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5日,我继续在北京故宫参观,漫步来到了乾隆花园。故宫内现有四座花园,除了最北端的御花园外,还有慈宁宫、建福宫和宁寿宫花园,所谓宁寿宫花园就是俗称的乾隆花园,位于宁寿宫后区西路。宁寿宫花园是乾隆皇帝改建宁寿宫时所建的花园,后来也称乾隆花园,是学者公认的“宫中苑”或“内廷园林”的精品,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公元1771—1776年),共用六年时间才完成。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西靠宫墙,东临宫殿,占地面积5920平方米,建筑布局精巧,组合得体,是宫廷花园的典范之作。这座花园是乾隆进入晚年后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座私人花园,以备乾隆皇帝归政后游赏,可实际上乾隆并没有真正在这里生活过。花园分为四进院落,结构紧凑、灵活,空间转换,曲直相间,每一院的布局各具特色。花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古华轩、旭辉亭、抑斋、遂初堂、竹香馆、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碧螺亭、符望阁、玉粹轩、倦勤斋等。园内共有建筑物二十几座,类型丰富,大小相衬,因地制宜,在平面和立面上采用了非对称的处理,在制度严谨的禁宫之中,尤其显得灵巧、新颖。
我走进衍祺门,走入乾隆花园的第一进院落,衍祺门是宁寿宫花园的入口,面阔三间,卷棚硬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门内有假山为影壁,绕过假山,沿着曲折的小径,来到古木参天、山石环抱的古华轩前。曹雪芹从“开门见山”写到“曲径通幽”是大观园的开篇妙笔,《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两者相互印证,可见这是当年颇为流行的造园手法。在嶙峋错落的假山石旁有一棵曾经死而复生的古楸树,这棵古楸树已是第四代了,老树枯死而复生,绵亘了四代,为了欣赏这棵树,乾隆皇帝在树的前面盖了个“古华轩亭”。楸树原产中国,为紫葳科梓树属乔木。楸树的历史久远,据研究,上溯至地质年代四季冰川前的始新世华北及其它地区就有楸树分布,是经历中国史前地质地貌结构变迁得以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老活化石树种之一。古代关于楸树的名称,历代史书叫法不一。春秋《诗经》称楸树为“椅”。《左传》记楸为“萩”。战国时期《孟子》谓楸树“贾”。到了西汉,《史记》始称楸。东汉时期《说文》注云:“贾”,楸也。宋《埤雅》又名楸为“木王”。该书还解释:“椅即梓,梓即是楸。”又因楸与梓外形相象,古人常二者混称。《汉书》说:“楸也,亦有误称为梓者。”
古华轩为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轩为座北面南的敞轩,面阔3间带回廊,正面悬挂乾隆帝御笔“古华轩”木匾。卷棚歇山式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柱间置倒挂楣子与坐凳,金柱间安装透空灯笼锦落地罩,用以界分内外,形成内外空间的贯通。古华轩的装修古朴素雅,尤其轩内天花别具一格,摈弃通常的彩绘装饰方法,采用以卷草花卉为图案的楠木贴雕,不饰彩绘,典雅高贵,气度不凡。由于图案凸起于天花板之上,在光影的变化中产生很强的立体感,虽不如彩绘贴金般光灿夺目,但其艺术韵味和装饰效果却独具一格,别出心裁,这种样式在故宫以及其他皇家园林中极其少见。轩明间内檐和后檐4间悬挂木雕龙匾4块,明间楹联一副,均是乾隆帝为古楸而题:“明月清风无处藏,长楸古柏是佳朋”。
古华轩东面的假山上有承露台,承露台不高,但通过崎岖的山道盘旋而上,所以显得有些险峻。承露台亦称仙台,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东侧。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台座落于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之上,面积为7平方米,以白石栏杆相围。栏板高0.42米,宽0.84米,南北相对各两块,西为三块,东为两块,中为入口,栏板间以石望柱相接。台内地面铺米黄色斑石。台外顺山北下有木石栏杆相拦,南北两侧有石阶通至台下石洞。洞的正面与南面各辟洞门,正面为朱扉金钉宫门,南为朱漆板门。门洞口皆宽0.8米,高1.9米,素白石券。南门券顶上方为半圆形木雕透窗。洞内有佛龛座北面南,东壁上嵌有石刻的乾隆御书经文,冬日的阳光经透窗可直射在经文上,字迹清晰。承露台不仅可登高远眺,还与同一院落的轩、亭建筑组合,丰富了院内的建筑空间。
古华轩的西面有一座禊赏亭,这是乾隆模仿王羲之在兰亭的曲水流觞典故而建造的,颇有雅趣。北京共有四处有曲水流觞亭,这里是其中之一。禊赏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西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亭座西面东,座落于须弥座平台上,面阔3间,进深3间,前出抱厦,平面呈凸形,三面出歇山式顶,中间为四角攒尖琉璃宝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下饰以苏式彩画。明间后设黑漆云龙屏门,挡住了亭后的高墙,有延伸花园西进之感。北侧有游廊接旭辉庭。禊赏亭抱厦内地面凿石为渠,渠长27m,曲廻盘折,取“曲水流觞”之意,称“流杯渠”。渠水来自亭南侧假山后掩蔽的水井,汲水入缸,经假山内暗渠流入渠内。亭的内外装修均饰竹纹,以象征王羲之兰亭修禊时“茂林修竹”之环境,恰切地烘托了建筑主题。亭前垒砌具有亭园情趣的山石踏步,亭檐下以刻有竹纹的汉白玉栏板围护,渲染了幽雅闲适的意境。宁寿宫花园拘囿宫禁,缺乏水源,如何理水,就像宋代邵雍《小圃睡起》中所透辟道明的那样:“有水园亭活。”实在是棘手难题。而置于全园醒目地位、体量和造型也格外突出的禊赏亭,在隐蔽处凿井取水,用流杯渠的一缕清流宛转,更以“禊赏亭”的题额,同品调高雅的流觞曲水关联起来,直泻游人心目,便十分精巧地化解了整个花园乏水的局限。同时,全园沿进深分成五个景区,将禊赏亭安排在第一景区显要位置,水的意象便能伴随着鲜明的记忆,成为意识流而淌入以后的各个景区,从而非同凡响地取得了造园艺术上的成功。这样的谋篇布局和点景方式,显然可说是极富藻思的。
禊赏亭的立意,出自乾隆的雅好,着眼于兰亭故事的意境而结合现实条件加以摹写,具有艺术性意象符号的形式特徵,是显而易见的。这就略如乾隆《题禊赏亭》诗中写道:“有石巉岩有竹攒,流觞亭里石渠盘。他年辽待临王帖,视昔由今正好观。”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禊赏亭直接援名于传统的禊觞,这和西苑的流水音、圆明园的坐石临流,以及避暑山庄的曲水荷香等流杯亭命名均较为含蓄而有所不同,实际还出于宁寿宫花园整体立意的精心构思。这样在全园空间逐步展开的序列中,也就能够以禊赏亭来直接彰明兰亭故事的心曲,借喻深蕴于历史之中的文化涵义和审美价值,极为儒雅、也高屋建瓴地突出了整个花园效仿文人归隐而不忘“士志于道”的“心斋”意象。 和其它御苑的流杯亭命名不同,禊赏亭出于全园的整体立意,用典“禊赏”的精巧,还在它以“禊”的古谊隐喻“寿”,更进一层,则由“禊赏”致于“宁寿”,使花园同它所从属的宁寿宫,关联既十分密切,又优雅婉转,洽似曲水,极富诗意地平添了隽永的古韵,融注了士大夫的逸情高志,从而丰富并升华了这一内廷御苑的审美境界。
其实,为乾隆深谙的是,“禊”自古就有洁身修祀、除邪去疾而祈福宁寿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禊,祭也。”“祈介祉也。”后来曲水流觞的禊赏活动,也仍然承袭了禊事这宁寿的本谊。如晋阮瞻《上巳会赋》写道:“祈吉祥于斯涂,酌羽觞而交酬,献遐寿之无疆。”刘宋颜延之《三日曲水诗序》说:“上膺万寿,下褆百福。”南齐王融《三日曲水诗序》云:“清歌有阕,羽觞无算,上陈景福之赐,下献南山之寿。”沈约《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诗》曰:“川祗奉寿,河宗相礼。”等等,都有祈寿的意义。晚年的乾隆,虽曾踌躇满志地以“古希天子”、“十全老人”自诩,然而面对寿终正寝这个不可抗拒的人生终途,祈福宁寿,也不能不成为他的一大心愿。在宁寿宫和宁寿宫花园的经营构思中,通过用典,以“禊”隐喻祈寿,来寄托和表达他的心愿,就很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乾隆御制《宁寿宫铭》“朔吉修祀,宁寿斯踵。”其实就明确表达了这个意思。另如御制《养和精舍》“洁治宁寿宫”句中的“洁”,也正是“禊”的本谊,即“禊者,洁也。”
乾隆在题写宁寿宫乐寿堂“与和气游”的匾额、“亭台总是长生境”等楹联时所彰明的,在他看来,像历代文人高士那样旷达,逸情于园林之乐,则是颐养心性而求得长生的现实途径之一,这也正是由“禊赏”而“宁寿”的喻意所在。“赏”,其实就是审美观照,极凝练的一字,契入心目,使“禊”由原始修祀意义而升华为审美的“禊赏”,更水到渠成,把花园的品味引向渊涵曾点气象和兰亭故事的崇高审美境地,也就是身心浑融在和谐而生机充盈的天地胜境中,在“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人生愉悦中,去求得“宁寿”。不言而喻,乾隆的这种文人士大夫的理性精神,同历史上不少皇帝求仙拜佛、甚至冒险服食丹药以图长生的愚妄之举比较起来,毕竟高明多了。禊赏亭用典“禊赏”的精巧,还在以它来彰示“遂初”,即彰明乾隆践行《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退隐“素志”高尚,同全园中心的遂初堂的立意直接而又有机地关联起来;而如后文所述,这实际也是宁寿宫花园整体立意的关键所在。
禊赏亭北,山石渐渐高起,其上建有一座卷棚歇山式建筑,贴墙随山势而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旭辉庭面阔3间,进深1间,上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明间开门,余为槛墙、支摘窗,窗为步步锦格扇芯。东、南两侧前出廊,南侧接爬山游廊。檐下为苏式彩画,甚为精美。旭辉庭因座西面东,且高居于堆山之上,可迎日出,遂得乾隆御笔“旭辉”,旭辉庭的南斜廊下落与禊赏亭相接。古华轩东南曲廊转折,围出一个小院,院内东南角叠石为山,上建攒尖顶方亭,名撷芳亭。撷芳亭建于石山之上,高出墙垣,伫立亭中可俯瞰院内外风景。亭为四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檐下饰以倒挂楣子,安白石坐凳栏杆。
石山有蹬道,蜿蜒而上可达撷芳亭。撷芳亭形式简洁,体量适中,又可登临远眺,成为院内重要景观。院西曲廊转角处衔接着另一座攒尖方亭,称矩亭。矩亭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亭为方形,坐西朝东,四角攒尖绿剪边黄琉璃瓦宝顶。檐下饰以]苏式彩画。亭内西面为游廊槛窗,上悬乾隆御笔“矩亭”匾,顶部是编织纹天花,为宫内仅有。矩亭南、北、东三面接游廊,向南可通衍祺门,向北可达露台。矩亭东廊连接着一座面阔只有一间半的硬山式小斋,坐北南向,叫“抑斋”,仅2间,覆绿剪边黄琉璃瓦,前后出廊,檐下饰苏式彩画。前后开门,门户错置,步步锦隔扇门,余为槛窗,玻璃屉窗。室内为小佛堂,隔断之上嵌以佛龛。东间有门可暗通养性殿的西配殿佛堂。
穿过古华轩后面的垂花门,进入乾隆花园的第二进院落,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合院,显得朴素规整,主体建筑是遂初堂,遂初堂面阔5间,进深3间,坐北面南,绿琉璃瓦卷棚歇山顶,黄琉璃瓦剪边,前后出廊。前廊下悬乾隆御笔满汉文“遂初堂”匾。中间开门,余开支摘窗。明间为过厅,穿厅而过可至宁寿宫花园的第三进院落。左右出转角游廊,与东西配房前廊相通。东西配房各5间,北3间明廊,中间开门,南2间为暗廊。配房南端出廊,与院墙垂花门的倒座游廊相接。外檐均饰苏式彩画,虎皮石墙基。正房、东西配房及转角游廊、廊房相连,围成一座方正的庭院。院门为四扇绿漆的垂花门,院内叠石山一座,湖石点景,花木三五,环山植竹,绿树翠荫,海墁地面中铺设方砖甬路,以连通正房与东西配房。
遂初堂的意思就是实现退隐的初衷,这同“遂隐”、“遂志”及“初服”等意义,也都相近或相通。最早,西汉刘歆曾作赋《遂初》,表达他避世隐遁的意愿。东晋时兰亭禊觞的名士,王羲之的好友孙绰,自筑园林而赋《遂初》,则以隐逸标举清高,如刘宋时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引述:“时复托怀玄胜,远咏老庄,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孙绰游放林泉十余年,融玄理于山水,以其称冠当时士人的才笔,作《游天台山赋》等诗,运气自如,情景交融,对后世影响很大,被誉为“南朝山水诗的先河”;而和兰亭故事相辉映,孙绰的遂初之志,尤为后世文人士大夫仰慕,遂初也由此成为观照和标榜隐逸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典故。例如《宋史·尤袤传》载,尤袤因皇帝宠信,历仕三朝而官居显要,至死不得去职,归隐志趣弥深,于是“取孙绰《遂初赋》以自号,光宗书匾赐之。”他自称“遂初居士”,居室名“遂初堂”,连其文集也题为“遂初小藁”。元明时,文人高士也纷纷效仿于此,如归有光《遂初堂记》,还就遂初谈到了古今君子的“隐、处之思”,指出:遂初,实际就是君子“高世遐举之志”。
乾隆精于古代中土的士文化,深受文人士大夫隐逸观念影响,当然也深谙这遂初的典故。他曾反复强调,宁寿宫花园遂初堂命名初衷,就正是祈愿临御六十年而归政退隐。而这座建筑之所以布置在“耄期致勤倦,颐养谢尘喧”的花园中心,并援名遂初,其实也宣扬着这花园按乾隆所自豪并乐于炫耀的大隐而立意的取向。其《遂初堂诗》就得意地申明:“周书称初服,勤政要始终。楚骚称初服,谢政适其躬。二语胥宜味,放卷用不同。”其中,他既以《尚书·召诰》“王乃初服”喻其勤政,又用《楚辞·离骚》“退将复修吾初服”喻其归隐,用“初服”典故的双重意义,来标举他遂初之志的隐处兼达。末句的“放”,就是施展,指勤政;“卷”,就是收藏,本出《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指归隐,实际转喻其如《老子》所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归政退隐的“素志”。在乾隆看来,他的放与卷,即初服勤政和初服归隐,既各有所用,也能如愿以偿,捭阖纵横,各得其所,成功践行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生追求,取得自认为是亘古鲜有的圆满功德,这样一种旷世的遂初、初服的“高世遐举之志”,当然是一般文人士大夫的廊庙山林之志不可同日而语,也只能为之膺服并无限崇拜的。
从遂初堂出来,从三合院退出来,打开旁门,走完一条狭长的甬道,就进入乾隆花园的第三部分。这里主要是山景,院内山石嶙峋,假山峰峦起伏,山间还有深谷,山下有洞通往四方。这里模仿的正是苏州名园狮子林中的假山造型,乾隆是特别钟爱狮子林的,在圆明园的含经堂和承德避暑山庄内都有相似的仿建。在这里崖壑深邃,岗峦峥嵘,充堙了两进院落,除了崎岖的山道,联系前后院落的小径,曲折迷离,隐没在幽深的洞穴中,洞内还有两小一大的窟室;叠山的空间意象,浑厚凝重,甚至令人感到神秘或压抑,和前两院及后院的空间氛围判若天渊。有蹬道可上山,山上有天桥,耸秀亭立于山顶。院北有萃赏楼,西侧有延趣楼,东南山麓有坐北朝南的三友轩,三面出廊,东面紧邻乐寿堂的西廊。耸秀亭平面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檐下饰倒挂楣子,下设坐凳栏杆。亭下悬崖峭壁,洞谷幽深。登临亭内,可俯瞰园内外景致,是良好的观景点。同时,由于该亭高耸于石山之上,位置显要,加之形式简洁,外观玲珑剔透,又是园内的重要景观。
延趣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进院落西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延趣楼上下两层,连廊面阔5间,进深3间。上覆歇山卷棚顶,以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脊角安走兽5个。檐下梁枋饰以苏式彩画。延趣楼东、南、北三面出廊。廊檐部位上安倒挂楣子,下设栏杆。延趣楼内的紫檀木框玻璃画三清图插屏,右上角为一圆形镜子既在画中代表明月,同时也是一面镜子。廊内侧安门窗以分隔室内外空间,门窗上部皆用棂条拼成步步锦形式,素朴雅致。室内装修以多种做工精美的瓷片镶嵌装饰,既朴实淡雅,又不失皇家气度。延趣楼初建时曾有天桥从楼上直通院内石山峰顶。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将天桥拆去,遂成现今的格局。
三友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进院落,座北面南,三开间式小轩。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建。黄琉璃瓦卷棚顶,东为硬山式,西为歇山式,三面出廊,这是一种巧借地形的屋顶构造形式,为宫中仅有。轩明间槅扇4扇,中间两扇为门,檐下挂匾“三友轩”,两次间为灯笼锦支摘窗。轩内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装修题材。尤为夺目的是紫檀透雕圆光罩,罩上竹叶以玉片镶嵌,构思巧妙。东为3扇支摘窗,与乐寿堂隔窗相望。后檐皆为支摘窗,窗外为假山。西次间西墙辟窗,以紫檀透雕松、竹、梅纹为窗棂,疏密相间,雕刻精细。透过西窗,可观赏窗外玲珑的假山与翠竹青松。三友轩的装修题材与轩外的种植物相统一,内外呼应,渲染突出了建筑主题。
萃赏楼位于宁寿宫花园第三进院落。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光绪年间先后修葺。萃赏楼坐北朝南,卷棚歇山顶,覆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上下两层,各面阔5间,前后出廊。楼的正面下层为明廊,上层东四间为明廊,西梢间隔为暗廊,明间开门,余为窗。楼的后檐下层两次间各开一门,上层中间开门,余皆为窗。隔扇门均为步步锦隔心,夔龙团纹裙板,窗为步步锦支摘窗。萃赏楼二楼东次间内的隔扇,材质是紫檀的,边框是用湘妃竹拼接而成,窗户都是玻璃的,这在当时可说是极其的奢华。上下檐柱间设雕花彩绘木栏杆。外檐饰博古纹苏式彩画,檐下安倒挂楣子。楼上后檐明间的门外凌空架一白石小桥,通往后山主峰上的碧螺亭。楼前假山峦峰叠起,洞谷相通。楼西侧有上下游廊与云光楼相接。
萃赏楼以北是第四进也是最后一进院,主体建筑为符望阁,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符望阁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宫花园的延春阁。平面呈方形,外观两层,内实三层,四角攒尖顶。蓝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黄色琉璃瓦。符望阁的室内装修颇具特色,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穿门越槛之际,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楼”之称。室内装修制作精美,又以金、玉、珐琅等镶嵌装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乾隆年间,每年腊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赏饭给王公大臣。嘉庆皇帝也曾登临此阁,并有《咏符望阁》之诗咏。符望阁是宁寿宫花园中最高大的建筑,登临其上可一览紫禁城内外的秀色。
符望阁的内檐装修工艺是乾隆时期江南工艺的代表,集中反映了木雕、双面绣、竹丝镶嵌、錾铜、珐琅、雕漆、软硬螺钿、玉雕等清代工艺的顶尖水平,并且打破器物的界限,把工艺铺陈扩张到整个室内空间。例如紫檀嵌玉櫊罩、双面绣槛窗、点螺雕漆迎风板、沉香嵌玉花窗等等。相比只有200多平方米的倦勤斋,符望阁的修复工程更为艰巨。可以说是“七年倦勤斋,十年符望阁”。符望阁的室内装修颇具特色,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穿门越槛之际,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楼”之称。符望阁内檐木装修普遍采用包镶工艺,设计者为彰显室内雍容华贵之气,所用木材均为紫檀、楠木等名贵木材。符望阁中还大规模地把珍贵的白木香(沉香木)用于室内装修,这在紫禁城中尚属孤例。同样属于孤例的,还有在符望阁南侧的须弥座上的三槽漆纱彩绘夹纱隔扇。漆纱是一种满饰中国传统金箔的织物,在故宫建筑内檐装修,漆纱彩绘夹纱工艺仅此一处,漆纱外观呈均匀而稀疏的方孔状。漆纱彩绘夹纱正是利用了漆纱舒朗而周正的纱孔,达到隔扇通透而分隔的使用要求。漆纱是一种经纬纠绞交织并满饰中国传统金箔的织物,为了增加织物的挺括和平整,匠师于纱面上涂刷大漆满饰金层,更显它的挺固和娇艳。
碧螺亭位于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前的叠山主峰之上,亭子的5根柱子呈梅花形,亭顶的藻井、栏杆上的浮雕都是梅花图案,亭顶用紫酱、孔雀蓝两色琉璃瓦筑成,虽然有些褪色,看上去还是素雅别致。亭顶上还有个石绿色的宝顶,上面画的还是梅花。走完假山上弯曲的石阶来到亭前,上面有乾隆御笔亲题的匾额:“碧螺”,又称碧螺梅花亭,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据说当年康熙皇帝南巡至太湖,巡抚宋荦把洞庭东山碧螺峰产的野茶贡给皇帝喝,康熙为茶叶取了个文雅的名字:“碧螺春”。乾隆是以继承他祖父的事业为己任的,起这个名字既有纪念他祖父的意思,又有取法江南名胜的意思。
高山顶上翘立一座亭子,正像湖中田螺悄悄地爬上了水面石头一样。这是春天的景色。“碧螺”是春天的名词,梅花报春,取这个名字,既有皇帝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遐想,也有园林专家模仿南方园林胜趣巧妙的构思。亭平面呈梅花形,五瓣形须弥座,五柱五脊,重檐攒尖顶,上层覆翡翠绿琉璃瓦,下层覆孔雀蓝琉璃瓦,上下层均以紫晶色琉璃瓦剪边,上安束腰蓝底白色冰梅宝顶。每层五条垂脊,分为五个坡面,亦仿梅之意。亭柱间围成弧形的白石栏板上雕刻各种梅花纹图案。柱檐下安装透雕折枝梅花纹的倒挂楣子。亭内顶棚为贴雕精细的梅花图案天花。上下檐额枋彩画为点金加彩折枝梅花纹苏式彩画。亭南架一石桥,通萃赏楼二层,东西有石阶,可通山下。碧螺亭形体别致,色彩丰富协调,是极为罕见的亭式建筑。
竹香馆位于宁寿宫花园符望阁的西北,西倚宫墙,面东而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碧琳馆而建。竹香馆上下两层,主楼三间,两侧耳楼各一间。耳楼两端又连斜廊,北通倦勤斋,南接玉粹轩。主楼为歇山卷棚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竹香馆外侧遍堆石山,下层窗口掩映在山石缝隙之中,珠联璧合,犹如天造地设。竹香馆前建有弓形墙垣,正中开八方形洞门,两侧安琉璃漏窗,将竹香馆围成独立小院。院内松柏苍翠,环境幽雅。
玉粹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西倚宫墙,东与符望阁相望。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凝晖堂而建。轩广三间,前出廊。覆歇山卷棚顶,绿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黄色琉璃瓦。轩内隔为三室,南称得闲室,北为佛堂。室内有通道可北通竹香馆。轩前东南侧横亘一道以彩色石片贴面的短垣,北侧则以游廊东与符望阁相接,将玉粹轩前隔出自成一体的小院。轩南与石山相连,有蹬道可达山顶。
倦勤斋位于宁寿宫花园最北端,坐北朝南,符望阁后,北倚宫墙。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倦勤斋面阔9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前出廊,檐下绘苏式彩画。东5间与符望阁相对,东西各接游廊,分别与符望阁东西廊相接,房廊相对,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自然形成东5间、西4间的格局。其正中前檐下悬乾隆御笔“倦勤斋”额,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显示这里是太上皇的憩息之所。倦勤斋是北京故宫里最为奢华的建筑,室内由明殿、仙楼、佛堂、戏楼等组成。倦勤斋西四间内著名的通景画是由郎世宁借鉴教堂中的天顶画和全景画的形式移植于此,是乾隆当太上皇以后的住所。乾隆曾在符望阁内题诗中写“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也是表达自己退位后的期望,倦勤斋的名字也得于此诗。不过乾隆做了太上皇后并没有真正地交出手中的权利,所以也并未在这里居住,更多时间这里成为乾隆听戏消遣的场所。
倦勤斋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内檐装修部分,室内嵌竹丝挂檐,镶玉透绣扇,一派江南风韵,精致优雅,建筑级别很高,此前因技术难度高,从未修缮过。东五间和西四间各有千秋。东五间的装饰工艺以竹黄和双面绣为最。西四间最重要的装饰是170平方米的通景画。是由欧洲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借鉴了欧洲教堂中的天顶画和全景画的形式而移植于清代宫廷内的。倦勤斋内最令人瞩目的是室内顶棚及西墙、北墙上满绘的图画,而且这些图画保存得比较完好。在宫廷的殿堂内贴画是清朝装饰宫殿的常用手法,这些画幅被称之为\"贴落\",即是可贴上,又能落下之画。一般来说\"贴落\"的张幅都比较大,往往是整个墙面或半个墙面只贴一、两幅画。这些\"贴落\"画可以起到壁画的作用,但是制作与更换却要比直接画在墙上的壁画简易和方便得多。现存倦勤斋内顶部和墙壁上的画幅,也都是先画完以后再贴上去的。但是这部分画与其他\"贴落\"画不同之处是,所有的画面景物是连成一体的,由各个局部拼接成整幅,不但如此,画幅与室内的环境及装饰亦相联接,等于是在室内又制造了另一个新的空间。
倦勤斋西四间室内北墙上画的是一处宫殿建筑景致,院落中有树石、花草,还有一段斑竹搭成的透空隔断墙,隔断墙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圆的月亮门,在月亮门外庭院中有两只丹顶鹤,一只低头觅食、一只振展双翅;宫殿建筑之间有一段宫墙,宫墙中有一座宫门,宫墙之外还可见远山及蓝天;画面上还画有两只喜鹊,一只在空中飞翔、一只驻足于竹墙上。斑竹的隔断墙画得非常细致而真实,每根竹竿都中间色浅,并画出高光,极富立体感;宫殿建筑采用焦点透视画法,深远感和层次感都很强,站在画幅前可产生穿越圆圆的月亮门能走入花园的感觉。倦勤斋西四间室内西墙上的图画,画得比较简单。同样也画有一段斑竹搭架的隔断墙,墙后面是远山,山石高耸,生长有松树、柏树多株。
倦勤斋西边四间的室内西端是一个尖顶亭子式的小戏台,是紫禁城中现存的四个戏台之一。这是建造在房子里面的一个建筑物。戏台的南北两侧及后边,三面均有用天然竹子搭架而成的隔断墙,与戏台连成一体,与南窗墙平行的竹隔断墙上还有一个圆圆的月亮门。小戏台的前面,有一个略高于地面的方平台,是供演员演出之用。在戏台对面,是皇帝观戏时的坐位,坐位后旁侧另有小楼梯可以通到上面一层。在室内设置小戏台的做法,於宫内还有漱芳斋一处,但布局更小巧精致。
其实,乾隆皇帝退位后并未实现真正的颐养,只是在斋建成后的几年的正月里偶尔来此小坐,并吟诗作句。乾隆之后,嘉庆、道光、光绪等皇帝也有在倦勤斋活动的遗迹,并以此作为书房。斋内的内装修及其布局没有大的变动,基本保持了乾隆时期的原貌,仅根据皇帝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略有改变。根据清代嘉庆十九年、道光十七年和光绪二十三年的《倦勤斋陈设档》记载,倦勤斋楼上楼下共有宝座13张(楼上7张,楼下6张),每张床上都有黄炕毡垫、红花炕毯、床褥、靠背等铺陈,床上还有唾盂、容镜、如意、顺刀。床垫两侧安放炕几、柜格,上面摆放玉、瓷、珐琅、竹、木、牙、角等材料雕琢而成的珍玩文具。此外,室内空间尽陈书格、多宝格、炕案、炕几、香几、长条桌、半圆桌、月牙桌、琴桌、椅子、绣墩、方案等家具。因倦勤斋室内空间狭小曲折,家具多为精细小巧的黑漆描金、漆地嵌螺钿等品类。在墙壁之上,除绢、纸帖落外,还挂有御笔字、山水、花鸟等插、挂屏,质地多为紫檀、雕漆、珐琅边框,内用玉石、宝石、珐琅、象牙、点翠等材料镶嵌。
乾隆钟情造园艺术,素养极高,乾隆从深厚的历史文化着眼,宁寿宫花园完美地彰示了大隐的立意。根据史籍中载述,自先秦到汉代,隐士遁迹深渊,蓬门荜户、岩居穴处,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认为,这也是君子修养所必要的生活方式,文人高士时尚在山水中修行,自然山体的审美及其园林景观价值由此得到开掘,艺术创作技巧也有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描绘这种隐居环境或相应园林环境的山水诗也大量涌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乾隆通过宁寿宫花园,展示其大隐的意象,他在宁寿宫旁,在遂初堂前,通过禊赏亭用典所深蕴的历史和文化涵义,在园林空间层次的组织程序中,便十分自然、也淋漓尽致地投下了由禊赏,而兰亭,而孙绰,而遂初,而初服,而归隐,而隐处兼达,而高世遐举的心迹;后园的萃赏楼、符望阁、倦勤斋等等建筑和景物,包括在遂初堂后的第三、第四进院落中以大量叠石所经营的峰峦丘壑和洞穴,为这心迹导引,也就在遂初朝隐这个主题上,逐步展现为更臻丰富和深永的境界。在这个审美观照的历程中,禊赏亭的经营位置和用典,巧妙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意匠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