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同的标志性景点,地球人都知道,云冈石窟和北岳恒山,但这次,我们,偏偏都没有去。
温度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大同温差很大,最高温度只比北京低几度,但零下十几度的最低温度,可以毗美当天的莫斯科了。
但实际上,我最爱的,是悠闲,是品味,是故事,慢慢的,第一天第二天办完公事,在比欧洲还要欧洲的“伦敦街”看看书吃顿日餐,西方的外观携着东方的风范;第三天本地行,在以华严寺为中心的民俗街和道观里转上几圈,去晋商大院吃晚饭,尝尝经典的大同菜,小众的“大同”,或者不算磅礴,却很有些小小的,摩登的格调。过去,这座城市,以“有容乃大”而闻名,如今,亦然。
要不是合作单位和酒店位于“伦敦街”附近,我还真知道,在固有思想中似乎很传统很保守的城市,竟然还有如此摩登时尚的所在。做为设计媒体出身的记者,国内的仿欧洲建筑也见过不少,但粗糙者较多。但是“伦敦街”,却被随行的同事赋予“像北京蓝色港湾”的肯定,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是仿建的建筑,但连细节的地方,都相当精致,画龙点晴的小火车、电话亭自不必说,英国绅士的雕塑,前卫的壁画,更给这条街道渲染了更多异域的气质。想到去年春天,曾经前往塞尔维亚多瑙河畔的小镇,却发现,那里经历了数百年风雨飘摇的欧式建筑,虽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却真没有北京的蓝色港湾,大同的伦敦街这样有气势,或许,正因为复建,才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吧。
作为图书作者,再没有比看到图书馆更令人兴奋的了,原来,这间叫做美轩养生火锅的餐厅,是图书馆,但也是一间火锅店!据说一层图书馆拥有整整3万本图书,围绕着122个餐位,平均每人可独享245本,“大同市图书馆美轩城市书屋”的称号,并非商家自封,而是大同市图书馆的合作单位,寒风四起之时,找个舒服的角落,读本向往了很久也没读完的书,心里安安静静的,本不想走了。
登上电梯前往二楼,观赏性和历史性并行,清淡素洁的主色调,使食客不仅把这里当作餐厅,更将其视为放松心情的所在。走到餐桌,沸腾的钢制小火锅已经摆在面前。普普通通的野生菌汤锅,使用云南专程而来的蘑菇,和本地两年以上的老母鸡等食材经十多个小时精制而成,各种高品质涮品,比如顶级雪花肥牛、钻石牛肉、极品沙朗;口味和色泽,均如少女般纯净清朗,但配合口味挑逗的特调芥末汁以后,瞬间绽放着性感撩人的娇艳与芬芳。
普通的山西美食,在这里,也达到了“匠心”的品质。二楼明档从揉面开始学起的面点大师,经过20年历练,使每根刀削面达到长20厘米,宽半厘米的均匀层次。但“前世”长达2米的纤细面条,“今生”如何倾注大师的心血和情感。变成直径和高度仅厘米的“花卷”呢?就让它成为这里的秘密吧。
因为方便,第二天的晚餐,同样也是在伦敦街,不过,是街口中的另一家日料店,千寻本居。推门而入唯美隐秘、禅意悠然的环境就很惊艳。明亮的窗户,将冬日散淡的阳光,缓缓的,洒落在日式餐桌之上,一楼高达整面墙的浮世绘人物画,高悬在屋顶的浮世绘和服美人灯笼,或者,就是四月樱花盛开时的京都模样?揭开鲜红的门帘,登上二楼阁楼,和《源氏物语》主题标间,愈加和风清溢,和盛装艺伎对饮的川端康成、松尾芭蕉,或者,就曾在这样的窗户后面,写就一首首精致的美文或安逸的俳句?
新鲜,是这里食材的灵魂。各式鱼生刺身和寿司,选用的,都是最新鲜的食材,柔润粉红的金枪鱼;肉质细腻的鲷鱼;清秀雅致的三文鱼,配合店内特制调料,以及现场磨制,碎末如飘雪般细腻的山葵,交织成清鲜肥腴、软嫩香滑等看似对立,但又彼此和谐共鸣的滋味。
第三天终于有了一整天的时间,华严寺和周边的仿古街、清真大寺、道观,可以好好转转了。
走进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的华严寺,历史的烈风吹来,席卷着千年的尘埃。梁思成先生在《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记述到:“大同古雁门地,北魏时号平城,自道武帝宅都于此,迄孝文帝南迁洛阳,凡九十余载,为南北朝佛教艺术中心之一……梵刹名蓝,遗留至今,有华严善化二寺,驰名遐迩。
辽代北方寺庙盛行,北京的八大处,就始建于辽代。做为北朝都城数百年的大同,自然,也因佛教的盛行,兴建了辉煌的皇家祖庙,辽金争霸,元朝建立,战火、兵焚,华严寺,同样,也是屡建屡废、屡废屡建,一次次的浴火重生。直至明清大一统的政权建立后,历次多次修葺,华严寺的上下两寺,才又重现“华美”“严肃”的本来面目。
66000平方米的面积,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大佛宝殿的壁画,薄伽教藏大殿的辽代泥塑,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华严宝塔,静静地矗立着,成为华严寺漫长岁月的见证。这里,随便找个角落,就能盘问出历史深处的一段段故事,古都沧桑的细节,有的凝结在巍峨雄伟的大雄宝殿里,有的,沉淀在屋脊色彩斑斓、亘古不变的防火神兽中。
华严寺大门对面是仿古一条街、清真大寺和道观,东北面的位置,还有教堂高耸的尖顶。大同的“大同式”融合,就在这片方圆不过几公里的古街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北朝造型的人像和古街,虽然很明显是出自现代的手笔,但完美达到了思想的融合,客栈飘扬的彩色幌子,与清真大寺的沉静低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拴马柱的胡人雕塑,让我想起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当年,到达丝绸之路东端唐代都城长安的西域商队,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再向东,便是我脚下的土地大同。
名为“纯阳宫”的道观,是我们此行的终点。刚刚写完的书稿里曾经提及,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最大的特色是亲民。虽然也是规整的四合院中轴线建筑,一排排陕西窑洞式房屋,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特色,毕竟,再向西,就是华夏文明的生命之根——黄土高原。
中午形色匆匆,就来到一家名叫“壹號蒸品”的小馆子,特制的蒸汽海鲜火锅会在瞬间锁住食材本身特有的鲜味和营养成分,肥牛金针菇、香菇酿肉茸等创意蒸菜,散发着迷人的色泽,满口甘香中,飘荡着嫩滑鲜美的轻灵气质。豉汁蒸排骨、尖椒鲜虾酿肥而不腻,甘香满溢,莹润通透的外观,表面逼出的点点油脂,尝上一口,用黯然销魂来形容,可能,也不算过分。
步入大同的最后一站永和文瀛山庄,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数百年前晋商鼎盛的年代:精美的中式仿古彩绘家具,细致的雕花木门,穿越时光的藩篱,张扬着令人目眩的惊艳与华丽。我
能想象得到,曾经威震华夏的晋商,也许,就在这样的院落里,和最爱的女人,在十里红尘中牵手同行。
既然是晋商风范,这里主打的,就是大同的晋菜。强调“大同”式的融合贯通。永和文瀛山庄的清炖羊肉火锅和什锦火锅,据说是大同人气最火爆的火锅,在明亮老派铜制火锅里翻滚的,都是亲民的食材:大块大块的清炖羊肉,或者大片大片的烧五花肉气势彪悍,像极了晋商直爽的性格;白菜粉条入口滑顺,与羊肉略显粗糙的质感相互搭配。豆腐细嫩有韧劲儿,依然保留着卤水的怀旧滋味;高端的海参鱿鱼,和农家的干豆角和干葫芦条子炖在一锅里,却毫无违和感。再来一张麻油家常饼,像家里老奶奶做得那样舒坦。
这里“醋溜鱼”、“砂锅莜面”之类名字平常的菜品,就像晋商为人处事的风格,一是一,二是二,用不着咬文嚼字后,再费尽心思去猜。醋溜鱼因为鱼大而整,小火才会浸透滋味,口感滑嫩,肉细烂不松散,口感里透着山西老醋的精气神儿。猪肉片,为素颜的莜面,化了一抹脱俗的淡妆,夹起一口爽滑多汁的的肉片,越嚼越有滋味。
大宴结束已是夜色阑珊,大院门口,闪亮着的雄雄的“旺火”。据工作人员介绍,从前春节来临,作为煤都的大同,都要用堆起数米高的煤堆,点起火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大家从平房搬进楼房,空气也进行了整治,煤堆“旺火”消失,但大院,还是用电光复制了一件,按传统,摆在门口,夕阳西下,宛如华丽的丝袍,展现着整个大院,以及整座城市雍容大气的一面。仿古大院的红尘往事,时尚街道的左岸风雅,光影,温度,味蕾,配合泾渭分明,有容乃大的各色美食,在今日大同的时代繁华中,演绎着一场场流动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