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卢沟桥与宛平城。

卢沟桥与宛平城。

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和宛平城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沟桥的车道正对着宛平城的城门。

深深的车辙印,展现着历史的苍桑。

1937年7月7日傍晚,永定河畔的宛平城传来了29军战士们的歌声:“日本军阀,国民之敌,为国为民,我辈天职……“这是29军士兵在吃饭前唱的《吃饭歌》。唱歌的士兵们个个神情悲愤。宛平城外,就是虎视眈眈的日本兵。

数百名日军全副武装气势汹汹闯向卢沟桥,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士兵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礼要求。日军遂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并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

7月8日晨5时,卢沟桥北面防守的29军219团一个连大部血洒卢沟桥,仅4人生还,铁路桥和回龙庙失守。

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37师110旅旅长何基沣,守卫卢沟桥的部队是正是何基沣部下的219团。听到卢沟桥的炮声,他马上亲率220团来援助,并组织敢死队,带上手榴弹和大刀,天黑后突袭日军,夺回失守阵地。

亲背大刀的少将旅长站在自己的150人的敢死队面前,声音震耳发聩:“我辈是爱国军人,受人民养育,当以死报国。卢沟桥就是我们29军的坟墓!“

这位获得一级解放勋章的未来共和国农业部长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去世之后,他的骨灰,就撒在卢沟桥旁,和他曾经血洒疆场的麾下们一起继续守护着祖国的日月和星辰。

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五月,决定修建的。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从金代算起,我们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卢沟桥下,冬季少水。

却也不完全干涸。

桥东西长266.5米,南北宽7.3米,全用白石砌成,有桥拱11个,桥墩10个;桥畔有石碑两座:一座记载着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上是清乾隆皇帝亲题的\"卢沟晓月\"四字。

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502个。

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马可·波罗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
桥的东头是宛平县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卫京都的拱极城。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

城内北侧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纪念馆前广场上的醒狮雕塑。

我们认真仔细地参观了纪念馆,脑子里回到那烽火岁月,无数先烈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浴血奋战。

卢沟桥邮局

卢沟桥第一小学

秀恩爱的伍叔伍娘。

关于作者: 七哥行天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