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当秋天,遇见北平。

当秋天,遇见北平。

当秋天,遇见北平。

有生之年得以感受一番北京的秋天是堪称人生幸事的,那是于老舍笔下汩汩流淌出的如天堂一般的秋,也是于郁达夫字间镌刻一生的故都的秋。

而若将北京的秋色分为十分,各色风物分得几许,比如红叶若干,残荷若干,银杏若干,碧空若干。在不同的人看来,一定是有不同的打分方式。而我更倾向于以季候的流转来评分。自打立秋降临起,初秋、中秋、深秋三者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初秋所带来的习习凉风与与澄澈碧空,中秋所带来的玲珑秋月与烂漫黄叶,深秋所带来的漫山枫红与苍劲山岚,各色景致如同匠人的画笔,浓墨淡彩点染出由浅入深的秋色,自成一幅京华秋意图。

而景色终归是世间万物在人眼中的光线映射,眼中景搭配心中情,就构成了每处风景给每个人的记忆和印象。如此说来,领略十分秋色却也并无固定的路线和公式。尤其对于久居京城的人而言,在整个秋季里,认真感受空气的凉、天空的远、秋叶的黄、月光的透,若如此般地调动所有感官品评秋天,那么即使每日只在家门口的方圆几里内转圈,也足够赏玩到十分秋色了。

而每到秋天,我总是无法淡定。被酷暑所抑制了一夏的热情都在秋天的凉爽里日渐复苏,总想东奔西走地探访一眼各处的秋天,如此才能在深秋将尽时叹一声,罢了,秋天已过,而我不曾辜负。

于是从入秋起,我遇见了零落在京城各处的秋色。

当颐和的湖水遇见秋风,

当北海的残荷遇见雨声,

当古北的城墙遇见枫红,

……

当秋天遇见北平,

而我遇见这样深情的,北平的秋天。

谨以此文,献给在秋天格外认真生活的你。

-----初秋-----
当颐和的湖水,遇见秋风。

-----------------------颐和秋水--------------------------------

一夜秋风入小楼,碧纱寒凉荷花瘦。

耕织图景如往昔,不见故人旧地游。

--------------------------------------------------------------------

【八月末的某天晴转阴】

很多次去颐和园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在夕阳西下之时遇见金光穿洞的奇观,但事与愿违,原本以为要实现的愿望也总是落空。比如明明下午出门时是大晴天,可到了颐和园后天气却由晴转阴,金光穿洞的念想也如一片阴暗的流云般从头顶飘走了。

不过每次去颐和园,却总有一些新的发现,注意力也从最负盛名的千佛殿、长廊和十七孔桥,转移到了园中人迹稀少之处的风景。

比如西堤。漫步于堤上,时时能想起似曾相识的西湖胜景。每行几步,便有垂柳几枝随风拂动,宛如一层绿莹莹的轻纱幔帐。透过柳影望过去,更觉对面的山水楼阁灵动而朦胧,如烟似梦。堤与水相交的边缘处,生着一簇簇紫色花草,那紫色明丽而水灵,如同用色泽鲜亮的丝线所绣成一般。相比于桥,我更喜欢堤。桥是高高在上的、疏离的、凌驾于水之上的;而堤坝是自然延伸的、亲和的、与水面融为一体的。所以当踏上桥时,便远离了水;而行于堤时,则融入了水。想来颐和园中的堤坝也是成全了清代君王对江南的一片念想,定都于北地却常常倾慕江南的缱绻山水,于是命工匠在园中依势随形地创造出江南的山水幻影。江南啊,终究是北国人民心头的皎皎白月光,无论皇室或平民,都如此。

耕织图景区是一处秀丽且幽静的庭院,相比千佛殿和十七孔桥的人头攒动,这里可谓人烟稀少了。景区里的水面上栽种着一大片荷花,两名工作人员驾着一支小船在清理堵塞航路的莲叶。这份烈日下的苦差事,在岸上人看来确是充满诗意。耕织图景区是以园中藏有乾隆年间的耕织图石画而命名,石画在古代的作用是劝勉农民勤耕劳作,其意义大概相当于今日的红头文件罢。这组珍贵的石画藏在园内长廊的转角处,落寞得无人问津。长廊里仅有两个老人悠闲地聊天,他们悠哉的样子显得这里并不是皇家园林,而只是普普通通的自家后院。

颐和园里有许多座桥,除了负盛名的十七孔桥和玉带桥,还有许多座叫不出来名字的桥。一些桥还在桥顶建了亭子,这是歇脚观景的绝佳之地。坐在桥中亭上,四面都是美景。在近处,一汪湖水里铺着成片的碧绿荷叶,偶尔有游船闯进荷花荡,这才知道原来荷叶里还藏着航路。在远处,大朵的流云缓缓行过天空,隐没于群山之间。更美妙的是黄昏时分,暧昧的暖光降低了景物的像素,让山水花鸟都隐去了其构造细节,而只留下几笔轮廓和线条。这种转变就像一幅细致入微的工笔画变成了泼墨山水画,简则简矣,却更有道不尽的妙处。

从颐和园出来,正巧发现了西郊线的电车,于是兴致勃勃地去体验。西郊线从颐和园直通植物园与香山,被称为最美有轨电车。不过此时红叶未至,沿途道路也许正在整修,一派些许破败的京郊图景。等叶子红了再搭这趟车去香山吧,到时好好感受一番一路枫红的童话美景,我许下愿。

当后海的荷花,遇见夕照。

---------------------------后海夕韵--------------------------

柳影荷香过轻舟,红粉幽歌逐水流。

欲问故景陈年事,唯有荒草立檐头。

-----------------------------------------------------------------

【八月的倒数第二天阴转晴】

一直以为后海是全北京最富于风情的地方,如同秦淮河之于南京。这里比故宫等古迹有现代感,而又比三里屯等繁华场有底蕴。宜古宜今,亦厚重亦温柔。

对后海的最初认知来自于张靓颖的一支非著名歌曲《G大调的悲伤》,略带伤感的声音唱起那一句:转眼又是北京的炎夏,什刹海又开满了荷花。当时在北方小城读中学的我听到这首歌,心中遥想出满池荷花的盛景。这是后海通过两根耳机线传递给我的第一印象。

到北京求学后,开始不断接触到不同人加之于后海的标签。有人谓之灯红酒绿,有人谓之小众情调。不过两个人对后海的评论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第一个评论来自诗人兼导演尹丽川,她有一句著名的诗: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在这句广为传颂的爆红诗句后面还接着一句:我们去后海看雪,就回到明清。读到第一句后,心里惊艳到痉挛。而一读第二句,便有些许疑惑。何以偌大北京城,单单到了后海就穿越回明清呢?第二个评论来自在一个秋日早晨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话:北京又到秋天了,强烈建议大家骑一辆自行车去后海转几圈,那是北京秋天的最好去处。

于是寻一个初秋下午骑了一段自行车到了后海。刚看到湖光,便无法忍受骑行时一带而过的仓促景色,索性锁了车步行。后海的秋既浓郁又深刻,它不是叶子黄了这般表面上轻飘飘的秋,而是从墙根下、从湖水底慢慢渗透出的秋。秋天的太阳虽然依然明亮,但丝毫不毒辣,日光通透如水晶,照在身上却并不灼热。一丝丝凉爽的微风吹起来,如同按摩一般舒适。

说起后海的荷花,其实并不是中学时所想象的满池荷花的盛况,只是有一长条带状的荷花群分布在湖水边上。这个时节也是绿肥红瘦,碧油油的荷叶上拖着零星盛开的荷花。

后海中游泳的大爷们也是湖中一景,前几年某位后海的冬泳大爷还成了名噪一时的网红。水中有一位老爷爷在教他的小孙子游泳,此情景不免让人羡慕北京娃,后海这等旁人眼中的文艺圣地,不过就是人家打小学游泳的地方。

若是想在后海区域里寻一个幽静一些的去处,不妨避开热闹的酒吧街,而转身去胡同里转上一番。日光在私人庭院的大红门上筛出生动的树影,胡同门口的大红喜字还散发着喜庆的余温,屋檐上的杂草如同危房两字一般令人好奇又生畏,石板路上流转着踏车而去的归人……

后海的秋天呀,就像住在心头的邻家少女。她不像古典园林里的秋天那般庄重,她也不需要妆容与华服。倾慕者可以自在地和她对视或聊天,不经意间就把她可爱的素颜装进了心头。

当黑天鹅之甜,遇见仙境。

----------------------------------------------------------

天鹅湖影

苍柏凝烟鲤戏莲,黑羽掠影疑似仙。

看尽万般造化苦,方解人间本味甜。

----------------------------------------------------------

【八月末阴转晴】

一次偶然在携程上看到了黑天鹅杨林店的介绍,超高颜值的食物和环境被封为帝都少女心打卡圣地。黑天鹅是好利来的高端品牌。想起好利来,就不免想起味多美、多乐之日、面包新语等一系列帝都街头甜品店。无数次在夜色中走向它们亮着明亮灯光的橱窗,用夹子在托盘上放上老婆饼、奶油面包、布朗尼、抹茶蛋糕……这些学生价甜品是学生时代最甜蜜的慰藉。

黑天鹅杨林店的选址堪称偏僻,单单为了吃,是不值得跑一趟的。但如果看作一次观景+吃甜+摄影展的综合套餐,就格外值得了。

餐厅外面是一座森系花园,为了营造仙境的氛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水雾喷出。朦胧的雾气飘散在苍翠山林间,恍如世外。几只优雅的黑天鹅穿过水雾游来,鲜艳的鱼群自由自在地摆尾。

湖中开放着很多秀丽的小荷花。漂亮的锦鲤在花叶间游来游去,形成一幅天然的锦鲤戏莲图。小时候背过的诗霎时浮上心头: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鱼戏荷叶东西南北中……

店内设计简约而大气,以纯白色调为主。从餐具、点心到服务员,都是妥妥的高颜值系列。至于味道嘛……反正我们又不是冲着味道来的。下午茶套餐附赠了两份伴手礼,里面有两块巧克力和两张罗红摄影艺术馆的门票。罗红就是黑天鹅的老板啦。

摄影展非常值得一看,大概比这些天涯风景的照片本身更打动人的,是摄影师那颗自由而勇敢的心吧。

-----中秋-----
当地坛的古木,遇见晴空。

-----------------------地坛踏秋----------------------

檐角麒麟立斜阳,露霜清冷琉璃凉。

去岁执手人不见,来年应有芍药香。

-----------------------------------------------------------

【九月中秋的前一天天朗气清】

九月的前半段有些忙碌,一直没有时间去园中探秋。我总以为园子里的秋天和外面的不同,那是没有经过汽车尾气污染的秋,是保留着沉重古意的秋。于是对秋天的各种好奇在心头不断累积:叶子开始变黄了吗?是不是变成了边缘黄而中间绿的金镶玉状态?

地坛公园以银杏大道而著称,大概十月中旬银杏叶全黄时,银杏大道被两排金光包围。一棵棵参天银杏顶着金黄的叶子,如同光彩照人的贵妇。而我等不及叶子慢慢变黄的过程了,于是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去地坛公园探一探园中秋光。

到达园子时已将近黄昏。天空碧蓝,间歇有朵朵白云飘过。太阳将园中万物的影子拖长,门钉的影子、屋檐的影子、树叶的影子……各色光影印在墙上,定格成一幕幕简约却富有诗意的版画。

抬头望去,晴空下一排排昂首挺立的檐角兽像骄傲的守护者。这些凝固在屋脊上的传说让人望之生畏,又观之可爱。它们令人想起荣耀,想起威严,想起古书上读到的樟脑味的故事。

古木和叶子是地坛的重头戏。中秋时节,秋风还没来得及把叶子渲染至金黄,只是在叶子边缘镀上金边,如同翡翠镶金,是大自然雕琢出的艺术品。这一片幽深的树林里,曾庇护过史铁生笔下的歌者、行者、还有他本人最灰暗的一段人生。而他所描绘的那日日结伴而来的老夫妇,今日依然能在树下寻到。只是新人换旧颜,同一棵树下已不知溜走了几代人的光阴。

当植物园的花草,遇见秋霜。

---------------------植园观菊----------------------

一径菊香花满园,云影照人秋水远。

何处堪容任公骨,原是深山古林间。

---------------------------------------------------------

【九月中秋晴天】

植物是季节最好的信使。植物园中的四季也最为分明,花开而报春,叶落而知秋。

若说园中秋色集大成者,非绚秋苑莫属。这里有线条疏朗的如黛远山,也有潋滟含情的脉脉秋水;有颜色饱满的绚丽秋林,也蜿蜒静谧的通幽小径。在这里看山看水,不知不觉间就融入了画境;在林中走着走着,胸中就充溢满了秋天的味道。

中秋十分恰好赶上了园中的菊花节,一盆盆形态各异的盆栽菊花摆放在路旁的桌上,桌子后面还设立了菊花主题的展板,介绍与菊花有关的诗文、习俗与神话。读一行菊花诗,赏一眼菊,感受人文情态在一株植物上的传承与延展,似乎也参透了几分一花一世界的禅意。

来到了植物园,便总要去拜谒一下梁启超先生的墓。梁公墓园由梁思成设计,大气简约的墓碑融入进山林背景的一片沉静中。在这片梁公肉体终结并休憩的地方,心中默念少年时的他写出的少年话语: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当颐和的院落,遇见桂香。

--------------------------颐园闻香---------------------------

此去经年少时游,对镜鬓白惊铜漏。

自在桂香轻似梦,无尽烟波惹离愁。

-------------------------------------------------------------------

【十月初晴,风稍大】

桂花,大概是最能体现南方情结的一种花。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是宋之问在灵隐寺感受到的桂影暗香;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是白居易念念不忘的江南记忆;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是苏轼以桂喻己、对好友的嘤嘤叮咛……

我第一次真切地接触到桂花,来自大三时好友的一份礼物。当时好友在上海求学,机缘巧合之下托人给我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是一袋干桂花。黄澄澄的花瓣填满了袋子,即使不开袋,也能嗅到浓郁的香气。好友在短信里告诉我现在正值桂花季,这个时候的桂花香气最好,可以用干桂花泡水或作面点的内馅。于是我赶忙选了一个清闲的下午,将干桂花倒在大玻璃壶中,将热水倒入壶中,眼见那些细碎的花瓣上下漂游,在水层间轻盈舞蹈。霎时间,我的玻璃壶里,好像下了一场桂花雨。而随着热水倒入壶中,一股香气随之扑面而来,越来越浓。啜一口香甜的桂花水,内心被好友清雅的心意捂得暖意融融,不由想起少时一起读书的烂漫时光。而今,当年南下求学的好友已经定居在最北的省份,寒冷的环境是无法培育桂花树的。我们还不算长的人生里,已经开始容纳南北迁徙的距离。人生境遇的不可预知,就像不知何时落下的桂子。但秉承初心,总能寻到幸福的归宿地。蟾宫折桂固然是荣耀,但折桂一事又何必仅仅拘泥于遥远的蟾宫呢?山中折桂也别有一番诗心野趣呀。

今年临近中秋时,在携程上看到了颐和园桂花节的活动推送。手机屏幕上的照片早已经将我的心魄吸引七分:橙黄的朵朵桂花点缀在颐和园的古典建筑之间,像从天垂落的星子。于是在国庆节返京后的第一天,便赶快去颐和园看桂花。

这种南方的寻常花木到了北方成了娇贵的宾客,被移栽入瓷盆,成为皇家园林里的秋日异景。人立于花旁,鼻尖触前,不一会儿便嗅到了一团云烟似的香气。闻桂花香,如饮果酒,让人在微醺时不失清醒,是透彻心脾却不咄咄逼人的香薰。闻香的最佳地点是找一个窝风的角落,那里的香气像被捕捉进了一张网,人被浸泡在了漫漫香气之中。一呼一吸间仿佛完成了一次沐浴,心静无尘。

-----深秋-----
当北海的残荷,遇见雨声。

----------------北海听雨--------------------

雁别千山晓寒冷,千山不敌心事重。

且作一日浮生客,细数残荷兼雨声。

--------------------------------------------------

【十月中旬阴雨天】

初秋的阴雨天,天空阴暗,叶子也处于半绿不黄的状态,整座灰突突的城市和老舍笔下的天堂完全不沾边。可是又不想浪费休息日,想起了前几天在公众号推送里看到了北海残荷的照片。那么,既然天气不好,就去北海公园看残荷吧。

飞鸟是天空中最灵动的风景。它们像一群巡演的舞者,在南北之间循环往复。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每当看到呼啸而过的鸟群,总会想起泰戈尔的这句诗。每次想起这句诗,都会讶异于文字的力量,如此轻柔的画面,如此沉重的哲理。

白塔是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这是随歌声一起定格进记忆多年的北海印象。白塔屹立于斯,四季洁白。而周遭的景物则按序流转,夏日盛放的荷花变作了秋天的一片残荷。那残荷的暗黄色像极了年头久远的金器,色泽趋于暗淡与柔和,如同一场落寞的繁华余影。第一次发现,残荷衬托下的白塔也是如此美丽。盛夏之景之于深秋之景,正如盛唐诗之于晚唐诗,前者浓艳,后者哀艳。

我对于公园里的红墙有着无可救药的迷恋。平整的墙面像一块画布,四周的一切景物在红墙背景的衬托下都油然生出一种古朴而精致的意境。尤其是树叶与红墙的组合,有时像一封古早的信笺,有时像一张文艺的明信片。绿色或黄色的叶子如同一行行文字,记录下这个秋天的美丽与哀愁

追求完满本是人类的本性。但在美学的世界里,完满却不一定和美划上等号。残缺美始终是美学的重要一章。卢浮宫里的断臂维纳斯,红楼未完的遗憾,无疾而终的初恋……一桩桩的残缺弯成了新月,在你我心头撒下痴恋一生的白月光。而在诗词里,对残缺美表述得最拍案叫绝的一句就是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了。所以在《红楼梦》里,原本想叫人拔去残荷的宝玉,在听了黛玉残荷听雨的愿望后,马上要留下残荷。这不是枯枝败叶,而是打击乐器,它将和秋雨一起奏响一支深秋的咏叹调。书归正传,若是在深秋赶上了坏天气,千万别愁,就去北海听雨吧。

当百里的山水,遇见秋色。

-------------------------山水田趣----------------------------

一畦秋蔬百里花,无酒亦可话桑麻。

莫愁深山障去路,柳暗花明有田家。

------------------------------------------------------------------

【十月过了大半晴阴交替】

常有人评价道,北京最美的秋天,都在京郊。京郊之美,不在人工堆砌,全凭一派天然形成的山水图景。延庆的百里画廊,就是京郊秋景里最绚烂的一笔。

百里画廊是延庆千家店镇的一条线路,因风景如画适合自驾而闻名,被誉为北京自驾游的最佳线路。干沟是我们驶入画廊的第一站,一棵棵笔直的树木在一汪碧水中投下轮廓分明的倒影,宛如一幅青绿山水画。这画廊的第一眼,着实令人惊艳。干沟有很多农家院,择一方院落、食一餐农家饭是领略山野之趣的绝佳体验。色泽金黄的摊鸡蛋和香酥可口的烙饼都让人大快朵颐,身体瞬间就被充盈了能量。

花海是百里画廊的一大景观。大片汇集的各类花朵绽放成海,那是双眼都来不及一一捕捉的美丽。秋季时只有菊花盛放,一串红已经不再鲜艳,被风干成了干花。被风干的一串红呈现淡淡的焦糖色,反而格外具有秋天的意境。

硅化木地质公园里展有珍贵的硅化木化石,远古时代的一场地理剧变,让沧海覆盖森林。树木原本的结构被二氧化硅所替代,年轮和纹理都被石化。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距渤海千里之迢,松化为石。在硅化木地质公园里,这场松化为石的神秘往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此外,硅化木地质公园也适于登高望秋。山路舒缓,不会耗损很多体力。登至山顶,回首处便是层林尽染的佳境。

回程时途经了上奶山村的奶湖,朦胧的如烟山水让我们立即兴奋地跳下了车。层层远山在清澈的水潭里留下深深浅浅的倒影,近处有苍苍蒹葭,远处有疏疏秋木。在桥上随心穿梭,如游于画中,如归于自然。

当地坛的古道,遇见黄叶。

------------------------------地坛秋深------------------------------

古道堆黄叶,瘦枝结红枫。

决眦观此景,所幸与君同。

-------------------------------------------------------------------------

【十一月的第一天晴而微霾】

每年秋天,去地坛看一眼银杏大道,已成了挥之不去的念想。只有完成了这项事情,秋天才算完整。

十一月的地坛公园,正是踏秋的最好时节。银杏叶子已经金黄,枫叶也红得恰到好处。银杏叶和枫叶是两种不同的美,银杏叶美在整体,而枫叶美在细节。赏银杏叶,需要站在银杏大道的一边让视线向远延伸,感受一片金光的璀璨,那是一种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震撼之美。而赏枫叶,只需要站在一棵枫树下,仔仔细细地端详一片片深红的叶子,那是一种玲珑骰子安红豆的精致之美。

银杏叶,是跌落人间的银河;而枫叶,是挂在树上的星星。

每当秋天呀,就希望成为一个扫街人。用扫帚扫起落地的黄叶,就好像收纳了一小部分的秋天。

当古北的城墙,遇见枫红。

-------------------------古北遗梦--------------------------

疏疏红叶缀琼楼,俯首仰眸皆是秋。

留得半窗明月夜,再为良人温桂酒。

----------------------------------------------------------------

【十一月初冷冷的大晴天】

对于北京来说,古北水镇绝对是另类的存在。去过的人,会疑惑,我还在北京吗?而没去过的人看了古北的照片,也会疑惑,这是北京吗?

比如下面两张照片,看过的人总会问,这不是皖南水镇或九份夜景?这远山如黛、白墙黑瓦的村庄,这灯火如萤、河流静寂的夜晚,是北京?

是呀,这就是北京。因为古北水镇,是似睡还醒时的一场梦境。真实中有虚幻,清晰里有朦胧。

去古北时已是深秋,刚好过了游人拥挤的十月,又赶上了尚未落尽的红叶。

古北水镇的大门是一座高大的仿古城楼,仿佛在提醒游人,把你的现代气息留在门外,一场穿越之旅就要开始了。

古北水镇的街景让人瞬间回忆起小时候狂追的古装剧,看到码头、月老庙、书院等古书里走出的地名,脑中不禁遐想出与这些地点想匹配的故事情节。有英勇的侠士在码头分别,有美丽的小姐去月老庙祈愿,有风流的才子在书院读书。

也许是由于去时游人较少,游玩体验也剧增,甚至觉得这里的商业化也十分古色古香,丝毫不反感。书院、风筝铺、香粉铺、灯笼铺和各种手工匠铺散落在镇里,宛如穿越回了上古时期的小城。很多小店铺本身就是仿古的小型展馆,染坊里色彩明艳的染布、风筝铺和灯笼铺里缤纷的纸做艺术、金鱼堂里琳琅满目的小金鱼、还有各类少女心文艺值满格的文创小店,给这座水镇添上了不同的神情,无论哪一种风格都足够活色生香。

冬天里日落时间早,水镇也只在落日余晖中浸泡了一小会儿的光景。可就这一阵的夕阳,却让水镇美得目眩神迷。小桥、流水、人影都在夕阳的暖光中变得柔和温润,随便一按快门就捕捉到了万种柔情。

入夜后,一定要爬到山顶俯瞰一下水镇里的万家灯火。灯光勾勒出房屋的线条,山顶教堂化作一片神圣的光影。远山之上浮出一轮朗朗明月。空气很静,时光很慢,悠长的岁月是一场多美好的邂逅。

--------最后,祝你秋天快乐--------

读纳兰词时,最喜欢的四个字就是静数秋天。躲在时光深处,安安静静地数着每一个秋天的逝去,内心饱满而欢喜。

我希望,在我的秋天里,玻璃杯里泡着百香果,耳朵里淌着西村由纪江,胃里装着石榴和栗子,眼睛里住着黄叶和蓝天。

这是我的秋天连续剧,我认真地扮演着我的角色,却并不执着于结局。

最后,祝你秋天快乐,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祝愿。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