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你能想象,3500年前的国家和城市,以及他们的宫殿是什么样子?对今天的普罗大众来说,恐怕都有些茫然。
当时的中国处于殷商时期,除中原王朝,周围还有许多“方国”。而在荆楚大地,就有许多“方国”。位于武汉黄陂区盘龙湖半岛上的盘龙城遗址,就是其中一个“方国”的宫城。
那么,世界其他地方如何?古埃及号称有7000年的文明史。考古认为,公元前3500年至前3100年,类似于小邦国的诺姆(Nome)形成,出现象形文字。
第十八王朝(1570 BC -1320BC),法老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征服亚洲和埃及部分地区;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和其继承者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将埃及带入鼎盛时期;阿蒙霍特普二世(Amenhotep II)开始艺术革新;阿肯纳顿(Akhenaton)和奈菲尔提提(Nefertiti)进行宗教改革,独尊太阳神。
这个阶段相当于我国殷商时期,古埃及留下的建筑有阿蒙(Amon)神庙、门农(Memnon)神像、图坦卡蒙(Tutankhamun)墓、国王谷等。今天去埃及旅游,在卢克索就能参观这些遗迹。有一些非主流的观点认为,古埃及历史存在造假,但目前的这种说法证据不足,更经不起推敲。
同一时期的两河流域, 为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bi)所颁《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在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文明”消亡。来自南俄草原的雅利安人入侵,恒河文化开始,印度进入著吠陀时代。当然,古印度从来就没有统一过,在英国人到来之前,次大陆邦国、部落林立,各自为政。
再回到中国,殷商是有直接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其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又分散着许多远较商朝落后的“方国”,《周易·既济》篇载:“方,国也”。“方”便是“所有的国”,甲骨文中称为“多方”。殷商时代的部族很多,即卜辞中所称“方”。其中比较强大的是西北和北方的“舌方”、“鬼方”、“土方”、“羌方”,同时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当时的中国,实际是以殷商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有3500年,是商朝南土中心城邑,号称“武汉城市之根”。1954年发现,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13年12月,盘龙城遗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我来的有些晚,还好值班人员通融,才得以顺利进入公园。公园东南西三面环水,里面道路平整,草木茂盛。前行约一公里许,即看到遗址核心区,包括宫殿区、东南西北四面城墙、李家嘴墓葬区、北城壕等。
与北城墙平行,有一鹅卵石壕沟,想必原来是护城河。我曾参观过湖南有6000年历史的城头山城市遗址,那时的城市已经设置护城河。在这里看到修整过的城墙,城垣平面略呈四边形。经北门进入宫殿区,则看到整整齐齐的墙基、木桩、管道待遗迹,能分辨出地层叠压痕迹。对普通人来说,这是盘龙城遗址唯一的看点。
盘龙城遗址出土过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漆器和黄金制品。一件镶嵌绿松石片和金片的勾状夔龙纹饰件极为珍贵,而94厘米长的大玉戈为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境展览。考古认为,盘龙城遗址是商代统治者经略南方的一座重镇,不仅是商王朝南下的军事据点,而且是有独立青铜器铸造的地方中心。或者说,是商朝向南拓展的一个重要据点。
今天的云层有些厚,太阳偶尔露脸,染得天际一片金黄。夕阳欲下,宿鸟归飞,几个工作人员开始到处吆喝,催促人们离园。
一个小女孩看到我在拍刻着“杨家湾”的石头,问她妈妈:“那个人在拍什么?”
妈妈还没来得及回答,另一个小女孩抢着说:“他是想将那个位置记下来,以方便下一次再玩时能够找到。”
我佩服她的聪明机智,回头主动说:“你说得太对了,我就是在记录。”
时间太紧,博物馆已经关门,没看到那件“大玉戈”,一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