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王永和:上辛堡高跷会——三百余年传承的民俗花会硕果。

王永和:上辛堡高跷会——三百余年传承的民俗花会硕果。

北京民俗花会种类繁多、声名远播海内外,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多达106种。其中历史悠久、引人入胜的当属“踩高跷”了。

北京的传统踩高跷,又叫“高跷会”,每年元宵节或庙会的民俗演艺中都可见到。其中朝阳区的上辛堡高跷会最为有名。据说,他们的高跷会当年曾受过清廷钦点进京为慈禧太后表演,有“皇家高跷会”的美誉。为彰显中国民俗文化,上辛堡高跷会曾走出国门,远赴澳大利亚演出。

北京传统高跷会在角色扮相、跷技上独具特色:十二名跷手除了4名腰鼓、手锣外,其余形象都来自民间传说、戏剧故事。

高跷会属于道教会门,每次上跷12人,据说装扮的形象来自道教传人张天师捉妖拿怪的故事。故事大致内容是:有十二个妖怪幻化人形在人间兴风作浪,俗称“十二精灵”。张天师与他们斗法,收伏了十二个妖怪,使它们修仙得道成为人类,转世为人间的和尚、妇孺、渔翁、樵夫、公子、小姐等。

上辛堡高跷会在表演形式上也与常见的高跷会不同:表演前搭席棚焚香拜祖,表演中除了独门绝技、武场斗跷,还有文场唱念,文化积淀深。文场唱念段子有《高跷会歌》《十二精灵》、《四季开花》等,腰鼓手锣击打伴奏,对白对唱诙谐幽默。据说他们是道教艺人,沙门祖师叫黑猴。他们在歌中唱道:“高跷会、代代传,至今已有三百年。张天师,要进京,十二精灵刮旋风·”。

高跷会队员中有男有女,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2岁;他们都是本村人员,青年跷手中,有公司职员、退伍士兵和大学生。

村委会开辟出高跷会专用会所,有道具室、化妆室、会客室和厨房间,村民踊跃参加高跷训练,争相上跷参加表演,目前已有四代传承。

这个黑衣角色叫“棒子和尚”,属于排头兵,双棒相击传令开场和收场。扮相是水泊梁山行者武松,在十二精灵中是蜈蚣精。

高跷表演中最好看的是舞扇,其中公子舞扇与丑婆舞扇,被称为“双扇”。这是公子舞扇,基本动作是大翻身,长袖舒展夸张,吸引观众眼球。

这是丑婆舞扇,基本动作是深蹲蹦跳,也叫“蛤蟆蹲”。清代乡村媒婆形象,加上笨拙的高跷架子,惹人喜爱。

打赏叼烟,是高难动作之一。表演中有些观众将一包香烟摆在地上,让跷手跷上去捡。功夫深的跷手,在地上做首倒立,用嘴将香烟叼起。

这个角色形象是清代兵勇,上衣(马褂)中间是一块黑色(有兵或勇字样),民间戏称“卖膏药的”。有的高跷队中,也装扮为旧时乡村郎中模样。

这个功夫叫“铁板桥”,跷手要在跷腿相对不动的状态下,上身尽可能后仰。显示控制平衡能力。男青年跷手,都必须会这一招数,才能表演。

腰鼓与手锣,是传统高跷会的标志。没有他们(锣鼓各一对)的高跷队,都不是传统高跷。锣鼓手属于全能跷手,在“斗跷”时他们要成双成对斗锣斗鼓,十分好看。

踩街斗坡。踩街是从村子一头表演到另一头,斗坡是在村头选择坡地逐个表演‘。斗坡最考验高跷功夫,特别是水泥路坡更增加了一层难度,滑倒摔伤是常事。

走家串户。高跷会进院子为农户表演是当地习俗,农户提前在门口摆茶桌表示欢迎,表演完毕送水果点心表示慰劳。

高跷绝活儿。传统高跷会有很多绝活儿,比如别胯、迈毛儿、劈叉、拿大顶(首倒立)等。上辛堡的高跷得天独厚,绝活儿登峰造极。

斗跷。一般的高跷队,只是行走和简单跷上动作。传统高跷会,开场一圈就开始单练或对练,他们叫斗跷。

叠罗汉(也叫莲花桩),高跷会高难造型之一。表演时6名跷手勾肩搭背为底座,一名跷手在上做首倒立。

拉骆驼(也叫穿锁链),经常是在一处表演结束时做退场造型。表面看没什么惊险,实际上还是有难度的。6名跷手必须动作一致,才能保证单腿起跳行进。


津门网 王永和

关于作者: 津门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