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是 北京 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纵横交错于皇城周围。胡同不仅仅是城市的交通脉络,更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作为 北京 历史文化发展的舞台,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 北京 民俗风情。
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老 北京 胡同的记忆渐渐模糊了起来,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东西不知道有一天是否会消失殆尽,于是我在这静谧的胡同中慢慢行走,去寻觅胡同深处的印记,并以此找寻童年时的记忆......
在光阴的岁月中,总有些旧事,有些记忆,会触碰你内心的柔软,但愿此行的故事能让你感动,并谨以此文献给80后的我们。
史家胡同博物馆
这里曾是大清帝国选录赴美留学生的考场,这里曾住过权倾朝野的官宦、也住过富可敌国的商贾,这里就连 英国 的威廉王子也专程前来拜访,这里就是史家胡同。小小的一条胡同,却经历了半部近代史。而史家胡同博物馆就坐落于胡同24号。
史家胡同博物馆,是 北京 首家胡同主题博物馆。于2013年10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一座记录史家胡同历史与文化,承载老 北京 记忆的胡同博物馆。
一进院中,抬头便看见了这个小家伙——鹩哥。说起养鸟,原是清朝八旗子弟们的爱好,“提笼架鸟”在过去是对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的一种贬义。不过后来,这种爱好便流传开来,而大多数养鸟的人基本上都是上了岁数的人。
博物馆院内挂着的鸟笼,很形象地再现了当年胡同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让人能追忆当时胡同生活的情景。而笼中的鹩哥也可以算是博物馆里的小明星了,吹个口哨,亦或是说上几句话,是常有的事,有了这个小家伙,院子仿佛一下子就灵动起来了。
站在博物馆的院内,凹凸不平的地面、仿民国时期的装饰,让人一下子仿佛回到了旧时的岁月。虽然院内是翻修的建筑,但地面铺的砖却并不是平整的新砖,而是一块一块的旧砖。
其实早在2010年规划修缮史家胡同24号院时,施工方就四处搜集整修四合院剩下的老砖。铺设地面的砖,全都是从居民要处理掉的建筑垃圾中“捡”回来的宝贝,有的砖上至今还留有洋灰,总量超8000块,是名副其实的“修旧如旧”。
说起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的24号院,原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凌叔华的故居。那个时候,她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当时画家名流的聚会,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后来,凌叔华的女儿将院子公益转让,因史家胡同人文底蕴深厚,保留了清末民国时期的原貌,遂而建了这个博物馆,以传承老 北京 的胡同之美。
博物馆内多能厅的大门上,详细展示了胡同宅院院门的样式。若是走进胡同,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院门,那是 北京 胡 同里 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 北京 胡同的色彩基调是灰色的,这与金碧辉煌、红墙巍峨的皇城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愈加凸显出帝王的威严。而作为一国之都,封建社会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胡 同里 也有鲜明的体现,从规格严谨的院落到形态各异的院门,乃至一砖一瓦,无不恪守礼制,等级分明。
史家胡同博物馆总共有八个展厅,分别是史家历史、人艺摇篮、近代教育、兰芷偕芳、胡同名人、时代记忆、怀旧生活、世纪新姿,另外还有一个胡同声音体验。
❈第一展厅,史家历史
明朝初期,元大都北城墙南移,史家胡同所在区域属于黄华坊。关于史家胡同得名的原因已无法考证,但普遍流传的说法是得名于明代居住于这条胡同的“史家大户”。也有说得名于明代大臣史可法。明代对胡同的管理有明确规定:“凡房屋侵占街巷者,悉行拆毁。”当时胡同的建筑建制规整,现在史家胡同的建筑脉络基本上承袭于此。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 北京 ,在元大都基础那个重新营建 北京 城,在钟鼓楼、东四、西四、 朝阳 门等地建数千间平房。一部分召外地平民居住,一部分招商居赁,促进 北京 商业的繁荣。一时间,旅店、客栈鳞次栉比,商号、招幌相继出现,百货云集、琳琅满目。《皇都积胜图》描绘了 北京 城繁盛景况,史家胡同也是在这一基础上,逐渐繁荣兴盛起来的。
明代张爵所撰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载了明朝嘉靖年间 北京 城内城有900多条胡同,外城有300多条胡同,其中,史家胡同所在区域属于黄华坊。
清定都 北京 后,京城的总体格局基本上没有变化。但 北京 的居民居住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旗民分居。京师内城,分列八旗,拱卫皇居。清代史家胡同区域属于镶白旗。
19世纪中晚期,清朝统治逐渐衰微,京师社会半殖民地化。在此影响下, 北京 的满汉内外城分住的现象开始改变。在1900年 北京 地图中,更是出现了联军分治的乱象。
民国时期,大量人口涌入 北京 ,掌握实权的达官新贵将日渐繁华的东城选为居住之地,史家胡同不再专属于旗民。民国以后, 北京 市内有不少改建项目,尤其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城市的通路系统有较大调整,但对于 北京 的总体布局没有大影响。
解放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和人口大规模的增长, 北京 内城区陆续拆除了一部分年久失修的危旧平房,兴建了楼房。同时合并了原来的一些街道胡同,出现了“小区”这个 新兴 事物,史家胡同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史家胡同社区共有楼房15栋,平房院落82处。其中楼房大多为建国初期建筑,而平房院落大多风貌保存较好。
第一展厅的正中,有一近21平米大小、按照1:100比例缩小的整个史家胡同的立体模型沙盘可以说是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这组模型沙盘是根据1957年和1959年测绘航拍图,以及 北京 市档案馆的很多老师们提供的详细资料制作而成。
而作为模型的背景,博物馆展现了一幅2009年拍摄的史家胡同航拍图,对比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出史家胡同在50年间的变迁。
如此精致逼真的院落模型,这里所展示的也许不仅仅是一条胡同的历史年轮,更是延续至今的老 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
史家胡同23号院的模型。史家胡同23号院位于史家胡同中段北侧,坐北朝南,是一座三进四合院,《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已有此院,格局至今依旧。彭明治将军曾在此居住,有幸保留了清代民国之大致风貌。
史家胡同51号院模型。史家胡同51号,旧时门牌号24号,位于史家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原是一座三进四合院,后来第三进院子被分出,在内务部街南侧另辟街门,形成独立院落。史家胡同51号最终形成一座二进四合院。街门面南,大门内原有一座“一字影壁”,1985年被拆除。二进院落有正房和东、西厢房各3间,院内有抄手游廊环绕;正房左右各有耳房1间。正房的内部装修为清代式样;北部抱厦部分的隔扇由两座八方屏门组成,屏门顶部有一个楼阁式书橱,上有朝天栏杆,西里间屋有一架楼梯通向书橱,室内还有碧纱窗。院内栽有海棠、苹果等树木,环境幽雅。
1960年,章士钊入住此院;辞世后,其女章含之、乔冠华夫妇在此院居住。2011年,史家胡同51号被列为 北京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胡同四合院建筑构件,采集自灯草胡同。
砖雕石构件
墙上还有史家胡同的新旧门牌号
❈第二展厅,人艺摇篮
史家胡同20号,老门牌56号院是 北京 人艺的摇篮。人艺老中青几代艺术家都曾生活工作在这里,人艺诸多经典剧目都同这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0年,华北人民文工团扩编更名为 北京 人民艺术剧院(现在惯称“老人艺”),成为了一个包括歌剧、话剧、舞蹈、管弦乐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文艺团体。史家胡同56号院(今20号院)被辟为剧院演员的集体宿舍。同年,老舍先生为“老人艺”写出了话剧剧本《龙须沟》。这部话剧的导演是焦菊隐先生,剧组全体成员都是住在56号院的“居民”。这部话剧的演出为 北京 人艺奠定了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基石。
1952年6月12日,“老人艺”话剧团与原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话剧团合并,在56号院成立了一个隶属于 北京市的专业话剧院—— 北京 人民艺术剧院。从此,在这个院子里老一辈“人艺人”开始了他们对艺术和青春梦想的追求,探索和确立了 北京 人艺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是 北京 人艺的摇篮。
焦菊隐创办的北平中华戏剧学院的戏服
❈第三展厅,近代教育
雍正二年(1724年),史家胡同在教育界就扎下了根。当时清朝在胡同西口建立了左翼宗学,专门教育八旗子弟,可谓清朝满族教育的私塾,到现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左翼宗学衰落了,清朝末年史家胡同则成了出国留学的学子必经之地。20世纪初,利用庚子赔款而考取出国留学的游美学务处就设在这条胡同。1909年5月,清政府制定了《遣派留学生办法大纲》,由外务部和学部两家派出官员组成“游美学务处”负责考试挑选、管理、派遣、联络等事宜。这个学务处先设在侯位胡同,后移至史家胡同办公,考场自然也设在这里。
虽然在这里考试的只有3批,但游美学务处却着实大有来头。原来当年政府就有意兴建清华园,但学校不是一日造就。这三次选拔考试就定在了史家胡同,之后政府不再出面组织考试,而是由已经建好的清华大学选派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清华大学的前身在史家胡同,一点也不为过。从这里考试出去的名人更是不少: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曾任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等等。
民国初年,左翼宗学改为市立第二中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二中迁至与史家胡同一街之隔的内务部街。三十年代末史家胡同小学在原市立第二中学故址建立,直到现在,这两所学校也是城中翘楚,一等一的好学校。
❈第四展厅,兰芷偕芳
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的24号院,原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凌叔华的故居。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出身 广东巨富之家,光绪十九年中举人,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官任 保定 、 天津 知府,顺天府尹、直隶布政使,改民国后则是首届议员。凌福彭不仅官至高位,还精于词章、酷爱绘画。齐白石、姚茫父、王云、陈寅恪等名家都是凌家的座上宾。凌叔华受这些文化氛围的熏陶,在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绘画的天赋。
凌叔华很早就拜了著名的女艺术家、慈禧太后宠爱的画师缪素筠为师,还受到当时被称为文化艺术界一代怪杰辜鸿铭的教育,使她打下了古典诗词和英文的基础。在七八岁时,她还曾拜著名山水兰竹画家王竹林为师,后又从女画家郝漱玉习画。在那时,凌叔华还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当时画家名流的聚会,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
这间书房早于林徽因“太太的客厅”十多年,在当时名气更响亮。最为知名的“座上宾”竟是泰戈尔。1924年春,泰戈尔应邀到 北京 访问。当时,陈衡恪、齐白石组织的 北京 画会要在凌叔华家的书房开会,凌叔华因为认识陪同泰戈尔访华的一位画家,便邀请他赴会。凌叔华一见面就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您也会画画吗?”泰戈尔便即兴在凌叔华准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画了莲叶和佛像。
也正是这场画会,凌叔华结识了北大指定陪同泰戈尔的徐志摩、陈西滢,后来这二位竟成了凌府的常客。她背着守旧的父亲,与陈西滢秘恋了两年多,直到1926年,二位恋人央求一位长辈出面,凌福彭才同意女儿与陈西滢结婚。而这位大才女的一份嫁妆,正是99间房舍并且配带后花园——后者就是今天这座博物馆的所在。
后来,凌叔华旅居国外30多年,却仍对这间屋子有割舍不下的情缘。1989年底,凌叔华感到来日不多,她下决心在最后的日子里回到 北京 的家。1990年5月,凌叔华在弥留之际,被女儿、外孙用担架抬到她90年前出生的地方——也就是后来很多名人在此度过幼年时光的史家胡同幼儿园。据说,当她被抬进院内时,竟像小时候一样低声说:“妈妈等我回家吃饭。”
❈第五展厅,胡同名人
史家胡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涉及政界、军界、学术界、艺术界等等,一条胡 同里 曾住过如此之多的社会名流,在 北京 也算得上是屈指可数了。
❈第六展厅,时代记忆
胡同生活是老 北京 民俗生活的一个缩影,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我们父辈或者祖辈珍贵的记忆,让我们能重温这一怀旧的岁月。
橱窗里那些发黄的老照片,触摸了许久的家具、物件、日记、照片,那些渐渐远去,但在记忆深处偶尔闪现的浪花,共同点染了我们的往昔。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有值得珍藏的东西。这些老物件对别人来说可能毫不起眼,但对当事人来讲,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也许它们并不昂贵,也许它们早已被束之高阁。但它们见证了这古老胡同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时代记忆的展厅内,有一间像录音棚一样的小工作间,这里收录了原汁原味的老 北京 声音。房间里布置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只要点击触摸屏,就能够听到不同的“胡同声音”。
北京 人动听的儿化音,大杂院的戏曲声,胡 同里 冰糖葫芦的吆喝声,知了在低鸣,树叶沙沙地响,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鸽哨声……
你只需走进这里,通过声音穿越时空,感受到声音背后的故事,与古老的 北京 城相遇......
❈第七展厅,怀旧生活
各式各样的老旧物件,重现了当时的胡同生活的场景。
“五六十年代的记忆”屋内陈设物品
新 中国 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十分 富裕 。这一时期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较小,砖铺地面,刷大白墙,木质门窗,一床一桌,两椅两箱,三合板木质家具十分简单。人力缝纫机、半导体收音机、机械手表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大件儿”,蜂窝煤炉烧水煮饭,自来水笔奋笔疾书,绿军帽配军大衣,搪瓷杯钵家家有,这些已经成为了五六十年代的经典记忆。
自行车的车灯是怎么亮的呢,这还是要靠自行车胎旁边的这个叫“摩电灯”的东西,它实际上是一个储电瓶,接触时依靠轮胎转动发电,电压2v左右。
“七八十年代的记忆”屋内陈设物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大家开始重视自己的居住环境。这一时期的家居陈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三间砖房水泥地,租辆卡车接新娘。”成为七八十年代人们的流行语。组合式衣柜、黑白电视机、单开门电冰箱、单杠洗衣机、晶体管收音机等家电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标志。
照片中的小竹车,真是印象深刻,我小的时候就坐过,现在想想,满满的回忆啊。
❈第八展厅,世纪新姿
这里正在上演一场东城区厕所革命阶段成果展。
博物馆游览之余,还可以在小院凉棚下歇息纳凉,话说 北京 的四合院,除了有古建筑,有历史文化故事,还少不了满院的花草树木。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花木扶疏的小院,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老 北京 有一句俗语“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是旧时京城小康人家生活的生动写照。而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小院中,也种植了几株石榴树。
关于石榴,古时文人墨客写过诗词无数,有苏轼的“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也有杨万里的“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时一花开”,但我更喜欢李商隐的“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旁边,还有一处文创社,里边处处都是老 北京 的生活元素,但又交融着新时代的文化创意。
小店内的商品都独具老 北京 的魅力,很多小时候的玩意儿都能在这里看到。
瓦片上彩绘了很多胡同中的生活风景,十分有趣。
司空见惯的胡同路牌,也成了不可多得的创意物件。
※史家胡同博物馆Tips:
博物馆地址: 北京 市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9:30—16:30(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