中间还点缀着一些大型浮雕,内容以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为主题。
位居公园中央的炮台广场,正对江面,让这座休闲公园增添了一丝历史的沉重与沧桑。如今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多,希望在这里发生的那一段又一段的民族抗争史,不会被后人遗忘,其实它们离我们现在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