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看北京古城遗痕,叹山水转圜沧桑之五(明清内城门(下))。

看北京古城遗痕,叹山水转圜沧桑之五(明清内城门(下))。

前面说了一大堆内城门,这一座城不仅要有城门,肯定还要有城墙是吧?元城墙遗址上次看了一遍,土墙已经基本都是黄土堆了。明城墙还有一段遗迹,2000年的时候北京市认真组织了一次重修,现在是“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这一段城墙是崇文门以东到东南角楼的一段。可以看到最下面是大青石,青石之上砌外砖。上面可以看到2000年重修时补的新砖,外层城砖里面还是夯土,但不是元代的土,这段城墙已经是明代南移后的。

草地上建了步道,周边的崇文区男女老少经常在这里健身,走也行跑也行。

还给喜欢看城砖的人铺了一段步道到墙根,可以仔细观察明代墙基和墙砖。看墙可以,爬墙就算了。

墙外还有很多树,不知道是明代原装还是从小兴安岭移植过来的?想找个懂行的人问问,没找到。

除了有没开花的树,还要有开了花的树。

当然还有不会开花的,很悲惨,被从地里挖出来囚禁在木桶里。

北京话说某人恬不知耻的时候一般会说“他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机关枪都打不透”。看看城墙拐弯。

下面这是明代的城墙拐弯,上面成心留了一些明代破砖。你看,这里的城墙外面不是平的,它隔一段距离就凸出来一段。这个叫“墩台”,俗称“马面”,在上面布军可以对攻城的敌军实施立体打击。据说元大都城垣就有马面,可是在北边的元大都城垣遗址没有看到痕迹。

破损的墙头上金光闪闪,那是“北京的金山”。

走到最东头,就可以看见城墙上有一座楼。

抬头观望城上的楼子。

城墙内可以找路登城,收票。重建了一座八字爬梯,但是没有马道。

明代的马道应该是下面这样的,这是河北广府古城。

明代之前的土城也有马道,也是砖石的,像下面这样,采自山西张壁古堡。

马道是给苦力马走的,就是古代的运输兵,运枪炮、弹药之类的。

登上城墙一看,原来刚才看见的楼子是箭楼。

因为是在城墙东南角,所以这是朝南和朝东的两座箭楼互为犄角顶在一起的,形制和德胜门的箭楼一样,就是小一号。

进去看看,里面是若干通天柱和横枋构成的框架。沿着每层箭孔有楼板和上下楼梯。这些都是2000年重建的。

从朝东的箭孔望出去,能看到火车。

出来一看,下面就是北京站,第14站台列车正在出站。京山线铁路列车进入北京站时在车窗外看见的城楼子就是这座箭楼。

城墙上面很宽阔,盖上小房都不显狭窄。这些小房叫做铺房,兵丁白天在外面放哨,晚上锁上城门进屋睡觉。

在城墙上从远处看角箭楼,很规整。

楼下新盖了一排官房,没什么新奇的。但是门口有两只石狮,很特别。

这里还有一处历史遗址,叫做“京奉铁路信号所”,俗称信号楼。

京奉铁路第一段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建的唐胥铁路,唐山到胥各庄,9.7公里,开平煤矿运煤用。清王室怕火车震坏东陵,惊着地宫里还没升天的祖宗,所以最初是真正的马力车。京奉铁路修修停停,一直到1930年才全线贯通。这边是正阳门站,那边是辽宁总站(沈阳老北站),全线862公里。看看前门东侧的正阳门车站,正规叫“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俗称“前门火车站”。修环线地铁的时候,这座建筑被腾挪了一把,现在钟楼南侧的部分全部都是从北边腾挪过来的,还转了180度,这种腾挪叫做“镜像”。

当时的京奉铁路是英国人设计,和现在铁路标准一样,50Kg/m钢轨,1435mm轨距,木枕,碎石道床。

那个年代的铁路信号所相当于现在的调度中心,是指挥列车运行的枢纽。调度员坐在上面图片二楼的大窗户后面,便于瞭望。当年的信号设备很简单,道岔是手扳的;没有红绿灯,而是扬旗,叫做“臂板信号机”。说起扳道岔,这个老信号楼前面在修建明城墙遗址公园清理地面的时候还挖出来一截钢轨。

这是道岔的一部分,叫做“岔心”。这段轨看上去像是43Kg/m的,而不是50Kg/m。

北京老城墙上开了前面这九座门,都是明代作品,一直延续到清代继续使用。清代经济虽很发达,但还没有量变引起质变,对交通和物流都没什么追求。而且,满人目光短浅,没有远大战略眼光。满族进关得了大明江山,他的战略目标就算实现了,自认为站到了世界之巅。因此,清朝虽然是站在大明巨人肩膀上建立的,可是自己并没有多少创新,就是继续沿着明代规制统治下去,极端排斥西方的科技进步。等到进步力量发现大清发展已经落于西方之后,甚至落于倭后,想奋起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七七事变日本人占据了北京,他们认为北京这样的城郭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交通和物流发展需要,他们就在东西两面城墙挖开口子算是建了两座城门,东边的叫启明门,西边的叫长安门。日本的城市没有城墙,而是像西方那样的以要塞城堡为中心的一座山寨,城堡通常建在高地。这种建城方式不是从中国学来的,他们自古就是这样,肯定也不是从西方学来的。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把东边的启明门改名建国门,西边的长安门改名复兴门,一直沿用至今。

1926年,为了便于交通,使南城之市和内城之居增加一条通道,在宣武门和正阳门之间又开了一座门。这座门并没有城楼什么的,就是在城墙上开了两孔10米宽的券门。这座门把南北新华街连通了,最早叫新华门,1927年改称和平门。1958年的时候,两座门券已不堪通行,干脆把城墙挖开,成了豁口。内城墙上还在北边开过豁口,现在还有那个地名,就是新街口和北小街豁口。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同意西方某几国在北京皇城外的内城中开办公使馆,各馆里除了有公使以外,还有不少交民。皇上还在的时候,除了皇族都是民,即使外国人也是民,办理国际交往的民就是交民。这些公使馆都在当时的江米巷南北两边,后来就把江米巷改名交民巷,以御河为界分为东郊民巷和西交民巷。清代御河由北向南穿过正阳门和崇文门之间的水关流进南护城河,东西河沿可以走车马。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爱打老外,曾喊出“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其后,那些交民怕再次被捂在里面不得活,就在水关上开了一个门,可以由此直接爬出城外奔向前门火车站,然后走塘沽港上船回家。这就是“水关门”,位置在现在的正义路南口,正对着正义路。水关门就只有一座拱券门。再后来,御河被加了一个盖,成了暗河,上面是绿化带,两边的河沿是现在正义路。

这些就是北京内城的城门,九座老城门,四座新城门,外加北面二个豁口。北京环线地铁是现在的二号线,它沿着内城墙跑一圈。上世纪50年代内城门和城墙拆除了一部分,上世纪60年代修建环线地铁的时候全都被拆光了,就剩下了德胜门箭楼、正阳门城楼和箭楼。正阳门还好说,德胜门箭楼保存下来十分不易。修地铁为什么要拆城墙?上世纪60年代修地铁隧道和车站是采用明挖方式,就是在地上大开盖,真是翻天覆地。修好了地下隧道和车站之后,再用土把它埋上,然后在上面建了二环路,最早的南二环路是现在的前三门大街。你可以想象当年建地铁工程多大,正经出动了当时的基建工程兵好几个师参加施工。地铁隧道顶以上的土层叫埋层,现在修地铁都没有明挖隧道了,即使埋层很浅也可以采用暗挖施工,叫做浅埋暗挖施工法。暗挖开始是人工,很辛苦。现在用机械,就是一个大钻头,这个挖隧道的钻头叫做盾构机。车站不行,面积太大,支护砌衬难度太大,现在还有很多是采用明挖施工。所以,北京修建环线地铁时,把内城墙的残余都清理干净了。

既然有内城,那肯定还有外城是吧?下集再说。

关于作者: zzz_0401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