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九:东六宫(下)(修订版)。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九:东六宫(下)(修订版)。

鄙人2021版故宫套贴,连载的《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十七弹,得到了不少读者不吝赐读。其中有一些读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指出一些谬误。这次修订版二刻重发,采纳了前期读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实了一些内容,校勘了笔误,并更新和补充了一些图片。虽然不敢说纠正了所有谬误,但应该是大部分得到了更正。详记赏明清皇宫所见的中国古代顶级宫殿建筑艺术、故宫展出的一些皇家文物收藏和清宫皇家生活痕迹,也联想到明清皇宫里发生的一些故事和传说,不敢说“以飨读者”,只是希望和读者共享。谢谢。

——————————————————————————————

从延禧宫回到东一长街,继续往北走。东边第二座巷门是广生左门,拐进去是东二横巷。这条巷里的第一座院门是承乾门,这是承乾宫。

承乾门里是一座木影壁。

承乾宫也是永乐皇帝所建,初叫永宁宫。“承乾”就是顺天的意思,顺承天意。

承乾宫的建筑布局、结构都和景仁宫一样。正殿月台前垂带踏跺中间的丹陛石没有汉白玉栏杆,上面刻的是双凤。

景仁宫室内是双龙平棋天花,承乾宫这里是彩绘团鹤平棋,象征长寿。

看看前院东配殿贞顺斋和耳房。

看看后院。

后殿的规模比景仁宫大一些,而且带有前檐廊。后院西侧有一眼井,可以看见四角有柱础的痕迹,说明这里是一座井亭。东西六宫每个宫里都有这么一座井亭,这里的亭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毁的。景仁宫里的井亭也没有了。

承乾宫曾是故宫的青铜器馆。

里面展览的是故宫收藏的历代青铜器,其中最早从先秦时期开始。传说夏禹铸九鼎,早已失传。现在能看到的最早全套九鼎应该是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九鼎八簋,其实这是曾侯乙僭越。周代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只能用七鼎六簋。看看故宫承乾宫展览的这只先秦的兽面纹鼎。

明末帝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封了一位礼妃名叫田秀英,住在这座永宁宫,崇祯五年改叫承乾宫。没到一年,崇祯又给她封了贵妃,搬到启祥宫住去了,就是现在的太极殿。田贵妃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生了四个儿子,深得崇祯喜爱。传说田贵妃宫中有异香飘荡,皆因田贵妃身有蘅芜香,是明代的香妃。因连丧三子,田贵妃崇祯十五年就悲伤过度去世了,倒是躲过了亡国之辱。田贵妃死后葬入十三陵中崇祯的妃园寝,当时崇祯还没有修建陵墓。崇祯帝和周皇后殉难后,李自成进入北京,收敛帝后遗体。因无帝陵,便打开田贵妃墓,把崇祯帝和周皇后葬入。清顺治进关后,修建了田贵妃墓的地面建筑,命名明思陵。清初民间屡有“朱三太子”发动倒清驱满活动,那个“朱三太子”实际上就是号称田贵妃所生的皇四子永王朱慈炤(念召)。

清顺治进北京后,这里住的是董鄂妃。董鄂妃从小随父南征,在江南长大,受汉文化影响很大,识字念书还书法颇佳。顺治十九岁的时候,封了十八岁的董鄂妃为贵妃。据传说,顺治废了原配皇后,本想立董鄂妃为第二任皇后,不成,后来的皇后还是孝庄太后家亲戚。其实不对,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叫孝惠章皇后,是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所立。而董鄂妃是顺治十三年才进宫。顺治非常喜爱董鄂妃,可倒也没有耽误和其她后妃生儿育女。董鄂妃在江南长大,就也像林黛玉那样体弱多病。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结果还早折,致董鄂妃伤心而逝。因为顺治和董鄂妃要好的事传到了皇宫外,民间传说顺治受不了董鄂妃的去世,出家当了和尚。我在五台山游玩的时候,曾有三个不同寺里僧人说顺治当年就是在他们的寺里。宫里的传说是顺治要去五台山,大伙不让,最后派了一个太监替他去了。其实,顺治因为忙于董鄂妃丧事,常去宫外走动,在景山观德殿督着僧人做法事,还要忙着给董鄂妃追谥皇后。再加上因为伤心而抵抗力下降,这顺治就被外面不知哪个杀千刀的给传上了天花。董鄂妃死后半年,顺治就也薨了,俩人一起葬在了清东陵的孝陵,里面还有康熙的生母佟佳氏。顺治信佛,他和董鄂氏、佟佳氏最后都是火葬,孝陵里葬的是三人的骨灰罐。装皇上遗体的叫梓宫,装皇上骨灰的罐子叫宝宫。顺治不要厚葬,陪葬品不多,因此躲过了民国年间的东陵大盗。孝陵地宫是东陵唯一没有被盗的,而且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葬有皇帝骨灰的陵墓。

康熙当政时,这里住的是佟贵妃。康熙十七年(公元1768年),第二任皇后钮钴禄氏去世,康熙帝未再立后,一直是这位佟贵妃代行皇后职务,是康熙帝最亲近的女子。康熙二十八年,佟贵妃最后病入膏肓时,眼看进气少出气多,康熙赶快给她册封皇后,第二天便故。雍正时,这里住的是裕嫔,后升为裕妃。乾隆时,最开始这里住的是舒妃,后来令妃魏佳氏住进来,舒妃搬去了永寿宫。令妃之后是婉嫔住在这里。乾隆的愉妃也曾住在承乾宫,不知道是在令妃之前还是之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 )正月,魏佳氏被封为魏贵人,不到一年就立即晋封为令嫔,这一年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乾隆热火烧身了。乾隆十四年,令嫔即晋封令妃。从嫔往上,都是有册的,叫做册封。过了十年,乾隆二十四年,令妃晋封令贵妃,从承乾宫搬到储秀宫去了;乾隆三十年晋封皇贵妃。令妃受皇上宠爱不假,她十年里生下四子二女,我看她就是生孩子累死的。乾隆四十年令妃死后,皇上当即追封其为令懿皇贵妃,“懿”是大美的意思,一般和“德”字一起用,叫“懿德”。乾隆六十年十月,老乾干了几件大事。第一是去富察皇后陵上扫墓,这是有事要说给他最喜爱的皇后。第二件事是扫墓回来之后就册赠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就是把令妃和富察皇后并列,将来和他自己葬在一起。第三件事就是宣布退休,把皇帝宝座给令妃的儿子永琰坐了。乾隆册封孝仪皇后有点特殊,以往册封妃嫔时,册文都要说“奉皇太后谕”。这次册封皇后时,册文里却是说“母允垂仪”,因为此时崇庆皇太后早已不在,无法下谕了,不知道是怎么“允”的。

顺治帝最喜爱的董鄂妃住在这里,康熙最亲近的佟贵妃住在这里,乾隆也曾把最喜爱的令妃安排住在这里,承乾宫看来是得宠贵妃住的地方。到嘉庆朝,是侧福晋钮钴禄氏做贵妃时住,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册立为第二任皇后,睿皇后。道光帝时,有一位琳嫔,犯错被降为贵人,改正后重封琳嫔。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0年),琳嫔生下皇七子奕譞(念异宣),晋封琳妃,住进承乾宫。后来又生一子,晋封皇贵妃。这个皇七子奕譞是后来的醇亲王,光绪帝的亲爸。咸丰年间,这里住的是几位嫔。

出了承乾宫,顺着东二横巷继续往东走,过了东二长街是永和宫,明初叫做永安宫。明嘉靖十四年,永安宫改叫永和宫,清代还用的这个名字。

进了永和宫大门,里面不是屏风,而是一道木屏门。过了木屏门就是正殿。

永和宫布局和其它宫大同小异,它最特殊的是正殿前面月台上搭建了三间敞轩出厦,卷棚悬山顶。永和宫近年重新粉刷时,还保留了一些旧痕,让你看看新旧对比。

永和宫前院有二棵紫藤,一到春季开花,非常好看,引无数京拍来照相。

明代时期,永和宫里住过谁已经失传。清代最有名的房客是康熙大帝的德妃乌雅氏。乌雅氏是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选秀女进宫,十七年就生下皇四子胤禛,第二年晋封德嫔,相当了得。十九年又生下皇六子胤祚,第二年晋封德妃。康熙二十七年又生下皇十四子胤禵(念题)。皇四子胤禛即位成雍正帝,德妃即为皇太后,搬去寿康宫了。雍正的皇四子弘历有一位侍妾海氏,弘历登基乾隆后封其为海贵人。海贵人生皇五子永琪,晋封愉妃,住永和宫。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永和宫住进一位比道光帝小三十岁的静嫔,她是因为怀孕从贵人晋封为嫔住进来的。她在永和宫生下皇次子奕纲,次年卒,静嫔晋封静妃。道光十二年,静妃生下皇六子奕訢,这回活下来了,长大成了恭亲王。道光二十年,晋封静贵妃,搬去后面的钟粹宫。咸丰帝的丽妃住在这座永和宫。

清代住过这里另一位我们记得的妃子是光绪帝的瑾妃,瑾妃的嫁妆里有一件好东西,就是那棵翠玉白菜,绝世珍宝,现在台北故宫。瑾妃当年是和妹妹一起进宫为嫔的,后来二人都晋封为妃。她妹妹就是有名的珍妃,住在前面的景仁宫,姐俩隔一条胡同。瑾妃虽然思想解放,但还是顽固的保皇派。清帝退位后,她还四处活动复辟,把外甥女嫁给了溥杰,撺掇溥杰在宫外扑腾不止。瑾妃五十岁祝寿请了华北曲艺莲花落艺人来表演,后来还常在永和宫里唱戏,永和宫戏班很有名的。一年之后,瑾妃过中秋吃月饼太多,还生吃螃蟹,结果停食着凉弯回去了。永和宫是过去皇宫常闹鬼的地方,其实那是因为瑾妃死后没人住,就有太监偷偷进去往外顺东西换钱。遇到有人过来的时候,这些太监就装神弄鬼吓唬人。据说故宫要把永和宫布置成瑾妃居住时的模样,然后重新开放。到时可以去看看那棵翠玉白菜的复制品。

既然永和宫不开放,那就只能退回来到东一长街接着往北走,东边下一座门是大成左门。

街巷门都是门柱上有盒子,但只有上下两片岔角。看看它的盒子。

进了大成左门顺着东三横巷往东走,第一座院门是钟粹门。钟萃门里肯定是钟粹宫,“钟”就是汇聚;“粹”就是精华;就是王羲之所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呗。

从外面看,这钟粹门和东六宫其它院门基本一样;可是往门里一看,这里和前面那几宫可完全不一样。这门里是有门殿的,没有影壁。门殿的后面是屏门,可以关上挡住外人的视线。进去看看。

原来从里面看是典型的一殿一券垂花门,只不过外面接的是琉璃门。一殿一券垂花门通常内接一圈抄手游廊,这里也有。

钟粹宫在明初叫咸阳宫,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改称钟粹宫。明代的钟粹宫和其它宫布局是一样的,前院这一圈抄手游廊是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后加的。钟粹宫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东西六宫的正殿都是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殿和东西配殿都有前檐廊,所以才能改造的时候加一圈抄手游廊。东西配殿北墙外的耳房被拆掉,改成了窝角廊,以便游廊连成一圈。游廊檐柱之间下面有步步锦棂花坐凳楣子,上面有步步锦棂花倒挂楣子。游廊的墙上都有水墨,花鸟虫蚁,松竹梅兰,格调高雅。

正殿虽然有前檐廊,可是正面的垂带踏跺中间没有丹陛石。正殿檐下额匾“澂心正性”,印章好像是“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这里的澂读作“成”,澂即澄,水清而静;此匾颇有禅意。匾后横披棂花也是步步锦;匾下门楣玻璃窗棂花叫冰裂纹。

这座正殿屋顶梁架还都是明代永乐十八年的,当时这座殿内是彻上露明造,没有顶棚天花。既如此,那它的內檐梁枋檩桁上是要有彩绘的。明中期在殿内加装了比较高的天花,把一部分彩绘封到了顶棚以上保存下来,顶棚以下又重新画了彩绘。清代初期重修时,拆去了明代天花,重新安装了较低的天花,把明代的新旧彩绘封在顶棚以上保存下来,顶棚以下重新画了彩绘。清代中期,又在天花下加糊了一层银花纸叫做白堂篦子,把清早期的彩绘也封在了里面。1961年重修钟粹宫正殿拆开顶棚天花的时候,发现了明初期、明中期和清初期的不同彩绘。同一片屋顶下六百年间不同时期的皇家彩绘排列在一起,非常珍贵、非常难得,故宫里也是极为罕见,目前所知只是长春宫也有这样的明代彩绘。因为钟粹宫是妃嫔住所,这些彩绘都是旋子彩绘。目前的顶棚天花是按照清中期高度重修的,那些古老的彩绘我们肯定都看不见了。不过,我们看了也没用,顶多轻叹一声“好久远呀”。要给古建专家们看,他们才能看出不同时期皇家旋子彩绘之间的差距和进化的方式。

再看看后院。

井亭还在,完好无损。这是东六宫中唯一完好的井亭,不知是原物抑或是重造。故宫里的绝大部分井亭都是黄色琉璃瓦单檐盝顶,上面空心,御花园里的二座井亭例外。后院特别之处是正殿后门和后殿正门之间有月台甬道连接,这在东西六宫是唯一的。如果你注意,就会发现前面的正殿和这后院的后殿都是红柱红窗;而配殿都是绿柱绿窗。

东六宫里我最喜欢这座钟粹宫,就因为这里的一圈抄手游廊、游廊墙上的水墨画,还有东西配殿的绿柱绿窗。这些元素冲淡了皇宫的威严刻板,显得轻松活泼,让人心情愉快。

明代前期这里住的也是皇上的妃嫔,后期则是太子宫,崇祯帝的皇长子朱慈烺(念朗)就曾住在这里。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生了五位皇子的容嫔晋封荣妃,住进钟粹宫。荣妃在康熙早年入宫,五子中仅皇三子胤祉存活。康熙崩后,荣妃按遗嘱搬出宫住进胤祉的诚亲王府,终老于彼。康熙二十年,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赐了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待到胤禛登基雍正帝位,乌拉那拉氏便被封为中宫皇后,就是孝敬宪皇后,住在钟粹宫,雍正九年去世。雍正帝在十二年给四皇子弘历选了一位侧福晋高佳氏,乾隆登基后,封高佳氏为高贵妃,住在钟粹宫,后来晋封为皇贵妃。高贵妃在乾隆十年就去世了,后来晋封的忻妃住进了钟粹宫。乾隆的孙子旻宁登基道光帝之后,第一年选秀就选中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十四岁姑娘钮钴禄氏,当场封为全嫔,住进钟粹宫。这在清代历史上是不多见的。进宫不到一年,全嫔晋封全妃,十五岁而已。她一旦成妃,便立马怀孕,未果。过了一年,又怀孕了,生下三公主。道光帝喜上眉梢,晋封全妃为全贵妃。贵妃果然像上了发条一样又怀孕了,生下了四公主。最终,全贵妃怀孕生下皇四子奕詝(念遗嘱)。因为前面二个皇子都早折,所以奕詝是道光帝的皇长子,后来即位成了咸丰帝。二年后,道光帝皇后佟佳氏去世,全贵妃被册封为皇后。全皇后当年第一胎怀孕未果身体受到影响,体弱多病,道光三十年就去世了,年仅三十三岁,谥封孝全皇后,道光帝此后未再立后。老话说“人到三十三,破船过险滩”,可能就是从全皇后三十三亡而来的。全皇后之后,静贵妃住进钟粹宫,抚养年仅十岁的奕詝。静贵妃生的皇六子奕訢和奕詝在钟粹宫一起长大,道光帝在正大光明匾后锦匣内上谕二道,一是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二是封皇六子为恭亲王。其实皇六子奕訢比皇四子奕詝聪明伶俐,没当上皇帝心有不甘。奕詝当上皇帝之后,在咸丰十二年(公元1862年)把原来和珅的宅子庆郡王府赐给了奕訢,就是现在的恭王府。

奕詝当上咸丰帝,第二年选秀选了一位钮钴禄氏,二月入宫,四月封贞嫔,住进钟粹宫;五月封贞贵妃,十月立为皇后,十六岁。贞皇后是清代升得最快的皇后,比直升飞机升得还快。贞皇后没有生孩子,住在西边储秀宫的咸丰帝懿嫔倒是生了唯一的皇子载淳,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帝薨。贞皇后成为皇太后,是为东宫太后。载淳继位当上同治皇帝,升生母懿贵妃为西宫太后,上徽号东宫为慈安,西宫为慈禧。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去世后,咸丰帝的丽妃在钟粹宫住了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咸丰帝死后,他的后妃们都住在后宫而没去寿康宫。同治帝命苦,十九岁还没生儿子就染上了天花身先去。慈禧太后怕大权旁落,就把醇亲王和嫡福晋的儿子、同治帝堂弟载湉(念甜)选了做嗣皇帝,这个醇亲王的嫡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载湉上台就是光绪皇帝,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被慈禧把他的表姐派给他做皇后。表姐在正月里踩着太和门的焦土进了宫,被抬进了钟粹宫稍息。之后,光绪帝和表姐被慈禧在坤宁宫按着脑袋行了大礼,然后被关在东暖阁新房里呆了三天。三天后,光绪帝和表姐各回各家,光绪去了养心殿,表姐来了钟粹宫当她的隆裕皇后。这期间,隆裕皇后奉慈禧太后懿旨,要常去养心殿御上。然后就住在养心殿后殿东耳房不归,那里是雍正朝始皇后御上时的住所。慈禧本想让隆裕皇后接龙种生个把皇子伍的,结果没戏,光绪帝一见隆裕皇后就把持龙种不放。倒是珍妃常去养心殿御上,然后住在后殿西耳房也不归。不过,光绪好像也没有把龙种放给其它妃嫔,也可能光绪此龙本就不是有种的。光绪死后,隆裕变成了皇太后,从钟粹宫搬到长春宫住去了。隆裕太后是清代最后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钟粹宫的最后一位房客。隆裕还拉下帘子听了几年宣统帝的政,结果把那政给听没了,最后签了退位诏书。隆裕签退位诏书的时候,宣统还太小,根本就没有后妃,要有也是童养媳,在清宫不算数。所以隆裕是中国的末代皇后。前面说婉容的正式抬头是溥夫人,她虽曾在长春做过伪皇后,但那不是中国的皇后。把婉容叫做中国的末代皇后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清朝的末代皇后隆裕住在钟粹宫,这里就是最后一座皇后宫,因此保存得比较完整,也比较好。垂花门、抄手游廊、井亭都在,而且还有其它宫里没有的前后殿连接月台。

钟粹宫没有恢复原样,我来的时候,里面在展览故宫收藏的古琴,最早的是唐代古琴。

从钟粹宫出来继续沿着东三横巷往东走,过了东二长街就是景阳宫。明初这里叫长阳宫,嘉靖十四年改称景阳宫。景阳意为景仰太阳。

明代景阳宫里住过一位名人。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一天去慈宁宫探望母亲李太后,结果把母后的宫女王姑娘给庆幸了。那时候万历帝还没有患小儿麻痹症,还能正常走路,放倒个把两个宫女不在话下。王姑娘怀孕生下儿子朱常洛,被封为王恭妃,而这儿子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二年后,王恭妃又生下四公主。万历皇帝把王恭妃迁进景阳宫,儿子朱常洛长大后住到了后宫外的慈庆宫。万历帝不喜欢宫女出身的王恭妃,而是喜欢郑贵妃。其实万历帝的亲娘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这王恭妃住的景阳宫成了冷宫,她在里面受了三十年冷遇。万历帝后来得了小儿麻痹症,走道不方便,他便从来不去景阳宫,也不接王恭妃去乾清宫。按明制,朱常洛是必须立为太子的,李太后和大臣们都支持。可是郑贵妃也想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因为立太子,万历帝和大臣们打成一片,上到副国级、下至厅局级,上百位大臣们有被贬的,也有被匾的,此事叫国本之争。这期间朱常洛得了一个儿子朱由校,也就是万历帝朱翊钧的孙子。由此,万历帝在李太后的力主下才立了朱常洛为太子,把王恭妃封了皇贵妃,仍然在景阳宫这座冷宫里吃冷饭,国本之争算是平息了。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在冷宫里憋屈了三十年后,四十六岁的王恭妃去世。万历四十三年发生惊天的梃击案,虽然是疑案,却是郑贵妃和太子朱常洛之间的争斗。万历帝薨后,朱常洛当了泰昌帝,就是那个没人记得的明光宗。上次说过,不到一个月,泰昌帝就死于红丸案。其子朱由校被大臣们抬到文华殿和李选侍斗争,成功接棒成了天启皇帝,然后爆发移宫案把李选侍撵出了乾清宫。朱由校上任后,给奶奶王恭妃追谥为孝靖皇后,移葬到定陵和万历皇上、孝端皇后仨人躺一起了。景阳宫里住的这位王恭妃是明代最悲催的妃子,自己被打入冷宫,儿孙虽当上皇帝,却都不长寿。

清康熙年间,景阳宫重修成皇家书库,后殿成为御书房。景阳宫和东六宫其它宫建筑布局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前殿面阔只有三间,而不是五间。而且前殿是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不是歇山顶。后殿是黄色琉璃瓦歇山顶,不是硬山顶。前后殿的屋顶规格都比别人高一等。景阳宫在东六宫里是在最远的旮旯里,让人觉得有点阴森,所以现在不开放。要开放也是临时展览皇家宝贝。

景阳宫里过去存有乾隆雇人画的十二幅《宫训图》,东西六宫每宫一图。这些图画论述了女子的十二种美德,像什么读书知礼、勤俭节约、相夫教子、勤劳勇敢、勇于创新之类的。乾隆还给每图御拽《宫训诗》一首配套。每年腊月二十六在各宫挂出,正殿东墙挂诗、西墙挂图。一直挂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挂完掸掸土收起来还存放到景阳宫后院。

故宫现在有一些所谓的原状陈列展览,除了前三殿后三宫之外,西六宫也有按照清代原状复原陈列的,东六宫没有。东六宫是做了展馆,有一些是主题展,比如青铜器馆;还有专题展,比如古琴展。西六宫有二宫并一宫的,东六宫没有,还是六座宫,而且基本保持了明初建筑布局。只有延禧宫火后被改建,成了烂尾楼;钟粹宫前院增加了一圈抄手游廊。

东六宫是后宫妃嫔们住的地方,明初在东六宫后面千婴门外还盖了几所院子,叫做乾东五所,现在叫北五所。乾东五所说的是乾清宫以东,五所嘛当然是有五所院子,这五所院子是给皇子们住的,从西往东排号。这五所院子布局一样,都是三进院。前院有一座琉璃门,进门是一座木影壁,影壁后面就是前殿,两边有配殿。二进院也是正殿加两配殿,院里有井亭。三进院只有后殿,没有配殿。这些建筑现在基本完好,但是不开放参观。

东六宫以东还有一些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天穹宝殿。东六宫东墙外有一条南北向的小长街,再往东是东筒子长街,天穹宝殿就在这两条街之间的北端。天穹宝殿在明代时叫玄穹宝殿,清康熙时为避讳改称天穹宝殿。这是皇宫里最大的道观,御花园里钦安殿供奉的是北方玄武大帝,也是道观。天穹宝殿这里供奉的是昊天上帝,还有吕祖和众天尊,定期开道场。昊天上帝就是天帝,就是民间说的“老天爷”。大殿前面月台上有铜鹤和铜龟,还有铜香炉,都是乾隆所造。每年正月初一新年在这里举办五腊之一的天腊道场,正月初九昊天上帝生日举办天诞道场,皇上生日举办万寿平安道场。现在道场是不办了,但还是不开放参观。

天穹宝殿南面、延禧宫东面在明代是宫内官的写字楼,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或者总务管理局。从延禧宫往东是它的正门,很小,不起眼,现在不开放。

明初洪武年间设立六局一司,六局叫六尚局,“尚”是掌管之意。包括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和尚功,这六尚局就是宫人学校,掌握太监宫女的各种礼节和功力。一司是宫正司,是管理宫人的机构,公检法三合一。清代这里是皇家仓库,叫做内库房,包括绸缎库、茶叶库、水果库等等。每天早上不等皇上皇后申请,就有太监排着队从这东一横巷的内库门出来,端着各种小吃小料送到各宫门口。各宫门口有本宫太监接下来,然后二宫女负责摆放到各屋的指定位置。大宫女不干这事,大宫女这时候正忙着给主子擦胰子洗脸呐。这些库房都不开放,因为好多年没人打扫了。

顺着延禧宫前这条东一横巷继续往东,宫墙上有一座朝东的随墙门,叫做仓震门。出了这座门就是南北向的东筒子长街,这条长街比东一长街还长,向南可以通到保和殿后东侧景运门外的箭亭广场,向北可以通到顺贞门外的神武门广场,是宫内苦力太监们的马路。

看完了东六宫,再去看看西六宫。

(未完待续)

关于作者: zzz_040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