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山西平遥双林寺、镇国寺纪游。

山西平遥双林寺、镇国寺纪游。

2023年8月14日晨,我从太原南站乘高铁到平遥古城,开启平遥古城“一城两寺”游。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界定清单中,包括了平遥古城和双林、镇国寺。其中双林寺最著名的是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2000余尊彩塑造像,继承了唐代以及宋、辽、金、元彩塑高度写实的风格传统,被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而镇国寺则是五代时期的古建筑。

出平遥古城站,我先打的到较近的双林寺。

双林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始建年代应该更早些。寺名双林,应该是取自佛典。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地为古代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旁沙罗双树之间,佛在双树之下,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圆寂升天,四边双树顿开白花,称为“双林入灭”。双林寺坐北朝南,现存寺院建筑为明代和清代建筑。寺的外围是明代时所建的一圈高大的夯土包砖围墙,上置箭垛,外观似一座小城堡。

登城墙而看,双林寺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相对较为空芜,有禅院、经房等建筑,有些建筑已经荒废,屋顶长满荒草;西部为寺院主体部分,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

入寺游览,走进拱券形山门,进入前院。正北第一座殿就是明代重修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天王殿,事先已得知前院门口的天王殿正在维修保护,没法参观;同时在维修保护中还有中院的千佛殿,两殿维修时间自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整整一年。据说天王殿廊檐下塑有高达三米的“四大金刚”像,高大威猛;千佛殿内的观音像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观音像旁的明代彩塑韦陀像高度传神,可惜无法一睹风采。

前院除天王殿外,还有天王殿北面坐落着的释迦殿,以及两厢罗汉殿、武圣殿、阎罗殿和土地殿。

释迦殿是双林寺主殿之一,悬山式屋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正中匾额书“灵鹫遗风”四字,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

走进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普贤,殿内四壁上运用圆雕、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的形式,表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传经普渡众生的佛传故事。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建筑、山石之间,构思构图绝妙,颇富有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释迦殿影壁墙后塑一座渡海观音,是双林寺彩塑中的精彩之作。观音用圆雕手法塑造,单腿盘坐于红色莲瓣之上,整个身形突出壁外,神情安详自若,与背景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形成强烈对比,具有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释迦殿两厢各为四间悬山式建筑,因在殿内隔墙,又分为罗汉、武圣、阎罗、土地四个小殿。罗汉殿内塑十八罗汉,略与真人等高,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释迦殿东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钟楼上有一口明代嘉靖年间的大铜钟。

来到中院,这里有正北的大雄宝殿和东西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布局较为宽敞。

院内的一株植于唐代的槐树,根围10.5米,树高11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生命力旺盛。

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双林寺最高大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设一步前廊,四周檐下五铺作斗拱一圈,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

梁架结构整洁合理,颇合法制。斗模门窗装修及屋脊吻兽皆为典型明代风格。

双林寺最为我注目的中院西侧与千佛殿相对的菩萨殿,沐浴在朝阳中的菩萨殿美轮美奂,令我流连。

走进菩萨殿,千手千眼观音像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

菩萨殿四周悬塑四百多菩萨,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令人目不暇接。

菩萨殿外檐墙上尚残留少量明代壁画,据说是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所绘。

来到后院,有娘娘殿和贞义祠。

娘娘殿为双林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建于明正德年间,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送子娘娘塑像系根据民间传说所塑,清代曾重妆。

离开双林寺,打的到平遥古城小南门,在事先预定的平遥古城书院街一家民宿稍作安顿后,按照民宿老板推荐的古城旅游路线漫游平遥古城。

下午近4时,记挂着游览镇国寺。我匆匆从平遥县衙出来赶到小南门,在那里打的赶往平遥县城东北12公里外的镇国寺。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始建于五代十国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寺院颓败,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仿照原样重修。整座寺院坐北朝南,由分为前后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等主要建筑。

走进镇国寺,来到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万佛殿以及三灵侯、财福神、二郎、土地等配殿组成的前院。

天王殿处于寺庙最前端,殿顶为单檐悬山式,是元代建筑。

殿内塑有四尊天王像,个个神态威武,容颜饱满。

天王殿两侧,钟鼓楼左右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形制古雅,工艺别致,据说是平遥县境内的古稀之物。

镇国寺前院正中为主要建筑万佛殿,始建于五代,是国内现存五代时少有的木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在我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仅晚于建于晚唐时期的五台山南禅、佛光两寺院。

万佛殿规模虽然不大,只有大殿三间,但殿堂整体梁架结构严密,作工精细,造型雄伟,气势非凡,1000多年来岿然如故。

万佛殿殿貌奇古,造型独特,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斗拱总高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二,使殿顶形如伞状,在历代寺庙建筑中颇为罕见。

走进万佛殿,殿内中央为佛坛约占全殿面积一半,沿边用青砖叠砌而成。据说佛坛式样,塑像配置均与五台山唐代建的地禅寺大殿大致相同。

佛坛上正中设立束腰须弥座,上塑释迦牟尼趺坐坐像,造型高大,佛相端庄慈祥,手势作禅宗拈花印,旁边站立迦叶、阿南二弟子。

殿内还有菩萨、金刚、供养人等塑像,全殿共有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二供养菩萨,共计十一尊佛像,面目丰满腴润,躯干微曲,皆为五代原作,塑造手法近似中唐风格,饱含五代时塑像的风韵。

大殿梁架上留下许多当年修寺的题记墨迹。

万佛殿影壁墙后塑三尊观音、善财、龙女彩塑为明代塑造,清代重绘油彩。

五代是割据战乱的时期,从那时保存至今的古代建筑全国仅有几座,彩塑作品更为罕见,除敦煌莫高窟中有少量五代彩塑外,镇国寺万佛殿内的彩塑,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

镇国寺内杂树交荫,绿叶蓬松。院内龙爪槐形似撑伞,枝干曲屈,交织如网,颇具古风,趣味盎然。

来到镇国寺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为三佛殿。

除了观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适度,面型端庄秀丽,随其内容的不同,各具特色。

三佛楼内两山墙上绘有释迦故事的壁画,构思超凡脱俗,景物清晰,人物传神,是明代壁画的上乘制作。

镇国寺较为偏僻,交通不便,游客稀少。出寺时,出租车司机还等着我,原车返回平遥小南门。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