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都,说法很多,比较认可的“四大古都”分别为北京、南京、西安和洛阳。前三处常常被提及,特别西安,这两年俨然以网红之姿跻身旅游热门城市行列。而与西安同为十三朝古都的河南洛阳,似乎被遗忘,并在“地级市”的路上渐行渐远。当人们掰着指头细数历史上著名的古都时,洛阳虽不至于缺席,但也总是眉目不清。
其实论资质,洛阳远排在这些城市之前,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的说法。早从夏朝建都开始,洛阳就以天下之中的姿态孕育华夏文明,可以说是一座谱写了半部中国史的城市。在中国,再也没有哪座城市像洛阳这样,曾以“中国”二字作为自己的别称。
但就是这么一座千年古城,曾几度风光,今日却显得不温不火。无论在古都的建设还是旅游发展上,北京、南京、西安都远超洛阳。这座生长于中华文明最早一片沃土上的城市,仿佛完成了历史使命,辉煌不再,甘于低调,徘徊在“第二把交椅”上,究竟为何呢?
这四座城市我都有幸去过,北京自然不用说,作为首都,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各种知名景点国人都能如数家珍,也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南京,除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自然美景也令古往今来无数人流连忘返,鸡鸣寺旁的樱花、栖霞山的红叶、明孝陵神道的斑斓、玄武湖的江南雪......哪个季节来,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来到西安时,古老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毫无违和感共存于这座城市。走在大街小巷,依然能找回盛世大唐的气势,保留完好的古城墙,庄重的古街道,从钟楼鼓楼到回民街,从碑林到明城墙,历史遗迹与市井文化交融。夜深后在街边惬意吃烤肉撸串,带着些醉意安然入睡,瞬间梦回长安。
当身处洛阳时,给人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建筑,而是洛阳人。人们常常调侃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个个都是政治家,而到过洛阳会觉得,洛阳的司机都是半个文史专家。尤其当游览名胜古迹时,他们大都会操着洛阳方言,侃侃而谈。这份自豪之情源于洛阳人对自己城市的高度认同感,沐浴在昔日的荣光里,较安于现状。这是一部分原因。
洛邑古城在洛阳老城区,以文峰塔为中心,大规模兴建古建筑,有唐、宋、元、明、清等各时期建筑,把几千年的古风还原出来。走在这里,满目牌匾,此起彼伏叫卖声,以及穿梭的人群,透过众生百态,感受古城的生活。只是遗憾市区大都建筑为仿古,被周围的高楼大厦裹挟,一时竟有些恍惚。
当然,在城内还是能找到不少历史印迹。“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隋唐盛世,被人广为传颂的“洛浦秋风”,就是洛水沿岸的秋日景观。而最有历史感的,要数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在公园下面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完整的一片唐代东都里坊遗址。金秋时节,植物园里火红的乌桕、枫树,与金黄的银杏成为最迷人的色彩,与野果、残荷等相映成趣。
游人的惊喜,对洛阳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邙山脚下的洛阳城底下,埋葬着难以计数的瑰宝,“生居苏杭,死葬北邙”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随手一个坑,也许就是一座博物馆,一铲子刨出个把文物,也算是洛阳的日常了。
洛阳的旅游景点也很多,知名的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北魏时期的“世界第一高塔”永宁寺塔、武则天的“天堂”“明堂”等。因为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几经战火摧残,原始古物的损毁也相当严重。
比如龙门石窟,1300多个石窟,97000余尊佛像,从卢舍大佛,到仅有2厘米的佛造像,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即使白马寺、关林这样的宗教名胜,所保存下来的古物也极少,大部分由后世翻新重建。与前面三个古城相比,古物确实惨淡,知名度不足也有这一部分原因。
不过也许是洛阳人看惯了改朝换代,经历了沧海桑田,他们的性格带着牡丹花天生的自傲和知足。即使洛阳正以经济进步的方式,寻求自己在河南的位置,甚至2018年GDP总量位居省内第二,洛阳人依然不急于证明自己,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佛系的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旅游产业。
刘禹锡曾在《赏牡丹》中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牡丹称得上国色天香,而洛阳又何时能重新绽放出“真国色”呢?如果你也有幸来洛阳旅行,是否能从它的细水长流中窥见曾经的绚烂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