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5日,我参观了故宫前朝的三大殿,从太和门广场西侧的熙和门穿过,准备前往武英殿参观。熙和门位于外朝中路、太和门外西侧庑房正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右顺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因三大殿火灾被焚毁,次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改名归极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再度烧毁,天启年间重建。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改名为雍和门,乾隆元年(1736年)为避雍正皇帝讳而改为熙和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第三次毁于火灾,同年十二月重建。
熙和门是由西华门进入前朝的必经之路,是外朝中路与西路武英殿、内阁等区域联系的枢纽。熙和门为屋宇式大门,西向,面阔5间,进深2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七檩中柱式大木结构,彻上明造,檐下单昂三踩斗栱,龙锦枋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次间脊步大门三槽,各安朱红宫门2扇,嵌鎏金铜钉。梢间前后檐为坎墙槅扇窗,侧面开门。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故与协和门形制相仿而略有差异,体现了清代中期官式建筑的特点。熙和门坐落在高2.62m的基座上,前后各出长17.75m的礓磋慢道。门东侧的慢道边缘向外倾斜,和内金水河走势取得一致。明代熙和门梢间曾为百官奏事之所。熙和门南北两侧各有11间庑房,黄琉璃瓦顶,连檐通脊,前出廊,后为风火檐。清代北侧庑房为翻书房,南侧为起居注馆。
紫禁城内金水河从武英殿前向北流去,当内金水河流到与太和门平齐的方位,便形成一个拱形的弯流,折向南。断虹桥就是这个拱形弯流上的小石桥,断虹桥两侧的望柱为石狮,石狮体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个石狮,一手放在头上,一手护在两腿之间,表情十分痛苦。清道光帝曾目睹石狮,为之震惊,猛然联想起被他失足踢死的长子。道光帝心如刀割,不忍再看下去,命令侍臣用红毡盖住这个狮子。断虹桥南北御路两侧,数十株槐树郁郁葱葱,在紫禁城其它区内少有的,可为紫禁城的一景。断虹桥东侧,内金水河向南流向熙和门外迤北,穿过太和门广场西庑,流向太和门广场。断虹桥是紫禁城中的一座古旧建筑,紫禁城位于中央子午线上,元代的标志就是断虹桥 ,明代建紫禁城时,将其东移了约150米。
武英殿,是一组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武英殿与位于外朝之东的文华殿相对应,即一文一武。在明朝初期帝王斋居、召见大臣这些隆重一些的活动都是集中在武英殿的,崇祯年间皇后千秋、命妇朝贺仪也在此举行,足见其在明朝的地位。明代于武英殿设待诏,也就是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的人,其中尤其择能画者居之。
武英殿是北京故宫三大殿的配殿,虽然并不出名,但是在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特殊时期,三位风云人物崇祯皇帝、李自成和多尔衮都曾在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坐镇天下,轮流上演了一番好戏,三个也纷纷走上了三种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崇祯皇帝突然做出一项决定,从乾清宫搬入武英殿居住,从此减少膳食,撤去音乐,除非典礼,平时只穿青衣,直到太平之日为止。他没有想到,他没能看到太平之日的到来,自己死后,最大的对头李自成成为紫禁城新的主人,偏偏选定了武英殿作为处理军政要务之所。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占领北京皇宫之后曾在武英殿办理军务,李自成兵败山海关退回北京以后,于6月3日仓促举行的称帝典礼也是在武英殿举行的。李自成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应当是历史上心情最复杂的一个了,坐在龙椅上的他并没有君王的意气风发,就连他的登基大典也是潦潦草草。三拜九叩的威仪背后,只徒留一盘不堪面对的残局。看似风风光光,却只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明天在哪里闯王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李自成在北京的日子只有短短42天,正式当皇帝的日子竟然也只有1天。6月4日凌晨,李自成撤离北京时下令火烧皇宫,好在见证了他的“奇迹”的武英殿幸免于难。
清兵入关之初,摄政王多尔衮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为理事之所。10月19日顺治皇帝由沈阳迁都到北京时,一度也住在武英殿里。康熙八年(1669年)二月因为开工重建太和殿,康熙皇帝要迁出保和殿以避开喧闹的工地,他的祖母认为保和殿是用于举行典礼的庄重场所,此后不宜再用作寝宫,决定将乾清宫修复以供皇帝居住。康熙皇帝在十一月乾清宫修理完工之前暂居于武英殿,擒拿鳌拜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五月十六日,正是康熙皇帝暂居于武英殿的期间。
康熙年间,首开武英殿书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成立武英殿造办处,雍正时将左右廊房设为修书处,掌管刊印装潢书籍之事,由亲王大臣总理,下设监造、主事、笔帖式、总裁、总纂、纂修、协修等30余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武英殿遂成为宫廷内修刻书籍之所,前后殿均贮书,左右值房校刻刊印书籍,西北之浴德堂为修书处。
乾隆朝以后,武英殿成为专司校勘、刻印书籍之处。乾隆最大的文治功绩,便是编纂了《四库全书》,而这一功绩,也和的武英殿紧密关联。1772年,安徽学政朱筠向他汇报工作:“明朝的《永乐大典》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丢失了,这可怎么办呀?”乾隆的回答很简单:“重新编一部就好了。”第二天,他就下令把各省的藏书和武英殿的书籍全部汇集在一起,重新编一套百科全书,名字就叫《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将《永乐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种排字付印,御赐名《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名武英殿本,所刊之书俗称“殿版”,其用木活字所印者称“聚珍版”。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后,武英殿大量刊刻书籍,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兴盛,使用铜版雕刻活字及特制的开化纸印刷,因纸墨优良,校勘精审,字体秀丽工整,绘图完善精美,书品甚高,版本学上即以刊刻地点称之为“殿本”。修书处的刻书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末,长达200余年,几近贯穿全清。道光二十年(1755年)后刊书甚少,仅存其名。武英殿之书凡存而不发者一向贮于敬思殿中。嘉庆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书,将完好者移贮武英殿,残缺之书变价出售,此后敬思殿实际作为存储版片之处。
历经长久时光的武英殿,曾经在闯王时期逃过“火险”的武英殿在却在同治时期遭到了“殿生”中的劫难。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烧毁正殿、后殿、殿门、东配殿、浴德堂等建筑共37间,书籍版片焚烧殆尽。同年重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进行过大规模整。1913年,古物陈列所建立之初,其展陈空间就是以武英殿为中心扩展形成的。1914年,由德国罗克格公司设计,武英殿和敬思殿连接在一起,改造成为“工”字形结构的展室,于同年双十节起对公众开放,主要展陈故宫珍藏的古物。武英殿区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馆,其东西配殿为典籍馆。从2008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开始在武英殿书画馆陆续推出“故宫藏历代书画展”,并作为常设展览,分批展示故宫馆藏的众多国宝级书画展品。
武英殿不仅是被历代著名君王“钦点”的场所,还是中国消防队的起始之地。1889年11月1日,清政府于故宫武英殿设立清朝皇宫内专职消防机构,激桶处,以苏拉200名为激桶兵,作为宫廷的消防队。激桶是一种人工灭火的器具,早在宋代就有了,当时叫做唧筒,灭火时,唧筒的水射出,如一条白色的水龙,因此这种灭火器具也叫“水龙”,由于是以人力作为动力,所以也叫“人力龙”。为何要在武英殿南设立防火机构——激桶处?因为,武英殿在清代为宫廷的修书之所,是皇室文化事业的核心。在这里修书、编书、校书最多时有上千人。在这里建激桶处很有必要。
协和门位于紫禁城外朝中路、太和门东侧廊庑正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左顺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三大殿因雷击起火,延及左、右顺门,翌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九月改称会极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六月,“三殿又灾”,殃及会极门,至天启年间才重建。清顺治初年重修并改称今名。协和门为屋宇式大门,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东向,面阔5间,进深2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台明至正脊高11.43 米。七檩中柱式大木结构,彻上明造,檐下单昂三踩斗栱,龙锦枋心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明间及左右次间各安朱红色宫门2扇,嵌鎏金铜钉。在清代仅作重新修缮,因此建筑基本保留明代构造,斗栱和彩画皆存明代特点。
协和门坐落在2.62米的高台基座上,前后出礓磋慢道,各长17.75米。太和门广场一侧的慢道与内金水河迫近,形势逼仄,故将慢道南侧边缘向外倾斜,使其平面呈梯形,下口宽达29.9米。如此既便于通行,又与内金水河走势相符,宽阔的慢道还有力地强化了门宇的威严气势。礓磋两侧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映衬着建筑本身的黄瓦朱墙,整体色彩明快,与太和门广场风格协调一致。协和门是联系紫禁城外朝中路与东路文华殿等区域的枢纽,乃前朝出入东华门的必经之路。明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始于文华殿开设经筵,讲毕经书,在此门赐酒饭。明景泰初年,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还一度在此设午朝,御座南向而置,文武执事奏事官依次出班奏事。协和门南北两侧各有11间庑房,黄琉璃瓦顶,连檐通脊,前出廊,后为风火檐。明代在此设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初,北侧庑房设为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公署,南侧设为内阁诰敕房。
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宫殿建筑。位于外朝午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文华殿明代是皇太子的观政之处,清代为举行经筵的地方。文华殿后面是主敬殿。因文华殿位于紫禁城东部,并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文华殿,初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先摄事于文华殿。后因众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为皇帝便殿,后为明经筵之所,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后,文华殿建筑大都被毁。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其时武英殿尚存,因此“一切规橅殆依明制为之”。乾隆年间,在圣济殿遗址上修建了文渊阁。
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文华殿在建筑布局上,是三大殿的右翼,在功能上,则是外朝三大殿的补充。文华殿前有文华门,后有主敬殿,东西向有配殿。东侧还有跨院称传心殿。是“经筵”前祭祀孔子的地方。院内有一井名叫大庖井,井水甘甜,名冠京华。著名的经筵典礼在这里举行。
明清两朝皇帝御“经筵”都是在春分、秋分两季,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清代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当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每年以满汉各2人分讲“经”、“书”,皇帝要撰写御论,阐发自己学习“四书五经”的心得,清朝皇帝的经筵御论使用满语和汉语各讲一遍。文臣们跪在御前,聆听皇帝御论。清朝的康、雍、乾诸帝文化素养都非常高深,皇帝讲得兴高采烈,来了情绪,还会指名文臣辩论。然后,皇帝赐给大家清茶一杯,稍事休息。最后,作为对有幸参加典礼的文臣们的特殊奖励,皇帝率大家打开文华殿后门,来到殿后文渊阁,赏赐文臣们翻阅阁中的藏书。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2008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文华殿被故宫博物院改计为陶瓷馆,展出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历代陶瓷精品。展品年代上至磁山文化(公元前5400~前5100年),下至宣统三年(1911年)。
明代设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秩正五品,本为辅导太子之官,后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仁宗时阁职渐崇。清沿明制设大学士,秩正一品,文华殿前本有中和殿、保和殿衔,乾隆十三年(1748年),省中和殿,保和殿亦不常置,文华殿大学士常列四大学士之首,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虽然保和殿大学士是内阁首辅,但在傅恒之后,清朝不再将保和殿大学士授予给大臣,因此在140多年时间里,文华殿大学士成为了事实上的内阁首辅。一般来说,文华殿大学士排名在武英殿大学士之前。可是,光绪年间,李鸿章为文华殿大学士,宝鋆为武英殿大学士。由于宝鋆八旗亲贵,武英殿大学士便超过了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
文渊阁位于文华殿之后。清朝时期,文渊阁是一座皇家藏书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文渊阁”三个字即由乾隆皇帝亲自赐名,皇帝每年在此举行经筵活动。四十七年(1782年)《四库全书》告成之时,乾隆帝在文渊阁设宴赏赐编纂《四库全书》的各级官员和参加人员,盛况空前。《四库全书》连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入藏文渊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架放置。以经部儒家经典为首共22架和《四库全书总目考证》、《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放置一层,并在中间设皇帝宝座,为讲经筵之处。二层中三间与一层相通,周围设楼板,置书架,放史部书33架。二层为暗层,光线极弱,只能藏书,不利阅览。三层除西尽间为楼梯间外,其它五间通连,每间依前后柱位列书架间隔,宽敞明亮。子部书22架、集部书28架存放在此,明间设御榻,备皇帝随时登阁览阅。乾隆皇帝为有如此豪华的藏书规模感到骄傲,曾作诗曰:“丙申高阁秩干歌,今喜书成邺架罗。”清宫规定,大臣官员之中如有嗜好古书,勤于学习者,经允许可以到阁中阅览书籍,但不得损害书籍,更不许携带书籍出阁。
《四库全书》编辑完成,乾隆皇帝派人手工抄写了7部,分别收藏于故宫文渊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故宫文渊阁收藏的是第一部《四库全书》。文渊阁座北面南,阁制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构置。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喻意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藏书楼的安全。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更具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灵秀精美。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二百余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北京故宫文渊阁作为皇家藏书重地,尤其是紫禁城中专门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的藏书阁,乾隆帝还特别从文化上赋予了文渊阁不同寻常的深层涵义。鉴于《四库全书》是一部汇集历代典籍精粹、囊括传统文化精华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丛书,乾隆帝专门为建造在宫廷禁地和皇家园囿的四座藏书阁命名,除宫中的文渊阁沿袭明代之称外,其他三阁分别命名为文源、文津、文溯。此即“四阁之名,皆冠以文。而若渊、若源、若津、若溯,皆从水以立义者,盖取范氏天一阁之为”。也就是说,以文渊阁为代表的内廷四阁之名,皆取法天一阁,体现了以水克火的理念。然而,不仅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乾隆帝还“以水喻文”,进一步阐发了四阁命名的文化意蕴。在乾隆帝看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如同浩瀚的江河之水,经史子集各为其中的渊源流派。他说:“文之时义大矣哉!以经世,以载道,以立言,以牖民,自开辟以至于今,所谓天之未丧斯文也。以水喻之,则经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也,子者文之支也,集者文之派也。派也、支也、流也,皆自源而分,集也、子也、史也,皆自经而出。故吾于贮四库之书,首重者经。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并且,四阁的命名不仅涵蕴了古代典籍的丰富浩瀚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提醒人们要善于沿流溯源,找到读书治学的途径与方法。乾隆帝说:“盖渊即源也,有源必有流,支派于是乎分焉。欲从支派寻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弗知津,则蹑迷途而失正路,断港之讥有弗免矣。”就此而言,文渊阁的名称虽然沿袭明代,但其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却得益于乾隆帝的重视和阐发,更渊源于中国古代丰富的典籍与灿烂的文化。
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面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体仁阁高25m,座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下层面阔9间,进深3间,明间为双扇板门,左右各3间安装一码三箭式直棂窗,两梢间、山墙及后檐用砖墙封护。檐下施以单昂三踩斗栱。一层屋檐上四周是平座,平座周围廊装有24根方形擎檐柱,用以支承顶层屋檐,柱间设寻杖栏杆连接,站在平座上可凭栏远眺。上层楼7间,四面出廊,前檐装修斜格棂花槅扇28扇,梢间与山墙及后檐墙用木板做封护墙,减少了下层的承重力。檐下为重昂五踩斗栱。檐角安放脊兽7个。康熙年间,朝廷在体仁阁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考试诗、赋、论、经、史、制、策等内容。由于博学鸿词科考试不设门槛,无论你是秀才还是举人,只要有三品以上大员的推荐,都能参加,因而颇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意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毁于火,当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3座。
东阁原来是故宫左顺门(今协和门)南庑房一座殿阁,为内阁诰敕房,明朝东阁大学士就在这里办公。明朝中期,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后,一帮文臣在左顺门爆发,活活打死了太监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后来,每当朝廷里出现横行霸道的奸臣,大臣们就跑到左顺门来咒骂奸臣。在清朝时期,东阁大学士排名最后,但也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就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左宗棠。
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创建于1952年,最初位于慈宁宫区,此后,几经迁移和改陈。现在的陶瓷馆在武英殿区。陶瓷馆利用故宫博物院在古陶瓷收藏方面数量大、品种全、年代真实可靠的优势,以中国陶瓷发展史为纲,展示中国陶瓷约8000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历程,整个内容做了较大充实和改进,由原先陶瓷馆的11个主题增加到17个主题,增加的6个主题旨在进一步彰显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陶瓷的特色。“五大名窑”和明清两代御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藏瓷的精彩亮点。陶瓷馆以武英殿正殿、“工”字廊和后殿敬思殿为主展厅,按时代顺序,以10个主题展示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并设独立展柜突出展示“各种釉彩大瓶”等体量较大的展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拥有35万件陶瓷器,总量居世界博物馆之首,包括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另有从全国20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6万余片陶瓷标本。
北京故宫的陶瓷藏品覆盖面极广,贯穿整个中国陶瓷史,兼顾陶器与瓷器、官窑与民窑。收藏特色尤其体现在三国至唐五代陶瓷器、元瓷、清中晚期御窑、宫廷陈设用瓷、紫砂器、多釉彩大型瓷器、清御窑生产资料、历代民窑瓷器和考古发掘资料。三国两晋南北朝:东吴三国青釉堆塑谷仓罐:结构复杂,制作精细,有确切年代,是研究谷仓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青釉仰覆莲花尊是北朝青瓷的罕见杰作,存世仅四件。铅黄釉绿彩莲瓣纹罐开唐三彩工艺的先河,存世仅两件。唐代:越窑青釉八棱瓶与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极其相似,应同属罕见的秘色瓷器。唐青釉凤首龙柄壶吸取波斯造型风格,以青瓷为质地极其罕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实物。唐鲁山窑花瓷腰鼓造型优美,釉色斑斓,是存世唯一完整的花瓷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