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洛阳不只是看牡丹和石窟,这些景点也值得打卡。

洛阳不只是看牡丹和石窟,这些景点也值得打卡。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路送辛渐》。这首诗就是我对于洛阳最初的印象,很多人知道洛阳,无外乎牡丹,龙门石窟等。可是你知道吗,洛阳除了龙门石窟,除了牡丹园,她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还有那“洛阳纸贵”的传说。白马寺和黛眉山。拥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这样的一个历史古都,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人间四月天,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的时节,终于到了洛阳,这一去,就舍不得离开。

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与那些小巧的花儿不同,牡丹大多开的艳丽,开的硕大。我们知道牡丹,都是小时候听过蒋大为老师的那首歌“啊 啊 牡丹,百花从中最娇艳,……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历经贫寒……。”作为牡丹花都来洛阳,一定要去一趟全国品种最多的牡丹园,就在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春天的园里,百花盛开,有的娇媚,有的灵巧,有的秀气,但是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里,绵延1.5牡丹长街,是这座城市最美的绽放,绿意从中,牡丹花开,每年四月,游人如织。来看牡丹的人特别多,热情好客的当地人非常可爱,看着这么多人前来观赏,特别高兴。我也入乡随俗的穿了唐装,全程拍照,让我意外的是,别的地方,你想穿汉服拍照都只有景区里,出了景区就得把衣服换掉。但是在洛阳,不会这样,这个城市穿唐装的行人很多,和日本和服,韩国韩服一样。大家可以很日常的穿着。牡丹园里的牡丹,就如同洛神出水,倾城倾国。穿成唐装的人,成了点缀之笔。

隋唐遗址植物园从2005年建园开始,里面包含了千姿牡丹园,丁香园,海棠园,水景园,琼花园等等。每年四月,牡丹花开的季节,30余万株牡丹竞相开放,硕大艳丽,颜色极美,1200多种类,有单瓣型,荷花型,绣球型,菊花型,拖桂型,蔷薇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等等。我们平时见着的花大多数以红色系为主,很少有黑色的,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牡丹有9大色系,除了正常白的,粉的,红的外,还有黑的。着实让我吃惊。而来看牡丹,成了一场文艺之旅。牡丹的国色天香除了颜色美之外,还有那传说特动人。

传说武则天在当时的都城长安时,某天不知是抽了什么风,竟然命令所有的牡丹在寒冬腊月全部开放,可是没有一株肯听。于是一怒之下,遍命令所有的牡丹迁往洛阳,第二年依然花开,武皇帝又生气下一道圣旨,命令全部烧死。但是到了来年春天,牡丹又再次长牙生根,继续盛开。

其实看牡丹还有一个好地方,中国国花园,和植物园不一样,这里是专门以牡丹为主题的主题公园,以单个牡丹品种种植面积大,珍稀品种多,品种全,色泽纯正艳丽而蜚名中外,如果可以,坐在花海里,让人立刻烦恼全忘,沉醉在美丽的牡丹花海中。

君不见,洛阳城里,百花盛开,若论国色,唯有牡丹,美丽娇媚,生命丰满,国色天香,唯她而已,壮观亦如,美丽亦如,古老传说,美丽动人。

龙门石窟——石窟造就千佛是,峭壁高添万圣台

牡丹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代表作, 到了洛阳,光看牡丹,不去看看龙门石窟就如同一盘精致的菜缺没放盐一般。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其他三个石窟都建立偏北方地区,龙门石窟是四大石窟里面中原上唯一一个。现存2000多个窟龛,10万多尊造像,碑刻题记2800余品,非常震撼,全世界的人来了洛阳一定龙门石窟,这里开凿的佛像代表了历代皇家主持开凿的最高水平,在2000年的时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面最高的佛像高的达五六层楼高,17米多,最矮的则只有短短的两公分。高低不同,大小不同,佛像众多,让人大开眼界。

坐船在伊河上,风吹杨柳,两岸边的龙门山和香山的佛感扑面而来,青山绿水下,湖光粼粼,岸边上的柳树刚抽芽,随风而舞,在船上就看见那尊最大的佛坐落在半山上,俯瞰众生。心里瞬间严肃起来,人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要想好走哪一条,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都说“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佛大多数都是敦厚慈祥。龙门石窟从北魏孝文帝开凿以来,营达400多年,历经五代,50多个洞窟, 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等。从不同的朝代也能看出不同朝代的审美风格,以“奉先寺”为代表的是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的“作品”,佛像大多双肩宽厚,体态丰满;而以“宾阳洞”为代表的则是魏晋时期的代表,佛像大多清瘦修长,衣袂飘飘;不同的佛像除了反应不同朝代的审美,更能反应我国不同朝代的文化经济等,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晋风骨书法的代表。

很多佛像因为岁月的风化,时间的侵蚀,一年复一年的坍圮,已经不复“旧时”模样,一年一年,他们仍在那里,看世态变迁,看风云变化。我们这些平凡人达到不了佛的境地,但是下面的莲花座,一旦坐上,就得心思纯良才不辜负那成佛的心啊!成不了佛,感受下佛的境界也是好的。

光是严肃的话题可不行,里面还有一个“网红”佛像。宾阳洞里面一个佛像,我一见到他,就觉得特别可爱,掌心向下,无名指和小拇指,大拇指弯曲,只有食指和中指直起,就是万年不变的拍照必备姿势——剪刀手嘛!这么萌萌哒的佛像不拍照留念可惜了,我摆出与他同款姿势,一起萌萌的就好。 这是景区最萌的佛像,引来了很多人拍照留念。

君不见,伊河两岸,龙门山上,佛龛众多,,窟龛之中,五十余洞,佛像各异,或高或底,各自成佛,隔河相望,东山之上,乐天居士,白园绝响。

白马寺——谁叫白马如梦来

想要成佛,或许经过古刹的洗礼不是最必须的方式,但是却是最必需的途径。作为中国第一古刹,到了洛阳,紧锣密鼓的把白马寺的行程安排上了,从洛阳城往东行驶12公里处,见一古刹,古朴苍幽,不沾染丝毫纤尘之气,就是白马寺了。1900多年的历史,让这座古寺愈发厚重。这座古寺在我国地位极高,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小标题是谁叫白马入梦来,白马寺的传说肯定和梦有关,相传汉明帝曾做梦,梦见一匹带着一个带金光的人,穿过黄沙,带着佛家指挥千里迢迢来到了十三朝古都洛阳,来到了一被佛门弟子同尊“释源”的地方,白马寺。从此佛教的种子散在九州大地,处处都是佛教的魅力。

真实历史是,在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大臣派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三年过后,他们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觐见汉明帝,为了纪念白马托经,于永平十一年,建了白马寺。《鹿鼎记》里面他们抢来抢去的宝贝——《四十二章经》就在此译出,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整座寺庙坐北朝南,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和十八罗汉,实在珍贵. 十八罗汉各个都厉害,有严肃的,有微微一笑的,有敦厚慈祥的,也有可爱的。这些都是白马寺最尊贵的宝物。

古寺里,烟火袅袅,苍柏青幽,墙灰瓦下的古寺似还在岁月的时光里。看见一个石头,上面油光华亮,不像人工上漆做的效果,工作人人员告诉我们,那个叫好运石,摸的人都有好运,好多人摸。白马寺的前世今生都充满传奇,几经破落修葺才是今天的模样。寺内繁华盛开,香火鼎盛,鼓楼旁的鲜花已开,我拍图发朋友圈的时候,友人评论说,不知是不是白马寺历史悠久,这张图看着让人特别心安。

进寺要上香,这是历来的习惯,我们也跟随着大部队拜了拜,为了没有远去的历史,为了白马寺的重生,为了历史三载的白马驼经。

君不见,洛阳城东,千年古刹,名为白马,历时三载,白马驼经,只为得道,烟火袅袅,苍柏清幽,一生好景。

黛眉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没到洛阳以前,以为洛阳只有牡丹花和龙门石窟,来着才知道洛阳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黛眉山就是一个宝藏景区,风景如画。

在洛阳市往新安县方向100公里处,就是黛眉山景区,最高海拔达1400米,景区里面包含“高原草甸”,“黛眉圣庙”“黄河大关”等等。鬼斧神工的山石峡谷,群山伏地,万壑生岚,独特的丹霞地貌,让这里的石头都特别可爱。我们沿着“草原广场”而行,风景如画,风和日丽,万物复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随处可见马匹在悠闲的吃着草儿。这样的风景真难得。

按照最初的方案,我们是走的B线,到了玻璃观景台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了,5D玻璃观景台,海拔太高,右边是随手可以触摸的丹霞风貌的山峦,左边是积木辽阔的山峰,脚下是……啊,我不是特别敢看脚下,海拔太高,克服了半天才慢慢适应。要不说现在人人皆网红,为了拍美照,豁出去了,尝试跳跃了N次后,才留下好看的 照片。玻璃栈道上还有很多好玩的项目,但是都太刺激了,我都不敢尝试,看见有人拍高空秋千,不知道飞出去什么感觉,是不是有一种自由飞翔的感觉。胆小的我只能望洋兴叹。

离开玻璃栈道,像最高山峰走去,春天真是一个极好的季节,到处鸟语花香,处处可见莺飞蝶舞, 登上最高山峰,站在海波1400米的阁楼楼顶,将黛眉山的风光尽收眼底,大美黛眉山在阳光下全是春来的味道。蓝天白云下,远山是蓝色,中间是绿色的,最近是青色的,颜色不同,层次不同,似黛似眉,黛眉山的美果然名不虚传。

穿过“好运峡”你就会好运哦!来的每一个游客,导游都会这么说,我们也不免俗的走过去,好运峡,其实是一个因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峡谷地貌,这在地质学上叫“地堑”我们用海枯石烂来形容时间的久远,这里的山石就是经过久远时间的风化才形成的。丹霞地貌,石头相五花肉一样矗立在两边,最窄的地方还得考虑身材,稍微胖一点点的让你都经不过。

除了看见黛眉山的风格俏丽外,看见两个山峰特别亲密的靠在一起,天地间,就像一男子在亲吻一女子。这个就是黛眉山有名的“天使之吻”也是汤黛之恋。传说夏朝君王夏桀执政时,暴政虐民,民不聊生,汤王时任诸侯,妻子黛眉劝说他推翻当朝,汤王开始招兵买马,终于推翻夏桀,在洛阳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后来,干旱时期,颗粒不饱,黛眉来到现在的黛眉山,与民一起祈雨。雨来后,汤王接黛眉回去,黛眉劝汤王,要以江山为重,不要儿女情长。自己则表示要与百姓一起,后来黛眉王后去世,汤王泪流满襟,为她修了圣母庙,把这座山叫“黛眉山”。传说动人,他们的爱情始终坚贞,看着这“天使之吻”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君不见,新安县内,有一大山,风景如画,名为黛眉,黛眉山上,思乡阁内,不见相思,天使之吻,爱情坚贞,海枯石烂,、

洛邑古城——城里城外都是梦

游了风景,看了古寺,到了地方能反应一个城市是否值得去的还有另外一座“城”,洛阳这个十三朝古都的古城,肯定更值得一去。我以为会和很多城市一样,打着古城的名号,行着商业的作风。但是洛邑古城不是这样。

南至南护城河,北至中州东路,总面积系1360亩的古城最开始是一个棚户区,所含明清时期的建筑众多,当地政府几经开发保护,才有了现在的模样,进入古城引入眼帘的就是文峰塔,文峰塔北宋年间建好,明末清初的时候李自成攻克洛阳,将古塔炸毁,用来消灭顽抗的明军,顺治登上皇位后,第八年重新建好完善。“洛阳有座文峰塔,离天只有丈七八”这句民谚,充分说明这个塔的高和在洛阳人心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不知道看的人有没有梦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候。

古城内虽然商铺众多,但是丝毫不沾染商业气息,很多店铺的老板都是手艺人,你来,他们在,你不来他们也不吆喝,我们也看着好玩学了下剪纸,不知道是不是古街的渲染,老师年轻但是非常有气质。我们剪的特别慢,老师剪的好快,虽然慢,但是体验很快乐。

“洛邑”是洛阳古时候的旧称,历史厚重,这条古街所售的东西都是有文化底蕴的,丝绸,绣花,唐白瓷。古城里景色非常美,水是生命之源,任何地方离了水都不行,古城内也一样,杨柳依依,绿水荡漾。古典风的房子在柳树中间,像走在了古时候的街道一般。

君不见,洛阳洛邑,古城之内,恍如一梦,梦回古时,杨柳青青,游人如织,满城春色,游城惊梦,梦醒剪纸,难得糊涂。
洛阳博物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若要了解一个城市,请那个城市的博物馆吧,上下5000年的历史,很多足迹都已经消散,只有博物馆里的宝物还历久弥新,诉说着一个古老又坚实的故事。洛阳城历史厚重,博物馆厚德载物,馆藏文物40多万余件,镇馆之宝好几件,比其他普通城市的博物馆高出几个档位。

最开始见到的是古菱齿大象石,从1994年在南昌路出土,已经重见天日二十余载,长5.7米,高2.8米,昏黄灯光下,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两万年前,他在雨林里面行走,也许前面跟着它的妻子,小孩。岁月流逝,他们都没有逃脱过死亡这一命题。但是骨头却被保留的很好,现在的骨架依然可以看见曾经的雄壮。

清代金丝楠木塔,是我见过最精致的一件古物了,清朝初期制造,已经300多年历史了。全高约四个成人头脚连接那么高,围绕而雕刻了304个佛龛,里面放着304佛像,佛像全身用金鎏成。灯光映衬下,每个佛像都闪着金光。没见一丁点钉,全部用我过木制工艺的最高代表,榫卯。实在是精致。

东汉石辟邪”:远看像一个狮子,又像是貔貅,在我国古代,这些神兽可以保一方安宁。1922年发掘于偃师市佃庄镇太学村,后来保存,代表了我国东汉石期石雕的最高工艺。

除了藏品有趣,博物馆的设计也很有意思,位于聂泰路与洛宜公路交叉口900米处的博物馆,主体建筑设计采用“鼎力天下”的设计,外面为大鼎造型。室内开放了13个考古场景,充分反应了我国考古的专业性。就是这样的“鼎力”设计,顶起了中国厚重的文明历史。

君不见,洛阳城里,博物馆内,馆藏众多;博物馆外,形似鼎力,扛起历史,不卑不亢;,华夏文明,历史悠久,管中窥豹,由小见大。

洛阳老街,一首老歌唱了又唱,一条老街逛了又逛

我本来想,去了洛邑古城,就不去老街了,但是热情好客的当地人让我们一定要去,因完全两种不同风格。这是洛阳城最古老的一部分,百米长的老街,风情婉转。我走走停停总想探索点什么,似乎又什么都探索不了。但是在老街吃的洛阳水席,给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刚到老街,就被“丽景门”给震慑住了,环形的一栋楼,号称“洛阳第一楼”。外面看着高冷,走到里面则是热情奔放。

“水席”是河南名宴,各种酸甜苦辣混合在一起的汤汤水水,让人一口下去,倍感顺滑。我最喜欢的里面的蜜汁红薯,和传统的烤红薯蒸红薯不同,这是红薯汁,刚吃到嘴里的时候,红薯的香气从口腔弥漫开来,经过牙齿,食道,最后到胃里。整个人都觉得飘飘然。

1000多年历史的水席,前前后后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共计24道菜,很是讲究,上菜顺序先是以服、礼、韬、欲、艺、文、禅、政为主题菜名的冷盘,当做下酒菜,每盘都荤素三拼,然后是热菜,这些之后,会上一道汤,一般是鸡蛋汤,也叫送客汤。表示主人热情好客。

吃完了水席,我在老条老街又走了半天,看着月亮登上,想着这几天,几乎看了个半个中国史,很为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君不见,洛阳老街,斯有一楼,名为丽景,丽景门上,华灯初上,下方游人,熙熙攘攘,皆为水席,水席不水,全是大菜,有凉有热,饕餮盛宴,只为君故。

洛阳,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流动的洛水河给了洛阳5000年的厚重历史,十三朝古都,周公,张衡,蔡伦,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都在这里交汇。这是黛眉山给的沉静,是石窟带来的恢弘,是牡丹花开的坚实。这坚实土地上,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还好我遇见。也许最后会离去,但是洛阳在我心里,从未远离。

后记,洛阳诗词文化浓厚,很荣幸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参加洛阳牡丹飞花大会,是我近期参加最有意义的活动之一了吧,人很累,也很紧张,也像考试一样背书了诗词,很值得。在表演中和大家一起传承诗词文化的同时,也提醒自己别忘了历史。

关于作者: 嘉鱼夏鱼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