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以后,稍事休息,便从鼓楼步行去往华严寺。
华严寺历史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辽代。
辽代时,佛教流行,尤其是“华严宗”一派更是如此。连道宗皇帝也亲自撰写了十卷读经心得——《华严经随品赞》,可见其风之盛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皇家的资助带领下,西京大同修建了华严寺,寺内奉安辽代诸帝的石像和铜像,兼而成为皇家祖庙。因此,华严寺的规模可想而知。
辽保大二年,辽金大战,金兵攻破西京大同,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僧人通悟等人,组织募捐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了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通悟大师圆寂后,门徒继续师父心愿,集资五百余万金,终于完成了寺庙的重建。
此后,又有慈慧大师,按照本寺辽藏目录,将战火中失散的经藏全部补齐。经过众人艰苦卓绝的努力,致使金代的大华严寺,继续保持为北方的一大名寺。
元末明初,战火连绵,华严寺再遭破坏。明洪武三年,华严寺被没收为官产,大雄宝殿改作大有仓。
洪武24年,开始拨乱反正,将寺院拨归佛教。木铃和尚在天津化缘,制作香木大佛三尊,运送到华严寺。据说大佛进城之日,祥云如华盖环绕殿顶,引得万民跪拜瞻仰。明成化元年,住持资宝筹资增塑佛像两尊,加成五方佛。同时补塑了肋侍菩萨和两侧二十诸天护法。明万历九年华严寺大修,分华严寺为上下两院,各开山门。此后,上下两院成为既定格局。
清初顺治五年,降清的大同守将举义复反,清军镇压反叛后,竟然开始屠城。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华严寺再遭劫难。后来由化愚等僧人化缘募修,寺庙才得以幸存。
今天的华严寺,又进行了改头换面的扩建。不过,除了往日的经典核心部分之外,我以为全部都是画蛇添足。
华严寺坐西朝东,这是契丹族人崇拜太阳的取向。新建的山门是庑殿顶的天王殿,两边是新建的东西偏门和钟楼、鼓楼。
一进庭院的正面是新建的“普光明殿”。殿堂规模宏大,几欲喧宾夺主。
绕过新殿,后面才是原来的上华严寺。可见前面造了这么多建筑,不过是上寺的包装罢了。旧山门三间面阔,悬山顶。山门极为简单,仅一门廊而已。廊下左右曾有两王塑像,今已不存。穿过山门,来到上寺前院。
前院正面是过殿。过殿内曾有四大天王及韦驮菩萨等塑像,十年动乱时塑像被毁。现在的过殿已改为“念佛堂”。前院南北两侧各有楼阁,南为观音阁,北为地藏阁,楼阁内的菩萨塑像均已不存。
山门,过殿均为明清建筑,并非这里的看点。所以一带而过,过殿两侧有两道过门,外门方而内门圆。象征华严宗经藏方广,而理事圆润。穿过过门,来到里院。
里院极为宽敞,正面有四米高的台基,台基之前设勾栏月台。月台两侧有钟亭和鼓亭,中央摆放着明万历二十二年所铸造的铁梵炉。月台台阶两边的前墙上镶嵌着砖刻的佛禅语录,由清代书法家崔卿云所书。时间有限,不及细看。
台基之上就是上寺的主要看点——大雄宝殿。这是金天眷三年(1140年)在辽代的旧址上重建的。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4.5米,其中北端鸱吻为金代遗物。这是目前国内早期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鸱吻。整座大殿气势磅薄,端庄大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佛殿。
正面开三间木格窗门,正中门额挂着两块匾,上方是一块方匾,是明宝德二年所立,题写“大雄宝殿”。下方是一块横匾,为明万历四年所立,写的是“调御丈夫”。
原来释迦牟尼有十个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和世尊。“调御丈夫”是其中之一。乃是赞扬佛祖是普渡众生登临彼岸、驾御大乘法车的大丈夫。
进入大殿,乃觉空间宽阔。原因是大殿采用了减柱法,在中央7间,共减少内槽金柱12根,加大了视觉空间。抬头仰望大殿天花板彩绘图案,这是明宣德年间补装,清光绪初年重绘的。方格共1012块,画的是龙凤花草等各种图样,色彩绚丽,婉如新制。与大殿的壁画和金身佛像交相辉映,显得金碧辉煌。
大殿正面供金身五方佛,其中,中间三尊香木,两边两尊泥塑,尽是明代原物。五佛端坐莲台,背露佛光,一派金色灿烂,尽现佛国庄严。佛前立着一尊接引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
殿中最靓的看点,是两侧站立的明代雕塑——二十诸天。诸天护法,身躯前倾15度,表示对佛的虔诚恭敬。从力学的观点来看,具有相当的难度。诸天形态各不相同,神情逼真,衣带飘动,精彩绝伦。
大殿四壁还有内容为佛经故事的巨幅壁画。壁画面积979平米,画中人物5千多位。其篇幅之巨,仅次于永乐宫。据考证,壁画始于辽金,清代曾由画工重绘,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殿内金佛彩塑,壁画顶绘,交相辉映,金碧辉煌。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殿内禁止拍照。上次来时站在殿门外,用长镜头偷拍了几张。光线不好,也不能闪光,所以效果也不佳,算是留个纪念。
从内院返回外院,绕了一个大圈子,经过了许多新建的殿堂,到了下华严寺。
下寺唯一的看点是其大殿——薄伽教藏殿。“薄伽”乃是梵语,译为“世尊”,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薄伽教藏就是释伽牟尼经论的经典教藏,所以此殿就是华严寺的藏经殿。
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建筑结构简洁大方,洗净奢华。大殿的看点是殿内保存的31尊辽代塑像和四壁排列的38间重楼式雕木藏经阁。
我国曾出过一套特种邮票——辽代雕塑,这些雕塑就是薄伽教藏殿内的珍藏。大殿正中是三世佛,两侧站立众多胁持菩萨。其中最受推崇与赞赏的,有两尊。一尊是普贤菩萨,另一尊无名,大家根据其体态,称之为“合掌露齿菩萨”。
“合掌露齿菩萨”是位女菩萨。汉人欣赏的女儿之美,讲究行不露足,笑不露齿。而这位女菩萨,却跣足露背,笑口微开,一反汉人习俗。然而其身材袅娜,婉丽动人,被专家誉为“东方维纳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普贤菩萨则姿态优美,似乎流露着慈悲为怀的细腻感情,另有一番动人魅力。
其实殿中的那些塑像,每一件都是无上珍品,每一位菩萨似乎都经历一番动人故事,饱含着细致入微的感情。所以观赏再三,不忍离去。
四壁上方排列的木雕经阁和天宫楼阁,是辽金建筑艺术的真实反映。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对这套模型极为看重,认为这是华严寺独有的“海内孤品”。
看完了薄伽教藏殿,也就完成了华严寺的参观。我们回到鼓楼,就在附近的杂粮餐馆晚餐。晚餐以后,游览古城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