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大禹在洛阳的足迹。

大禹在洛阳的足迹。

大禹时期的4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洪水。洪水淹没了洛阳盆地的大部分,洛阳盆地成了一个大大的洛阳湖。这个事实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的喇家遗址可以证实。生活的河边低处的先民们不得不迁徙到高台高地上。大禹和父亲鲧就带领大家搬到了地势比较高的河南嵩山住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王城岗遗址,也就是现在的登封告成镇五度河西岸的岗地;

为了恢复以前的安定富庶的生活,大禹就带领大家治理水患。大禹带领大家来到了现在万安山北麓,一座孤立突起的圆锥状圜丘。这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圜丘,地势比较高,水淹不到。该山丘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至万安山主峰之间的中轴线近旁,它北面正对汉魏洛阳故城的宫城中轴线,与大城宣阳门和门内铜驼大街、宫城正门阊阖门和正殿太极殿均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南面刚好对着高高低低犹如门阙的几个个山峰。大禹治水时,经常为了省时间不回家累了就睡在上面,劳累一天的大禹才有充足的时间好好休息。后来,洪水退去,这个土丘就留下来了,人们称之为禹宿谷堆。禹宿谷堆位于洛阳伊滨区李村镇南宋村北。后人,为了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就在上面造了个石窟寺,现在用无人机可以看到石窟外雕刻有力士造像。非常可惜的是,近些年来,村民开山取石已经把禹宿谷堆炸的面目全非,此庙岌岌可危的屹立在擎天柱上。这个圜丘就是古代的祭天坛。按照古礼的规定,冬至日,要到南郊圜丘祭天。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帝王都来到禹宿谷堆的这个圜丘上祭天。

大禹时期龙门东西两山是连在一起的。龙门山的南边,是一个大大的湖泊。伊水滔滔不绝,那湖泊也不断加大,淹没了许多良田和村庄,人们只好背井离乡,跑到四周的山上避难。大禹治水来到了这里。登上高高的山峰山上仔细地观察了地形,不得不带领大家劈开龙门山,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伊阙,滚滚洪水穿龙门而过,流入伊河。洪水消退后,伊河两岸留下了如今平坦肥沃的良田,伊川白沙就是因洪水退后出现了白色的沙地而得名。为了纪念大禹,人们就在现在的龙门建了禹王池来纪念他。现在我们看到的龙门石窟是大禹治水以后的北魏开凿的佛像石窟。

洛阳盆地形成的洛阳湖的水量非常巨大,超乎想象,大禹治水很久没有见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总结原因就是黑石关附近的小山岗抬高了水位。大禹知道根治洪水的方法就是削平黑石关附近的这些山岗。有了目标后,大禹就率领治水大军开山凿石,最终将山劈开,洛阳湖的积水有了出路,流入了涛涛的黄河。洪水退后,这里形成一个关隘,因山石呈黑色,故称“黑石关”。伊河、洛河两河之间的大片滩涂地区产生了肥沃的良田,人们就叫它夹河滩。从此,人们就传唱起了歌颂大禹的民谣:“打开黑石关,流干洛阳湖。”“打开黑石关,亮出夹河滩。黑石关是禹迹名关。位于今偃师与巩县交界处。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夹河滩,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那时期,洛阳盆地风调雨顺,沃野千里。为了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就在现在的洛阳偃师山化乡石家庄村南约500米处建庙纪念。这个地方是黑石关的咽喉,经常爆发洪水,人们冲了建,建了冲。久而久之,人们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只记住了当代的治水英雄。黄守才(1603年—1663年),明末清初河南偃师人。他深谙水性,善治水,被人民誉为“河神”。现在的九龙庙就是为纪念黄守才而建的。九龙庙坐北向南,占地3400平方米。现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钟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

大禹治水不是神话,是我们祖先的丰碑。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