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山西大同历史经典游。

山西大同历史经典游。

中国建筑文化瑰宝-----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du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约1400年,398年,北魏天师du道长寇谦之(365~448)仙逝zhi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就是要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开始建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终于建成了这座奇特的悬空寺。历代都对悬空寺有过重修,但是都没有改变原来的结构。只是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为历年河床淤积,现在仅剩58米。

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除了藉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立木,每条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整座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共有店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迂回,虚实相生。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唐代诗仙李白醉书“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居观”。中国有六座悬空寺,北方有四座,南方有两座。 北方的四座分别是山西恒山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寺、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青海西宁悬空寺;南方的两座分别是 、云南西山悬空寺、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

 

 

 

 

 

 

 

 

 

 大唐之前 山西出了许多皇帝,对中国南北朝影响很大,武则天后就再也没有出产过皇帝了。据传是武媚娘后,本地的皇族大多被发配异乡,皇族之间不许通信联络。 在老琵琶客栈谈古论今 王昭君出塞途经大同,大同驿站落脚恰在老琵琶客栈。 风高月黑反弹琵琶倾诉衷肠,乡愁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建国初期许姓将军组建装甲兵学院也在本地,把老城墙的砖瓦拆下去建设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2113从文成帝和平5261初(460年)起,一直延4102续至孝明帝正光五1653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

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

云冈石窟的遗产价值: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

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云冈2113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5261帝4102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1653。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的历史由2113来:

那是2800年以前,黄土高原北部有个5261大沙丘,常从下4102面传来迷人的音乐。怎么回1653事?有人想挖开看个究竟,挖了个大坑什么也没发现,音乐也消失了。泄了气的人们纷纷离去,只有一个名叫武周的十来岁小羊倌,每天趁羊吃草时,不停地挖呀挖。他挖累了,就吹笛子,一吹就听见沙坑深处有声音在应和。如此不听地挖,不停地吹。

一天,武周突然听见说话声:“我们要出去了,你快躲一躲。” 武周高兴地喊了声:“快出来吧,我等你们十年了。”一口气跑出十几里。后面“轰隆”一声,沙坑填平了,平地上出现了一座壮丽宏伟的庙宇。庙里庙外有云雾缭绕,飞天起舞,乐手演奏,钟鼓声、琴瑟声、歌唱声连成一片。武周看得入迷,不由得向前靠近。一瞬间,音乐戛然而止。

他仔细一看,歌舞者与观赏者都变成了石人,个个保留着刚才的姿态,庙宇变成了石窟。这时,闻声赶来看热闹的人黑压压一片,站在了云飘云散的云冈前。不知谁叫了声“武周”,羊倌也变成了一个石人,他的手里还拿着笛子。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叫那座山为武周山。 

1、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 

2、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来自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希腊的古典石刻艺术、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3、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汉化)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4、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箫、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云冈石1653窟

云冈石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明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 公里。因石窟建在武周山麓,而其最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为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武周山南崖,东西伸展一公里,云冈石窟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北魏兴安二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部完成于公元495 年,历时40余年,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四万余人,连当时的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创作。

     云冈石窟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一窟、二窟,位于石窟群的东端,这里风化比较严重,只有第一窟东壁后下部故事浮雕仍保存较完整。

                                                                   (第三窟:菩萨)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12个长方形石孔。这里分为前后两室,后室内有一佛二菩萨雕像。这些雕像体态自然,衣饰流畅,面容丰满,是隋唐时期的衣冠服饰和造像风格,为北魏以后加刻

的作品。

第四窟,窟前有四层木构清代建造的楼阁,顶饰琉璃,颇为华丽。窟内,中央端坐佛像一座,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 人,一只脚上站立12人。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甚为壮观。

云冈几十个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宏伟。五窟六窟毗连成一组双窟,窟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年)所建五间四层木构楼阁,琉璃瓦顶,颇为壮观。此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第五窟内中央坐佛高17米,为从佛之最,外貌经唐代泥塑重装。四壁满雕佛龛造像。拱门两侧,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

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雕有塑像,周壁雕满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刻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和塔柱四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为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中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的雕像。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轻爽动人,感染力很强。

第八窟,与第七窟相似,窟内西侧刻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首罗天,这在云冈洞窟中,是极为罕见的。

鸠摩罗天

第九窟,有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飞天、乐舞伎动作优美,造型别致,衣饰流畅,动感强。

五华洞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第9-13窟。这五窟因请代施泥彩绘而得名

第十窟,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十窟明窗上部,石雕群佛精巧,是游人比较注目的地方。

十一窟,窟中央雕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柱四面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其它壁上,满刻佛龛造像。

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萧、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史的重要史料。

  平棋藻井

战争壁画

十三窟,正中端坐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右壁与腿之间雕有一托壁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中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有七佛雕像,姿态飘逸,雕饰俊美,甚为引人。

七拂像

十四窟风化严重,西壁上部,尚存有部分造像及东侧方形佛柱。

十五窟,有一万余尊小佛座像,人们称之为万佛洞。

十六窟,这是和三窟同时开凿的、和以下各窟合称“昙曜五窟”。窟形椭圆,中间巨佛立于莲柱上,周壁雕有千佛、佛龛。

十七窟,正中之交脚弥勒佛倚于须弥座上,东西两壁有佛龛,东西是坐像。

十八窟,正中为释迦立像,高15米,右壁袒露,身披袈裟,刻画细腻,衣纹线条逼真,生动感人。

十九窟,正中是释迦坐像,高16.7米,是云冈石窟第二大佛雕。

     二十窟,在云岗石窟中部西隅。窟前立壁在辽代前塌毁,造像露天。主像为释迦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背光的大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

云冈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整个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古代佛教壁画 石窟雕刻   无以言表  这是远在1500年前的工匠技艺   什么叫大工匠?

 

 

 

  上下华严寺指山西大同境内的上华严寺与下华严寺。两寺仅有一巷之隔,同属大同城内第一古刹。  上华严寺创建于辽道宗清宁八年(1063),天祚帝保大年间(1121~1125)毁于战火,现存建筑系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依旧址而重建,为中国仅存的金代寺院。其中,以大雄宝殿的建筑最为壮观,比例、造形均富典型的辽金建筑风格,为中国现存两座规模最大的辽金佛殿之一(另一座为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殿内须弥坛上供奉五方佛,左右堂壁绘有清代壁画,画前罗列四大天王及天部尊像十尊。殿中并保存大同西北角城楼‘干楼’的模型一座,系清代名雕刻家李彦贵的精心杰作。殿前有辽代石佛坐像与道宗太康二年(1076)所立的陀罗尼石幢。  下华严寺建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其正殿为薄伽教藏殿,系中国硕果仅存的古木殿,亦为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教藏殿。殿内须弥坛呈‘ㄇ’形,其上有三十一尊塑像,法相庄严,造型流丽,衣饰飘带流畅自然,均属辽代泥塑珍品。而以合掌、露齿微笑的观音菩萨像最为生动。此外,殿内四壁造有三十八间精巧的木制藏经柜,收藏有经书一万八千余册,其中的天宫壁藏最受瞩目,系依想像中的天宫式样所造的木雕模型,颇为精巧。

 

 正殿的气势

 

 

 庄重的华严寺山门  此地四大教派和平共处   当年还是有容纳百川之胸怀的

 华严寺楼顶悬挂的风铃在风中摇曳着,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