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30000酒缸,醉倒在野村谷。

30000酒缸,醉倒在野村谷。

黄陂旅行的最后一个晚上,夜宿野村谷。全名叫野村谷郊野度假公园,位于黄陂王家河镇唐刘桥村,在木兰文化生态旅游核心区内,距武汉市城区50公里。


一、小隐于山,大隐于野

晚餐就在不远处的“野村小味”中解决。店外向左有座廊桥,我记得上联是“银杏开满野村谷”,颇为好奇,便向店家打听。店家说:“这里曾经叫银杏山庄,因为到处都是银杏,一到深秋,遍野金黄,引得游人纷至沓来,现在的你们住的酒店也叫银杏山庄度假酒店。”原来如此,酒店依山势而建,重重叠叠,参差错落,但视野开阔,能听到山风和野鸟的奏鸣曲。

年轻的店家极力夸赞他们的菜品。他说,我们的蔬菜就是从下面菜地里直接拔出来的,绝对天然绿色。事实上,野村谷还在试营业期间,本来地处山郊野外,店外就是菜地和农田,村民正在伺弄蔬菜。他想找点儿不那么天然的作物,还真不太容易。

然面,我对野村谷的“酌道酒庄”最感兴趣。

酒庄建造得很宏伟,像座城堡。里面放满酒坛子,有些空着,有些已经用蜡封好。因为封得严实,倒也不如想象中那样“被酒香醺晕”。庄主介绍说,酒庄自己的品牌就叫“酌道”,已经上市,但还没有宣传推广;酒庄除储藏自家所造白酒,也储藏其他私人送来的酒,所以每个酒缸都有一个特定的编码。所谓“酌道”,可理解为“喝酒的文化”,一个道字,说明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酒庄内分为藏酒区和品酒区。藏酒区内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大小不同藏酒用的酒缸,大者可以藏酒1吨,能同时容纳30000多个酒缸,300吨粮食酒。酌道酒庄还是继承中国传统的酿酒工艺,如状元红、女儿红等。

酒庄里面有幅对联:“让岁月沉淀,品时间味道。”真是写尽了酒的前生和今世,说明经过时间沉淀的老酒,才最值得品味。

二、我们喝酒的历史有多长?

中国典籍有关酒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薁即蘡薁[yīng yù],葡萄科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别名野葡萄、山葡萄,古称唐棣,也有说是郁李。可见殷商时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集野葡萄和其他果实造酒,将其当作延年益寿的珍品。

可见最早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葡萄果粒成熟后掉落于地,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气味芬芳,就成了“带酒香的葡萄”。

西汉《战国策》云:“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酣之。”说明在夏禹时人们就有美酒喝。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shú]酒。少康,杜康也。”秫就是黏高粱,可以做烧酒,不知道是不是蒸馏酒?但可以肯定,工艺远比葡萄酒复杂。晋人江统在他的《酒诰》中也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杜康的来历有点复杂,“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然而,中国的酒徒们,认为他才是“酿酒始祖”。《白水县志》煞有介事地说:“汉,杜康,字仲宁,生于陕西白水,善造酒。”甚至有则“杜康造酒刘伶醉”的故事,陶渊明认为“仪狄造,杜康润色之”,似乎更合理。其实,这两位都是传说中的人物,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真的会造酒。

事物的演化发展总是由简单到高级,应该先有自然发酵的葡萄酒,其次是谷物酿酒,接着出现酒曲,至少在唐朝时就有了蒸馏酒。唐宪宗时的翰林学士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说:“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同期的蜀中文人雍陶也有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人家是“乐不思蜀”,此公则“不思长安”。剑南春现在是名酒,而四川宜宾、泸州更是现代的酒都、酒城。北宋欧阳修在其《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长韵》中题:“斫冰烧酒赤,冻脍缕霜红。” 说的是辽帝设头鱼宴的情景,一边凿冰待鱼,一边酒已烫好。这酒嘛,自然是蒸馏酒。

以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酒色财气”为人生四戒,酒居然名列榜首,实在是有点冤枉。当然,我认为能戒则戒,不要酒驾就成。

酌道酒庄拿来一瓶酒,有人起哄说价值三千块。我当然要贪上几杯,至少得喝掉一百块才罢,以便在月亮升起的时候酣然入睡。

关于作者: 小重山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