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游房山万佛堂。

游房山万佛堂。

周末休闲,在家呆坐深感无聊,于是和爱人商量去附近一游,想起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万佛堂村,孔水洞附近的山峰上万佛堂华塔,于是驱车前往一游。

航拍万佛堂

航拍万佛堂

万佛堂两侧各有一座辽代和元代的古塔,万佛堂左侧华塔修建于辽代,系密檐塔,砖混结构,原高高30米,现24米,自1995年春动工修复,于1996年完工。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单层砖构,由塔基、塔身、塔顶三个部分组成。塔基是典型的辽塔形制,即由须弥座及仿木构的平座组成。八角形塔身的四个正面砌出券门,南门可入塔心室。其馀三面是假门,塔外壁有浮雕菩萨、力士像。塔上部呈笋状,装饰着小龛,龛内各供佛像,每龛下饰有伸向外的砖雕象首或狮头,塔之下部为圆形花簇状塔身。据北京市文物部门考证,是北京地区仅有的两座华塔之一。(另一座是位于丰台、建于金代的镇岗塔)

万佛堂华塔

万佛堂华塔

万佛堂华塔

万佛堂华塔

万佛堂华塔

万佛堂华塔上精美的浮雕

万佛堂华塔上精美的浮雕

万佛堂华塔上精美的浮雕

华塔的斗拱结构

华塔多盛行於中国北方一带,现存尚有七八座。\"华塔\"一词由来可能是因为这类塔刹十分肥硕,雕饰甚多,有如一根盛开的花棒,因名华(花)塔。其装饰题材具有一定的佛教内涵,即表现毗卢舍那佛所居住的\"莲花藏世界\"。据传说在该世界内毗卢舍那佛可化身为一千个释迦,分居在大千世界。华塔塔刹的每一小龛即代表毗卢舍那佛的一个化身,共同构成莲花藏世界。据此佛教涵义,因而称这种表现莲花千佛造型的塔为\"华塔\"。可以说华塔造型是佛塔建筑开始摆脱仿木构形式的束缚,努力追求表现宗教意识,从而开创了佛塔艺术创新的道路。

万佛堂右侧的是建于元代的八角七级密檐式“龄公和尚舍利塔”,古塔高约18米,也是从木结构楼阁式塔发展而来。在第一层的塔身,饰以佛龛、佛像、门窗、斗拱等雕刻。此双塔岁月历久,从塔身上的装饰图案可看出传统文化、五行八卦,风水阴阳对当时人们思维的影响。

龄公和尚舍利塔

龄公和尚舍利塔

万佛堂、孔水洞及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堂之下有著名的孔水洞,是发育在奥陶纪石灰岩地区的巨大溶洞,原名\"水帘洞\",因唐宣宗年间有一位比丘号溪的老人在此创建万佛堂,遂改称\"万佛堂孔水洞\"。洞内有泉,原来水势汹涌,现今已近干涸。洞壁存有隋大叶十年 (公元614年)刻经和隋唐时代雕像。唐代修建的万佛堂早已废圯,现存的万佛龙泉宝殿是明代重建无梁建筑,据资料记载,堂内三壁嵌满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镌刻的\"万佛法会图\"汉白玉浮雕,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正中雕释迦佛坐像,两侧雕乘狮文殊菩萨像和乘象普贤菩萨橡。前后有天王、神人、侍者等。或双手合十,或献花奉宝,形态不一。

万佛龙泉宝殿

万佛龙泉宝殿旁的石碑,因没有开放,只能用长焦镜头远远的拍一下,上面内容不详,这也是旅游以来觉得文保部门做的最不到位的地方,对碑文石刻应当在附近立上现在的印刷体原文,也让参观者可以了解一下历史沿革。

万佛龙泉宝殿门楣

山峰上建有凉亭,可供游人休息。

站在万佛堂花塔塔旁的山上极目远眺,隐蔽在青松翠柏之中,残存青石瓦片的庙宇、新建的住宅小区尽在眼底。房山万佛堂,是周末踏青休闲的不错去处。

关于作者: 再别康桥1228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