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北京的印象,实在很难说。大学两年级暑假的时候和同学第一次去北京,那是好多年前了吧,在火车上坐了二三十个小时,到北大宿舍放下行李就出去满大街转悠,那才是年轻吧。 那时感觉自己是喜欢北京的,
天坛里的那片雨后的树林,登上长城那一刻的兴奋,
天安门广场夜晚天空悠闲飞着的风筝,为了看升旗在长安街地道度过的一夜,还有北京可爱的公交车售票员,害得我们半夜爬窗的态度认真的宿舍管理员,还有东来顺,全聚得,和路边小饭馆里的炸酱面。我想我真的是喜欢的。 工作以后去了很多回北京,匆匆而过,心里原来的喜欢却变得越来越淡了。机场出租车司机的张扬索价,长安街上下班满街的堵车,餐馆服务员的冷声冷气,让我越来越找不回当时喜欢的样子。 这回去北京开会,其实本也只住一晚,觉得想再多看一看北京城,看看这些年来究竟是它变了,还是自己改变了。 首都剧场看话剧去 在上海的时候就想好了一定要在北京看场话剧,随便什么都好,只想感受下国内其他地方很难找到的话剧氛围。于是早早地在网上订了票子,其中还费了好大的周折。同事们大都觉得不以为然,只有我一个人暗自乐着。
王府井大街的首都剧场,周五的下午,所有人都劝我坐地铁。没想到地铁的出口离剧院居然还有那么长的一段路,几度走得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道。然而,这一路王府井的步行街,在傍晚的时候,着实是热闹的。各色的霓虹街灯和时尚的人群,好像和记忆里严谨沉重的北京大大地不同了。 首都剧场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老建筑,在夜里被金色的泛光灯洗刷得很耀眼。因为实在是太漂亮了,让我忍不住用手机把它照下来当作桌面。 也许因为平日在上海绝少想起去看话剧,踏上首都剧场的台阶时有种很隆重的感觉。 剧场里的灯光渐渐地暗下来,周围的座位陆续坐满。看上去好像中老年观众多一些,而且不少人好像是同一个单位全是认识的在打招呼。不知道象我这样仅仅是因为喜欢而慕名而来的是不是很多。那晚在工体同时演出的是周杰伦演唱会,据说演唱会结束交通堵塞了半个北京城。这个时代的年青人,我突然觉得有些担心。 演出即将开始的时候,居然看到吴仪也前来看演出,那让我这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上海小市民一阵兴奋。果真是首都呢,难得来看出戏冷不丁就碰到个副总理,真是牛呢。 那是出讲SARS期间北京胡同里面故事的戏,原来担心会不会全在讲大道理,结果却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那些生活化的剧情,北京味儿的对白,出彩的表演,着实把我迷住了。整个剧场里的观众时而被有趣的对话逗得哈哈大笑,时而被感人的场面引得热泪盈眶。直到最后谢幕的时候,全体观众起立为演员精彩的表演长时间的鼓掌。 从首都剧场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电话告诉朋友,来北京看话剧,值! 从胡同文化到小资情结 北京给世人的感觉是它的大气,包括北京的老百姓,皇城根下,哪有不大气的道理。所以,以为北京人应该痛斥小资。居然也得到过证实,年前带北京来的朋友去上海新天地的东魅,结果被视为是无聊透顶的地方。 所以听说北京新近极具人气的后海颇是个小资的所在,那倒是让我意外,大气的北京人怎么也开始热衷于小资情结了呢。 说
什刹海多少有点象新天地,特别是荷花市场的入口也矗着个Starbucks。我坐在户外的湖边喝着咖啡等朋友,熟悉的感觉让自己有些恍惚身在何处。那晚是中秋的后一天,上海多云看不见月亮,而我却沉浸在千里之外的温柔月光下感受着另一个城市。 决定沿什刹海走一圈,那个人工湖泊本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因为它经历的岁月,才显得弥足珍贵,特别是湖边的绿树成荫,静谧而含蓄,没想到北京城也有那样温柔的地方。夜的什刹海真是热闹呢,每一家酒吧都把桌椅放到外面,点起烛光晒着月亮。水边姿态优雅的杨柳,荡漾在水上飘摇的蜡烛,摆着小酒唱戏的湖中泛舟,当然还有酒吧门前各种肤色的享受着北京另类滋味的人们。这样的情景,真是让我忘记了自己是在北京,那淡淡的悠闲感觉,仿佛是在丽江,回到了热闹的四方街。 最后在前海尽头的一家酒吧坐下,人不多,不那么热闹,却是我喜欢的,有很舒服的沙发,可以把整个人窝在里面。随笔拿本手边的杂志来看(可惜只有时尚杂志,居然找不到旅行杂志),音乐是有点颓废的Chill out,整个酒吧的气氛是舒适和庸懒的。喝了瓶啤酒,这样的时候喜欢有一点点的酒精作伴。转眼就过了半夜,打算离开的时候,突然怀疑自己倒底是在哪里,这里好象和印象里的北京不大一样,到底是自己想错了北京,还是北京人变了,我不明白。 感受北京 一直喜欢在异乡行走的感觉,走在街上整个人都是紧张着的,当然不只是紧张着自己的钱包和手机。和平常的麻木不同,那是种在上海本地不可能有的敏感细腻的心态。仿佛浑身的感官都是打开着的,每一个细胞都用心地体会着周遭的一切细节。 - 北京的地铁 上一次去北京坐地铁还是大学里,那时上海还没有建地铁,所以真是感觉新鲜。可是地铁里怎样感觉都是旧旧的,灰灰的,一点也不让人喜欢。 所以这次坐地铁还是有些无奈,从国贸站地下商场走到尽头拐个弯,感觉时间仿佛往回走了十年,并不是处在同一个时代。 地铁站台给人的感觉还是灰暗沉闷的。地铁票是纸质的,由楼道口的工作人员负责逐一撕票,这让我想象不出上下班高峰时的样子。地铁的自动扶梯和香港一样也写着靠右站立的标志,但很多人还是熟视无睹地站在左边,这样的麻木有时让我觉得咬牙切齿,恨不得拎住他们的领口丢到电梯右边然后问他们识不识字。 北京和上海的地铁都让我不禁想念起香港的充满人性化整齐便利的地铁来。还好北京的地铁车厢仿佛是新换的,对于中国,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是让人欣慰的。再多的抱怨都比不过一点点的实干吧,我想。 - 天安门广场 很多次来北京出差,上班下班都经过天安门广场,见得多了,并没有什么感觉。这次看完话剧的周末夜里,突然兴起让出租车司机带着我去夜里的天安门广场看看。我知道自己也是去找回忆去的,七八年前的夏天,在热闹的广场上放风筝,在长安街的地道里过夜,只为在清晨能够早起看天安门的
升旗仪式,不知道现在那里等一宿为了看升旗的人们还多不多。夜晚的天安门广场,街灯闪耀,显得很大气,四面的城楼在各色的泛光灯渲染下看上去通透神奇,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岁月。小司机把车开得很慢,一边告诉我这里那里的方向,我和他聊着天,让他猜着我从哪里来,也觉得亲切。 - 天坛 周末的时候挤出时间看天坛,顶着大太阳,为的是记忆里那片雨后的树林。树林果然还在,仍然茂盛着,只是阳光下的样子有些不同。太阳劈开树荫,在碧绿的草地上留下金色的痕迹,那是浓烈的感觉,并不是记忆中雨后纤弱温柔的样子。不过,现在的样子,也很喜欢。Temple之类在中国倒是大同小异,没什么精神多看。 - 不一样的服务生 北京的服务生,印象里是不懂得殷勤的,也许那也是北京城赋予的特殊气质。我倒是无所谓,反而有些喜欢那样宠辱不惊的实惠。可是一起去Grand Hyatt喝咖啡的外国同事便感觉是受到了怠慢。 让我喜欢的倒是后海Starbucks里工作的小男生。那天看完话剧身边不巧没有现金,饿着肚子直奔星巴客因为指望那里的刷卡POS机。不想那倒霉的POS怎么都不能操作,让我急得看着已经摆在盘子里的Muffin直溜口水。那小男生一边急急地修理着POS机,一边对我说“你就先吃着吧”。我觉得自己的样子有些好笑,虽然没有真吃起来,却是因他的这句话感觉温暖。 ************** 过去了这些年,觉得北京的印象已经很难从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来表达。北京是多方面的,从感性到理性,需要花很多心思去理解。我希望能够从细节上点点滴滴地去认识北京,改变上海人眼中的北京印象,当然最好也能多少改变些北京人眼中的上海感觉。 2003年9月20日星期六 下午3时50分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