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方菜馆
走在平遥古城青石板砌的明清街上,一家家店铺商户错落有致排列在两边,走到了米家巷口的人在北方菜馆,推门进去,温馨恬静,清而雅的背景音乐加持,内心深处有一种回到家的舒适感涌上来,这是如鱼得水的感觉。
落座奉茶点菜一套流程,被“海底捞培训过的”店员操作得游刃有余。厚重朴实的原木餐桌上,摆放精致的碗碟餐盘,擦得油光的绿萝让人愉悦。
等菜的间隙,细细的打量了这间馆子,从门外看以为是面阔三间的小馆,进来却内有乾坤。清水砖墙为主色调笼罩着整个厅堂,色系自然庄重不做作,搭配着很有年代感的玻璃壁画,充斥着一种内涵浓重的古朴气息。
最吸睛的要属那道四扇的仪门,门上悬挂着“惟善为宝”的牌匾,很有年代感,“惟善为宝,则笃其人”这里要说的故事一定和店主人有关系吧,果然另一边的匾上是“一乡善士”,不禁很想认识一下这位有故事的店主。
仪门两旁还对称装饰了一组黑油的铺首衔环,仿佛你轻扣铁环就会开启穿越明清的时光之门。随处可见的古物、仪门前摆着的大酒坛子,会让人在感觉自己是穿越到了明清朝的酒馆。
店主人的文艺情怀则在书架上排列着的书籍读物间被凸显得淋漓尽致。正准备拿出一本来读一读打发时间,这就上菜了。
上菜喽
招牌菜香醋烹鸡蛋,味道果然非凡,鸡蛋的鲜嫩,再有老陈醋的加持,一道鸡蛋吃出了层次感。店员介绍说这个是独家秘方的菜肴,这才发现,原来隔巷而建的就是一家醋坊,而醋坊的老板就是菜馆的老板,心里暗念: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儿。
栲栳栳,店员给介绍说这道 平遥 的经典小吃,从制作手法到菜名的谐音,都寓意着“牢靠”,在这里给平遥 先辈们的智慧点个赞吧。我记得是西北内蒙一带比较多见的主食,另一个名字是莜面窝窝,比较朴实,顾名思义食材就是莜面。我爱吃主要是钟情于它独有的莜麦香,而这家用心之处在于,每个小圈不规则的荷叶边边就表明了是纯手工的,现代科技制作的出来的是规则整齐的空心圆柱体,没有这种自然的体态。
由于我的偏爱,这道菜很快就被光盘了,细心的店员又给推荐了另一道衍生菜干煸栲栳栳,想不到口感更加立体,唇齿间弥漫着被酥脆丰富了的麦香,简直是神作,治愈系菜品。
脆皮茄子,受热就会变蔫是茄子的本性,是什么力量使它愿意穿上酥脆的外衣,目测根本就没有传统挂糊的痕迹,怎么就被烹制得这么出神入化的好吃呢,店员介绍这道菜的主要配料是自家酿的蜂蜜醋...原来还是醋!
平遥牛肉,慈禧太后亲自品鉴之后定为贡品,自然是差不了的,肉质鲜嫩,老少皆宜。要说独特,那一定是这碗醇香的醋汁加持了。
在这家餐馆里,我彻底被山西的醋征服了,传统认知里对醋的酸涩已经完全被颠覆, 山西老陈醋,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窈窕淑女的牛肉条和娉婷袅袅的土豆条完美cp,成就了这道二条荟萃。如果菜肴也选择了走文艺路线,那么俘虏食客就分分钟的事儿。
好吃的牛肉都被平遥承包了吗?说起来牛肉来,不得不赞一赞这一锅了,卤得很入味的牛肉块多到看不见其他配菜,谁让人家叫的就是“牛肉铜火锅”,是个牛菜!
要说平遥的美食,不能不说长山药,有着养生药用功效。蜜汁长山药,外焦里绵的口感,没有人会说不喜欢的一道菜。
小清新怎么也得表扬一下——沙棘黄瓜,这是我见过的最具创意的黄瓜吃法,沙棘的酸甜和黄瓜的清爽完美结合,传给味蕾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体验。
平遥最接地气的碗托子,除了这清清爽爽的凉拌范,我更要夸赞的热炒的这份,淳朴的乡土风情,很好吃。
到了山西,不点过油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不比点评,看图就知道了。
餐余,老板还送了我们油茶和酒酿圆子,一种是北方人熟知的便携早餐,也是最早走出山西打拼的晋商们背井离乡的干粮,另一种是为了满足在平遥古城旅游的南方人口味特设的。店老板的用心之处体现在了点点滴滴。
这一顿饭真是吃到了心满意足。
做生意更是做人
我们一行人觥筹交错,在这个静谧的小馆里肆意吃喝聊天,老板看我们吃得酣畅,过来寒暄,顺便就聊了起来,很投机就邀请入了席像个老朋友一样聊起来,原来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平遥人,曾尝试过好多行业,有过磕绊吞过委屈,最后辗转回到了家乡平遥 ,正值平遥古城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业风生水起。家里岳丈有着祖传酿醋酿酒的手艺,眼看工业化生产渐渐替代普通的纯手工技法,商量之后决定在古城里开一家小店,旨在让自家酿的醋和酒能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不至于悄无声息地没落去。
世世代代以“本分”标榜的岳父一家,只会酿醋酿酒,不懂经商,这时作姑爷的责无旁贷,为尊重岳丈家祖传的技艺手法,醋坊就以“娘家”命名,并且红红火火地开张了。一两年的时间,凭借扎实的技术和优良的口碑,醋坊多次被明星和综艺节目在公众面前点名夸赞,生意红火还开了分店。娘家醋坊在平遥古城的已然是名声不菲了。虽然他没有说到这其中自己的那份功劳,但是我深知,德厚者必能使财旺。虽然醋坊生意蒸蒸日上,但他依然不断地推陈出新衍生更多口味的醋品,使得自家的醋能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醋坊酒坊经营得有条不紊,曾经在外打拼过的他对独在异乡有着很深的感触。随着平遥古城旅游热度的飙升,古城里的餐饮业良莠不齐、鱼目混杂,作为一个平遥土著,他不忍心让家乡这么有实力的旅游景区被餐饮业摸黑,决定好好做一家菜馆。于是他毅然决然在醋坊旁边辟出两间来,没有考虑盈利率,只想让身在他乡的游客能好好的吃上一顿正宗的平遥菜,并且一改平遥先辈们开店取名寓意生意兴隆的习惯,坚守“为人在北方的游客做菜”的初心,立“人在北方菜馆”原木素面匾额,且恪守本分人家的作风,没有镶边涂金的装饰来吸引游客。
数月的时间,他和后厨团队潜心研究菜品,一次又一次地试菜,要尽量多的以自家酿的醋酒入菜,增香添色,以慰游客。如此确实使山西醋能够多元化地被大众接受,并且会大范围推广开来。这就是一种身为平遥古城醋行业协会理事的责任担当,更是一个平遥人对家乡旅游事业的极致热忱。
菜馆开业短短数月时间,收获好评如潮,慕名而来就餐的游客苦恼的问题就只有一个:在这家吃饭需要等位!店主人无奈只好旧店新迁,当时为了游客能更方便找到餐馆,选址就定在了南大街(俗称明清街)。
惟善为宝,则笃其人
“惟善为宝,则笃其人。”
恍惚间对这位平遥小城的老板有些艳羡,羡慕的不是这红得发紫的生意摊子,而是那一份矢志不渝的集中精进和一如既往用情用心的行事风格,更是敬佩他始终保持着在明争暗斗的生意场上不被铜臭腐蚀的大格局。在我们视若无人的促膝长谈中,我隐约地从他身上看到了传说中晋商的影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在想那些从山西出去走西口的商人以及百年前在平遥城煊赫的金融团队一定也是有着经商不以为先的旷达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