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临安特色乡村文化,开拓多元的旅游市场,提升“天目村落”旅游品牌凝聚力和吸附力,持续挖掘临安本土资源健康发展,加速推进临安乡村振兴前进的步伐。
1月8日,首届天目村落乡村田家生活节开幕式在龙门秘境举行,龙门秘境携手村名一起走进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通过六户六场景,深度体验乡情、乡味、乡风、乡音。
1、晒秋
晒秋”,是一个有温度的画面。这本是农家秋收之季的农事活动,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晒秋”习俗,成为人们庆祝丰收的盛典。人们忙前忙后,不紧不慢,在这里,人们还保留着最传统的方式,秋收冬藏。
番薯胖—充满童年记忆的老底子美食,到了冬季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灶上蒸一锅番薯。
煮熟后再去皮捣成泥,再将拌好的番薯泥,刮到衬了棉纱布尺把长、半尺宽的木板上,刮平到半厘米厚度,然后倒扣在竹匾上晾晒。
2、烤冬
到了冬天,烤火盆应该是农村人独有的快乐吧,一家人围着火盆聊着家长里短。
除了那份温暖以外,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些个烤火盆里的美味~
把刚做好的年糕、麻糍在火堆烤架上,热气从年糕、麻糍上面冒出来,表皮迅速撑开,凝成一个个气泡,气泡裂开后翻个面,确保它不烧焦,如此翻个几回就可以吃了。
3、乡村作坊
油墩粿
在石门老街上有一个卖油墩粿的阿婆,一个人守着一个小摊子,一个小炉子,一个总是滋滋响的油锅。
旁边是一盘调好的米糊和一盘用萝卜丝、红辣椒等调好的馅,边上还有备好的肉圆和千张包。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这么几样家当就撑起了一个摊子,而且生意也是相当的不错。每次走过她的身边,总是弥漫着一股香喷喷的诱惑。
竹编手作
竹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竹筐、竹篮等生产工具,自古就是老百姓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竹编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其的繁琐,匠人手握篾刀推竹片,刀锋轻微抖动,竹片徐徐渐进。不急不躁,细工慢活,片竹成丝,编竹成器。
4、乡村生活
纳鞋底
走在老街上,总会看到村里边的阿姨们拿着小板凳,三五成群的坐在巷道,晒着太阳,烤着火盆,手里一针一线的纳鞋底。
5、乡村烟火味
如果说烤火是冬季最令人治愈的时刻,那劈柴可以算得上最热血的时刻了,村里老一辈都掌握着劈大柴的诀窍,每一刀下来都精准批中。
劈好的柴火摆好造型,整齐的堆在墙头,囤积整个冬天需要用的木柴
6、农家一桌菜
小时候每到做饭时,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听着劈柴声、炒菜声,烟熏火燎的灶屋,系着围裙忙碌的大人,大铁锅烧出来的菜,才是家最温暖的味道。
品小团圆的温暖,尝一桌“小时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