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挤时间”系列之三——散落在北京大街小巷中的记忆。

“挤时间”系列之三——散落在北京大街小巷中的记忆。

这篇游记的由来

  在携程已经写了五篇游记,虽然文笔着实不咋地,但是写的兴趣却越来越浓。我想这是因为,有空的时候上携程APP看自己的游记,总能唤起很多快乐的回忆,把工作的辛苦和偶尔的挫折都给冲淡了。

        北京是我常去的一个地方,因为工作的关系,一年要去好几次,多的时候一个月要去上两次。当然,经常是来去匆匆,上午坐高铁过去,下午处理完工作再坐晚班的高铁返程。但是也会有需要连续在那儿1-2天的情况,如果有可能比我就会挤出点时间在大街小巷中转悠,往往能够发现许多旅游书中未提及的景点,算是小小的惊喜吧。

        估计这篇游记将要写很长的时间,还会分为很多段。因为这些年来,零零星星,我到过北京的许多地方。我喜欢这座城市,喜欢老北京的那种韵味。一开始是源自自己的耳闻目睹,后来又来自于我读过的描写北京风土人情的书籍如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合集《味至浓时即家乡》、崔岱远的《京范儿》……

        在这篇游记里没有记载故宫、长城、十三陵等游客必去的景点,只有那些隐藏在大街小巷中的,等着你慢慢走近、细细品味的老北京记忆。

关于北京城

        北京,中国的首都。东边与天津相连,其余三面与河北省相连。北京总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下辖16个市辖区,北京市常住人口2171万人。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称为“燕都 ”;汉以后至唐为“幽州”;辽国时成为陪都称之为“南京”,与当时的首都上京区分开来;元代称之为大都;朱元璋灭元后改称为“北平” ;明成祖朱棣取得皇位后迁都于此,并开始称为“北京”;民国十七年,又改称为“北平”;1949年9月27日,北平重新更名为为北京,并确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北京中心城区为6个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海淀区。原来是8个区,还有宣武和崇文,后来崇文、宣武归到东、西城区。其中东城区、西城区为中心城区里的核心区。中心6城区占整个北京市总面积的百分之8。

        北京真是大,这一篇里写到的地方基本是在西城区。

树木掩映中的宣武门天主教堂

        从宣武门天主教堂开始写是有原因的。在北京入住次数较多的地方就是宣武门商务酒店,因为交通实在是方便,从北京南站乘坐地铁4号线,三站路到宣武门站,地铁出站口就是宣武门商务酒店。粗枝大叶的我,直到去年才突然发现街对面,院墙里,高大的树木背后竟然有一座教堂,而且之前我还经常从院墙的旁边经过。


北京教区宣武门天主堂

教堂外墙上精致的砖刻

        宣武门天主教堂,位于前门西大街141号,由于在北京城的南部,所以俗称“南堂”。它的历史相当的悠久,最早是在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马窦修建的,清顺治七年(1650)钦天监监事德国人汤若望重建,康熙五十一年重修,乾隆四十年(1775)毁于火第二年又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义和团彻底焚毁,光绪三十年(1904)用庚子赔款再次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就是光绪三十年重修的那座。

        教堂是免费参观的,进入大门后有一尊圣母像,背后是一堆小小的假山石,查了资料得知这叫圣母山,是天主教信徒参拜的重要场所。穿过圣母山旁边的小月洞门,就可以看到高大的教堂了。教堂建筑风格是罗马式半圆拱形,顶上有高大的十字架,内部有高大的穹顶,四面的墙上饰有玫瑰窗。


北京教区宣武门天主堂

阳光洒进来,感觉暖暖的

        自从发现了这座教堂后,路过的时候,只要不赶时间我就会进去看看。看看那高大的建筑,看看诚心祈祷的人们。

见证了反帝运动的西什库天主教堂

        刚才提到宣武门天主教堂被称为“南堂”,现在说说“北堂”。西什库天主教堂,位于西什库大街33号,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

       西什库天主教堂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成,原址在西安门外蚕池口附近,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迁至现址。

       西什库教堂自开堂至清朝晚期,见证了民众的反帝运动。道光年间曾经被查封并没收所有教产,同治年间重建。到了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引发了民众强烈反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庚子事件中,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攻打西什库教堂。庚子事件结束后,清政府赔款重修了损毁严重的西什库教堂,形成了如今的西什库教堂建筑群。

       教堂院落的大门就先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大门上有着一排排门钉,这是传统中式建筑才有的。我有一篇《这些年我尝过的北京小吃》在写到“门钉肉饼”时有过专门介绍。


西什库教堂(北堂)

教堂的大门上装饰有门钉

        进入院子,在一眼看到教堂主体建筑的外观时,我很疑惑,为什么教堂的外面也有钟鼓楼?两座攒尖四角黄琉璃瓦的亭子,明显的中式风格。待走近一看,原来是两座碑亭,赑屃驮着石碑,碑上的字已经有些模糊了,据说原文是乾隆皇帝手书的记载着教堂建立的过程。


西什库教堂(北堂)

教堂门前,左右各有一座中式碑亭。

        教堂是哥特式的风格,资料显示:主体建筑有16.5米高,两边的三层塔楼有31米高。教堂正面有三个尖拱型门洞,墙体基色为灰色,辅以白色的装饰。

       走进教堂内部,36根根蓝金相间的柱子支撑着教堂的穹顶,华丽的吊灯从淡金色的房顶垂下。房顶的样式很特别,许多小尖顶,我不知道该怎样描述,这需要专门的建筑学的知识。

        一扇扇高大的玫瑰窗,鲜艳的花玻璃拼成精致的画面,展现的是天主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


西什库教堂(北堂)

金碧辉煌的教堂内部

        玫瑰窗上图案鲜艳讲述着天主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史。


西什库教堂(北堂)

玫瑰窗

        参观一座教堂,更是复习了一段历史。

        在整个建筑群的后部是若瑟修女院,大门紧闭。透过关拉着窗帘的窗户可以看到窗台上放着的绿植和圣母像,清修之地一片宁静。


西什库教堂(北堂)

若瑟修女院

众里寻她千百度的砖塔胡同

        到砖塔胡同也可以坐地铁4号线,在西四站下车,沿西四南大街走不了多远就是砖塔胡同口。听说砖塔胡同是因为一本专门写老北京的胡同的书,胡同东口边有一座元代的砖塔而得名,它是北京历史悠久的胡同之一,鲁迅、张恨水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为什么说众里寻她千百度呢,那是我曾经站在砖塔胡同东口(当然了当时自己并不知道已经在胡同口),用手机导航找砖塔胡同,结果导航带着我从西四南大街走到阜成门内大街又走到太平桥街大街然后到了砖塔胡同的西口。进了胡同,我四处找砖塔,没看到。只好问一群在晒太阳的老人家,老人家很热情的告诉我,一直往东走就对啦。我走呀走呀,记得那是九月份天气还挺热的,一身汗呀。走到胡同的东口边,突然发现这地方好眼熟呀,然后再往四周一看,就看到那座有名的砖塔就在一个小院墙里,刚才我就是站在院墙外用手机导航的。


砖塔胡同

胡同东口就是万松老人塔

        胡同东口边的砖塔名全叫“万松老人塔”,由青砖建造,始建于元代,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万松老人本名蔡行秀,河南洛阳人,研习佛法,是金末元初著名的佛学大师,曾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耶律楚材受其影响颇深,也因此极力劝说窝阔台采用“以汉法治汉地”的方针,避免了更多的杀戮。在网上查了一下,此塔原为八角七层密檐式,清乾隆年间(具体为1753年)重修时加高至九层,现存的是为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的。塔高16米,据说在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大方。


砖塔胡同

砖塔下一只猫儿懒懒的趴着

        其实现在的砖塔胡同和北京的许多胡同没有多大的区别,窄窄的巷道,安静的午后只有老人们坐在太阳地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砖塔胡同

走过的许多北京的老胡同都和这个差不多

 

淡淡温馨感的广济寺

         广济寺始建于宋朝末期,原名西刘村寺。元代毁于战火,明代重建并更名为“弘慈广济寺”。我们现在看到的寺庙建筑是民国时期重建,后来又多次修复的。1953年成立的中国佛教协会的会址也设在此处。


勅建弘慈广济寺

中国佛教协会也设在此处

        一踏入广济寺的大门,我就看到右手边放着几张长条桌,一群义工阿姨们(也许应该说是居士?)正聚在一起插花。她们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小声的聊着天,传递着需要用的花枝,相互配合着抬着花篮,这些花篮应该是用于什么仪式的。所以,一进门来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寺庙的庄严感,而是一派温馨的景象。

   


勅建弘慈广济寺

插花的阿姨们

          殿堂只能在外部观看,不让踏入内部,可能是为了保护建筑。查了一下资料,说是广济寺里保存着不少明清时期的佛像、佛教经卷、碑刻等文物。在这里专门说一下大雄殿。大雄殿的门口的台阶外立着四块古碑,由于年代久远碑面字迹已看不太清楚。殿脊正中有华藏世界海,俗称香水海,整体呈山形,由下往上依次为琉璃砖烧制的水纹、莲花、梵文等,象征永恒世界,不生不灭,此种殿脊是北京其它寺庙所没有的。


勅建弘慈广济寺

殿脊正中有华藏世界海,俗称香水海,整体呈山形。

隐藏在闹市中的妙应寺白塔

         关于妙应寺白塔的这一段是2021年7月份加进去的。妙应寺离广济寺不远,上次经过的时候是2019年的元宵节前,那天是周一,不开放,我只能站在院墙外看了几眼白塔尖。由于疫情,外出的频率大大减少,再有机会去到这里已经是两年后了。


妙应寺(白塔寺)

周围的建筑太密集了,只能看到一个塔尖。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西四附近的阜成门内大街,街对面就是在当地人中较为有名的杏园餐厅。寺庙不大,虽说分四进殿宇,但是实际第一进就是大门。第二进殿宇前比较开阔,还有一尊很有年代感的香炉。


妙应寺(白塔寺)

第二进殿宇

        一提到北京的白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海的白塔,下面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座塔。

       “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遗存下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也被认为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此段来自百度。从这段介绍可以看出妙应寺白塔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更为宏大的规格。

        妙应寺白塔建成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北海白塔建于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妙应寺白塔比北海白塔整整早了372年。妙应寺白塔台基高9米,塔总高50.9米,底坐面积1422平方米,我查到的北海白塔资料是塔净高35.9米,扣除塔基的高度后妙应寺白塔比北海白塔高6米。

        由于妙应寺位于闹市区附近又有很多住宅,塔院面积小,刚刚够把塔基全部围上,所以站在塔脚边只能尽力仰着头去看,视野很狭窄。


妙应寺(白塔寺)

塔院狭小,难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这句诗用在这里合不合适。过于近的距离,看不到全貌,很遗憾,只感到自己在塔下很渺小。北海的白塔更为闻名,可能也是因为它位于视野开阔的北海公园里,矗立在秀美的琼华岛上,山色、湖水衬托的效果。


北海公园

北海的白塔,这个角度好象不是塔的正面。

跨过几千年时光的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和白塔寺距离很近。同样是2019年的元宵节前,路过历代帝王庙,看到一则告示:因为实施文物建筑维护修缮2019年至2020年暂停对公众开放。当时想,两年呀,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实际上,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而进到历代帝王庙里一看,更是觉得在几千年时光的长河里,区区的两年时间只是刹那。


历代帝王庙

赶在下午闭馆前参观了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和太庙、孔庙一起合称为明清皇家三大庙宇。说到庙,大家都到的是供奉的是佛祖、菩萨,这三大庙宇却是特定的祭祀场所。历代帝王庙供奉着从三皇五帝直到明代188位帝王、79位知名的文臣武将的牌位;太庙原来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场所;孔庙是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

        历代帝王庙最主要的建筑是景德崇圣殿,自三皇五帝开始的历代帝王牌位就供奉在这里。


历代帝王庙

景德崇圣殿

        三皇的牌位在景德崇圣殿正中间,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左侧是五帝(从参观者角度来看是右侧),右侧是夏商两代帝王,余下历朝历代左右依次排开。东西配殿是文武大臣生平展示场所。景德崇圣殿的两侧还分布着四座碑亭。其中正东、东南、西南三座石碑刻着雍正、乾隆帝所写的与历代帝王庙修建、祭祠相关的文章,正西碑亭里则是一块无字碑。


历代帝王庙

正西碑亭的无字碑

        最早听说的无字碑是乾陵唐代武则天的无字碑,雍正皇帝在历代帝王庙也立了一块无字碑,想必也是想表达同样的意思,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就这样走到了百花深处

          陈升有一首《北京一夜》,听上一回,那寂寥又缠绵的旋律会在心头萦绕上好半天。“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人说百花地深处,住著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待著那出征的归人。”

         在听过这首歌后,我百度一下,百花深处是北京街巷名称极雅者。《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种植莲藕。夏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驶上小舟往来绿波之中,香风扑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黄菊澄香之秋,梅花晴雪之冬,均有四时皆宜之感。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

        这个美丽的名字保留了下来,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曾经的幽雅花园在现实中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北京琐闻录》的记载和那首《北京一夜》,却是在我脑海里营造了一个美丽又模糊的画面。

        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到百花深处去看看,却又怕自己见了后失望,想象中美丽的画面被打破的失望。所以一直没有在地图上去搜索过,只暗暗的期望能有一次机缘巧合。

        不久前,我在探寻残存的护国寺金刚殿的时候用手机定位,突然发现“百花深处”竟然就在近前。从护国寺金刚殿走过去只有百米。这短短的路,走起来心里一点不平静,意外、激动、忐忑……也许和近乡情怯的感受差不多吧。


百花深处

一条弯弯曲曲的胡同

        这是一条弯弯曲曲有许多叉口的胡同,东起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北侧与新太平胡同相通,南侧通护国寺西巷。墙上红色的门牌有些斑驳,是岁月流淌的痕迹。


百花深处

        胡同中间有有一棵高大的树木,如果是在夏季应该会绿叶成荫吧。一群鸽子从胡同右边的房顶飞到左边的房顶又飞回来。有一会儿,周围一个人没有。我闭上眼睛听着风的声音,听着鸽子煽动翅膀的声音,再一睁开眼睛,竟然仿若隔世。后来,我曾经又无意中走到过百花深处,那是深秋的天气,中午时分,巷子里弥漫着自家做的醋熘白菜的香气,热腾腾的酸,浓浓的烟火气。并没有失望,也许是因为真正的百花深处一直在我的脑海里。

文人雅士的琉璃厂

        小时候特别喜欢听相声,特别是象侯宝林先生这些老相声艺术家说的段子。在这些相声中经常会出现老北京的市井家常,其中常听到的地名有天桥、琉璃场……所以,在我小时的想象中,天桥是有好多的杂耍艺人的,而琉璃场是个卖古玩的地方。等真正到了琉璃厂,发现这里原来是文房四宝一条街,和西安的书院门很相似,有名的荣宝斋就在这条街上。

        琉璃厂位于地铁2号线和平门站附近,从宣武门走路过去也不算远。清朝初期,满人和汉人是分开居住的,那时许多汉族的官员住在此处。这里也有许多各地的会馆,所以赶考的举子也多居住在此处。时间一长,就开了许多书店、文房四宝店、古玩店,渐渐形成了一条文化街市。


琉璃厂古玩字画一条街

荣宝斋

        荣宝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原名叫松竹斋是一家专卖笔墨纸砚的店铺,在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前曾经看过一部名叫《平凡的清穿日子》的穿越小说,里面就提到过松竹斋,想来作者也是知道这段历史的。

        现在的荣宝斋不仅经营文房四宝,更让其闻名的是其在上海的艺术品的拍卖公司。在琉璃厂文化街上,荣宝斋占据的面积是最大的,高大的仿古建筑,把外面的严寒和酷暑都隔离开来,进去就让人的感觉就是宁静。我喜欢看里面各式各样的墨和砚台,曾经买过一条龙云松烟墨,一两重,虽然不算特别贵,可是一直没舍得用,感觉字写得太差了,唯恐浪费了那块精致的墨。

与想象中不一样的后孙公园胡同

        从宣武门到琉璃厂的路上还会经过一个后孙公园胡同,这也是我在散步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的。

        出门在外,哪怕只有三、四十分钟的空余时间,我也会掏出手机来定个位,然后搜一下附近的景点。有一次散步到了琉璃厂,定位后发现在南边竟然有个安徽会馆在后孙公园胡同,我脑袋里立马想象出大戏台、一进一进的院子、白墙灰瓦等建筑样式,总之是把在各地看的会馆与徽式建筑结合在一起。到了后孙胡同后,发现与我想象的不一样。

后孙公园胡同口的介绍

         一进胡同就看到上边的介绍,后孙公园胡同因孙承泽花园而得名。孙承泽(1593-1676),明代崇祯年间进士,著有《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等。宅内有研山堂、万卷楼、戏台等建筑。他的宅第和园子被后人称为孙公园。其戏台曾演出洪升编著的《长生殿传奇》。同治八年(1869)由李鸿章兄弟提倡,淮军诸将出资,购得孙公园部分房产辟为安徽会馆。戊戌变法期间,这里是维新派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强学会会址。民国时,徐悲鸿领导的美术学校设于此。处于会馆中的戏楼,见证了京剧的发展繁荣,梅兰芳、谭鑫培等京剧名角都曾在这个戏台上演出。

整齐划一的建筑风格

          我从琉璃厂这边的胡同口一直往里走,走到胡同另一边也没有看到类似会馆的建筑。待问了胡同里一位执勤的大妈,才知道安徽会馆并不对外开放,早些年还有不少违建将其遮挡,直到2018年违建才得以拆除,我也忘记问戏楼是否还存在了。

        整个胡同都是青灰色的墙砖,红色的门和窗框,屋檐的内侧也是红色的,建筑风格比较统一,不是想象中的徽派建筑。在网上搜了一下安徽会馆曾经的盛况:北起八角琉璃井,南止后孙公园胡同,东达厂甸,西与泉郡会馆为邻,占地9000多平米,有219间半房屋。


北京安徽会馆旧址

热心大妈指点我在这里可以拍到安徽会馆的部分建筑

         许多关于老建筑的传说中,房层都是9999间半、999间半、99间半……,尾数都是9然后带半间。查了不少资料,总结一下:一是在中国古代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般都说,“数乃九之极”,九就是最好的,再多就是盛则衰。二是相传故宫的房屋是9999间半,比天帝宫殿的万间房屋少半间,于是其他一些老建筑也仿造这个传说都是以9间半来结尾。

朗朗书声中的克勤郡王府

        有一次,到了北京正好是晚上六点多,好饿,找到一家华天肉饼的连锁店,吃了木须肉盖浇饭、肉饼、丸子汤,撑着了,于是决定在附近转转消消食。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新文化街上,天虽然黑了,看不清楚,可是仍然能感觉到路边有一连片的大宅子。掏出手机来一定位,发现是克勤郡王府。于是,第二天中午工作结束后,看看离上火车的时间还有约两个小时,就忙忙的赶过去想仔细看看。


克勤郡王府

曾经的王府,现在的小学校

        克勤郡王府位于新文化街,离地铁4号线西单站不是很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现存较好的一座王府。多罗克勤郡王,清朝世袭郡王。崇德元年(1636年),代善长子岳托被清太宗皇太极封为成亲王。次年,被降爵。死后,追封克勤郡王。其子罗洛浑改为衍僖郡王、其孙罗科铎改为平郡王。乾隆时改回克勤郡王,得到世袭罔替郡王的许可,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一共传了十三代十七人,一位成亲王、一位衍僖郡王、六位平郡王、九位克勤郡王。民国后最后一代克勤郡王曼森将府售给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为住宅,曼森最后沦为洋车夫,被戏称为“车王”。

        到得近前,发现大门紧闭,门上挂了个牌子——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原来这里已经变成了一所学校。也好,能够发挥作用,而不仅仅是一座摆设。只是不再对外开放,只有可爱的孩子们能够一探究竟了。


克勤郡王府

一群小学生在上体育课

        透过铁栅栏门,可以看到一群小学生在上体育课,两旁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

让英雄常记在心中的佟麟阁路

        上面提到的克勤郡王府是被佟麟阁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的,现在来说说佟麟阁路。

        佟麟阁路原名南沟沿大街,1945年为纪念抗日将领佟麟阁改为现名(北沟沿大街为了纪念同时牺牲的赵登禹师长而改名为赵登禹路)。元大都时期,佟麟阁路所在位置紧邻大都城墙,是一条与护城河以及城内三海相贯通的人工河道,名为金水河。明朝以后,金水河上游河道淤塞,截断了上游来水,另一方面北京城墙南移,将佟麟阁路纳入城市范围以内,于是金水河从一条人工河演变为露天城市下水道,被人们称为“大明壕”。大明壕北起西直门内,南抵宣武门,纵贯北京内城,今天佟麟阁路所占的是其南端的一小段。市民沿大明壕聚居,形成了一条纵贯北京南北的道路,其中最南端一段名为南沟沿大街。

        佟麟阁(1892-1937),原名佟凌阁(牺牲后报纸误写为“麟阁”),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民国军事将领,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军、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进犯南苑,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退下,他执意不肯,仍带伤率部激战。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头部又再受重伤,终因流血过多壮烈殉国,时年45岁。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二级上将。佟麟阁将军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佟麟阁广场

纪念雕塑上的时间为将军牺牲时刻

        没有无数的先烈们的舍身付出,又哪里有现在的和平与安宁。

佟麟阁路边上宁静的小胡同

   

佟麟阁路

        佟麟阁路上共有三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民国参议院、民国众议院和中华圣公会救主堂。民国参议院、民国众议院位于佟麟阁路62号新华社院内,是北洋政府时期参众两院,现在作为新华社总社礼堂使用。中华圣公会救主堂位于佟麟阁路85号,现在也不对外开放,仿佛改为一个办公场所。

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的赵登禹路

         正式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在北京只有三处,即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东城区的张自忠路。这三位英烈,都是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这些地名在新中国也得以沿用,虽然在文革时期这三条道路曾经被改名,但是最终仍然被改了回来。让我们记住历史,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