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辛丑年初秋潭柘寺一游。

辛丑年初秋潭柘寺一游。

简介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始建于西晋,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潭柘寺在晋代时名叫嘉福寺,唐代时改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其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称其“潭柘寺”。

地理位置

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交通

公交:从前门、阜城门、乘游7,或在苹果园转931路可直达。

自驾:从北京市区出发,可在五孔桥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国道可直达潭柘寺。

          从河北方向来,可经过野三坡景区,出来上108国道,经马各庄、霞云岭、佛子庄直达潭柘寺。

门票

门票价格:55元/人

历史与文化

1、历史

       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 年),是佛教进入北京地区后所修建最早的一座 寺院。如此算来,到今年潭柘寺已经 1700 岁了,这也是“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一语的由来。 当时的潭柘寺名为“嘉福寺”,规模不大,建成之后,一直没什么大的发展。后来经过北魏和北周两次大规模“灭佛”,逐渐走向衰败。

      潭柘寺的兴盛始于唐代,与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有关。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 年), 华严和尚在幽州都督张仁愿的赞助下,以嘉福寺为中心,重建寺庙。华严和尚带领僧众填平了寺 前一个叫“青龙潭”的大水坑,修筑殿宇,扩建寺院,潭柘寺雏形初现。寺院后山有两股泉水, 一眼名为龙泉,一眼名为泓泉。两股泉水不仅满足了寺院日常的生活用水,而且还能灌溉附近的 大片土地农田,华严和尚将嘉福寺改为“龙泉寺”。后人尊华严和尚为潭柘寺的“开山祖师”。 

       唐朝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下令在全国毁坏佛寺,令僧人还俗,潭柘寺因此再次 荒废。直至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师与 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宗风大振”,从而使潭柘寺走出“武宗灭佛”的阴影,重新兴盛起来。当时 潭柘寺的规模已经相当宏大,有僧人上千名。 明清两朝是潭柘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明代自太祖朱元璋起,历代皇帝及后妃都信佛,再 加上当时宦官机构庞大,权高势重,他们为了年老以后出宫有一个安身之所,不惜耗尽积蓄,到 处修建寺庙。明代两百多年间,或由朝廷拨款,或由太监捐资对潭柘寺进行了多次整修和扩建, 使潭柘寺确立了今天的格局。 

       在清代历史上,先后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 4 位皇帝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康熙曾多次亲 临潭柘寺,赐寺名“敕建岫云禅寺”,并亲笔题写了寺额,从此潭柘寺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 皇家寺院。连深居简出的雍正皇帝也曾到潭柘寺,并留下一首七言律诗《潭柘寺》,对潭柘寺优 美的风景大为赞赏:“省耕郊外鸟生欢,敬从袛林拥入鸾。法苑风飘花作雨,香溪雨激石鸣喘。 含桃密缀红珠时,嫩箨新抽碧玉竿。胜地从容驻清华,慈云镇日护岩峦。”雍正一生所作诗篇不 多,这首《潭柘寺》成为研究清代历史的宝贵资料。乾隆皇帝也多次游幸潭柘寺,每次都有赏赐, 并留下了大量题咏。

                                                                         潭柘寺历代大事年表

2、潭柘十景

       清代,潭柘寺由九龙戏珠、雄峰捧日、千峰拱翠、平原红叶、锦屏雪浪、层峦架月、御亭流杯、 殿阁楠薰、万壑堆云、飞泉夜雨组成的“潭柘十景” 名冠京华。

3、潭柘寺二宝

       潭拓古寺有 “ 四宝 ” , 一为 “ 画祖 ” , 二为 “ 自油柱 ” , 三 是 “ 白石唐佛 ” , 四是 “ 石鱼 ” , 其中大雄宝殿就占了两个:“画祖” 和“自油柱”。 “ 画祖 ” 是大殿东壁 巨大的 “ 指画 ” 壁 画 , 上绘潭拓寺开 山祖师华严大师在蕉林下乘龙欲飞情景 。 工笔重彩 , 表情生动 , 栩栩如生 。 “ 指画 ” 技法所做之画 , 幅面2米就属难得珍品 , 而潭拓寺大雄宝殿此 巨幅 “ 指画 ” , 长达13米多 , 高近7米 , 属于珍品中的珍品了。 “ 自油柱 ” 是佛像前原来的两根大柱 , 十分奇特 , 每年春秋之际 , 柱子自身渗出油脂 , 仿佛为自行涂饰油漆一般 , 故名 “ 自油柱 ” 。 此柱于康熙三十三年因失火烧毁,不存。

       现在潭柘寺的二宝:

       (1)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2)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有龙王殿,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150公斤,看似铜,实为石,击之可发五音,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

4、潭柘寺建筑分布

        潭柘寺这组庞大的寺院建筑群大体上分为中、西、东三路。中路是主要殿堂建筑的所在,轴线由寺院南侧牌楼开始,依序串联起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已拆除)、毗卢阁 5 座正殿,前后共 5 进院落;东西厢房的位置原本是客堂、客厨、果房、米库、面库等寺院附属建筑,现大多改作商用。西路则是次要殿堂建筑的所在,从南到北依序为:梨树院、楞严坛、戒坛、观音殿,共 4 进院落;戒坛以西又有大悲坛一进院落,最北端的观音殿位于全寺的制高点,周边分布有孔雀殿、大悲殿、文殊殿、普贤殿、龙王殿 5 座小型殿堂。东路是几组庭院式的建筑,从南到北依序为:竹林院、延清阁、方丈院和金刚延寿塔,共 4 进院落;地藏殿和圆通殿分列在金刚延寿塔的两侧。东路以东、寺院的东北角是清代帝王的行宫院,庭院正中点缀着万岁流杯亭,将其分为前后两进院落。

       寺院建筑群的外围,还分布着安乐延寿堂、老虎洞、西观音洞、东观音洞、财神殿、紫竹禅院、少师静室等小型建筑,也大多采用了四合院的平面形式。

寺内现存历史建筑中,戒坛、金刚延寿塔为明代所建,其余均为清代所建

潭柘寺留影

1、入口

白皮松位于潭柘寺山门外东南角的安乐延寿堂内,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有“森林活化石”的美誉。这株白皮松种植于辽金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树龄。它高达30米,主干粗壮、枝条纤细修长、针叶小巧秀气;整棵树以斜向上的趋势舒展开来,树冠呈伞形,为安乐堂的第一进院落营造了美妙、宜人的阴翳。树木通体纯白,色泽素雅,与安乐堂内沉静超然的特质浑然一体。

2、牌楼

       牌楼重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康熙年间第一代住持震寰和尚创建。《潭柘山岫云寺志》卷一“中兴重建”中记载了“圣祖仁皇帝赐金重修及赐御书额曰:敕建潭柘山岫云禅寺”的历史,在震寰和尚的亲自主持下,用近两年的时间,整修了寺院上下共计 300 余间屋舍。毗卢阁、三圣殿、大雄殿、天王殿、山门牌楼等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以及圆通殿、药师殿、伽蓝殿、祖师殿、钟鼓二楼等中路附属建筑,都在同一时期修建完成。但对于建筑具体的始建年代,只有少数几座有相关的史料信息,其余已无法考证。

       牌楼高二十五尺,面阔三十五尺,进深八尺,采用四柱三楼三间的形式。汉白玉基石上立红漆柱子,柱上有斗拱:明楼施平身科斗拱 6 攒,柱头科、平身科均为单翘三昂九踩斗拱;次楼各施平身科斗拱 4 攒,柱头科、平身科均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拱。屋顶均采用单檐庑殿顶的形式,上面覆有黄色琉璃瓦。明楼正中的横枋上,有一块汉白玉的石匾,南面为正面,书有“翠嶂丹泉”四个楷体金字,北面书有“香林净土”四字。这八个字是清康熙皇帝玄烨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亲笔题写的,笔力遒劲、入木三分,是寺内现存不多的书法佳作之一。

      1978 年,由北京市政府拨款,对潭柘寺内主要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并于两年后重新对外开放。其中对潭柘寺牌楼的修复尤为巧妙。在此之前,潭柘寺已经年久失修,又经历了文革期间的空前浩劫,整体的修复工程非常浩大。牌楼也是屋顶歪斜、立柱朽烂,柱子根部已呈褐色海绵状,只能通过两侧的戗杆勉强支撑。但由于当时的资金大多都被殿堂等主体部分的修缮所占用,如何在成本、工期、人力等诸多限制条件下,尽善尽美的完成对牌楼的修复,就成了一大难题。经由工人师傅和专家学者的共同讨论,最终得到了理想的方案。首先由工匠们在牌楼四周搭起脚手架以保护屋顶,并用千斤顶将歪斜的屋顶支撑起来找平;牌楼的上半部分由此脱离了朽坏的根部,悬浮在半空中。清除掉朽木屑之后,工匠们又采用四块预制的弧形钢板夹住了楼柱尚存的部分,并通过螺栓固定;四块钢板合抱起来正好是一个空心圆筒,再通过石础的部位注满水泥,进一步增强了钢柱的强度。待水泥凝固之后,在楼柱表面重新饰以红漆,外观上看几乎毫无破绽,内核却已经是坚固无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清式牌楼原有的风貌。整个工程以极微小的成本和代价,达到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牌楼与其前后的场地共同构成了潭柘寺外的先导空间,潭柘寺严整的中轴线也以此作为开端。来访的游人、信众在走过漫长曲折的甬道、登上十余级石阶之后,首先看到的是牌楼舒展的飞檐,随后才正式进入了寺院的主体部分。

3、山门

       山门重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震寰和尚主持创建。山门高二十七尺,面阔三十三尺,进深一十三尺,共三开间;主体部分采用砖石结构,无柱、无斗拱,屋顶为单檐歇山顶,上面覆有灰色青瓦。山门的三间均为石拱门,中门略高、略宽于两侧门,门上方两侧均雕刻有石柱头。山门南立面正中的额枋上,悬挂有一块汉白玉的石匾,书有“敕建岫云禅寺”六字,是清康熙皇帝玄烨于三十六年(1697)驾幸潭柘寺时所写。中门与东侧门之间的墙面上,悬挂有木联“潭柘寺”。山门东西两侧的砖墙中段饰以红漆,上面分别写有“佛日增辉”和“法轮常转”共八个大字。

       山门位于潭柘寺的最南端,是整座寺院的主入口;其中,中门常年处于关闭状态,东侧门一般作为入口,西侧门则作为出口。山门以南环抱有一条宽约 8 米的带状水流,它发源于潭柘寺东北方半山腰上的“龙潭”,几乎围合了寺院东、南、西三侧的院墙,正所谓是“山环水绕,甫临初地,心目为之旷然”。山门两侧的院墙与水道之间,空出了一段狭长的小路,向东可通往“北京市潭柘戒台风景区管理处”、“潭柘寺僧团法务生活区管理处”,向西则可经由一段平缓的上坡,抵达潭柘寺内西路的主要建筑空间。

       怀远桥位于正对山门的水面上,沿中轴线设置;东西向宽二十一尺,南北向长二十八尺,两侧立有石栏。怀远桥的桥面宽度与山门东西两间的拱璧相呼应,引导性极强;桥上视野开阔,可由此观望左右两边的山水景致,清康熙皇帝玄烨在《夏日潭柘寺》中写道“爱此户外泉,俯视涓涓清”,想必就是站在怀远桥上凭栏俯瞰时的所见所感。桥下的水流如今早已经干涸,但在桥两侧的方池中遍植花草,亭亭而立,气氛同样是清新雅致。

       怀远桥以南,在甬道两侧、沿池岸的位置设有两组石碑,东西各四座,均为清代或民国时期所立,主要记叙了清代修建潭柘寺的基本情况。

“敕建岫云禅寺”六字,是清康熙皇帝玄烨于三十六年(1697)驾幸潭柘寺时所写

墙上所写:“佛日增辉”

墙上所写:法轮常转

4、钟楼、鼓楼与天王殿

钟楼

鼓楼

5、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潭柘寺最为高大雄伟的建筑,整个建筑为重檐庑殿顶结构。 “ 大雄 ” 意为 “ 大勇士 ” , “ 一切无畏 ” 的意思 , 是对释迎牟尼的尊称。在大殿上檐的匾额是赵朴初写的”大雄宝殿“四字,下檐是清代乾隆皇帝手书”福海珠轮“的龙戏珠横匾。大雄宝殿的殿背东西各有一个鸱吻,这对碧绿琉璃鸱吻高2.9米,鸱吻上系有鎏金长链,气势轩昂,是北京古建筑保存下来最好最大的鸱吻之一。相传潭柘山下原有个海眼,寺址本是个水潭,唐朝的华严大师在此传经时,潭龙也来听讲,有所感悟,但总是看不见大师的容貌。后来山神告诉它说,大师只有在生气的时候,天龙鬼神才能见到。因此潭龙故意把碗里的饭撒在地上,惹得大师生气。它果然看见了大师的面容,于是 连忙施礼赔罪,表示愿舍潭为寺。当天夜里,风雨大起,潭水化成平地,水中涌现出两个鸱吻,后来用作大雄宝殿上正脊两端的建筑构件。实际上,鸱吻是古今建筑物上的镇物,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属水,尅火,故以其形象置于屋脊来镇免火患。据说,康熙皇帝初来潭柘寺时,在马上看到鸱吻跃跃欲动,大有破空飞去之势,于是命人用金链锁住。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释迦佛像,神态庄严,两侧分立阿难、伽叶塑像。

6、大铜锅

       潭柘寺以前有三口大锅,一口锅是熬粥用的,一口是蒸馒头用的,一口是炒菜用的。现在能看到的这口锅是用来炒菜的,另外两口锅今已不存,这口炒菜的锅直径一米八五,深一米一。熬粥的锅最大,它的直径三米五,要刷锅要搬梯子下去,据说熬一锅粥要用三百六十斤小米,八百担干柴,要熬十几个小时才行。这个锅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漏沙不漏米”,有人问这沙子都漏下去了,米为什么漏不下去,因锅底有一个小锅,直径有五十公分,深三十公分,等到锅里的水一开,米粒就往上浮,沙子就沉到小锅里了,所以喝粥不用担心。第二是“增僧不增米”。在京西地区有一句民间谚语,“潭柘寺的粥锅,加水不加米”,这是因为这口锅实在太大了,即使是来上几十个到此挂单的云游僧人,潭柘寺也无需再另做饭,只需往粥里加些水就行了,粥也一点都不显得稀。大铜锅的灶坑有一丈多深,烧火的和尚要通过台阶上下灶坑。在灶眼的上方,镶嵌着一块汉白玉石匾额,上刻“潭柘寺”三个大字。当年寺内的老方丈害怕寺院遭受火灾,因而刻了这块石匾,镶嵌在灶口的上方,每日里被火焚烧,据说这样就可以使寺院免于火灾,同时也是时时刻刻提醒烧火的僧人,小心用火,防止火灾。

        ”救命宝锅“的传说:

        相传,用这口锅煮粥,无论来多少人总喝不完,于是有民谚说 :“潭柘寺的粥锅,添人不添米。”

        这铜锅,本来也很平常,是寺内和尚们炒菜做饭常用的炊具,只是比一般老百姓家里的锅个儿大些。 据说,早年有一次潭柘寺开戒,前来受戒的和尚纷纷从各地带来一些粮食 送入寺中。这一年天旱,四面八方的饥民看到每天有这么多和尚带粮食到潭柘寺,便都围在寺门外等待“舍粥”。 到了开戒那天,寺内原有的和尚以及将要受戒的和尚,还有等待舍粥的饥民,聚集了约有千百余人。寺内原来 做饭常用的一口铜锅,一次能下两担 米,但要给这么多人吃饭,就显得太小了。这时,方丈请人抬出寺内最大的一口锅,高有六尺,直径有丈余, 一次煮粥能放米十担。这口铜锅支起来后,开始每天煮粥供给僧众。

       潭柘寺舍粥的消息一传开,十里八乡的饥民纷纷前来讨粥喝。眼看着寺内的粮食不多了,但是戒期还未 到,老方丈愁坏了,只好让和尚们每次少吃点,以求延缓些时日。然而, 即使精打细算,到了戒期第五十天还 是断粮了,眼看着还有三天才结束戒期,粮食没了,如何度日?老方丈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没办法,他来到天王殿,跪在佛爷面前不停磕头, 请佛爷帮忙想主意。

       在天王殿里,养着两条青蛇,众 僧分别叫它们大青和二青,大青长约 一尺,二青长约七寸,平日里这两条蛇总是趴在供桌上,寺内的和尚对它们很尊敬。这天,老方丈来求佛,大青听他讲完后,冲他点点头,老方丈迷惑不解。过了一会儿,只见大青从供桌上下来,窜到殿外。没多久, 一个小和尚跑来天王殿,向老方丈报告发生了奇事,说“平日开饭,人光 粥净,今日开饭,大伙吃完一看,锅里的粥还是满满的。”老方丈将信将 疑,赶紧离开天王殿,到粥棚查看。 果不其然,粥锅里满满的,众僧和饥民也在议论纷纷,老方丈问大家是否吃饱了,大家都说吃得饱饱的。老方丈来到锅前,盛了一勺粥亲口一尝, 味道奇香。

       就这样,这锅香粥一直喝了三天,到受戒期满锅里的粥才被喝光, 锅底露出一小堆骨头。老方丈一看, 大叫一声“不好”,扭身快步奔向天王殿,原来他想起了大青。来到殿前 供桌上,大青踪影全无,只见二青在落泪。老方丈长叹一声 :“罢了,大青准是为救大家跳粥锅了!”从此以后,这口粥锅便成了潭柘寺的一宝。

      

7、古树

(1)娑罗树(七叶树)

       潭柘寺的七叶树一共有九株,其中最出名的有两株,位于潭柘寺中路最后一进院落,斋堂院内南侧;在东西两边对称设有两座正六边形的汉白玉石栏,其中各生长着一株娑罗树,与帝王树和配王树相对称。说起七叶树,可能市民有所不知,但是说起它的另一种叫法“娑罗树”,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在潭柘寺出名的几株古树里, 娑罗树榜上有名。据说在历代高僧长眠的潭柘寺中,高矗着两株开满白色花朵的巨大古树,它们就是娑罗树,因其掌叶分为七瓣,故又名为“七叶树”。相传七叶树是印度高僧智幻种植于此,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树上的白色花朵仿佛在墨绿色的树上插满了白色的佛塔。两株娑罗树外观相近,高约 20 米,直径 1 米有余;西边一株稍粗壮些,需要两个人拉起手来才能勉强环抱一周。树冠呈张开的巨伞状,枝叶向各处肆意伸展,体态婀娜多姿。两株七叶树又与北面两株古银杏树,即“帝王树,配王树”左右对称,南北相配,可谓是相辅相成。

       在佛经中有记载,佛祖释迦摩尼是在“娑罗双树”下涅槃的,因而被视为是佛门的圣树。这一树种原产于印度,随着佛教传入我国,才逐渐被一些佛寺所引种。目前,北京地区除潭柘寺之外,只有卧佛寺、大觉寺等几处规模较大的佛寺中种有娑罗树。清康熙皇帝玄烨曾在《清圣祖御制娑罗树歌》中称赞道:“娑罗珍木不易得,此树惟应月中植。想见初来西域移,山中有人多未识。海桐结蕋松栝形,千花散尽七叶青。”

(2)帝王树与配王树

        帝王树

        帝王树是潭柘寺内年岁最高、也是最为著名的一株古木。帝王树为银杏树,俗称白果树。帝王树高40 余米,直径 4 米有余,植于唐代。相传在清代,每当新皇登基,此树就长出一枝新干,以后逐渐与老干合为一体。乾隆皇帝来寺游玩时,御封“帝王树”,这是中国历史上对树木敕封的最高封号。

       配王树

       银杏树属于雌雄异株,只有两棵不同“性别”的树在一起才会开花结果,所以栽种时一般是一雌一雄。并且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配王树理应是雌性银杏树,不过也许是古人错点了鸳鸯谱,待配王树长大后,发现也是株雄树,因此帝王树和配王树永远都不会结果。

(3)西府海棠

(4)百事如意树

       百事如意树位于斋堂院最北端、毗卢阁前西侧。所谓“百事如意”是指一棵柏树与一棵柿子树相伴而生,主干相距不足 1 尺,生发出的枝叶更是难舍难分、几近叠合。人们取其谐音,“柏柿”即“百事”,并赋予它们美好、吉祥的含义。柏树属柏科常绿乔木,分枝细小稠密、针叶浓厚,树冠呈竖长形;柿树属柿科落叶乔木,枝叶开展、果实橙黄,树冠呈球形。两个差别很大、几乎毫无关联的树种能够相伴共生、互不排斥,实属罕见。

(5)探春

(6)二乔玉兰

        二乔玉兰位于斋堂院最北端、毗卢阁前东侧,与百事如意树相对。二乔玉兰又名“朱砂玉兰”,属木兰科落叶小乔木,是木兰与玉兰的杂交种;它花朵硕大,紫中带白、兼有双色,人们因而用三国时期的大乔、二乔相喻,将其命名。潭柘寺的这两株二乔玉兰种植于明代,已有 400 余年的树龄。每年 4 月开花时节,双色玉兰争相在枝头绽放,一树锦绣、满园馨香,是潭柘寺内最受欢迎的景区之一。正所谓是“三春一绝京城景,白石阶旁赏玉兰”。北京地区常见的为白玉兰,紫玉兰较为少见,而潭柘寺的玉兰紫中带白,兼有两种颜色,十分娇艳,好似三国时期东吴乔公之大乔、小乔两位倾城之女,故而人们以“二乔”相誉,称其为“二乔玉兰”。

8、毗卢阁

        毗卢阁重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震寰和尚主持创建。毗卢阁高四十七尺,面阔十丈有余,进深三十八尺,面阔为七开间,进深为四开间,是一座双层硬山木构架建筑。最南侧一进有外廊,廊柱为长方形,饰以绿漆;内侧柱子为圆柱,饰以红漆,二层则全部为红漆圆柱。柱上无斗栱。上下两层的额枋上均绘有旋子彩画,以蓝、绿为主色,局部点金,以几何纹样为主要装饰图案,藻头处绘有旋子图案,其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毗卢阁的屋面很有特点,由青色泥瓦铺设成大面积的底色,正中有一个黄色琉璃瓦镶嵌成的菱形。在我国的佛教寺院中规定,无论其地位有多显赫,在建筑的屋面上都不允许使用黄色琉璃瓦,只能采用绿色或其它颜色;从屋面这一处细节也足以体现潭柘寺的等级在一般佛教寺院之上。毗卢阁屋脊上的雕饰同样非常精美:在大脊正面镂空雕出游龙戏珠的图案,八条神气活现的长龙追逐着中间一颗升腾着焰火的宝珠;背面雕刻的则是凤戏牡丹的团,六只展翅盘旋的彩凤簇拥着一朵朵盛放的牡丹;屋脊两端的一对硕大的鸱吻也是美轮美奂,吻前的图案为降龙戏珠,吻后的图案为百鸟朝凤。在上层檐下正中的额枋上,原有清康熙皇帝玄烨于三十六年(1697)题写的“毗卢阁”匾额,现已丢失;下层门额上,挂有清乾隆皇帝弘历题写的“圆灵宗镜”四字横匾。

        毗卢阁的上下内室在过去是最庄重肃穆的地方,只有方丈和尚和执事和尚才能进入,“游者不轻入也”,普通的僧人也无法涉足。上层阁内原有三身佛,即佛祖释迦摩尼的应身、化身、教化身塑像。下层阁内供奉着五尊佛像:正中是法身佛,全名为“摩诃毗卢遮那”,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东侧第一尊是南生佛,象征“福德”,第二尊是东方阿闲佛,象征“觉性”;而西侧第一尊是西方阿弥陀佛,象征“智慧”,第二尊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象征“事业”。

站在毗卢阁前看帝王树

站在毗卢阁前看配王树

帝王树

9、圆通殿、地藏殿与金刚延寿塔

       毗卢阁位于中轴线上最后一进院落的北端,是潭柘寺中路的后殿,殿堂左右各有配楼一处,过去是珍藏佛经及朝廷赐品的地方。东西两侧与之平齐的位置,分别为圆通殿和药师殿,二者同样重修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震寰和尚主持创建。圆通殿位于毗卢阁以东、舍利塔以西,建筑坐北朝南,高二十一尺,面阔三十九尺,进深二十九尺,立面为三开间;殿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的本身像,其两面排列着观世音菩萨的 32 种应身像,合称为“观音三十三身”。

  

        金刚延寿塔又称“舍利塔”,是明代朝廷宗室越靖王朱瞻墉于明正统二年(1437)所建。塔内所藏是皇太后的生辰八字和佛经,越靖王朱瞻墉希望以此来为皇太后祈福和延寿。金刚延寿塔高五丈,基座长、宽各五丈。主体部分为覆钵形藏式塔,砖石结构,通体涂白,样式与北京城内的妙应寺白塔有几分相似;基石部分采用四方形须弥座,上面有三道环形的“金刚带”,立面呈“亚”字形。覆钵形的塔身之上,高耸着圆锥形的塔刹,塔刹上有 13 道环带,象征着佛家所说的“十三天”,塔刹的最顶端雕刻有象征日、月、星的饰物。

10、药师殿

       药师殿位于毗卢阁以西,建筑坐北朝南,高三十一尺,面阔三十五尺,进深二十一尺,立面为三开间;殿内供奉的是净琉璃世界教主,即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

11、观音殿、普贤殿、文殊殿与龙王殿

        观音殿重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第三代住持德彰和尚监造。观音殿高四十一尺,面阔六丈,进深四十九尺,面阔为三开间,进深为两开间。台基四周有石栏围合,主体部分采用抬梁式木构架,柱子、门窗等构件均饰以红漆;额枋上绘有和玺彩画。柱头上有斗拱:明间施平身科斗拱 6 攒,次间各施平身科斗拱 4 攒,角科、柱头科、平身科均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拱。屋顶采用单檐歇山顶的形式,上面覆有黄色琉璃瓦。南立面正中的额枋上,悬挂有“莲界慈航”的横匾,是清乾隆皇帝弘历驾幸潭柘寺时所赐;乾隆皇帝弘历还写有两副楹联,“绕户竹风翻妙偈,当空水月涤尘襟”、“树匝丹崖空外合,泉鸣碧涧静中闻”,原挂于观音殿内,现已遗失。观音殿是整座潭柘寺的制高点,“地势殊高,可俯而临观也”;建筑形制与其之前的屋殿大同小异,但在屋顶形式、屋面用色,以及斗拱、彩画等细部处理上,都体现出其较高的等级。

       观音殿内正中供奉有观音菩萨像,端坐于莲花座之上,表面饰以金色;观音像前两侧侍立有龙女和善财童子。殿内左侧存放有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妙严公主的拜砖,“元妙严公主持观音文,礼大士,拜痕入砖欲穿也;额、手、足五体皆印,岁久砖坏,两足痕存”,可见她为父赎罪的心意之虔诚;明代高僧达观还作有《妙严公主拜砖赞》一诗,与拜砖一同存放在梨木匣中。明万历壬辰年(1592),慈圣孝定皇太后来潭柘寺进香时,见到这块拜砖深受感动,特意将其请到宫内,让后妃们观览,后又归还给潭柘寺保存,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砸毁。

       观音殿位于西路最后一进院落的北端,在东西两侧与之平齐的位置,分别为文殊殿和普贤殿,普贤殿以西又有龙王殿;观音殿前设有数十级台阶,更衬托出大殿的高耸之势,台阶东西两侧分别是孔雀殿和大悲殿;以上五座殿宇均重修于清雍正年间,由第三代住持德彰和尚监造,建筑坐北朝南,以观音殿正中为轴线对称分布,平面格局严谨。文殊殿高二十六尺,面阔三十四尺,进深二十五尺,立面为三开间,左侧附香灯寮二间;原是明代万历年间住持达观大师的住所,名为“一音堂”,清康熙年间改建为文殊殿。普贤殿原为祖堂,尺寸、规制与文殊殿相同,右侧附香灯寮一间。龙王殿高二十二尺,面阔二十五尺,进深二十一尺,立面为三开间。孔雀殿高一十七尺,面阔二十五尺,进深一十五尺,立面为三开间,左侧附香灯寮一间;大悲殿尺寸、规制与孔雀殿相同。

        石鱼位于潭柘寺西北角的龙王殿,悬挂于殿前门廊的西侧,是“潭柘四宝”之一。石鱼本是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一位名为凤遇云的财主捐送给庙上的,原件已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在展出的是其复制品。“潭柘四宝”其余三件为:潭柘寺开山祖师华严禅师的画像、原三圣殿西供奉的唐汉白玉药师佛像、大雄宝殿里的两根“自油柱”。“潭柘四宝”的原物均已不复存在。

        石鱼长约 3 尺,宽近 1 尺,总重 100 余斤;远看像铜、近看是石,是由一块含铜量较高的矿石雕刻而成。若用木槌敲击石鱼不同的部位,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响,如同敲击乐器一般,其声音悦耳动听、仿若金石。石鱼身上有 13 个部位,代表了南七北六 13 个省,哪里发生旱灾,只要敲击石鱼相应的部位那里就能下雨;后又引申为,人只要摸一下石鱼就能“手到病除”,治愈相应部位的伤病。

        天赐石鱼传说:

        相传,石鱼本是南海龙宫的一 宝,因为它能发出悦耳的声响,每逢龙宫庆典,龙母总要亲自敲击助兴, 引得宾朋赞叹不已。没多久,这事就 传到了王母娘娘那里。这一年,王母娘娘过寿,上至四大天王,下至土地 山神,纷纷送来奇珍贺礼。然而,王母娘娘见到这些礼物竟一点也不高兴,原来她只想得到那条石鱼。玉皇 大帝见状,为讨得王母娘娘欢心,便下令宣南海龙王上天庭,开门见山地 向龙王讨宝。南海龙王虽不愿意,但 又惹不起玉帝,只好忍痛割爱,把石鱼送到天宫。王母娘娘得到石鱼后, 高兴极了,天天看着它,但是石鱼却 怎样也敲不出悦耳的声响了。王母娘 娘请来太上老君,让他帮着寻找原因。老君思索半晌,说 :“这是因为下界宝物与千万生灵相依为命,如今把它带上天,自然会失去灵性。恐怕下界失去宝物,还要遭灾呢。”果不 出太上老君所料,没过多久土地神上天请奏 :“人间大旱,赤地千里,瘟疫流行……”玉皇大帝听后大惊。太上老君献计道,“依臣之见,只有将石鱼送还下界,方可化凶为夷,除灾安民。”玉帝准奏。

      再说人间,因为大旱灾难,到潭柘寺烧香拜佛的人更多了。在一个风雨之夜,突然有一块石头从天而 降,落在潭柘寺内的龙王殿前。当夜 值更的僧人听得院中“咕咚”一响, 心中疑惑,忙举灯到院内查看,竟 然找到一个形状神态与真鱼一模一 样的石鱼。僧人把石鱼搬到大殿内, 忙请老方丈前来观看。老方丈看后, 连连说 :“此物是天上玉帝所赐宝物, 应该好好保护,定会为民除灾避难。” 于是,老方丈叫人把这条石鱼挂在龙王殿外的廊下,供香客们观瞻祈福。 第二天,石鱼的传说就在潭柘寺一带 的乡间传开来,四方百姓纷纷来寺烧 香祈福,老方丈亲自敲响这条石鱼, 其声音清脆悦耳,僧众正在全神倾听 时分,顷刻狂风大作,暴雨滂沱,多 日的旱情解除了。

       后来,老方丈又说 :“石鱼身上 的十三个部位,代表中国的十三个 省 ;哪个省遇到干旱,敲击石鱼上代 表那个省的部位,当地就可降雨。如 果人身体生病,病疫在人体的哪个部 位,就可触摸石鱼身上的相同部位, 定会‘手到病除’。”信男善女们听说 石鱼有这样神奇的功效,纷纷朝它叩 首焚香。有关石鱼的传说也越传越 广,来寺内看石鱼宝物的人络绎不 绝,从此石鱼成了潭柘寺的一宝。一 直到今天,到潭柘寺求拜的人们还纷 纷膜拜石鱼,寄托美好的祝愿。

12、老虎洞、西观音洞

       老虎洞位于潭柘寺外正西的山坡上,由寺院西北角的小门或寺外西南侧的山路均可到达。院落平面呈刀把形,四周有矮墙环绕;院门开在围墙的东南角,朝向南方,东侧又有次入口,可通向西观音洞。进入院门,正对的是一座小小的正厅,距院门只有不足 3 米的距离;建筑立面为一开间,屋顶采用卷棚式,东、西、北三侧以砖墙围合。厅堂内即为老虎洞的洞口,洞口上方的墙面上,镶有一块汉白玉的石匾,刻有“神虎”二字;洞内塑有“疯魔和尚”因亮法师的坐像,身旁右侧卧着一只俯首贴耳的老虎。因亮法师不修边幅、性情怪异、状似疯癫,由此得名“魔佛”;相传在潭柘寺后的虎踞峰上,原有一只猛虎,在因亮法师的教化下弃恶从善,法师圆寂后,老虎也殉主而死。祭奠因亮法师与神虎的山洞最初名为“魔佛洞”,后觉“魔”字不雅,因而改为“老虎洞”。

      ”活佛布道、老虎从善“的传说:

       潭柘寺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据说,这里曾有活佛布道,法力无边。 那是清朝光绪年间,朝廷里有位王爷骑马到潭柘寺游玩。他走到庙前不远 的小木桥上,见一位僧衣破烂的傻和尚拦住了他的马头,还冲他连喊带叫。王爷当下大怒,命手下护从将这个和尚推到大桥下的山涧里摔死。谁知过了半个时辰,那个疯疯癫癫的傻和尚又从深涧里爬到桥上,还冲王爷嘿嘿直笑。这位王爷大为惊诧,忙说:“瞧你这个样子,倒像个活佛。”听到这话,疯和尚恭身合十,说了一句 “阿弥陀佛!”作为答谢,转身向东山坡走去。不久,这位被称为“活佛” 的疯和尚就住到下塔院东面的一个山洞里。这个山洞阴森森的,里面有很多蝎子,附近百姓都叫它蝎子洞。 活佛住进来后,伸手抓起蝎子就吃, 把满洞的蝎子都吃光了。他还养了一 只鸡、一只狗,让这两个活物在洞里 跟他同吃同住。

        远近的老百姓听说潭柘寺出了 “活佛”,都想开开眼,就成群结伙地来到蝎子洞口观看。大家见他很像传 说中的济公,一定道法高超,就纷纷向他施钱讨药。疯和尚随手抓起身边的树叶青草,吹口“仙气”,递给舍钱求药的信男善女。也巧,有的人本来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吃了他的 “仙药”真好了。这样一来,一传十, 十传百,“活佛”的名声越来越大, 来求拜的人也越来越多。

       活佛常常坐在洞口讲经传道,听讲的人挤满了半山坡。有一天,一只从潭柘寺后山涧来的老虎走到了活 佛洞口,听讲经的人看见老虎,都吓 跑了。活佛却还接着讲他的经,口念 “阿弥陀佛”,还劝老虎改恶从善,往后不要再杀生,不要再吃荤腥。老虎仿佛听懂了活佛讲的教义,立时伏在活佛的脚下,拜活佛为师,愿意进洞修行。从此,这只老虎再不捕杀生灵, 每天跟着活佛到寺里喝粥。

      寺里的和尚见到老虎,吓得四处奔跑。老方丈见此情景,就对老虎说: “过午再来。”听了老方丈的话,老虎 回到山洞等着去了。谁知老虎把方丈说的“过午再来”听成“过五再来” 了,乖乖地在洞里等了五天,后来精疲力竭,饿死在山洞里。老虎死后, 老方丈命匠人给老虎塑了个彩像,立在活佛洞里。后来活佛也“归天”了, 洞里就留下活佛和老虎的两个泥像。 民国时期,有个叫田树藩的人根据这个故事,还写了首诗 :“神话离奇虎 听经,佛心感应兽心灵。永留色相传千古,香火人间拜道星。”

13、流杯亭

       流杯亭又名“猗轩亭”,是清乾隆皇帝弘历为得“曲水流觞”之意趣而建,具体的建造时间不详。曲水流觞最初是我国古代三月初三的民间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饮酒吟诗的雅事,求神祈福的意义也逐渐被其游戏的兴味所取代;流杯亭这种随之产生的特殊建筑形式在北京故宫、绍兴兰亭等地都能找到。

       流杯亭高二丈有余,基座长、宽约 5 米,平面呈正方形,是一座四角攒尖亭。主体部分采用木构架,柱子、坐凳及楣子的边框均饰以红漆,棂条、雀替等装饰部位则饰以绿漆。额枋上绘有苏式彩画,以青、绿、蓝、红、白等为主色,表现山水、竹叶、花卉、喜鹊、人物等装饰图案,四个方位上所绘的题材各异,样式清雅活泼。柱头上无斗拱。屋面上覆有绿色琉璃瓦,四条屋脊上分别有三只吻兽列于骑凤仙人之后,依序为龙、凤、狮子。南立面正中的额枋上,悬挂有“猗轩亭”的匾额,柱子上有“金玉镶筠流觞龙献瑞,春秋修禊乘月虎听禅”一副对联;亭后有“猗玗清境”的匾额(此匾额现已遗失,其余三组均保存完好),及“石上水流动皆静,云间山出幻而宁”一副对联;均为清乾隆皇帝弘历驾幸潭柘寺时所赐。作为潭柘寺内唯一一座园林式建筑,流杯亭体量轻巧、飞檐舒展、彩绘斑斓,是庭院中一处精巧而秀丽的点景。

        流杯亭内采用汉白玉石铺地,石面上凿刻出一条弯曲盘旋的水槽,宽、深各10 厘米,“……引玉泉之水入焉。此间潭水自山而下,流绕阶中。亭镂砖石为九曲,放之则流驶不停,止之则清澈可鉴,洵足以澄虑怡神”。通过亭北部龙头雕饰的落水口,将寺外涌流的山泉水引入,经由基座东北角的水道,从东侧正式进入亭内;亭中的地面微微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蜿蜒回环之后,最终从基座西侧的出口处流出。水道在地面上的走向颇为有趣,其构成的图案从南向北看像是一只神气活现的龙头,从北向南看又成了一只生动威猛的虎头。这样排布的意图在于:皇帝与王公众臣们在此游玩时,通常坐在北侧而面朝南方,看到的是象征大臣的“虎”,与之相应,坐在南侧、面对皇帝的众人,看到的则是象征君王的“龙”。从这一细节也可以体现出流杯亭设计的匠心。

       流杯亭位于寺内最东侧一进院落行宫院内正中,周边分布着太后行宫、万岁行宫等清代皇室的住所。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清乾隆皇帝弘历几次来潭柘寺留居时,都要到流杯亭内观玩;他还于二十九年(1764)留下了一首绝句小诗:“扫径猗猗有绿筠,嚬伽鸟语说经频。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禊人。”

14、乾隆宝座

       乾隆宝座所在的建筑位于潭柘寺东北角、东二路的最北端,是专门为清乾隆皇帝弘历设立的,作为当年皇帝在潭柘寺留住时,向寺内僧人颁赏的场所。乾隆皇帝弘历曾先后 6 次到潭柘寺进香礼佛;殿内供奉的便是乾隆七年(1742)皇帝驾临时的坐像一尊,左右各有太监立像一尊,三座蜡像均为新做的复制品。殿内两侧的墙壁上挂有壁画,描绘了当时寺内僧人接见皇室的盛况。

15、金镶玉竹

16、返回的路上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现在人们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北京城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改建的。元朝初年,世祖忽必烈听从了大将巴图鲁和汉族学者、谋士刘秉忠的建议,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为由 ,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建成大都城,这已经晚于建立潭柘寺的晋代 800 余年了。在此之前,辽国曾在公元 916 年以幽州为南京,也晚于晋代近 500 年。因此,民谚所说的潭柘寺与北京城的关系是真实的。

       据史料记载,明代是潭柘寺的兴盛时期,首先得益于明初重臣姚广孝。他的法号道衍,苏州人,14岁出家为僧。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各位王子,姚广孝辅佐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皇位,即明成祖。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太子少师,赐名“广孝”,参与军政大事。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在潭柘寺东面的牛心山(现称定都峰)上“天光地影定皇城”,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如潭柘寺有“九门九关”,北京城也修建了九座城门,潭柘寺鼎盛时期有房999 间半,北京的故宫有房 9999 间半,紫禁城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

       历史上的潭柘寺在宗教、政治、 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地 位,有“京都第一寺”之称。时至今日, 潭柘寺仍是北京文化中的重要名片。 不论是古朴雄奇的寺庙景观,还是扑朔迷离的神奇传说,都彰显着这座千年古刹的无限魅力。

       走在潭柘寺的山谷中,听着潺潺的流水,一份清凉油然而生,一直沁透心底。我静静地环顾四周,只听见啾啾的鸟声在山中回响,于是我便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著名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想一想古代人 能在此隐居,过渔樵耕读的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啊!仰望天空,天空已被遮天蔽日的林子过滤得只剩星星点点的光斑了。筛去了阳光的山谷,只有森郁的绿色带来的无边的寂静。难得浮生半日闲,片刻宁静也知足。

       在出潭柘寺的路上,将要行进到山门时,忽然听到了钟声,这声音清脆,即刻打破了宁静。我忽然想起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来,这”潭柘寺的钟声“绝对是北京的一景。人与人、人与景、人与声,这也许就是宿世的缘分吧。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