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山五岳”,对于“三山”人们总是有争议,但是“五岳”就没有争议,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中岳河南嵩山,早已闻名于世。
不过比起泰山的雄、华山的险、恒山的奇、嵩山的峻,以秀丽著称的衡山似乎存在感较低,除了湖南当地人,很少有外省游客专门前来打卡,甚至都不知道它具体的位置。
究其原因,可能这座位于湘江之滨的名山,高度在五岳之中处于最末,而其气候虽然温润,山间奇花异草繁多,景观却并无明显优势,所以才造就了它在五岳中默默无闻。但当你真正来过衡山,了解过它的历史文化后,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衡山之所以被称为衡山,源于古代天文学名著《甘石星经》,认为衡山位于二十八星宿的轸星之翼,能够制衡天地,所以唤作衡山。轸星则主管着人的寿命,衡山因此被视为寿岳。后来人们在祝寿中提到的“寿比南山”,指的就是南岳衡山。
除了古人赋予衡山独特的寓意,千年的佛道文化底蕴也支撑起了衡山神圣的地位。1700年前,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个主流宗派上清派创立于南岳衡山;1500年前,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来衡山建立了寺庙;1300年前,中国南禅宗在衡山衍生出了五宗,并远传至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山上更有儒佛道三教共存一庙,和谐相处,实属罕见。
来湖南旅游,随便问一个当地人,他们都会告诉你衡山山脚下的南岳大庙香火最旺,它便是集儒佛道于一体。其建筑面积之大,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古建筑群,有着“南国小故宫”的美誉。但凡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会吸引着不少人来许愿。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曾经将南岳改成了大别山东南部的霍山,再后来隋炀帝杨坚统一了南北,重新启用了南岳衡山。到了唐代,著名的布衣宰相李泌之子李繁建立了全国最早的民间书院——南岳书院。自此,衡山书院林立。不少名人来南岳书院研习、讲学,形成了知名的湖湘学派。
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岳麓书院,就位于衡山七十二峰的最后一座岳麓山上。虽经过了数次破落和重建,但书院的书香气从未断绝,如今岳麓书院不仅是一座文化古迹,更是湖南大学的一个学院。当穿过岳麓山古老的山门,就能在绿树青山中看到这处多次引领当代文学潮流的书院了。
在衡山的七十二峰中,岳麓山为足,迥雁山为首,主峰则是祝融峰。这位传说中的火神,据说当年来到人间教大家保存火种的技能,就住在衡山,最终还葬到了衡山,为了纪念他便将最高峰命名为祝融峰,峰上还建有祝融殿。
若是第一次来衡山,祝融峰景区值得花时间爬一爬。通常会从胜利坊开始,顺着华严湖、梵音古道、桎木潭、南天门、广济寺等,最终抵达祝融峰,走走停停差不多5小时可到。沿途石刻、泉眼、溪水等不同景致交替,若是夏季来,凉风习习,不失为一个避暑的好去处。也算不负南岳清秀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