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边边上,还有个山沟沟。
早就听说过山沟沟这个地方,这次,却是第一次来游玩。不过一踏进这个小村,就由衷地喜欢上了这里。村子不算大,被群山怀抱,干净,精致,这个时节,杜鹃还开着,竹林里,到处都是冒出的新笋,村子依着山势而建,于是清澈的溪流发出的潺潺轻响,就一路都能听到。
这样不施粉黛,却异常秀丽的小村。
村子有年头了,老房子和新砌的小洋房混杂在一起,到处花树葳蕤,有的路,铺地的还是圆圆的鹅卵石,益发显得小村古朴起来。
转过一个拐角,一户人家的竹篱笆上,停着三只肥肥的老母鸡,见到我来,也不惊,也不动,淡定地继续立在那里。半晌,才扑腾着翅膀跳下来,施施然走远了。
路过一个土酒作坊,亭子边,堆满了酒瓮,排列整齐,溢出的酒香,让人不看招牌,也知道这个什么地方,真是个活广告了。
酒坊外的烧锅,老爷爷坐在灶前,不慌不忙地加着柴禾,忽地又站起身,进屋忙碌去了。
狗子审视地看了我半天,大概觉得我实在不像个坏人,斜睨了我一会,走了,留下满墙杜鹃兀自开着。
一栋虽然老旧,但依然透着华美的大宅。
里面有什么?我走进去。
原来是个年糕坊。这些古老的手艺,可是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哦!
主人正在把蒸熟的年糕切块,铺好晾凉。
当然,如果你馋嘴,趁热蘸着拌了糖的黑芝麻吃,味道也是极好的!
这家是个专门做豆浆和豆腐脑的老店。店不张扬,也没有很大的招牌,村人知道,自然会找过来买,游客路过,顺便也就吃一碗,一切都顺其自然的样子。
临窗的小桌,竹子做成的高脚椅子,仿佛武侠电影里的场景,好像下一刻,就会有个戴着斗笠的侠客推门而入,声音低沉地吩咐:“一大碗豆腐脑,多放香醋和葱。”
我独自笑起来。
路过的民居旁,有篮子装满了笋,放在路边。游客若是停下脚步,主人家就会笑咪咪地从屋子里走出来:阿要买点笋带回去?
春天的竹笋,实在是鲜美啊!
路边,不知道谁引下来的山泉水,泉水清凉干净,来往的形人,可以洗个手,洗个脸。
穿过竹林小径,去看万马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村还有映山红。
万马石是亿万年前地壳运动留下的花岗岩流,十分罕见,一块块石头铺在山坡上,远远望去,犹如千军万马。
传说大师兄当年大闹天宫前,将任职弼马温时看管的天马带下凡间,藏匿这里,后来大师兄又跟随师傅去西天取景,竟忘了这些马,时间久了,这些马儿,便化作石头,永远停留于此。
独行幽篁里。
洗耳池。拿泉水洗耳,便能耳聪目明?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歇脚的小亭,也没有人。实在是幽静极了。
时光流转,世人只知道山沟沟是个风景秀丽,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不知道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的被服厂也设在这里。山沟沟,是个不折不扣的红色老区啊。
这里就是被服厂旧址,一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宅子,两层高,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
楼都是木质的,雕花的门窗,古旧质朴。
二楼简单地陈设着当年被服厂的生产用具:当年的汽灯。
模拟车间。
当年的被服厂,共有战士一百名,其中三分之二是女兵,有四十余台缝纫机。
当年的厂房,宿舍,都是借用的民房,军民鱼水情深,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我在路边看到四世同堂的牌子,以为是户人家。走上去,才发现,原来是五棵树。
自明朝十六世纪中叶起,按照这里祖先的规矩,每隔一百年,就栽一颗树,最老的那棵,距今已经有四个世纪,所以得名。
这些老树,依然生机勃勃波波,枝繁叶茂。
山沟沟景区其实分汤坑和茅塘两部分,汤坑是峡谷型生态旅游区,以山水见长,瀑布清潭无数,夏天十分怡人。
然而,我们探访的茅塘,除了红色旅游,人文景观,也有一道石壁坡流,它丰水时气势澎湃,声震四邻,枯水时蜿蜒曲折,如细歌慢语,可谓是\"浙北第一坡流\"。
还没下到谷底,就听到瀑布的鸣响。
瀑布一折多叠,顺着山势而下,配以苍翠的藤萝,黛青的苔藓,格外幽静动人。
而最上面的那一道,这个时节看过去,如新娘的头纱一样曼妙。
游人在桥上合影,小朋友在溪底抓鱼,不亦乐乎。
沿着这条道往上,还有溯溪点,盛夏的时候,是个清凉的好节目。
山沟沟现在到处都是农家乐,吃住一条龙。
小土豆饼,炸得酥脆,一口一个。
水芹菜,味道浓郁。
土鸡汤,鲜得眉毛都掉下来啊!
螺蛳,是最时令的家常小食了。
小溪鱼,连骨头整条吃下去,喷香。
离开的时候,看着这家座落在溪流之上的饭庄,我叹息:如果我是这家店的老板,该多好啊!
tips:
景区到处都是农家乐,吃住价格实惠。
杭州武林门北乘K348或和睦新村巴士313至瓶窑转中巴;或杭州市区乘313路、513路,或在沈塘桥乘中巴车到瓶窑,换乘太平中巴车到山沟沟。
自驾跟着导航走。
在这里,周末两天可以完美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