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18.12.1白马古道探秘。

18.12.1白马古道探秘。

把辛苦的忙碌宝送到学校,

看她高高兴兴的走了有些心疼,

小人儿这么累一周七天都忙,

又是低分、淘气问题宝,

备受批判却依旧快快乐乐!

唉,无奈,教育现状呀!

多想也无益,

还是驱车密云锻炼身体,

外加缓解一下升学的压力吧!

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旧时的白马古道,

南有茶马,北有白马。

白马古道是关内和关外,

经商或行军的重要通道,

是北京的东北大门,

也是现在北京的三大文化带之一。

因看到青年报上的介绍,

便产生了兴趣,

准备也去走一走前人的路。

通过这件事,

忽然发现自己竟对历史和古迹有了倾心,

也算是附在旅游爱好旁的一条蹊径吧。

现在天亮的晚,

快八点才看到太阳。

远处红彤彤的火球,

好似挂在电线杆上的路灯:

已经到达密云境内:

好有特点的楼顶,宛若宫殿,有点高高琼楼玉宇的感觉:

进入密云水库地段,

看到了水库大鱼小鱼的雕塑:

沿水库西侧继续向北,到达了白马古道的起点冯家峪镇:

先去独秀峰:

虽是峰,却不高,远远矗立十分醒目,想想古人行商路过这里,是不是也会坐在山下歇歇脚,或是登上峰顶远眺一下?

逆光,拍的有点暗,但也能看清山上刻的字:

进入十二月人迹罕至,

满处溜达寻找上山的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绕到独秀峰的另一面,

还是没有找到上山的路,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继续加油找:

路越走越长,

独秀峰却越离越远
。边上栗子树上的栗子皮,也咧开嘴笑我们笨:

遇到一位老大爷,

才为我们指明了路,原来刚才路过入口,却没有注意。上山路有些破旧,但还算好走:

终于到达了峰顶的小亭子:

古松很好看:

山下的金秋:

山顶海拔才240多米:

某些人又做出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

空巢二人转:

下山前往第二处,西白莲峪村的古长城。

白莲峪村的白莲灯:

古长城就在村子里:

中间这根杆子有点碍眼:

开始登长城,我已多次成为好汉
。这段上城路应该是后来修补的,偶有灰黑色的砖石才是旧迹:

终于爬到了真的古长城部分:

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就止步于此吧,山上的风实在是太大太凉了:

路边的野果已干涸,

虽然很甜却只剩下一层皮了:

继续前行,

如今的白马古道已经是8号柏油县道了:

一不小心过了白马河关,这里已然是关外,立即感觉飞沙走石,狂风乱吼,凉意寒寒,当然,我说的有点夸张。不过确实如此,关里关外没差几步,温度感觉竟这样不同:

番字石刻到了:

这些石刻始于元代,是谁刻的?刻于哪日?刻者的身世如何?又可曾幸福?我好像又想多了

石上的六字真言,

唵(ng)嘛(ma)呢(n)叭(bi)咪(mi)吽( hng):

石刻古迹对面的古老商店,古老的不是外表而是里面:

好像小时的合作社,那时听不懂,以为叫“核桃社”
。来了便不白来,买了些这边自产的小食物:

石刻古迹旁有座小寺庙,但没开门:

开始往回走,去看白马关城堡,又一匹大白马,

城门上的匾有字,

但很难辨认,

况且我还没戴近视眼镜。

不用盘查,我自由出入城门。仿佛能想象出当年驻守的官兵,以及过往的商人与百姓。

一门之隔,

我在关外他在关内:

换一换,

我又在关内他在关外:

这面墙详细记述了白马关名字的来历,

以及当年这里的事情:

简言之就是(自己编写):

曾有白马,嚣张彪悍,

见人咬人,见边就踢。

一日玩耍,河中嬉戏,

杨家六郎,一跃骑上,

驯服此马,成为坐骑,

带它征战,扬名沙场。

将军不在,立马城口,

辽兵见马,立即逃窜。

因为此典,名白马关。

看完白马关,继续回走,

沿路看到一群大鹅,

有黑有白很是漂亮:

肚子咕咕,去吃水库鱼吧!

店家自己腌的鱼,

免费赠送品尝:

辣炒矮倭瓜十分好吃,

一盘子吃光光:

一大份密云水库鱼头泡饼来了,

可此时肚子里已满是倭瓜,

没吃几口就饱了

吃饱后孩爸有些犯困,

我便提议回到冯家峪,

他在车上补觉,我去捞点儿鱼,

好给家里养的小螃蟹补充点营养:

结果,水太清了,

一条鱼也没捞到,

别说捞了,

就连看都没看到一条

搜了搜网络才知,

鱼都躲着呢,

不可能没鱼只是自己没经验!

下次一定得有备而来!

游玩毕,归家时,

恰又见日落,一早一晚,一日便已过......

密云的白马古道,

我们走过了

关于作者: 眉雨轻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