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三:前三殿(上)(修订版)。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三:前三殿(上)(修订版)。

鄙人2021版故宫套贴,连载的《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十七弹,得到了不少读者不吝赐读。其中有一些读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指出一些谬误。这次修订版二刻重发,采纳了前期读者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实了一些内容,校勘了笔误,并更新和补充了一些图片。虽然不敢说纠正了所有谬误,但应该是大部分得到了更正。详记赏明清皇宫所见的中国古代顶级宫殿建筑艺术、故宫展出的一些皇家文物收藏和清宫皇家生活痕迹,也联想到明清皇宫里发生的一些故事和传说,不敢说“以飨读者”,只是希望和读者共享。谢谢。

——————————————————————————————

穿过太和门,站在后檐廊下御路丹陛石顶端,就可以看见宽大的太和殿广场。

走下太和门月台,站在太和殿广场看太和殿。

老百姓把这里叫做金銮殿。唐代京城长安的皇宫大明宫里有一座金銮殿,这是“金銮殿”一词的出处。大明宫的前三殿是外朝含元殿、中朝宣政殿和内朝正殿紫宸殿。金銮殿是唐皇内宫的园林寝殿,属于便殿之一,这些便殿里也有一座太和殿。唐皇常在金銮殿召见外臣,李白也曾被唐玄宗召见于此,还当场写诗,叫做“奏颂”,就是写一篇麻人的颂歌。诗尾是“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你说他麻人吧?唐玄宗还真是万古垂名了。李白还在金銮殿让杨贵妃给他研墨,得罪了贵妃娘娘,不得不辞官逃出长安。为躲避唐警通缉,李白到处奔逃,自称游历祖国河山,其实是因为城里都有通缉他的画像贴在城门旁,所以他只能走到山河里去。因为唐皇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这样的文化人,唐宋文人就常在诗词中用“金銮殿”指代皇宫,后来的老百姓就认为皇宫正殿叫金銮殿。其实这是误解,颇歪。

这座太和殿在朱棣的皇宫做正殿时叫奉天殿。既然古时皇帝号称受命于天,当然就要奉天行事,《尚书》所记伐纣口号即“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武王之后,奉天一词再被拿出来招摇是朱棣他爸朱元璋干的事。朱元璋把他的皇宫正殿叫做奉天殿,手持的玉圭上刻着“奉天法祖”,诏书第一句写着“奉天承运皇帝”。此后皇上诏书就都从“奉天承运皇帝.........”起头往下写。上回说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大火烧了奉天殿,四十年重建完工,四十一年严嵩被法办,嘉靖帝把奉天门改称皇极门,同时也把奉天殿改成了皇极殿。清顺治进了北京后,在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把皇极门改称太和门,同时把皇极殿改成了太和殿。洪武帝朱元璋的奉天殿是说“老子受命于天”,嘉靖帝朱厚熜的皇极殿是说“老子天下第一”,顺治帝福临的太和殿是说“都洗洗睡吧,做个好梦”。

太和殿的台基是二丈五高的三层花岗岩须弥座,形制和太和门一样,但是有三层,象征“高人三等”。

台基上有N多水龙头。

这个叫“螭首散水”,念作“赤手”。螭是龙之九子,无角肚大,能装水,古建排水口多做成螭首。屋脊的端兽也是他,因为那也是有防水功能的。明皇宫之前的元皇宫排水系统扛不住大雨,元代至元年间就有“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的记载,到至正年间又有“京师大霖雨,京城崩圯(念乙)”。明皇宫建成至今六百年,虽有“雨潦浸贯城,长安街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的记载,却无皇宫积雨、大殿进水的时候。紫禁城里有明沟暗渠组成的强大排水系统,皇上不仅在大殿上不怕积水,在后宫里也没有泡汤之虞。有好事者转圈数了一下,三大殿的螭首散水一共有1142个水龙头。最大的螭首是把角的,瞧一瞧。

太和殿台基的每一层都有一圈汉白玉扶手栏杆,看看栏杆。

正面也是三路汉白玉扶手花岗岩踏跺,中间是御路。在御路之下看看。

中间的御路也叫丹陛。丹:红色;陛:皇宫里的台阶。说这御路台阶在典礼时要铺上红毯,因此叫做丹陛。为什么过去尊称皇上“陛下”,因为那时不能直接和皇上对话,若有话对皇上说,先要对台阶下的侍卫说,让侍卫传达过去。因此,后来就把陛下演变成了对皇上的尊称。丹陛的中间是丹陛石,只能皇上亲自走;两边是台阶。说是皇上走,其实那丹陛石即使有石刻假装防滑也很难走,还是滑得不行。如果皇上真上去走,我估摸着经常要摔跟头。那御路又不许别人上,大家只能看着皇上叽里咕噜往下滚,干瞪眼儿,顶多喊一句“陛下慢点翻”。所以,皇上走御路其实是坐轿,皇上坐的轿子叫舆,念作“鱼”。舆下面装上轱辘就叫做辇,念作“撵”。皇上坐在御舆上,舆夫走丹陛石两边台阶舆着皇上在御路和丹陛上飘过去。

太和殿前的丹陛石是花岗岩的,最下面刻着五座山,有人说象征须弥山,我也不知道中国皇宫和佛家须弥山有什么关系。如果瞎说八道,我觉着要说是五岳还比较靠谱,象征“普天之下”嘛。五岳之上雕刻的是九龙戏珠,其间穿插着云纹和海浪,象征龙从海升,于云中行走。九龙五岳,也是说这皇上有九五之尊。其实,这丹陛石的下部不是五岳,而是叫做“海水江崖”,比喻江湖险恶;上面当然是云中飞舞的九条龙,那就是龙之九子呗。恐怕原意是说龙王自己不出面,让九子上天辅佐皇帝,扫除江湖中的一切危险。

看看丹陛石上的龙首石刻。

三层台基的每层在侧面也都有扶手踏跺上下。

登上三层台基,上面是宽大的月台,正中间就是硕大的太和殿。

月台中间御路的两边叫做丹墀,念作“丹赤”,墀说的是台子上面的空地。遇有重大典礼,不仅御路台阶要铺红毯叫丹陛,月台上御路两边也要铺红毯就叫做丹墀。这时候,皇上和皇后是在御路丹陛上行礼,其他王公大臣则是在丹墀内行礼。

太和殿是世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古典殿堂,也是等级最高的。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前面有檐廊。在明代时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九五至尊。它外面有一圈檐廊,前面的是明廊,其它三面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6年)重建时改成了封闭的暗廊。中式房屋布局的中间一间叫明间,明间两边是次间,次间过去是稍间,稍间过去是尽间。这样一来,从明间到尽间就是七间。那像太和殿这样的面阔九间怎么办?面阔九间时的次间叫一次间和二次间。

太和殿的屋顶是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这是最高规格的屋顶型号。正脊的长度大约相当于屋檐长度的三分之一,正脊上的鸱吻虽然尺寸巨大,但是并不显得比例失调,因为屋顶太大了。正脊正中间的瓦筒里有一个宝匣,是太和殿的镇物,外面看不见。2007年大修太和殿,据重放宝匣仪式所见,这宝匣是铜鎏金的,带有龙纹。里面装着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金钱。重放仪式还把油印的本次大修记事放进去了,就是现代版的功德碑。看看正脊鸱吻。

你看那鸱吻上有金链子勒着,剑把上的那个叫吻钩,下面有吻索,用索钉固定在瓦面上,都是铜鎏金的。这一套大金链能起固定作用?其实就是装饰。故宫里的大殿正脊鸱吻上都有大金链,前三殿的前后殿、后三宫的前后殿、宁寿宫的前后殿、慈宁宫的前后殿都有,除了这些殿,外朝东路文华殿和外朝西路武英殿也有。除了皇宫大殿,宫城的四座城门正脊鸱吻上也有大金链,就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后宫的大门乾清门上也有大金链,乾隆养老院大门宁寿门上也有。皇宫外的天安门和端门上有没有?没有。皇宫外的皇家建筑正殿也有大金链,颐和园排云殿正殿和两边的靠山殿都有。皇宫外民间建筑有大金链装饰的鸱吻非常罕见,我只见过北京潭柘寺大雄宝殿鸱吻上有大金链。看看颐和园排云殿鸱吻,许逊宝剑插孔那里有一个凹槽,这是固定大金链的地方。

太和殿屋顶是明代式样,但是鸱吻是清式的,前面说过。除了正脊,每层檐还有四条垂脊,垂脊上各有十个脊兽。太和殿十个脊兽是现存古建中唯一的,最后一个也别单起名了,就叫排行老十吧,就是“行什”。行什是一只神猴,背后有翅膀,手里拿着一根金刚杵。这一串脊兽的最前面有一个领军人物,是一个小人儿骑着一只鸡,叫做“仙人骑鸡”。据说这是齐闵王的形象,就是战国时期那个著名的齐宣王之子。齐宣王爱乐,他的乐队里就混进去一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齐宣王之子登基做了齐闵王,他让乐团每人上台独奏,南郭先生只好怀抱烂竽掩面而逃。齐闵王好战,在苏秦的挑动下,他四面出击攻击别国,最后引起五国伐齐。燕国大将乐毅打进齐都临淄,齐闵王走投无路,此时飞来一只凤凰,把齐闵王背去了卫国。他们说把齐闵王乘凤逃生的形象排在脊兽最头里,是取其“绝处逢生”之意,意思是房主人怎么都死不了。可是齐闵王最后是四处流浪,终被楚将淖齿(念作孬齿,就是烂牙)宰杀。因此,元明清的末帝都没能救回国运。

皇宫里除了屋顶上的琉璃瓦,还有各种各样的琉璃做。这些个漂亮的构件最早都是在琉璃厂制作的,那里因此留下“琉璃厂”的地名。琉璃厂给元明清三代皇宫烧造琉璃构件,每天有各色青烟从那里升起。当时琉璃厂是在宣武门外,也就是城外。明嘉靖年间,因为修建了外城墙,琉璃厂成了右安门内。城里开冒烟儿厂当然差点事儿,皇上便下令将琉璃厂迁往远郊区县,就是门头沟的琉璃渠,现在那里还在烧琉璃做。自此,琉璃厂逐渐变成了书市文化街。皇宫东面,现在王府井南面有个地方叫“台基厂”。朱棣建北京皇宫时,那里曾有专门制造大殿台基石材的作坊,因此叫做台基厂。皇宫造好之后,台基厂废弃,但地名还是留下来了。除了瓦和石,朱棣建皇宫还要用到大量的木头,那肯定要有木材厂。朱棣的木材厂在现在北京东火车站附近,叫做神木厂,那里后来是做“星海”钢琴的北京钢琴厂,还有做“北京白牌”的北京啤酒厂。

屋顶下是立柱支撑的斗拱抬梁结构,因为每个开间都很大,所以斗拱也非常多,正中明间有八个铺间斗拱,两侧每次间也有五个。我们从外面看得见的下檐铺间斗拱叫做单翘重昂七踩,正规叫做“补间铺作”。看看太和殿檐下的斗拱。

故宫里的额匾有满汉双文的,也有太和殿这样只有汉文的。过去有清时期其实都是满汉双文,袁世凯当皇上时把外朝所有额匾上的满文都抠掉,然后把汉文平移到了中间。还把他想登基当皇帝的太和殿额匾摘下,换了一个“礼堂”横匾上去。民国之后重修的时候恢复了和外朝其它额匾一样的汉文匾,这个新的汉文匾应该是复制乾隆年间题字。

太和殿梁枋上都是贴金双龙和玺彩绘,富丽堂皇。可以看见清代原装和近年重修的区别。

太和殿隔扇门窗的棂花全都是三交六椀,这也是皇家规格,民间不许用,谁用谁完蛋。窗下的槛墙外面贴的琉璃砖花纹叫做龟背纹,当然上面的窗户就叫做槛窗。

看看太和殿六抹隔扇门的裙板。框架上是双出头飞龙鎏金铅锻面叶,裙板上是贴金木刻,四角是祥云,中间是双龙戏珠。上下的两抹头之间也有飞龙贴金木刻,那个“抹头”不念“魔头”,应该念“妈头”。这座门就是最高规格的隔扇门了。民间的高级裙板也有带木刻的,但是顶多有彩绘。山西平遥钱庄有在木刻门罩上贴金的,也有在木刻楹联的字上贴金的,但都是作为点缀,才不敢这样大面积贴金。

太和殿门窗框架上的这些鎏金铅锻面叶是为了加固框架,让框架更稳定,不会轻易散架。这种面叶也叫“锁”,太和殿这样的门窗就叫做“金锁门窗”。

大殿内是金砖墁地,疫情期间不能接近殿门,看不见2381平方米、长宽9:5的地面,因此没有图片。来自苏州的这个朱元璋御窑金砖非常有名,工艺复杂,质量高尚,世人皆知,不用我多说。明代奉天殿着过几次火,火后重建时都要用到这种金砖。现在太和殿地面的金砖是清康熙年间重建太和殿时铺的,还是明代金砖厂,还是明代工艺,所以可以说还是明代金砖。这座工厂和这套工艺现在还在,但是大款家装修都是用瓷质地板砖了。除了地砖,太和殿梁枋上还有很多金龙,他们都是贴的金箔。那些梁枋上的金龙是皇上的脸面,所以古话说这叫“给脸上贴金”。你看现在梁枋上的金龙和玺有新有旧,但是无论新旧,那个金箔都是明代的那座工厂用明代的工艺制作的,所以你可以把它还叫做明代金龙。近年故宫大修仍然用的是明清建筑材料和工艺,那些纳米材料再先进都不用。连修房顶搭的脚手架都是还用杉篙,只有最外圈围挡用铁架。杉篙念作“傻高”,北京老话用来给瘦高的男孩做昵称。还有,装饰木构件的油灰地仗都用的还是明代的配方、明代的工艺,还是明代的味道,当然里面的猪血不是明代猪身上的。

大殿中间摆放有七级台阶的紫檀台基,皇宫中所有大殿内最高的台基。台基上是皇帝宝座,叫做雕龙贴金宝座,上面雕有十三条龙。要是按照家具来说,这叫雕龙髹金大椅(念休金),这是太和殿和太和殿广场上唯一的一把椅子。现在摆放的这个宝座是明嘉靖原物,楠木贴金,不知是如何躲过闯王那把大火的。袁世凯筹备当皇帝的时候把这尊宝座搬走,直到1959年才从仓库找回来,1964年修复。宝座后面是一架紫檀木雕七扇屏风。屏风这设备是周制中专门为皇帝宝座设计的,立于宝座背后,叫做“斧扆”,念作“服役”。到了汉代,斧扆开始叫“屏”,司马迁说“天子当屏而立”,象征皇帝的威严。太和殿内有六排十二列共计七十二根立柱,其中宝座前面两边是六根云龙图案沥粉贴金的大金柱。六根金柱,六条金龙,《周易》说“乾”时有句曰“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太和殿内到处装饰的都是“龙”,有善识数的专家把这些行龙、围龙、蟠龙数了三遍,然后宣布太和殿上下内外共有13844条龙。宝座下面铺着一块巨大的手工纯新羊毛地毯,康熙年间原物。宝座前面摆着几对宝物,有大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在午门的故宫六百年展里有养心殿御座,前面摆的也有这几对宝物,但是没有仙鹤。太和殿的珐琅仙鹤很神奇,它肚子里有一套发条驱动的机构,可以让仙鹤张嘴鸣叫,还击鼓发声。半夜发动起来,真若仙人亲临,令人毛骨悚然,诸贼莫敢靠近。此珐琅仙鹤据考是乾隆中期造办处荣誉出品。

太和殿宝座上方有一个蟠龙藻井,这是世上现存最大的蟠龙藻井。藻井这种结构据说来自汉代,现存的汉代木结构藻井肯定都没有了。现存最早的石刻藻井在北魏时期的石窟里都能见到,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可以看见。石窟里的藻井以莲花多见,洛阳人说人民大会堂屋顶的莲花灯组就是依据龙门石窟莲花洞的莲花藻井设计的。古代建筑现存最早的木藻井可能是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藻井,那是一座二层斗八藻井。据考证,独乐寺观音阁建于唐代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就是安史之乱那年,但是辽代统合二年(公元984年)有过大修。故宫太和殿的这座藻井也是斗八藻井,因为中央有蟠龙,也叫蟠龙藻井。现在不让去门口,只能站在门前台阶下向内张望,看不太真切。

斗八藻井就是二个四方形的“斗”旋转四十五度错开套在一起形成的八角形。太和殿藻井有三层,下层是四方形,中间是八角形,上层是圆形,象征天圆地方。整个藻井的木结构上布满了雕刻,有龙、凤、云、莲,还有斗拱,全都贴金。圆顶中间是蟠龙高浮雕,也是贴金。龙嘴叼着金色宝珠,一大六小,好像是吊灯,这些宝珠叫做“轩辕镜”。中国古代说“镜”这东东是可以驱妖辟邪的,若有妖臣来,这轩辕镜便能让他当场现原形。宫女们便尖叫着一拥而上把它挠个稀巴烂,太监们在宫女身后呐喊助威,爱卿们都躲在柱子后面瑟瑟发抖,皇上坐在宝座上岿然不动。不过,这种妖怪现原形的事件在故宫六百年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这座藻井之上还有神物,前几年太和殿大修的时候,专家们在屋顶天棚里藻井上方见到了这些神物。那里有五座牌位,叫做“符板”,东西南北中各一座。每座符板前面都有五供,就是香炉、花瓶和烛台等。符板上刻着字,除了各方神圣的名号还有佛经和道咒,都是镇宅佳话。说明这个镇宅符板是释道双保险,无论哪路妖怪来,都有神镇之。按照清宫记载,这些符板是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当时胤禛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圣旨下,命于太和殿、乾清宫和养心殿藻井之上放置了这些符板。

宝座背后是一架大型楠木贴金雕龙屏风,屏风上原有一幅楹联和横匾,乾隆手迹,也被袁世凯弄丢了。这回死活也没找到楹联和横匾的原件,只好在2002年大修时根据1900年太和殿的老照片重做了一套,现在挂在那里的就是。

上联“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帝命式于九围”出自《诗经·商颂》,帝是天帝,式是立法治理,九围是九州;这是商汤说受命于天来治理九州。“兹惟艰哉”出自《尚书·商书》,这是商汤去世后,宰相伊尹教导即位的太甲,说“商汤的事业好难呀”。“奈何弗敬”出自《尚书·夏书》,意为哪能不敬仰。这句是说先帝打江山治天下真是不易,必须敬仰。

下联“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天心佑夫一德”出自《尚书·商书》,这也是伊尹教导太甲的,意为上天只护佑德行纯正者。“永言保之”出自《诗经·周颂》,意为永远保佑。“遹求厥宁”出自《诗经·大雅》,遹(念御)是遵循,意为使百姓安宁太平。这是说老天永远保佑有德者,让百姓平安。

横匾“建极绥猷”,“建极”出自《尚书·周书》“皇建其有极”,意为皇上要有治国之道。“绥猷(念有)”也出自《尚书·周书》“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意为遵守法律。这是说皇上要立法并让百姓时时守法。

乾隆写这一大堆,还引经据典,至少说明他小时候熟读诗书。即使他读了那么多诗书,却还是比我们现在读的数理化文史哲少多了。但是,你别看人家乾隆是满族人,这汉字写得比现在多数汉族人可好多了。乾隆写汉字热衷于篡改笔画,你看那“建”字和“猷”字都有笔画错误。他是成心的,也没人管得了。

太和殿内东西梢间加尽间做成了暖阁。大殿内部因为空间宽大,还有前门后门,空气得以顺畅地流通。两边暖阁里面就不行了,空间狭小不说,还空气不流通。这暖阁里免不了就会酸爽之气弥漫,为此,太和殿侧山墙上安装了一些漏砖,可以用来通风。其实,老话说“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那个漏砖位置那么高,出去的都是清气,浊气还都留在了暖阁里。

看看太和殿檐柱的柱础,很朴素。但是那个曲线非常优美,和埃及神庙柱顶的曲线是一样的,圆的渐开线。这个叫做櫍(念质)形柱础。故宫里大殿用的多是这种柱础。我在福州华林寺大殿杀柱下曾见过类似的櫍形柱础,那是唐代原装的,更古朴。

太和殿月台上少不了摆设。这些摆设里数量最多的是铸铜鼎炉,下面都有一个汉白玉露陈座。

这些鼎炉是乾隆雇人造的,一共十八个,象征当时的十八个省。到举行重大典礼的时候,礼部就会安排人把里面填上从黑松林采来的松枝和从火奴鲁鲁运回来的檀香,然后点着火。上面的宝顶就会四处冒烟,你可以把它称作香烟缭绕。因此,大家还是宁愿把这些鼎炉叫做“香炉”。

月台东西两端还有一对神龟和一对仙鹤,都是青铜的,摆在露陈座上。龟代表万寿无疆,鹤代表的肯定是得道成仙吧?其实这就是象征,不过明朝的嘉靖皇上还真是自己上手炼过丹。那座铜龟有龙首,是龙九子之一,叫“赑屃(念必泻)”,就是平常驮碑的那个伙计。那只铜鹤仰天似鸣,《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那这铜鹤就是皇上和天帝沟通的媒介呗,还是说皇帝是受命于天呐。

月台上除了有龟鹤,还有二件宝物。其一是人人皆知的日晷,计时的,就是中式座钟,在太和殿左手边。皇宫里的日晷只是计时的象征,并没有实际功能,即使在明代初期也至少用滴漏计时了。

还有一个知者略少,叫做嘉量。在上面鼎炉图片中可以看见大殿右手边远端有一座汉白玉亭屋,那里面就是下面这个嘉量。

古代的容积量器有斛(念壶)、斗、升、合、龠(念月)。一斛十斗(现在五斗),一斗十升(喝了10升啤酒就是喝了一斗,估计没人能喝一斗茅台,二锅头也不行),一升十合,一合二龠。那有说“三斗红高粱”的,还有说“一担米”的,怎么换算?没法儿换算!“担”是重量单位,一担是一百斤。

古代为了统一度量衡,做了一套标准量器,就是一套斛斗升合龠,这一套标准量器就叫“嘉量”,最早见于《周礼》。传说汉武帝于汾水之阴得一周鼎,吾丘寿王贺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清代乾隆时期,有人从摸金校尉那里得一“新莽嘉量”,是王莽所制,圆形。此人为图仕途,便将新莽嘉量献于乾隆。该君史上无名,估计被乾隆灭了口。乾隆得此嘉量大喜,以为天降大器于己,便按此汉物和手中唐图规制做了几个嘉量供在不同的地方。太和殿月台上这座嘉量即是乾隆仿品,方的,仿唐代。新莽嘉量原物现在台北故宫。乾隆仿品嘉量实际容量既不同于新莽,也不同于唐图,主要是作为度量衡的象征,不知道是不是清代实际标准。嘉量的最外面是斛,里面套着斗升合龠。

太和殿前摆放日晷和嘉量都是为了象征皇帝的权力,普天下要跟着他的时间作息,还要按照他的度量衡标准交易。日晷和嘉量是成对安放,皇宫的第一对并不是太和殿月台上的这一对,而是午门前的一对。嘉量在东边阙左门,日晷在西边阙右门,和宫内的正好位置相反。

太和殿第一个功用是皇帝登基大典。古代的法国国王也有一个专门的地方办登基典礼,就是兰斯大教堂。他们的那个登基典礼宗教色彩太浓,叫做加冕礼,是主教给国王戴高帽。拿破仑例外,他在巴黎圣母院办的加冕礼,而且他把教皇从罗马胁迫到巴黎给他加冕。结果最后他不等教皇给他戴上高帽,一把抢过来自己扣脑瓜顶上了。

明朝十六位皇帝都是在奉天殿登基,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和永乐帝朱棣三位是在南京明皇宫的奉天殿登基;洪熙帝朱高炽开始有八位皇帝都是在北京皇宫奉天殿登基,明英宗朱祁镇登了二次基;隆庆帝朱载坖(念记)之后五位皇帝在皇极殿登基。清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有十二位皇帝,顺治帝福临开始的十位皇帝都是在太和殿登基的,顺治在沈阳皇宫大政殿先登了一小基,进关后又在北京皇宫太和殿登了一大基。这么一算,明清两朝一共有二十三位皇帝曾在这座太和殿举办登基大典。加上明成祖朱棣,宫里住过二十四位明清皇帝。其实,顺治进京后是在元年十月设御座于皇极门而不是皇极殿,然后完全按照明代皇帝登基大典流程办了一次典礼。因为他小子在盛京已经登了一次基,所以皇极门这次典礼被官方称作“受文武百官朝贺”。第二年元旦朝贺典礼是在皇极殿空台基上搭了个棚子,叫做御幄,在那棚子里受百官朝贺。重建皇极殿是顺治二年,至三年完工,改称太和殿。所以,真正在太和殿登基的清朝第一位皇帝是康熙帝。清帝的这个第一次登基典礼是走的前朝流程,这个流程在《大明会典》里都有记录。此后,满人也编了一份《清会典》。辛亥革命之后,1915年袁世凯称了一回帝。他本计划1916年1月1日在太和殿登基,结果提前在中南海居仁堂草草办了个礼。最后玩儿砸了,半年之后尿毒症发作被疼死了。袁世凯的洪宪就是一场闹剧,他没进太和殿,故宫历史里也没他。袁世凯之后,1917年张勋伙同康有为又搞了一次丁巳复辟,把十二岁的溥仪又捧上养心殿龙椅,大伙在地上磕了一通响头。这次更完蛋,十二天后复辟就破产,这丁巳复辟更无法写入故宫正史。

除了登基,皇帝婚礼肯定是在太和殿。如果皇后因故缺位了,皇帝续弦也要在这里办,就是册封皇后。如果皇帝登基前已经完婚有子,那就是携妻奉子成帝,还要在这里办一次册封皇后。如果遇上大敌当前,皇上御驾亲征去抗敌,肯定要在太和殿办仪式。御驾亲征这事挺悬,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北方瓦剌就吃了败仗,身陷囹圄好些时日,吉祥话叫做“北狩”。清朝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肯定是在这里办的出师礼。雍正发兵准噶尔部,任命两路远征大将军,也是在这里灌了他们每人三碗出征酒。

除了上面那些典礼,皇上过生日也在太和殿。先是乐呵呵地让大臣们喊“万岁”,因为大臣太多,所以叫“山呼”,其实和“扇呼”意思差不多。皇帝大婚有婚宴可吃,皇帝过生日也有生日宴,都是在太和殿摆席。婚宴宾客范围不大,只是亲戚。生日宴不同,凡是喊“万岁”的都有份,当然要先有资格进宫喊才行。每年秋收过后,皇上收租子忙活完了就该花租子了,冬至百姓吃饺子,皇上也在太和殿宴请大臣们。其实大臣们还是愿意在家吃饺子,因为即使是素馅那它也是刚出锅热乎的。在太和殿赴皇宴就不同,大冷的天从御膳房端出来的鸡鸭鱼肉到了太和殿,那些大臣们肯定是吃冷饭呀。大臣们还有一次机会吃皇上的冷饭,那就是元旦,这个元旦不是现在的阳历1月1日,而是阴历正月初一,我们现在用“新年”和“春节”区分它们。西方的阳历是太阳历,中国的阴历是太阴历,也就是月亮历;伊斯兰历也是月亮历。

太和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最高学术殿堂。中国从唐代规范开始的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一级殿试,明清时期就是在太和殿。明代殿试有时候会在文华殿举行,清代乾隆之后虽然改在后面的保和殿,但是殿试放榜还是在太和殿,叫做“传胪”。胪(念卢)是陈述的意思,传胪就是把殿试结果陈述出来。

明清二朝五百四十四年期间,有一个重大典礼在奉天殿、皇极殿或者太和殿只举行过一次。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一月一日,清乾隆帝在太和殿举办归政大典,将皇位归于皇十五子永琰,将御玺“皇帝之宝”授予永琰。

太和殿广场上最后一次重大仪式是1945年10月10日10点10分举行的华北战区日军受降仪式。

所以你看,这太和殿虽然很高很大很上等,但是一年中用不上几次。即使用不上几次,也要把它盖得富丽堂皇。朱棣盖的奉天殿是金丝楠木的,明代中国物质极大丰富,皇上家把好东西都可以据为己有。这些楠木产自贵州,通过航运经赤水河、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运到北京。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完工,当年就被火焚,前三殿都被焚。不知道是不是建文帝来报的仇,朱棣在南京“清君侧”的时候就曾放火赶建文帝出来。朱棣不敢再建,怕还会遭火。二十年后的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朱棣的重孙子明英宗朱祁镇重建三大殿,还是用的金丝楠木。到了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又着火了,三大殿又被烧光,嘉靖四十年重建,嘉靖帝还把大殿改称皇极殿。明朝最后一次烧皇宫是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重建工程到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才完工。太和殿在明代的时候一直都是金丝楠木的。明代的金丝楠木是御用的,别人不能用。皇宫隔壁的太庙里,做为享殿的前殿也是金丝楠木结构。金丝楠木除了用在皇宫和太庙里,还用在皇陵,现在我们看到的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祾恩殿就全是金丝楠木的,后面各帝皇陵的祾恩殿大部分也是金丝楠木的。闯王进京不仅让崇祯皇帝自寻了短见,还放火烧了皇宫。顺治进关以后虽然开始重修皇宫,但是工艺水平不佳,重修了半天还是马马嘘嘘,因为满人对汉建筑文化连皮毛都没搞懂。一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895年),从工部库房翻出明代嘉靖年间重建皇极殿小样,这才完全搞懂明代皇极殿建筑结构,康熙三十六年重建太和殿才正经完工。这次重建虽然是按照明代比例,但还是比明代原装小了一圈。按照明代文字记载的尺寸,清代的太和殿小了差不多三分之一。按说不应该小那么多,我怀疑明尺和清尺实际长度不一样。这时候,国产金丝楠木就像现在的国产带鱼一样只剩细的了,叫做次生木,能做太和殿建材的原生木都没了。康熙虽然在关内长大,但他还是纯正的东北人,他就让老家运来大兴安岭的红松做了太和殿的建材。近年故宫大修时,也用的是大兴安岭的古代红松。红松也很好,虽然比不了金丝楠木,但也很耐久。红松高大挺拔富含松脂,不怕水,因此耐久。南方红松稀少,他们用杉木(念沙木)为多,杉树(念山树)也是高大挺拔,杉木也很耐久。这次重建太和殿,康熙让人做了完整的工程记录,成为后世重修的蓝本。由此,清朝皇帝们学会了汉人的奢华,从乾隆开始也学明朝要用金丝楠木造房子。清朝皇帝为了统治汉人,对明皇还是挺尊重的,清代法律规定“挖明坟者死”。清帝们虽然不挖明坟,可是不妨碍他们拆地上建筑。乾隆拆了好几座明皇陵的祾恩殿,把金丝楠木都盗走了,盖了他的宅子,我见过的就有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北海公园里西天梵境的大慈真如宝殿和快雪堂的三进院正殿“快雪堂”。后来道光帝也盗,盗了明皇陵金丝楠木建了他的慕祾隆恩殿。民间整栋的金丝楠木建筑基本没有,据说湖北恩施山沟里有一座老屋是金丝楠木的,而且是整座屋。这应该是全国唯一,说是万历年间的,已经是明后期,皇威不进山了。

看看一早朝阳下的太和殿。

日落时的太和殿。

夕阳下,屋脊上的十只脊兽。

汉白玉栏杆上的莲花望柱头。

广场上的新人喜气洋洋。

警卫部队新兵下连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进宫参观,帅小伙们也是一道风景线。

太和殿广场是极宽大的,一定还要有配套的建筑,且看下集。

(未完待续)

关于作者: zzz_040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