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想说旅行团的传统线路真没什么好看的。外地来津的朋友不妨离开那些华而不实的食品街、滨江道、古文化街之类的商业聚落,去意式风情区,探寻近现代天津文艺繁盛时代的痕迹。
弘一法师(李叔同)故居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飓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法师
李叔同从粮店胡同出发,东渡日本,南下江浙,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在出家前,他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他创作的《送别》是中国音乐的不朽名曲;他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他在浙江一师授课时采用现代教育方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画家、音乐家;他本人在西画上也卓有建树,画过大量素描、水粉画和油画,炭笔素描《少女》、水彩《山茶花》、油画《出浴》和《郊野》等作品流传至今。
当繁花开尽,生命归于平淡。李叔同希望自己的后半生能在不断反思与改过中修行。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他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他写信告知天津的家人自己已经出家,让家人也吃斋念佛,嘱咐两个儿子用功读书,长大后在教育界做事。一代律宗大师,以余生普渡众生,实现了生命的涅槃。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
极目中原幕色深,蹉跎负尽百年心。
那将涕泪三千斛,换得头颅十万金。
鹃拜故林魂寂寞,鹤归华表气萧森。
恩仇稠叠盈怀抱,抚髀空为梁父吟。
——梁启超《东归感怀》
位于天津的梁启超公馆,当年曾经是梁启超先生与其学生蔡锷将军谋划讨袁护国的基地,在梁先生淡出政坛后成为学界名人的聚会场所,严复、严修、张伯苓、胡适、梁漱溟等人常来此拜会梁任公。胡适说,梁先生的文章有极强的感染力,自己也是“受了梁先生无穷的恩惠”,他写《中国哲学史大纲》便是在看了梁启超先生的《新民说》和《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后萌生的想法。1918年11月,胡适借来南开大学演讲之际,与梁启超在饮冰室会面,自那以后,二人在学术上的往来愈发频繁。
梁启超晚年寓居天津15年,潜心学术,在饮冰室书斋写下了包括历史、哲学、佛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教育学等各方面的大量著作,1932年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近一千万字,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天津完成的。他自幼爱书,每本书读过之后都要重新包装好,插入书架。定居天津后,他又重新收集了大量书籍,珍藏于饮冰室中。
梁启超共有九个子女,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在梁氏家族的相册中,经常能看到梁启超和儿女们在饮冰室前的合影。他在学术上成就斐然,在教育子女方面同样有独到的建树,九个子女个个成材,其中三人后来都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院士。鸟瞰、解剖、会通的三步读书法和勿负今日的家训,至今仍然令人受益匪浅。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位于今天天津民主道上一间不起眼的小楼。他的父亲万德尊曾经是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随着黎元洪的下野政治失意,在天津度过了自己浑浑噩噩、郁郁不得志的下半生。
经历了光怪陆离的生活,看到过、听到过太多使之思考的人和事,曹禺“才明白我正浮沉在无边惨痛的人海里,我要攀上高山之巅,仔仔细细地望穿、判断这些叫作‘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样复杂的个性和灵魂”。在南开中学读书期间,经过中国现代戏剧引路人张彭春老师的教导,曹禺接受了新文化的洗礼,16岁发表小说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1935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曹禺完成了他的话剧开山力作《雷雨》,之后的《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佳作迭出,蜚声中外。他的女儿万方也成了著名剧作家,代表作《空镜子》。对曹禺而言,天津曾有他最美好的青春记忆,也是他戏剧梦想开始的地方。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曹禺故居
写在结尾
天津的文化财富不在那些人工商业街中,而在平凡街巷间,在茶馆书斋里,等待有心人前来探寻。欢迎您有机会来天津,细细品味这座城市的传奇。
望海楼教堂
北运河郊野公园
三岔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