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子监街,有个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国子监街又称成贤街,是北京城唯一保存四座牌楼的街巷,也是北京市唯一以街命名的文保。
成贤街西口
成贤街西口
成贤街东口
国子监街
下马石,来到此处,文官下轿,五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重。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的1287年,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的最高学府,也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是按照左庙右学的规制修建的。面向南方分左右,左边是孔庙,右边是国子监,所以游客要参观孔庙、国子监两个院落。
2.先师庙
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从唐朝开始,凡是学校都要建孔庙,庙学合一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大特点。也因此,全国建有孔庙上千所,至今保留下来的有三四百所。除了庙学合一的孔庙外,曲阜孔庙是孔子的家庙,也是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孔庙,还有一所孔子家庙在浙江衢州。北京孔庙不仅是国子监师生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供元明清三代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因此,在全国上千所孔庙中是规制最高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去世,享年73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曾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民心,决定建学校,修孔庙。经过历代扩建、修葺,到民国5年(1916)北京孔庙形成的现在的规模和格局。占地22000平方米,由三进院落组成,由南向北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2.1先师门
先师门是北京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一般来讲,各地孔庙的第一道大门叫棂星门。“棂星”是古代皇帝祭天时第一个要祭祀的星宿,由此可见古代皇帝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敬仰,祭孔如同祭天一样重要。乾隆三十三年(1768)孔庙重修后,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先师庙”匾额,悬挂于大门之上,因此此门便被称为先师门。
先师门是孔庙和国子监这组建筑群中唯一保留元代建筑风格的建筑,檐下斗拱硕大稀疏,给人古朴的感觉。而对面第二道大门“大成门”的斗拱则是明清建筑风格,装饰性更强。
2.2进士题名碑
从先师门到大成门之间是孔庙的第一座院落,是为祭孔做准备的场所。东西两边的建筑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神库、致斋所。 院子四周有许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进士题名碑”。
进士题名碑与我国的科举制度有关,科举制度是我国历朝历代培养和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1905年废止,共持续了1300年。北京孔庙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其中元三块,明77块,清118块,碑上面刻了五万多名进士的名字和籍贯。我们熟悉的很多历史名人都是进士出身,在碑上能找到他们的名字,如明朝的于谦、袁崇焕、张居正、严嵩,清代的刘墉、纪晓岚、李鸿章、林则徐、翁同龢、蔡元培等。
明清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三级考试: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于阴历八月在省城的贡院举行,皇帝钦命正副考官,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会试于乡试的第二年阴历三月在京师(顺天府)贡院举行,由礼部主持,属于全国统一考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贡士才有资格到紫禁城参加殿试。殿试在阴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出题并监考,参加完殿试的人都称为进士。进士排名分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名额不等。
2.3大成门
孔庙的第二道大门为大成门。大成一词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赞颂孔子思想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大成门下东侧的石碑为“孔子加号碑”,元大德十一年(1307)七月,元武宗皇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是历代帝王给予孔子的最高封号。
大成门上东西两侧各有乾隆石鼓五枚,共十枚。为清乾隆年间仿先秦石鼓复刻而成。先秦石鼓于唐代出土于陕西岐山,因形状似鼓而被称为石鼓,鼓上刻有文字,字形为大篆,内容是帝王游猎古诗,称“猎碣“。先秦石鼓是”国中之宝“,乾隆皇帝因”惜其岁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因而重新刻制。因此被称为乾隆石鼓。乾隆石鼓一共两套,一套在北京孔庙,另一套放在承德孔庙,现在避暑山庄可以看到。先秦石鼓早年辗转徙迁,曾放在北京孔庙有六百余年,现存放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大成门东西两侧各立有一块石碑,东侧碑文记载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刻石鼓的缘由与经过,由乾隆皇帝撰文并御书。
西侧为“石鼓歌碑”,内容是唐朝韩愈所作的石鼓歌,赞颂先秦石鼓的,由清朝大书法家张照所书。
2.4中院:御碑亭、砚水湖、触奸柏
穿过大成门就进入到孔庙的中院,中院是祭祀的场所。
主建筑为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神位和皇帝行礼的地方,中院东西两庑供奉着先贤先儒的牌位,每年举行国家祭孔时,皇帝会派官员分别祭祀先贤先儒。
甬道两边有十一座御碑亭,加上前院的三座,孔庙有十四座御碑亭。中院的御碑主要记载了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平定边疆内乱的重大史实。
院内有一口明代古井,乾隆皇帝给它取名砚水湖。古代参加科考的学子都会喝这口井的水,考试时也要用此水研墨,以求帮他们考出好成绩,考中进士,甚至中状元。
这是一株北京孔庙最古老的柏树,叫触奸柏,植于元朝,至今约八百年。据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次嘉靖皇帝派严嵩代替他祭祀孔子。当时严嵩准备上月台行礼,走到台阶中央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树枝摆动,掀掉了他的帽子,弄得他非常狼狈。没多久,严嵩就被罢官,所以百姓认为这棵树很有灵性,可以辨别奸臣。因此称此树为触奸柏,也叫辨奸柏。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树干中央有一个树瘤,形状很奇特,感觉像人脸。
大成殿的孔庙的主建筑,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神位以及四配十二哲。在古代国家祭孔的规制是:皇帝亲自祭孔时,在大成殿内祭拜行礼;如果是王公代替皇帝祭孔,则在月台上行礼,不能进大成殿;而如果是大臣代替皇帝祭孔时,则只能在月台下祭拜。
2.5大成殿
大成殿高33米,面阔九间,两根柱子之间是一间,进深五间,屋顶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是古建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殿内金砖墁地,整体建筑的规制与故宫太和殿几乎相同。大成殿上有两块匾额,大成殿匾为乾隆皇帝御笔,万世师表匾额为康熙皇帝御笔亲书,意为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学识是千秋万世的老师和表率。
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每位皇帝继位后,都要在祭孔之后题匾赞颂孔子,并颁布全国孔庙,各地孔庙均要制匾并悬挂在大成殿内。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牌位,上面写着“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大成殿东西两边有四配十二哲的牌位。四配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分别为复圣颜子(颜回),宗圣曾子(曾参),述圣子思子(孔伋),亚圣孟子(孟轲)。十二哲中有十一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另一位的南宋理学家朱熹。
大成殿内所有匾额文字均出自儒家经典 ,蓝底金字为清朝皇帝御匾。民国建立后,遵照当时教育总长范源濂指示,将所有清帝匾全部取下,改悬时任大总统黎元洪的“道洽大同”题匾。
大同一词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同篇是儒家思想的太平盛世。“道洽大同”赞颂儒家思想为人间正道,意思是奉行儒家思想则可以成就天下大同的理想。上款为中华民国六年三月吉日,道洽大同上面为大总统印,下款为黎元洪敬题。
1985年,所有清帝匾复原重悬挂,殿内悬挂八块清帝御笔匾额,从雍正到宣统皇帝,按照继续先后顺序左右左右悬挂。
生民未有,雍正皇帝题写,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赞叹自有民生以来,没有超过孔子的人。
与天地参,乾隆皇帝御书,出自《中庸》,形容孔子圣德之伟大,足以与天地相配。
圣集大成,嘉庆皇帝御题,尊崇孔子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圣协时中,道光皇帝题,意为圣人之道,协和万邦,凡事要处置得当,达到中庸,才能国运昌盛。
咸丰皇帝的“德齐帱载”,帱指覆盖,载指承载,赞扬孔子品德高尚宏大,像天一样无不覆盖,像地一样无不承载;同治皇帝的“圣神天纵”赞颂孔子是圣人为天意,孔子具有超人的才能、高尚的品德。
光绪皇帝的“斯文在兹”,出自《论语》,斯文指周公相传之礼乐典章制度,兹指这里。称颂孔子继承周代礼乐制度,开创了儒家学派。
宣统皇帝的“中和位育”,出自《中庸》,儒家认为中庸是最佳状态,只要天地万物“致中和”,便能各安其位,万物自然能生机勃勃。
大成殿内摆放的许多礼器、祭器、乐器,多为清代遗存。乐器有敲击类的大型乐器,如编钟(馆内一级文物)编磬。弦类乐器,琴和瑟。
木制乐器,柷和敔
展板中有对这些乐器及礼器的详细介绍。
2.6崇圣祠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崇圣祠”,原名启圣祠,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场所。每年国家祭祀孔子时,皇帝会派官员到崇圣祠祭祀孔子的先祖。主殿为崇圣殿,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祖牌位,两边有四配父母的牌位。
现在的崇圣祠的“大成礼乐”演出的场所,每年4-11月每天4-5场,每场15分钟,整点演出,免费观看。
崇圣祠是相对独立的院落,文化景观的孔子72弟子的大型瓷板画,这套瓷板画是在景德镇烧制而成,是我国最大一套72贤瓷板画。
院内的孔子像是用一整块辽宁岫岩玉,按照孔子身高等比例雕刻而成,高1.92米,形象采用的是吴道子的孔子画像。
2.7乾隆石经
乾隆石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展厅,里面主要陈列着乾隆年间所刻的儒家十三部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左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整个展厅内的石碑都是1956年从国子监各堂移至此处。大部分石碑的御制石碑,也有不少是御书石碑,都十分珍贵。
康熙皇帝的“御书圣经碑”,因为此碑内容是四书中《大学》第一章内容,俗称大学碑。
紧挨着大学碑的十六块大碑为乾隆皇帝御书,其中十三块是“御制说经文”石刻,是乾隆皇帝对儒家经典的体会和理解写成的文章,刻于乾隆六十年(1795),原立于国子监彝伦堂中。两块是乾隆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满汉各一),一块乾隆御制丁祭释奠诗。
四块 卧碑是康熙御笔,是康熙皇帝为河南四处题写的匾额文字,后刻碑立于国子监敬一亭内。
“功存河洛”,为大禹庙所题,(开封古吹台)大禹庙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的,赞颂大禹治水的精神。
“昌明仁义”,为孟子游梁祠所题(为纪念孟子到魏国国都大梁——今开封游学时所建)赞扬孟子宣扬仁义。
“灵渎安澜”,为桐柏县(河南安阳)淮渎庙所题,淮渎庙是祭祀淮水水神的庙,意思是希望淮水不再泛滥,保持安澜。
“嵩高峻极”,为嵩山中岳庙所题,希望学子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学习精神。
颜回与子路石像以南大部分是“乾隆石经”的碑刻。乾隆石经(十三经)约63万字,共刻在189块石碑上,因为刻于乾隆年间,所以称为乾隆石经,是我国现存最完整和正确的一套官刻石经。
乾隆石经为楷书,是工匠们照一人手稿所刻,此人是江苏金坛人,叫蒋衡,是清代国子监的贡生(太学生)。他游历长安(西安)时看到了唐代所刻的开成石经,由于开成石经的手稿当年是由唐代国子监师生二三十人共同抄写,所以字体不一,略显凌乱,尤其是蒋衡看到开成石经确实如史书记载,内容有很多错误,感到非常遗憾,于是决定自己整理一套正确的十三经。蒋衡从雍正四年(1726)开始到乾隆二年(1737),历时12年,完成了十三经的整理和抄录工作。后由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将这份手稿献给了朝廷,乾隆皇帝将手稿存于紫禁城中的懋勤殿中。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帝决定刻十三经立于太学,为了嘉奖蒋衡这种尊经的精神,乾隆皇帝决定用蒋衡的手抄本为蓝本动工刻石。乾隆石经用时三年,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完工。乾隆皇帝刻立十三经的目的有二,一是要出一套标准版教材,二是希望这些儒家经典可以更长久的流传后世。
走出乾隆石经展厅,经储才门,就到了国子监。
3.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代(1287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国子监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由三进院落组成,中轴线的建筑由南到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楼、辟雍、彝伦堂、敬一亭。
3.1集贤门、持敬门、退省门、太学门
国子监的第一道大门叫“集贤门”,顾名思义,是指国子监是一个聚集、培养贤能人才的地方。国子监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大门的颜色是黑色的,这是现在北京唯一一个可以看到的黑色大门的古建。
第一进院落在古代是用来停放官员车马的场所。
东侧的门为“持敬门”,与孔庙相连。每月的初一十五,国子监的师生会在祭酒(校长)的带领下,通过持敬门到到孔庙去祭孔。“持敬”的意思是要对至圣先师孔子持有一种无比崇敬的心。师生们进入孔庙之前都会整理衣冠。
持敬门对应的西边的门叫退省门,通过退省门可到达当时学生的宿舍,退省的意思是希望太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学习后,回到自己的宿舍,还要“吾日三省吾身”,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国子监的第二道大门是太学门,上有太学匾额,进入这道门就将纳入教学区了。
在古代,国子监又被称为太学、国学,是当时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通常被称为太学生、监生。学生来源主要是由各府、州、县通过考选的优秀学生,就像进贡一样被送到国子监读书,所以这些学生也被称为贡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还有一些历史、文学以及法律等学科,同时还要学写作八股文,以便将来参加科举考试。在官办学校读书的学生,他们的目标基本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官。因此,官办学校可以说就是培养官员的场所,而国子监就是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培养官员的学校。
3.2琉璃牌楼
进入太学门,迎面是一座三门四柱七楼琉璃牌楼,此牌楼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这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而建的牌楼,上面是乾隆皇帝的御书“圜桥教泽”, 背面是学海节观。
圜桥教泽的圜,意指围绕,桥指辟雍的四座桥。意思是皇帝的教化周流,恩泽广布四方。
3.3学生上课的教室——东西六堂
东西两侧是太学生们上课的教室,称为东西六堂。
东西各有三堂: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 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 。明朝时分年级,初级班3个,中级班两个,高级班1个,学制三到四年。太学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上大课,平时以自学为主,遇到问题请教各堂的老师。国子监的老师也是官员,各堂老师官职为助教、学正、学录。 东三堂有两个常设展览,率性堂是“国子监原状陈列展”,介绍国子监历史的展览,另一个是“金榜题名”,是介绍科举制度的展览。
3.4辟雍
国子监的中心建筑为辟雍,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匾额为乾隆皇帝御书。辟雍四周环水,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大殿,形制独特,有水有殿,合在一起称为辟雍。
自古中国皇帝就非常重视教育,从东汉开始每位皇帝都会亲自到太学来讲学。乾隆四十八年(1783)乾隆皇帝下旨遵照周礼修建辟雍,以供清朝皇帝讲学之用。
辟雍这种名称的建筑源于我国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当时的辟雍是建在湖中心小岛之上,四周环水,外围有树木环绕,是周天子学习、议事的场所,据汉代学者蔡邕解释,辟雍的辟是通假字,通玉璧的璧,指湖水环绕小岛,清澈透明,就一块无暇的玉璧。而雍为水中陆地、土丘的意思。
乾隆四十八年(1873),领命修建辟雍的总负责人为刘墉,他带领工部连设计带建造,用了一年多,于乾隆四十九年(1874)冬完工。这座辟雍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专供皇帝讲学的宫殿,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当时除了辟雍之外还建有附属建筑,包括甬路东西的两边的御碑亭、琉璃牌楼和钟鼓亭。
御碑亭里的两块石碑上刻的是相同的两篇文章:《御制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和《三老五更说》,这两篇文章是满汉平行互译的。两块碑正面(南面)是《御制国学新建辟雍环水工成碑记》,东边石碑的正面为汉文,西边石碑为满文:石碑的背面(北面)为《三老五更说》,西边石碑的背面为汉文,东边石碑的背面为满文。均为乾隆皇帝御书。
辟雍大殿为正方形,屋顶为四角攒尖鎏金宝顶式,门窗装饰为三交六椀菱花图案,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
辟雍内部约300平方米,中间没有柱子,采用的是抹角架海梁法,俗称斜角架大梁。是北京少有的无梁无柱殿。此内部设计还与和珅有关,当时工部设计为殿内有四根大柱子,乾隆皇帝不满意,就把此事交给了时任户部尚书的和珅,让他另定做法,和珅最后提出建议:去掉立柱,改用抹角架海梁法。这个建议有两个好处,一是没有柱子显得殿内非常宽敞,不挡视线,二是可以节省四千多两银子,因此乾隆皇帝非常满意,采用的和珅的建议。
皇帝来讲课称为临雍讲学,清朝皇帝讲学时,要求京城所有学校学生都要参加,包括在京官员,所以讲学活动能达到四五千人,而听讲人员只能在环水以南,不能进入辟雍。古代没有扩音设备,在辟雍外的台阶下站两名专门为皇帝传话的传胪官,太学门口还有两名。皇帝讲一句,传胪官传一句,两名传胪官同时喊,太学门口的传胪官听到后再传一遍,这样就可以保证参加活动的所有人都可以听到了。
辟雍内有三块皇帝御笔匾额:乾隆皇帝的雅涵於乐,道光皇帝的涵泳圣雅,咸丰皇帝的万流仰镜。
3.4彝伦堂
彝伦堂也是国子监的主建筑,是举办大型活动和仪式的场所。没建辟雍之前,皇帝在这里讲学。正中的匾额为康熙皇帝御笔题写。彝伦堂是国子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元朝,叫崇文阁,用于藏书,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明永乐年间改建,功能发生了变化,改称彝伦堂。藏书楼建在东北角,称御书楼,现已无存。
彝伦堂前露台平时是国子监召集监生列班点名、集会、上大课的场所。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在彝伦堂举行,那就是科举考试之后的释褐簪花礼。科举考试结束后有许多活动,如金殿传胪、恩荣宴等,举行释褐簪花礼那天,新科状元带领所有进士到过自己,先去孔庙祭孔,然后到彝伦堂前举行释褐簪花礼。所谓释褐是指脱去布衣换上官服,簪花由国子监祭酒主持,为这些进士帽子上插金枝。所有进士还要拜恩谢师——为表示感谢老师的培养之恩,国子监祭酒代表全国的老师接受新进士的行礼。
在月台的东侧有一个日晷,这个日晷是古代太学白天的计时工具,放在这里已经有五六百年了。
3.5老师的办公室——博士厅、绳愆厅
彝伦堂东西有两间办公室,西边“博士厅”,博士是太学里级别最高的老师。
东边为绳愆厅,是国子监从事管理的重要部门,相当于现在的教导处,负责人是监丞,是仅次于校长副校长的第三把手。古代学校规章制度非常严格,师生们违反了校规、犯了错误都要被送到绳愆厅接受惩罚。这些监生轻则被开除关押,重则被流放,甚至丢掉性命,所以当时的太学生不是好当的。
3.6槐树的传说——罗锅槐&复苏槐
在辟雍殿西北侧,紧靠圜池石栏,还斜立着一株巨大的古槐,人称“罗锅槐”。据史书记载,修建辟雍时,将彝伦堂以南几十株槐、柏树移种二门外和雍和宫内。
相传罗锅槐因为树龄已长,树干粗大,被列入砍伐之例,因刘墉爱惜古槐,力排众议,才得以保留。但不久,辟雍竣工,乾隆皇帝率文武百官前来视察,走到这棵树旁灵机一动,笑问群臣:“诸爱卿,此槐象谁?”大家心领神会,笑而不答。因刘墉天生背驼,为人机敏耿直,滑稽幽默,背地里人称“刘罗锅”。皇帝心说,你刘墉说出话来,常使我难堪,那“坏点子”都藏在罗锅里,罗锅槐,罗锅坏,音同意亦同。我把你的罗锅砍了,看你“坏招”从那出。于是指着槐树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如今,在古槐粗干的阴面罗锅处,砍削的痕迹还清晰可辨。
在彝伦堂前灵台西侧,“博士厅”门前,有一株由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矮墙围绕的双干古槐,史称彝伦堂古槐,是京城最知名的古树之一。
相传古槐为曾两任国子监祭酒的许衡亲手所植。清乾隆十六年,时逢乾隆母亲慈宁太后六十寿辰,本已枯死的古槐忽发嫩枝新绿,枯而复荣,又称“复苏槐”。一传十,十传百,众人皆认为是吉祥之兆,又恰遇大学士蒋溥奉命“释奠”孔庙,当即绘图赋诗恭呈圣上。乾隆得知后非常高兴,并提笔咏诗赞其瑞,朝中大臣也纷纷赋诗作画颂扬。时任管理国子监的大臣观保等也不甘落后,上疏请刻“御制古槐诗”碑,立于西讲堂正中以垂永久。而今,这株古槐依然枝繁叶茂,是国子监700多年的活见证。
3.7敬一亭
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不对外开放。主体建筑叫“敬一亭”,建于明嘉靖六年(1528),是为了存放嘉靖皇帝缩写的“敬一箴”一组石碑而建。康熙皇帝的四块卧碑也放在敬一亭内。
敬一亭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面积约三百平米。
四周砌有红墙,自成院落,小院正门上方刻有“敬一之门”四字,两边平墙有砖刻团龙图案。
敬一亭东侧称东厢,为国子监祭酒办公室,西侧称西厢,是古代留学生读书生活的场所。国子监是唯一一所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