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津门之旅。

津门之旅。

准备工作

  入秋以来,上海几乎每天都是阴雨天,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一个多月。眼看十一长假将至,天气预报显示,长假期间坏天气仍然继续。

  实在不想整个假期就坐在屋里发霉,于是琢磨着去一个不算太远、天气良好的地方玩几天,以避开上海的坏天气。上海周边不用考虑了:一来大部分地方已经去过;二来这些地方的天气与上海差不多。更南边的广东福建居然有台风来袭,情况更糟。于是把目光投向北方。

  天津与河北对我来说是两个特殊的地方,都是路过了七次,却一次也没有落脚。河北我最感兴趣的地方要么太远,要么不顺路。顺路的地方比如沧州 ,又没什么好玩的。经过一番考量,最终将此行的目的地定在了天津。

  行期总共三天,要去哪些景点,行程怎样规划,我还特意查询了一番,做了个简单的攻略。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天津有个水上公园和古文化街,这两个地方自然纳入行程。除此之外,还加入了一大堆新老地标和景点。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周邓纪念馆、天塔、意大利风情区、五大道、劝业场、小白楼、瓷房子等,当然还有最热门的“天津之眼”。根据各景点的位置,制定了路线和三天行程的具体内容。不过并没有完全定死,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和改变。实际上确实有了变动,有些原打算去的景点没去;而有些没在行程之列的景点却去了,有的景点还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初印象


滨海国际机场


海河


海河

  三天的天津之行体验超出预期,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天津很干净,无论道路与河流。天津是北方少有的水城。在飞机降落前,从弦窗望见地面上出现了大片的水田,密布的河流,要不是远处还有盐场,真疑心飞机即将在江南水乡落地。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相当于黄浦江之于上海。海河水质之清,上海的黄浦江和苏州河都难以与之比较。海河中鱼很多,岸边有许多人垂钓。上海的钓友如果看到,只有羡慕的份儿了。还有更令人羡慕的,就是海河中可以游泳。这在上海更加难以想象。黄浦江和苏州河那混浊不堪的污水,相信没人敢跳下去游泳吧。

天津的桥

  有水就有桥。曾经有一首歌叫做《北京的桥》,其实北京难称有桥文化,歌词中甚至连立交桥、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都算上了。而天津以水文化为依托,也就形成了桥文化。北京的桥以古桥为主,天津则是现代桥居多。

  天津海河上的桥形态多样,风格各异。不像上海的桥,黄浦江上的除了卢浦大桥其余都差不多,苏州河上的除了外白渡桥也都差不多。天津的桥有的是步行桥,有的只允许机动车通行,但大多数都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均可通过,十分便利。


天津之眼摩天轮


天津之眼摩天轮


天津之眼摩天轮


天津之眼摩天轮


天津之眼摩天轮


天津之眼摩天轮

  目前天津人气最旺的桥是永乐桥,或者更准确地说,人气并不是来自桥本身,而是因为桥上有一个巨大的摩天轮,号称“天津之眼”。摩天轮的直径达到110米,有35层楼那么高。是天津的新地标,人气景点的No1。我去过两次天津之眼,一次是下午,一次是傍晚。每一次那里都有许多人排队,准备登上摩天轮一睹海河两岸的风光。队伍沿着海河两岸排开,长度各有近二百米。我只能望轮兴叹,登轮完全不指望了。傍晚是天津之眼最漂亮的时候,摩天轮上的灯光亮了起来,天空中仍有天光,像一块由红到蓝再到黑,颜色渐变的帷幕。巨大而瑰丽的摩天轮仿佛投影在帷幕上,形成一幅梦幻的画面。待到天色更晚,天空完全变成黑色,摩天轮的亮与天空的暗反差过于强烈,反而不如先前漂亮了。


金钢桥


金钢桥


金汤桥会师公园


金汤桥会师公园


金汤桥会师公园


金汤桥会师公园


金汤桥会师公园

  离永乐桥不远有一座金钢桥,是座拱桥。因桥拱是红色,人称“彩虹桥”。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把彩虹桥和天津之眼拍在一起,无论日景夜景,都是一张美丽的图画。

  金汤桥是我在天津踏上的第一座桥。这是一座步行桥,是天津现存建造最早的大型铁桥之一。此桥具备开启功能,其中一节桥体可以旋转90度。桥的两端有钢结构的玻璃引桥,很有特色。平津战役时,解放军在此桥会师,这里成为天津解放的象征。东西两个桥头都安置了与解放天津有关的雕塑,还有当年的战利品:坦克和钢炮,再加上花坛、喷泉、灯饰,建成了金汤桥会师公园。桥的两端各有一处天津的重要景点,桥东是意大利风情区,桥西为古文化街。是浏览天津的重要通道。


大光明桥


大光明桥


天津


天津


天津


天津


天津


天津


天津

  大光明桥本不在我的行程,但路过时远远地看到欧式桥头堡的雕塑,加上金碧辉煌的桥身十分气派,于是骑车过桥,又从另一侧骑回。给四个桥头堡雕塑以及大桥的名牌都拍了照片。四个桥头堡雕塑以日、月、星、辰为主题,极具神韵。桥旁便是大光明电影院,这可能是桥名的来历。

  经过的其他桥还有:与大光明桥类似,四个桥头堡雕塑为四个中国古典乐女的北安桥;形状像一辆子弹头列车的进步桥;状如巨轮的赤峰桥;状如风帆的保定桥;满桥有几百只石狮子的狮子林桥;可以开合的铁桥——解放桥;有“日月双拱”的大沽桥……这些桥为天津增色不少,是天津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的路

  遇水架桥是为了更好地走路。

  天津虽是老城,又有海河穿越城区,但城市规划极好。街道较规整,主街宽阔,特别是在南开大悦城交汇的南门外大街和南马路,宽度之大令人咋舌!那自行车道都可以容两辆小轿车会车了。

  天津的街道名不只有街和路,还有道和巷。著名的五大道风情区就是由常德道、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为主要组成部分。最有意思的,有一条叫做小伙巷的路。一提到“巷”,给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一条又短又窄的小路。可这条小伙巷虽然不长,却极宽,分明是一条大马路,不知道为什么叫做巷。


五大道

  天津有许多路名与上海相同。在马场道拍到一个路牌,向左300米是南京路,向右100米是广东路,这相当于面向东站在上海的福州路上。太有趣了!

  也有较为拥堵地段。瓷房子一带道路较窄,却因为有瓷房子、张学良故居等著名景点,游人趋之若鹜,再加上近期那一带道路施工,使得堵上加堵。

  天津的大多数道路都有自行车道,并且地势平坦,也只有过桥的时候才会有坡度,因此很适合骑行。有共享单车,主要是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骑行很方便。不过共享单车的投放量明显过大,特别是音乐厅一带,堆满了共享单车,虽然有人维护,还是感觉太乱了,已经影响走路了。

  骑车成了我三天天津之行的主要出行方式。三天中只乘过六次地铁:从机场到市区、从市区到高铁站、从旅店到景点以及从景点回旅店各两次。因各景点之间距离不远,我可以一站一站地骑过去。有的景点面积稍大,正好可以在里面骑行。 比如意大利风情区和五大道就非常适合骑行。遇到合适的景点就停下来拍照或者逛逛。车被别人骑走也无所谓,反正多得是,再找到一辆很容易。

  上海禁行自行车的道路有一百几十条,没禁行的某些道路非常窄,骑行的感觉也不舒服。真的很羡慕天津人,可以骑着自行车全城跑。

天津的小吃

  外出旅行,吃是我最不重视的部分。有人可以为了品尝某种小吃而专程去某个地方,在我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天津小吃很有名,连我这个不重视吃的人也没法不关注。

  最有名的当然是狗不理包子。不过和北京一样,北京人吃烤鸭不去全聚德,天津人吃包子也不去狗不理。据说狗不理的包子至少要二三十元一个的才够正宗。对于我这个非吃货来说,这个价钱很不值。其实天津包子店多得是,不一定非得吃狗不理。可以骑上自行车离开大街,随意在小街小巷穿行,遇到个天津包子铺进去吃就好,不要管它是不是有名。那包子的味道绝不会令你失望。


古文化街

  耳朵眼炸糕是我最感兴趣的天津小吃。可惜门店不多,遇到的三个门店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实在没有耐心等,没有吃到。看店面的招牌,现在的耳朵眼炸糕做到了与时俱进,炸糕的馅儿已不止传统的红豆馅儿一种,新增了黑芝麻、桂花、紫薯、红光和五仁等。买到的人兴高采烈,均称味道不错。在劝业场附近的辽宁路的一个路边小摊,买了几个红豆沙馅儿的炸糕,味道也不错,很快就吃光了。


和平路商业街


古文化街

  桂发祥的十八街麻花,也是天津名小吃,与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三绝”。十八街麻花门店众多,鱼龙混杂,有不少打着桂发祥旗号的山寨店。但无论正品店还是山寨店,人气远不如耳朵眼炸糕那样旺。在劝业场附近的一家橱窗里摆满了匾额,看起来很正宗的门店买了一盒麻花,是最便宜的一种,也要二十几元一斤,而且是带着纸盒包装过称的。麻花的口味号称有十几种,我选了其中的六种。其实吃起来味道都一样,口感都是外脆里硬,味道甜,又多少有一点咸味。麻花太油腻,加之高糖又比较硬,不适合多吃,“三高”人群更是不能吃。这可能是造成它人气不高的原因之一。

  天津三绝之外,煎饼果子也是传统名小吃。在上海时经常吃山东煎饼,天津的煎饼果子看起来也差不多,便没有品尝。据吃过的朋友说,味道太淡了,不好吃。

  起士林西饼并非传统中式小吃,而是西式糕点,与上海的国际饭店西饼类似。在一家分店买了几样面包品尝,口味实在没什么特别。上海这类西点太多了,我已经品尝过许多家。

  对于我这个对小吃没什么兴趣的人来说,在天津品尝过的小吃品种已经不算少了。

意大利风情区和五大道

  天津和上海有相似之处,都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地方。这里的西洋建筑极多,保护得也较好。可能是宣传不够的原因,名气远不如上海同类的建筑名气大。

  天津洋建筑最集中的区域是五大道和意大利风情区,容易让人联想到上海的衡山路、武康路一带,以及老虹口。另外,解放北路多洋楼大厦,而那些大厦多为银行,很像上海的外滩。与上海不同的是,这些洋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作为名人故居或陈列馆开放,而是作为商铺经营着饭店、咖啡馆之类,有的则是政府机关或某些行业机构的办公场所。这些办公场所并不对外开放,游人连院子都进不去。更有甚者,有的建筑围在高墙之内,游人想拍张照片都难。这方面天津真应该跟上海学学,经营场所完全可以做到经营与展示两不误, 比如上海的马勒别墅。至于那些办公场所,只开放院落,把游人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应该也不难做到。


意大利风情区

  意大利风情区是我到达天津后游玩的第一个景区。

  在意大利风情区逛的第一个景点是意大利兵营,就在地铁站对面。这里现在也是军队使用,是天津武警某支队的办公场所。这种场所当然不会对外开放,好在它只有栅栏没有高墙,还可以在栅栏外拍照。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离意大利兵营不远处便是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由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两部分组成,是两座漂亮的小白楼。不过最吸引我目光的却是院子里的几棵石榴树,树上结满了石榴,又大又红。赶紧过去给这些石榴拍了几张照片。许多游客也和我一样,一进院就被这些石榴吸引,纷纷过来与石榴合影。

  先逛右边的故居。大门上方悬挂着一个匾额,上面有五个隶书大字“梁启超故居”。一进门右手边是小书房,里面有梁启超的蜡像,是读书写字的形象。除书房外,还有起居室、会客厅和家族荣誉室。里面的陈设都按照当年的样子。有图文资料介绍梁先生的生平和家族史。尤其是他的九个子女个个出众,人称“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曾有过长达十五年的流亡经历,其间游历欧美亚多国,可谓见多识广。他早期从政,晚期专心治学从教。梁先生的代表作《饮冰室合集》的许多作品都是在天津时写成的。

  饮冰室在梁启超故居的旁边,是一栋二层半的小楼。两楼之间有一座梁启超的铜像,不过面目不是很清晰。

  饮冰室的一楼为书房,陈列着好几个大书柜,里面有许多书,不过估计不是真本。二楼是卧室和会客厅,有梁先生作品的介绍。其中一幅《少年中国说》片段的书法最引人注意,许多人为它拍照。这篇文章是梁先生最知名的代表作。


汤玉麟公馆旧址


汤玉麟公馆旧址

  离开梁启超纪念馆,看到大多数人都选择出门右转,一直朝前走,那边的人很多。后来才知道那边通往意大利风情区的中心——马可波罗广场。我的下一个目标是袁世凯故居和冯国璋故居,要出门向左转,再左转,一直到海河边。

  骑上小黄车,向目标骑行。半路上发现一个很大的院落,里面有一栋很漂亮的欧式建筑。于是停车去看。

  这里是汤玉麟旧居。汤玉麟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很陌生,旧居门前的牌子上写着他是奉系军阀。对他的生平我没有兴趣,但对他的旧居很感兴趣。这座建筑太气派了,据介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该建筑共有三层,外观局部对称。建筑面积达3250平方米,共有55个房间。可惜大门紧闭不能参观,只能在门外拍照。


袁氏宅邸


冯国璋故居

  继续向前,来到了海河边。袁冯两个故居分布在道路两边,现在都用做商业用途,经营饭店酒吧之类。

  袁世凯故居建成于1918年,那时袁世凯已经去世两年了,是他的后人在此居住。所以严格地讲,这里不应该叫做袁世凯故居,叫做袁氏宅邸更准确。这是座三层德式小洋楼,外观精致美观。据说里面还有暗室和暗道,用做藏身和脱身之用。

  冯国璋旧居在袁氏宅邸对面,其规模比袁氏宅邸小,外观也不如袁氏宅邸漂亮。有关它的资料太少了。

  我的原计划是继续在意大利风情区逛游玩,然后去世纪钟广场,再从那里去劝业场和瓷房子。可海河的风光更吸引我,古文化街就在对面,李叔同故居、大悲禅院、天津之眼和天石舫也不算远。于是我改变行程,沿海河向西骑行。因为骑得太快,一不小心错过了李叔同纪念馆,不想再退回去了,想着最后一天还有机会去,便继续前行。离开了意大利风情区。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是第二天去的。这里是意大利风情区之外的另一片洋味十足的街区,面积还要更大些。由纵向排列的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五条主要街道,以及横向的桂林路、云南路、昆明路、河北路、南海路、新华路等街道组成。共有欧式建筑一百多座,名人故居众多。和意大利风情区一样,这里的许多洋建筑都用做商业用途或者是办公场所,作为纪念馆对游人开放的并不多,有些遗憾。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有观光马车,拉车的马训练有素,小跑起来浑身的铃铛哗哗作响,很远就能听见。马车上还有导游为游人介绍沿途的风景。如果不愿意骑行或步行的话,乘坐观光马车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五大道

  给许多小洋楼拍了照片,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堂。我先沿着大理道骑行。还特意按照地图的指引找到了教育家张伯苓的故居,可是门前连个标牌都没有,不知道是否找对了地方。这位对天津的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人,却没有得到太多的纪念。在过了和平宾馆后,拐上睦南道。这里的李勉之故居成了狗不理包子店。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在河北路与睦南道的交叉口,是五大道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疙瘩楼。这是一座外表由碎瓷装饰的小楼,曾是京剧名家马连良先生的故居。现在一半是博物馆,可惜正在装修,不对外开放;另一半是饭店,正在营业中。由瓷片装饰的楼房确实很有特色,也很漂亮,引得许多游人驻足拍照。

  疙瘩楼对面的饭店挂满了小红灯笼,漂亮又喜庆,也很引人注目。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五大道

  离开疙瘩楼后,改为步行,一路走一路拍,直到走出五大道街区。在五大道地标钟附近再次骑上自行车,去往下一个目标。其实五大道还有许多景点没有走到,只是那天的行程太紧,没有逗留更长时间。

古文化街和水上公园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天津有个古文化街,天津之行的第一天(10月3日)才终于来到了这里。

  古文化街又称津门故里,是一片由清代民间小式店铺组成的街区,内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民间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的集中地。有天后宫、玉皇阁等景点以及泥人张、皮影张、皮糖张、果仁张、蹦豆张、乐器张等老字号。很奇怪天津姓张的手艺人怎么这么多。

  经过了玉皇阁、戏楼、杨柳青年画店,我来到了风情美食街。傍晚的美食街人山人海,与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等地有一拼。随着人流缓慢挪步,看到了十八麻花店,还进去转了一圈。很想尝尝耳朵眼炸糕,可是那里的队伍实在太长,没时间也没耐心排,只好不买。看到了龙嘴大铜壶和皮影张,不过我并没有买茶水和皮影。进了泥人张的店铺,那些泥人实在可爱,真想买一对送给即将结婚的朋友。可是店员说因为易碎不给邮寄,要自己带,只好作罢。

  穿过整个街区从另一侧出来,见到了津门故里的牌坊,这里才是古文化街正门入口。


天津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

  同样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天津的水上公园,还见过公园的照片。照片上的景色很美,令我十分向往。

  天津之行的第二天,我游览的第一个景区就是水上公园,却觉得很失望。公园里水面较大,陆地面积较小,无论水上陆上都没什么景点。唯一的看点是步胜廊,古香古色,装潢艳丽。百科上介绍的那些美景我一处也没看到。这里有盆景园,还没到开门时间。开门了我也未必会进,因为各地的盆景园都差不多。看这里的自然环境,估计春天百花盛开时会很美,可现在是秋天。

  大概是因为免费的关系,公园里游人可是不少,廊亭里想找到一个没人的区域比较困难。许多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唱歌唱戏打牌,还有唱大鼓和梆子的。

  公园里有一处游乐场,许多家长领着小朋友进去玩。游乐场里也有一个摩天轮,在天津之眼建成前,它还是风光了一阵的。但现在人气明显不行了,因为相比之下它太小了。

  很快走到了公园的另一个门口。很奇怪在地图上看起来面积很大的水上公园为什么这么快就走出来了。再次查看地图才发现,原来是自己走错了方向。刚进公园不久,向前看,远处隐约可见奥林匹克中心的水滴体育馆;向左看,天塔伫立在比体育馆稍近一些的地方。于是打定主意往天塔的方向走。实际上往体育馆的方向才是水上公园的中心区域。那边有多座桥梁连接了几个小岛,可以纵贯整个水上公园。有两个方向有出口,一处通往天津动物园,另一处从神户园出来,离奥林匹克中心不远。

  虽然走错了路,但也不想再回去了,干脆将错就错,骑车奔天塔而去。

天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天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天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天塔)


天津广播电视塔(天塔)

  天塔即天津广播电视塔,高415米,曾是亚洲第一高塔。如今是亚洲第四,中国第三高塔。天塔是世界唯一的水中塔,曾是天津地标。

  走近天塔,塔下的小广场伫立着一块碑石,上面刻着时任天津市长李瑞环题写的“天塔”二字。塔的形状不像上海的东方明珠那么复杂,也不像广州的“小蛮腰”那么时尚,是较为常见的式样。塔身越往上越细,在四分之三处有飞碟状的旋转餐厅。塔身外墙就是裸露的水泥,呈现朴素的灰色。如果不是蓝天白云相衬,真的感觉很一般。难怪它很快失去了天津地标的地位。不过在网上看到它的夜景图片极美,可惜这次我没时间再来看它的夜景了。

和平路商业街


和平路商业街


和平路商业街


和平路商业街


天津劝业场


和平路商业街


和平路商业街

  对于小时候我的来说,水上公园和古文化街之外,天津另一个有知名度的地方便是劝业场。所以这次天津之行便把劝业场列入行程。

  劝业场就在和平路商业街上。有意思的是,这里人气最旺的街道并不是和平路,而是与和平路交叉的滨江道。这也是一条步行街,街两边商店林立,街上人头攒动,热门非凡,像极了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

  劝业场就在和平路与滨江道的交叉口,是天津最知名的商场,地位相当于哈尔滨的秋林公司或北京的西单商场。走进商场,那老式的楼梯让我产生身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错觉。只是上海南京路的四大商场哪一个也不如劝业场的规模大。

  劝业场对面是恒隆广场,面积比两个劝业场还要大。以前曾认识一位天津网友,她到上海旅游逛南京路步行街,说是很失望,因为上海的商场比天津的小太多了,一个大商场都没看到。当时还有点奇怪呢,毕竟上海才是中国第一大城市,而且商业零售业发达。我还告诉她可以去南京西路,那里有大商场。现在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要那样说了。上海的南京西路也有恒隆广场,但面积不如天津的这座大。

  不过现在中国城市有千城一面的趋势,尤其是步行街以及大商场,只是规模大小的差别。天津恒隆广场面积虽大,装修却显得太过简约了,没什么特点,人气也不是很旺。我在这里把在步行街上买的小吃吃完,然后沿着和平路继续向西走。


大公报旧址


大公报旧址


大公报旧址

  越往西走人越少了,虽然街道两边仍有不少商店。一座小楼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一家眼镜店,不过我的兴趣并不是因为眼镜店。这座小楼是大名鼎鼎的天津《大公报》旧址。《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1926年至1949年是它最辉煌的时期。当时提出了著名的四不社训:“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时任总编张季鸾,后任总编王芸生,著名记者萧乾、范长江亦成名于此。抗战前夕创办上海版。抗战期间天津版、上海版停刊,又相继创办汉口版、重庆版、香港版和桂林版,其规模和舆论影响力在国内报纸排名第一。抗战胜利后,上海版、天津版和香港版《大公报》先后复刊。1966年,大陆《大公报》终刊,而香港版《大公报》一直发行至今。

  这份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其诞生地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三处原址仅剩这一处,还用于商业用途,真是令人唏嘘。

望海楼教堂 大悲禅院 天石舫

  这三个景点都是第一天去的。


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是路过。当时发现错过了李叔同纪念馆,但并没有走回头路,而是骑车沿海河边由金汤桥去往天津之眼。路过狮子林桥,桥边有一座很漂亮的教堂,吸引我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这座教堂叫做望海楼天主堂,是著名的“天津教案”的发生地。可惜当时不是弥撒时间,并不对外开放。


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


大悲禅院

  继续前行过了金钢桥,天津之眼已近在眼前了。不过我没有马上过去,而是拐向了不远处的大悲禅院。我很少特意进寺院,之所以来大悲禅院,一来是因为它的名声大,二来是当时的光线太强,给天津之眼拍照的效果并不好。

  大悲禅院只收五元门票。但有点尴尬的是,离关门的时间已经很近了,虽说禅院面积不是很大,可现在进去恐怕还是参观不完。由于这个原因,加之我本就很少特意进寺院,于是只在外面流连一阵,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


天石舫


天石舫


天石舫


天石舫


天石舫


天石舫

  在天津之眼逗留一阵后,继续沿海河而上,来到了耳闸公园,这里有一艘汉白玉建造的石船——天石舫,比著名的颐和园石舫还要大,是海河观光游览的起点。可惜的是,此时的天石舫正在维修,不开放,无法登船看看它内部的情形。

  第二天晚上,为了观赏海河夜景,我又一次来到天石舫。虽然天石舫正在装修,但还是亮起了橘黄色的灯光,显得辉煌又祥和,令人想到秦淮河上的画舫,仿佛舫间有飘渺的笙箫声传来。

小白楼 解放北路 海河公园 瓷房子 世纪钟

  这几个景点都是第二天去的。


天津小白楼音乐广场


天津小白楼音乐广场


天津小白楼音乐广场

  小白楼离五大道很近,骑车只要几分钟就到了。这里也是一片商业街区,最初为街区命名的那座小白楼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一般会把起士林西餐厅的那座楼叫做小白楼。它也确实是白色的,也不算很大。

  这里的中心建筑是天津音乐厅,也有人误会它是小白楼。实际上它的颜色不是白色,面积也不小,形状猛一看有点像美国的国会大厦。


解放北路风情区


解放北路风情区


解放北路风情区


解放北路风情区


解放北路风情区


解放北路风情区

  解放北路类似上海外滩的中山东一路,路边都是老洋楼,而这些老洋楼多是银行。不同之处在于,上海的中山东一路就在黄浦江边,洋建筑全部在路的西边一侧;而天津的解放北路则是两边都有洋楼。另外上海外滩的洋楼较为高大,天津解放北路的规模小些。

  走在解放北路上,徜徉在老洋楼之间,真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海河公园


海河公园


海河公园


海河公园

  海河公园有点令人失望。公园狭长,没什么景点和设施,只有几座雕像很有历史感和生活气息。这一带的海河风光还不错。


瓷房子


瓷房子


瓷房子


瓷房子


瓷房子

  瓷房子是天津近年人气较旺的景点。

  瓷房子门前的道路较窄,加上游人多,显得十分拥挤。网上的攻略很多人都说,瓷房子没必要进去看,在外面看看就好。现在游人极多,买票的队伍排了很长,我更不想进去参观了。远远地停好了单车,在外面拍照。

  瓷房子是座三层小楼,看起来比疙瘩楼的规模小。但它更加漂亮,“瓷”得更加彻底。不仅楼的外墙贴满了瓷片,屋顶、窗子、栏杆、楼梯也都是瓷的,甚至围墙和院子里的小平房也是瓷的。而且用的不只是瓷片,还有整个的瓷器,主要是花瓶。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建筑,感觉既美观又震憾。

  不过这里的人太多了,太拥挤了,拍了几张照片后,只想着赶紧离开。后来看地图才发现,张学良故居就在往前走不远的地方,而我却走了相反的方向。


世纪钟广场


世纪钟广场

  世纪钟是一座巨大的钟,它真的有报时功能。表盘上的刻度是罗马数字,数字外圈是十二星座的浮雕。表盘外有两个巨大的钟摆,上面的是太阳,下面的是月亮。这是迄今世界上表盘最大、重量最大的艺术立体钟。

美丽的邂逅 难得的旅伴

  之所以把第三天单独列出来,是因为这天的经历和前两天大不一样。

很早就起床了,洗漱完毕,按照老板娘说的,把钥匙留在房间,房间门不锁,直接走人。还特意拍照留存。

  吃过早饭后,一鼓作气骑车到地铁站,第一站静园。

相识在静园

  静园本不是行程必去的景点,但前两天已经去过大部分景点,而且也没有完全按照行程走,今天忽然不知道该去哪里了。还是临时查看网站才想到去静园看看,之后再去南开旧址和鼓楼。如果还有时间和体力,会再去 意大利 街区,把第一天没走到的部分转转。

  乘地铁在鞍山道下车,出站后找到一辆小黄车,刚要骑,却发现车是坏的,于是推回停车处。这时,忽然有一个美女向我问路,她的声音很好听。巧的是,她问我静园往哪个方向走。这正是我要去的地方,问别的地方我恐怕还真不知道。于是我指给她该去的方向。有那么一瞬间,我忽然觉得可以不骑车,而是和她一起走。但马上又觉得那样太冒失了,于是再找一辆小黄车,还是骑车去。

  有点尴尬的是,新找的这辆小黄车虽然能骑,却有点小毛病,特别重,还会发出噪声,根本骑不快。而静园离地铁站只有300多米,还真不如和美女一起走路去了。

  骑到半路上,看到美女在路的左边走,她没有看到我。于是我继续向前骑到静园门口。静园门口人挺多,有旅游团。找停车的地方费了点时间,这里的人行道太窄,单车却不少。好不容易找到停车的地方,锁车又费了点事儿。等到我彻底停好车去门口买票,忽然发现那位美女已经到了,就在我的前面。

  这位美女中等个头,长发披肩,穿着朴素,还戴着副眼镜,一身书卷气,很像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我们之前仅仅是一个问路一个做答,总共只说了两句话,我都没有看清她的脸,但她现在出现我的面前,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出于礼貌,我与她打了招呼,告诉她我实际上也是要来静园的。她对于我的出现似乎有点惊讶,却很自然地接纳了我。于是两个纯粹的陌生人居然很有默契地成了旅伴。

  买票时,我们各买个的。这让售票员很意外,他一定以为我们是一起的,却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分开买票。


静园


静园


静园


静园


静园


静园


静园


静园

  静园是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与末代皇后婉容以及末代皇妃文绣寓居之所。溥仪于1929年由张园迁居于此,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此逃出天津去东北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其间,淑妃文绣与他离婚。

  初次听到静园的名字,还以为是像上海豫园那样的园林建筑,却不料原来是座洋建筑。主体建筑是座西班牙式二层楼房,两边有平房,总面积算不上很大,式样也不豪华。毕竟那时的溥仪已经不是皇帝了,甚至可以说犹如丧家之犬。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静园的面积不大,建筑也不华丽,但内部陈设仍不是一般富裕人家可以企及的。据介绍,建筑主体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存,主楼室内完全依据上世纪二十年代,溥仪居住时期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进行复原展示。甚至连大烟枪也摆上了。这很像南京的总统府和美龄宫,也是尽量复原当年的场景。

  美女说,她是武汉人,来天津参加同学婚礼,本应昨天回去,可一想到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来天津了,便把车票改签,今天特意来静园看看。巧的是,她乘坐的列车也是从天津西站出发,而且发车时间比我的车次只晚了十分钟。她之所以要来这里参观,是因为看过溥仪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我多年以前也看过溥仪的这本自传,但看到的那本书已经残破,内容不完整,又因为那时年纪太小,对这类书籍兴趣不大,也没记住多少内容。有关溥仪在天津的这段经历,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到的。对溥仪这个人实在是没什么好感,但是对民国的历史和建筑感兴趣,才特意来到静园参观。

  我们一边参观拍照一边聊天。美女说她也喜爱民国的历史和文化,我建议她去南京和上海旅游,这两个地方民国遗存多,她一定会喜欢。

  因为楼房的面积不算大,我们很快参观完毕。走出楼房,又来到院子里转转。院子正中有一座西式三层的喷水池,左边有一座紫藤花架,一个角落里有一株高大的槐树、几丛翠竹还有几块太湖石。不过最受人欢迎的却是出口处摆放的两个卡通人偶,男的西装革履戴眼镜,女的身穿旗袍,应该就是溥仪和婉容的卡通形象。人偶的形象很可爱,引得许多游人争相与其合照。

  在院子里,美女请我帮忙拍照留念,还主动帮我拍照。而我自己旅行时很少自拍,更不会找别人帮忙拍照。有个旅伴在拍照留念方面还是很方便的。有点奇怪的是,美女拍照时一定要摘掉眼镜,可能是怕镜片反光吧。她不戴眼镜的形象与戴眼镜时相差很大,甚至不像同一个人。一摘掉眼镜,那浓浓的书卷气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

意外之喜——游西开教堂

  离开静园,我的下一个目标想去南开学校旧址,可美女说她昨天已经去过了。她听说附近有教堂,她很想去看看。我们离津的车次都从西站发车,发车时间也很接近,于是很自然地可以继续作伴同行。我当然愿意与美女同行,于是临时改变行程,与她一起去教堂。

  在地图上看,最近的一座教堂太过简陋,没什么好看的。另有一座西开教堂,评价相当好,离这里也不算很远,于是我们决定骑车过去。

  两个第一来天津的陌生人就这样临时组团游天津了。因为不认识路,加之电子地图导航有时也不靠谱,看起来不远的教堂还是让我们费了点时间。好在我们还是顺利到达了。

  在教堂的院墙外拍了几张照片,因为逆光效果也不好。美女有点失望,又因为今天是周四,怕教堂不开门,便想离开去别的地方。我说都已经到了,就过去看看吧。于是我们来到教堂的大门前。

  有很多事都坏在“来都来了”上。不过这次不一样。


西开教堂

借用网友照片


西开教堂

借用网友照片


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

  我们的运气不错,教堂大门敞开,里面的人还不少。我们先在院子里转了一下,然后走进教堂。西开教堂外观高大雄伟,外墙色彩艳丽,色调为橙黄色。这一点显得比较另类。

  走进教堂,真是太高大上了!内部装饰色彩明快,豪华又不失庄重。美女也不禁惊呼:“这么好!这是我第一次进教堂。”

  更令我们欣喜的是,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是真正的教会婚礼。此刻神父正在给新郎新娘主持仪式。在礼堂最前面几排就坐便是两位新人的亲朋好友。奇怪的是,所有女宾都在头上别了个红色的头花,而且都别在左侧。美女说,她参加婚礼时也别了这样的头花,娘家的女性戴在右边,婆家的女性戴在左边。

  我们和许多游客一样,也找个位置坐下来,观摩这场婚礼。婚礼的仪式感极强,有交换戒指、宣读誓词等。忽然音乐想起,是管风琴的声音。二楼出现唱诗班的身影,人数不多,年龄有点偏大。不过无论琴声还是歌声都很好听。

  看了一会儿后,我们离开座位四处转转。教堂的墙壁上挂着一些以圣经故事为内容的油画,画前还摆放着铜质神像,形象可谓栩栩如生。教堂外的墙壁前摆放着宣传天主教的广告,向过往的游人宣传,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投入神的怀抱。

  我们从一个小门再次走进教堂。婚礼已经进入尾声,双方亲友全体起立,齐声高唱圣歌。这样的宗教婚礼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不那么热闹,但是隆重、庄严,更具仪式感。

同游鼓楼商业街

  离开西开教堂,我们还有时间。美女问附近还有什么景点值得看看。我便说了我的下一个目标是鼓楼,离这里也不远。美女也有兴趣要去看看,于是我们骑车出发。

  去鼓楼的路程稍有点远,但我们仍然骑车去,我们都喜欢骑行,更何况天津的路很适合骑行。

  在经过了几条小街道之后,我们来到了宽阔的南门外大街,路过南市旅馆街,对面是大悦城。比起上海闸北的大悦城,天津鼓楼的这座大悦城实在太大了,这又让我想起了那个说上海没有大商场的天津网友。天津的商场果然很大,无论是恒隆广场还是大悦城。

  大悦城经常会更换装修主题。现在的主题是宠物主子,这令美女很感兴趣。看得出,她喜欢小动物。这又和我一样。


鼓楼商业街


鼓楼商业街


鼓楼商业街


鼓楼商业街

  再往前走一点,过了一个牌坊便是鼓楼商业街。这样的商业街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不过天津鼓楼商业街可不只是一条街,也不只有一个鼓楼。这里有三个博物馆:格格府典藏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和天津老城博物馆。格格府很小,一看就没有多少典藏。美女说,这里看上去就是给人拍照的,恐怕没什么看头。这个小博物馆还是收费的,并且有工作人员在门口招揽生意,感觉很别扭。我们两个都不想进去。我们两个对戏剧都不感兴趣,戏剧博物馆自然也被我们排除在外。

  进老城博物馆前,我们绕鼓楼走了一圈。此时已是中午,阳光十分强烈,逆光拍照效果极差。之前给牌坊拍照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现在拍鼓楼也一样。鼓楼的四个门上分别写着“镇东”“南定”“安西”“拱北”这实际上是当年天津的四座城门的名字。其中东南两面顺光,还是可以拍出好照片的。但令人反感的是,东面城楼上挂着红色横幅,实在煞风景。现在类似的横幅和标语已经成了新型城市牛皮癣,在许多景点都能看到,十分讨厌。美女也和我一样反感这些“牛皮癣”,这是我们的又一个共同之处。


天津老城博物馆


天津老城博物馆


天津老城博物馆


天津老城博物馆


天津老城博物馆

  老城博物馆是一座三进四合院,面积不算大,有古香古色之感。再现了当年居住在老城的人们的生活场景。摆设都仿照当年的式样。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一张床上摆着一张小桌,桌上有一个水烟袋,旁边还有一个鸟笼。这应该是当年一些纨绔子弟的标配了吧?我们两个都坐在床上拍照留念。另一个房间里有一个火炕,不过不是真的。火炕上有个小炕桌,桌上放着两张簸箕,簸箕里有花生等干果。这让我想起了东北人家。也难怪,好多天津人包括北京人都是从东北迁来的。

  博物馆没有像样的院子,倒是有几条挂着红灯笼的过道显得很喜庆。我在这里又给美女拍了几张照片。角落里还有一处老城砖雕展示墙,那些砖雕图案优美,工艺复杂,真不知道是怎样做成镂空的,有的甚至是多层镂空。不过煞风景的是,这里也有多处标语。

离别


天津大悦城(南开店)

  离开鼓楼商业街,我们打算找个地方好好吃一顿午饭。景区附近当然有吃饭的地方,但往往是价格高,味道差,我们都不想在这里吃。我提议去大悦城,那里肯定有吃饭的地方。

  骑车来到大悦城,吃饭的地方可真是不少。可令我们惊讶的是,每一家饭店门外都有许多人在等位,我们的时间不多,不可能等的。于是我们离开大悦城,到旁边随便找个小店每人吃了一碗面。我们两个对吃的都不是很在意,不像有的人旅游,吃当地的小吃是最重要的目的。这又是我们的共同之处。

  我们边吃边聊,才知道她是中学语文教师,带毕业班,因此很忙。她今天必须回 武汉 ,明天就要上班了。一起吃饭,得以更近距离地观察她,感觉她的年龄比我刚见到时判断的要大一些,很可能已经三十左右。不过问女人的年龄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我当然不会问。我提出互加微信,她爽快地答应了。她的微信用的是真名,不过内容很少,我怀疑是个小号。为了公平起见,我把自己的真名用微信发给她。微信的朋友圈有她昨天的行程,让我惊讶的是,昨天我们的许多行程都重叠了,我们甚至有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景点,只不过那时就算遇到也互不认识。她很喜欢旅游,已经去过不少地方。去过最喜欢的景区是九寨沟。

  吃完午饭,我们在饭店门口分手,相约在高铁站见。

天津西站

天津西站

  我先在附近的超市买了点吃的,晚饭肯定是在高铁上吃,但我不喜欢高铁上卖的盒饭。虽然味道还行,但价格实在不合理。美女也提醒我买点在火车上吃的东西。后来回想起来,她很可能是暗示我帮她也买一份,她觉得自己可能来不及买。美女给我印象最好的方面就是落落大方,但这件事她显然有点不爽快了。她明说让我帮忙我肯定会帮,因为我并没有想到她的时间会不够用。她说她要去旅店取行李,而旅店在离西站只有四站的地方,而且离地铁站很近。算起来时间还是足够用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不紧不慢地去往西站时,她却说可能要赶不火车了。我怀疑她住的旅店离西站并不是只有四站,或者离地铁站有点远。结果等到我到达西站时,她乘坐的那趟车已经开始检票了。这里检票提前的时间很多,她应该还来得及,但也蛮紧张的。

  美女让我帮她看看她的车次在哪个检票口,具体在哪个位置,这样她可以在到达西站后直奔那里。另外从地铁站出来怎么走也要我看看。我便把从地铁站到西站的线路和西站的照片,以及她需要去的检票口的照片都发给她。天津西站很新,也很漂亮,不远处的老站成了历史的见证,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我乘坐的高铁是从天津西站始发,可是居然晚点了。美女说,她倒希望她的车次晚点。高铁站有卖洋快餐的,我打算给她买一份,又不知道她到了哪里。在微信问她,她也不回话。眼见她应该到了,我去电梯口处迎她,结果反而错过了。过了一会儿她回话说,已经上车了。此时离开车时间还有十分钟,想买快餐还是来得及的。但她说已经在车上了,不想再折腾了。我们错过了在车站的见面,很遗憾。原本还以为可以一起等车,等车期间可以好好聊聊天呢,却不料时间这么紧张。

  我的火车晚点五十多分钟到达上海。美女的火车没有晚点,她下车后还要乘一个小时的地铁才能到家,这也和我一样。

  虽说最后有点遗憾,但我还是庆幸能有这场美丽的邂逅。两个素不相识又都是第一次来天津的人居然成了旅伴,而且像老朋友似的一起游玩,互相拍照,共进午餐。我们有那么多共同之处,有那么多的共识,并且那么默契,实属难能可贵。只是不知道命运为什么要安排这场邂逅。无论如何,我会珍惜这次相遇,这将是永远美好的回忆。

吐个槽

  三天的天津之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天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交通等市政建设方面的硬件设施也足够好。然而天津并没有成为旅游热门城市,不知道是宣传不到位还是软件没跟上,很可能两个原因都有。

  第一天晚上找到旅店所在的小区,打电话询问具体位置。不一会儿,一位操着天津口音的大妈过来接我。她人蛮热情,但并没有领我去旅店,而是去了一栋住宅楼的顶层。这里分明是出租给大学生的出租房,共有四个房间,客厅、卫生间公用。这可不对劲了,因为订房间的时候有两种房间,一种几十元的,一种一百多的。两种房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卫生间一个公用一个独用。我因为觉得公用不方便,才特意选了独用的。结果她现在告诉我卫生间是公用的。我提出质疑,她便让我现在查看。还说不满意的话现在可以给网站客服打电话退房。我打开APP查看,房间设施分明写着卫生间公用。心里立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恨自己当时没有截图。其实截图也没用,大不了退房,她才不会在意。而这个时间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我上哪儿再找房间去?看房间真是挺干净,人也累了一天,懒得再折腾,于是住下来。

  吃完晚饭打算洗澡,可问题马上又来了,房间里只有牙具,居然没给准备洗浴用品。这也太过分了。以低价充高价也就算了,连起码的用品也不给准备。于是打电话给老板娘,最终她同意给买一条毛巾,真是小气。很快,小毛巾送来了,虽然不满意,但总算能洗澡了。

  APP上房间的照片显示有一台液晶电视,实际上只有一台屏幕很小的晶体管电视。分明是以次充好了。

  在网上订房间时,特意查看了某些房间的评论,发现一个现象,天津的老板只喜欢听好话,对于不好的评价,哪怕对方说的是实情,他们也会恶语相向,至少是冷嘲热讽。他们从来就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对方只能完全顺着他们。“嫌不好去住贵的地方啊!”“嫌贵别节假日来啊!”“您可真难伺候!”之类的回复随手便可以翻到,不这样回复的商家真是凤毛麟角。做服务做到这份上真是让人无语了。比如我订的这个旅店,分明是故意涨价还以次充好,但我在评价里表达自己的不满,店主便会立刻冷嘲热讽,分明是得了便宜还卖关子,之前的热情劲儿荡然无存。虚伪到这种程度真是可怕。如果不改变这样的服务方式,天津难以进入旅游热门目的地的行列,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有点浪费了。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