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冬日寻古之旅,走进门头沟桑峪村的广慧寺。
在北京城里相传着这么一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用以说明潭柘寺的古远历史,可您绝不会想到,与潭柘寺相距仅数公里之遥的桑峪古村……居然还有座先于潭柘寺600年的古刹—— “广慧寺”。
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广慧寺饱受摧残,如今没落无人知其历史了。我也是对它一知半解,今天我们走进广慧寺,看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广慧寺坐落于潭柘寺镇桑峪村东北半山腰上,一处林木繁郁的山麓坡地上。三面环山风水佳,位置优雅亟静谧。寺前有三座形态各异的山,一座像虎头,称“老虎脑”;一座像鞍子状,称“马鞍口”;一座处在风口上,称“风口崖”。
据《桑峪村村志》记载:广慧寺坐落在桑峪村东北半山腰上。它坐北朝南,三面环山,环境优雅,现存山门、院墙、影壁墙、正殿、西配殿、残缺的龟趺和两棵银杏树等。据当地百姓讲,广慧寺的历史比潭柘寺的建寺历史还要悠久,这里也一度曾是香火旺盛的古庙。寺内现存的废弃庙基和两棵银杏树可向世人昭示它久远的历史。
相传,寺庙为汉朝初年张良故人刘氏高官为找一风水宝地清修而建,时刘氏取“广弘慧力”的佛语以明其志;慧力,佛教“五分之一”,指智慧有除烦恼的作用。自那时始,广慧寺便常有高人到访,为此不断扩建,到鼎盛时期有五层殿宇,后因历史原因没有很好地保护,现存为原址的第三层殿。
《宛署杂记》载:“广慧寺,在狮山下。永乐丁酉,朝鲜僧懒赞来朝,筑精舍。成化戊子(四年),太监张轩等重建,易名为寺,吏部员外张骏记。正德元年,太监王念等重修,大学士刘忠记。”所以广慧寺相传是始建于明朝年间,其前身汉朝初期已有。
清朝时期广慧寺曾一度成为了京城太监们避暑的场所,可叹的是,随着清朝的没落,恭亲王亦忻门下的大太监安德海将广慧寺赎卖给商人以支付工钱等开支,自此,广慧寺头上的皇家寺庙光环逐渐消退,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湮灭于岁月风尘之中……。
在与潭柘寺山水毗邻的桑峪古村落中,有多少人会想到,就在这片山野上,曾经还耸立过一座青烟缭绕,古柏参天,钟鼓常鸣,幽雅静谧的古老寺院吗……愿知道的人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