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游记之三。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游记之三。

2014年2月28日,上午,我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继续参观《昆山片玉》陶瓷展,第三单元是“春风化雨,异彩纷呈”。十三世纪,蒙元帝国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改变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方向。随着南宋王朝的最终覆灭,曾经登峰造极的华夏民族文化也进入了历史的拐点。古瓷尚青,清雅内敛,而元人尚白,粗旷放达。青花瓷已然步入瓷坛,成为新的主角。明清两代,朝廷效法宋代官窑制度,在江西景德镇设置御窑厂生产宫廷用瓷,一时精英荟萃,穷工极巧,各种彩瓷,姹紫嫣红,缤纷绚烂,再续瓷器大国的瑰丽和神奇。浙江,这个瓷器的发源地和生产中心,当他在明代中期为朝廷完成最后一批宫廷用瓷的生产任务后,便蔼然谢幕。

 

白瓷又称“中国白”,历史悠久,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唐代七大名窑之一,有中华白瓷鼻祖美誉的邢窑。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经过隋朝的飞速发展,到唐朝已达到鼎盛阶段,衰落于唐末五代时期,成为我国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其精美的细白瓷作为贡品入主宫廷,还远销海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白釉瓷器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古代的白釉瓷器可不是白色的,而是青白色的,因为瓷器胎土中含铁元素过多,白色瓷器变白的过程就是对铁的提炼过程,所以白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

 

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一批白釉瓷器看,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釉质已有较大提高,全不见早期白瓷白中闪黄或闪青的痕迹。如果以北齐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为起点,到隋李静训墓为止,历时33年,白瓷的烧制技术终于成熟。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枢府卵白釉、明代甜白釉、清代德化窑都是在时代变迁中逐渐发展的。白瓷虽然在东汉以及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隋代白瓷的烧造成功,为唐代白釉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唐以后北方大部分烧造白瓷窑场的崛起,诸如河北的定窑,磁州窑,井陉窑,山西的平定窑以及内蒙的赤峰窑的崛起,都是受邢窑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北宋时期定窑的迅速崛起,完全是由于有邢窑数百年生产细白瓷的工艺基础。晚唐到五代,邢窑逐渐衰落,专家分析,邢窑的衰落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源枯竭,二是战乱影响,三是水灾摧毁。不管哪种原因,都有可能使邢窑的工匠们离开邢窑,而转向曲阳定窑或其他窑口。因为邢窑的衰落期,正是定窑的兴盛期,时间衔接上吻合;定窑的器物造型、工艺特点与邢窑基本相同,素有“邢定不分”之说。所以,邢窑衰落后,使得窑工们大量流向定窑,是目前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由于定窑在继承邢窑白瓷先进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开拓创新,发展了刻花、划花、印花、镶金边、上金彩等艺术,创出了多种陶瓷新品种,经过五代,直到北宋的发展,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而成为宋代一代名窑。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境内,以生产白瓷著称于世,故有“中国白”之说。在这块窑场上,经历了数百年的烟熏火滔之后,在明、清两代则发展到其制瓷业的顶峰,这一时期的白瓷,以多种多样的装饰风格使观赏者流连忘返。在它洁白无瑕的器体上运用雕塑、堆雕、刻划及器型的变化引人入胜。这是德化窑的艺人们在这片沃土上,总结前人成功的经验之后,利用瓷土的洁白、釉色的玉润与他们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和灵感,生产出了各种以白色为其风格的鼎炉、塑像及日常装饰、生活器皿。从历史看,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不加任何装饰,以其古朴多变的造型和近之鬼斧神工的雕塑、刻划技艺去表现作品的艺术魅力。陶工们在其瓷质特有的“白”字上面大作文章,同时也形成了以瓷喻玉的装饰风格。宋伯胤在《谈德化窑》一文中提到“明代因改筑‘蛋式大窑’雕塑佛像才闻名”。由此可见,明代中晚期德化白瓷开始趋于成熟。然而这时也正是玉雕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玉器雕刻工艺技术及作品种类与造型都较历代有所进步。

 

明代初年玉器制造随着经济的恢复而恢复,到了明代中晚期则进入了发展期。这说明,此时明人对玉石制品的崇尚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然而玉石的开采数量是有限的,人们在崇尚之余必将找寻一种可以代替玉器的工艺制品。发展至此时的明代德化白瓷,它的胎土、釉料、烧制工艺和装饰雕刻水平,完全具备了“材有美”的天然性质,真正地成为这种与玉石之间似与不似的工艺品质的纽带。使其成为被当时民众所享受玉石的质感和火与土的艺术作品风貌的奇葩。因此,延续明、清两代的德化白瓷佳作,成为皇宫内廷、收藏家、商贾、百姓们所喜爱的工艺品。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因为少了彩绘,对瓷器整体美感表现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烧制工艺上就需要特别留意釉面质量和光泽质感,素胎表面刻划、贴塑等装饰,甚至影响到器型式样和大小。烧制工艺技术水平对美感表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烧制工艺难度评价也是挖掘各种单色釉收藏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至迟在东汉时就能烧制黑釉,东晋至南朝初的德清窑。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在南方烧制始于汉代,北方烧制始于唐代,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黑釉的釉料可分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

 

黄釉是汉族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茶叶末釉。主要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鸡油黄、姜汁黄、娇黄、鹅黄、蜜蜡黄、鱼子黄、鳝鱼黄等。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红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纯正、稳定的红釉是明初创烧的鲜红;到嘉靖时,又创烧了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宣德时烧制出了祭红。鲜红为高温色釉,矾红为低温色釉。主要包括祭红、盖血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朱红、柿红、抹红、珊瑚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胭脂红、肉红、鲜红、大红、“娃娃脸”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真正的白釉应该是乳白色的乳浊釉,这种釉是近代才发明的,我国古代仅有元代枢府釉是失透的,其他白釉并不是白色的釉,而是将不含金属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胎骨洁白的器物上,入窑高温烧制而成的透明釉, 釉色因白润瓷胎的映衬而显出白色,现在习惯上将这种透明釉也称为白釉。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卵白、猪油白、月白、鱼肚白、青白等。青釉均用紫金釉微掺青料合成,在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其中包括天青、冬青、粉青、豆青、灰青、翠青、虾青、蛋青色、影青等,其中以豆青为上品。青釉或多或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唐朝开始烧制青花瓷是为了供应阿拉伯市场,西亚、伊斯兰文明喜欢这种颜色。青花瓷的出现便是由于丝绸之路的繁盛将钴这种天然化学原料引进的结果。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唐代的青花瓷器,其花色浓艳,青料中有结晶斑,胎质多粗松,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元朝在建国初年就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景德镇在那个时候就吸取了北方定窑的不少工艺特点,烧造出了含铅氧化物很高的一种白瓷,为元青花的诞生提供了一个基础。

 

元代对外交流广泛,随着与西方交流活动的进一步加深,充足的钴料使得青花瓷得以全面的发展。到了元代中期,景德镇创造出了成熟的青花瓷,也标志着中国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其中明朝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高峰,有“永乐宣德,青花之王”的说法,这一阶段,被视为中国青花的黄金时期,以制作精美著称,纹饰多为繁复的花样。从器型上看,永乐瓷器摆脱了元代厚重风格的影响,以造型灵秀端庄、优美飘逸、厚薄适中著称,新创了许多器型,瓷器品种丰富多样,其中一些明显是受外来文化影响而诞生的。如无档尊、鱼篓尊、花浇、僧帽壶、折沿盆、大盘等。

 

水墨技法开始融入到青花瓷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青花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康熙瓷器在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对胎土要求特别高,所以分量特别重,它的釉面也显得特别坚硬,有“紧皮亮釉”之说。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雍正青花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雍正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府财力雄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青花瓷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

 

乾隆年间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民窑青花也种类丰富,色彩亮丽,画面多样,造型新奇。除传统的白地青花外,乾隆青花还派生出许多新品种,把原有的传统工艺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瓷面洁白晶莹,青花幽雅苍翠,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尽管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却将美发挥到极致。古人曾赞曰:“薄如纸, 明如镜,声如磬,白如玉。”在现代,画家吴进良对青花瓷也情有独钟,他笑言: “纵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这一种”,一语道出怎样的痴迷与神醉。在传统中国哲学看来,青花瓷中的青色体现了春天万物生长时的颜色,即生命之色。《尔雅》中说:“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青花山水题材呈现出流光溢彩表现在青花分水技法更为突出,中国画讲究墨分五彩,青花绘画高手以特制“鸡头笔”,蘸着青花水料,素坯上一挥,墨分五色,浓淡相宜,层次分明,柔和匀称,清新明快, 流光溢彩。

 

青花瓷如水墨画般拥有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画风与中国人的信念息息相关,印证了中国儒家的伦理学,道家的自然观和佛家的禅语等。最高的艺术水平是用最简单的色彩或线条表现了最丰富的内涵,如中国的水墨画,它只用一种颜色却表现了万物和内心,不能不认为是最高的境界。青花同样是用一种颜料表现了世界万物和内心世界。青花瓷白底蓝花,静静伫立,像美丽的仙子,让人感觉到一种生命的激情和律动;它的白,也不是单纯的白,而是白里泛青,犹如玉脂,看似简练却有不动声色的奢华;用色单一却不单调,浓浓淡淡、疏疏密密、有深有浅、有粗有细, 于一白一蓝间,幻化出无穷的神奇。可以说每一种青花纹样,都是一幅中国水墨画。

 

国画山水在青花装饰上的运用,实现了其形神合一的整体感。国画大师李可染以画树林为例阐述山水题材的形神合一:画树林重要的是要把每棵树看成是一个整体,棵树不能太大,太大了会破坏整体感。画阔叶树时都是用点印,每一个点印不是代表一片叶子,而是代表一簇一簇的叶子,这样表现得含蓄概括,采用横点笔法和墨的变化表现随山势变化的层林,这样就有利于整个画面的整体和谐。优雅青花,神韵山水,只有充分理解了国画山水的神韵所在,才能在陶瓷青花艺术创作中将这种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贵者胆,索要者魂。”在百花争艳的艺术创作空间里,既要有更多的胆识进行艺术创新,又要从传统技法上吸取其精髓, 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上,寻求新的突破和提升。

 

彩瓷亦称“彩绘瓷”,汉族传统名瓷之一。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两大类,釉下彩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釉下彩绘瓷。唐代有唐青花,以及长沙窑等釉下彩绘瓷。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是釉上彩(粉彩),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因为我国彩瓷的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陶瓷工艺者们在生产技术上不断地创新和提高,就使得我国彩瓷种类繁多。尤其是明、清这两个朝代,更是彩瓷发展的巅峰时期,尤其是以景德镇为首的彩瓷,它的品种已经达到了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在我国瓷器历史长河中,由于彩瓷的出现,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瓷器产业的局面结束了,使我国的瓷器市场开始百花盛开,百家争鸣,绚丽多姿。在千年的发展中,彩瓷一直是受到世人的称赞,在各个历史时期中还会有着不同窑口所产出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彩瓷,甚至还出现了一个独树一帜的彩瓷品种,是在晚清到民国初年才出现的浅绛彩瓷器,深受其瓷器爱好者的喜爱。

 

清代康雍乾盛世之后,处于全国制瓷中心地位的景德镇,瓷业生产开始滑坡,御窑的瓷器工艺水平也无更多创新,呈逐渐衰退趋势,至今人们谈到清代瓷器,总把“清三代”作为口头禅,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到了道光咸丰时期,一批极富文化素养的绘瓷艺人,突破传统束缚,锐意创新,借鉴元代以黄公望为代表的山水写意中国画的风格,开历史先河把诗书画印紧密结合移植到瓷器之上。他们大胆运用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淡紫等色彩渲染,兼工带写,所画瓷器的画面淡雅柔丽,素静空灵。由于这种技法在中国画的术语中被称作“浅绛”,所以瓷界把以这种技法绘制的瓷器称作浅绛彩瓷器。

 

浅绛彩在绘瓷技艺上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首先,它大规模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中国画风格,融入艺人对书法、文学的理解,使瓷画面貌焕然一新,丰富了文化内涵,提高了艺术品位,成为景德镇近现代彩瓷风格的开创者。其次,它打破了以前瓷绘分工过细繁复的套路,从师法宋院的工致转而师法元人的淡雅,与御窑纹饰的繁缛工整比较,更显得疏朗活放。再者,与御器由宫中发样,工匠按样照描照填,画面呆板缺乏个性相比,浅绛彩艺人则从图稿设计、勾画渲染、书法题咏直至署款印章等,皆由一人完成,画面极富灵气,个性张扬。

 

釉下彩。彩色纹饰呈现在瓷器表面釉的下面为釉下彩。釉下彩的特点是彩色画面不暴露于外界,而处于透明釉的覆盖下,既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损和腐蚀,又不致有沾污或污染的危害。中国传统的釉下彩最早的是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高温青瓷釉下彩,用黑褐彩绘画神奇人物或排列整齐的彩斑作装饰。此时虽然青釉及彩色的呈色不太精美,但在工艺上是一个创举。其次是唐代长沙窑釉下彩,晚唐、五代越窑的釉下褐彩。长沙窑釉下彩是青黄釉瓷器的表面呈现褐绿色或蓝绿色绘画的山水人物、花卉花鸟纹饰或题写诗句。这一装饰方法对中国古代彩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民间瓷窑中首先烧制釉下彩的重要瓷窑之一。据考古调查,河北以观台和彭城为中心窑区,以及河南鹤壁窑、禹县扒村窑和登封窑、修武的当阳峪窑,山西介休窑等,都生产釉下黑彩瓷器。器表为白地黑花装饰或釉下黑彩划花、绿釉釉下黑花、白釉釉下酱花等。北方磁州窑系釉下彩的发展为元、明、清景德镇彩绘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明、清时的青花、釉里红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最突出的釉下彩瓷,也是景德镇的传统名瓷。青花瓷在元代达到成熟阶段,明清两代大量烧制。釉里红在元代为初创阶段;明代釉里 红  传 世品极少;清代釉里红烧制技术已很成熟,产量也有所增加。清代釉下彩中还有康熙时期创制的釉里三色、晚清宣统时期的釉下五彩等。

 

釉上彩。彩色纹饰呈现在瓷器表面釉的上面为釉上彩。釉上彩的特点在装饰上由简单到复杂、彩色由一种到多种,不但色彩鲜艳光亮,同时装饰艺术性更强。中国传统的釉上彩瓷器,最早是六朝时期的点彩装饰。这种点彩于西晋晚期出现,到东晋时普遍应用。南朝时褐色点彩仍然流行。据考古发现,北朝出现黄釉绿彩、白釉绿彩。这些简单装饰打破了早期青釉瓷器清一色的格调。真正在瓷器的釉面上彩绘图案纹饰,是在宋、金时代北方瓷窑中出现的,如定窑的金彩描花,磁州窑的釉上白地黑花、褐花,山西、河南等地的黑釉铁锈花,金代釉上红绿彩、五彩等。还有南方吉州窑的金彩描花。这些宋、金时期南北方釉上彩绘对后来景德镇彩瓷的大量发展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元代以后,受金代彩瓷的影响,色彩方面逐渐丰富起来,从一种至多种。元代磁州窑彩瓷、景德镇窑的彩瓷,除红、黄、绿彩外又出现了金彩、孔雀蓝彩。到了明代景德镇釉上彩开始大发展,从釉上单彩到釉上五彩,极为丰富。釉上单彩中,红彩、绿彩和金彩较为突出。清代釉上彩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珐琅彩、粉彩、胭脂彩、墨彩、浅绛彩以及各种颜色釉上加彩等。  

 

青花加彩。青花是中国传统名瓷,为彩瓷中的一个大类,属釉下彩。用青花与其他釉上彩结合的彩瓷极为丰富,如青花金彩、青花红彩、青花绿彩、青花红绿彩、青花五彩、斗彩,青花可与釉上一种到多种色彩相结合装饰瓷器的画面。将这些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综合到一起,划为一大类,即青花加彩。概括说,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构成完整的图案或图画,这类彩瓷称为青花加彩。从明清两代大量传世品看,这类彩瓷非常之多,出现这种彩瓷最早的是明永乐时期的青花金彩,以后又有宣德时期的青花红彩、青花五彩,成化时期的斗彩,弘治、正德时期还有青花绿彩、青花红绿彩,隆庆、嘉靖、万历时期青花五彩、青花紫彩、青花红黄彩等。清代各朝除继续制作以上一些品种外,还出现了釉里红五彩。

 

素三彩。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彩釉瓷器。主要特征是器表纹饰不施红彩、显得素净幽雅。中国传统习惯将非红色称为素色,所以“素三彩”是根据中国传统习惯而定名的。一般素三彩瓷器以黄、绿、紫三色多见、有的加施白色、黑色、孔雀蓝色、金色等等。素三彩不一定施三种色彩,在一种器物上凡没有红彩装饰的多色彩瓷都可称素三彩。从传世品看,明代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几朝皆有出品。清代康熙素三彩最著名,此外还有光绪仿康熙素三彩等。

 

色地彩是景德镇陶工在制瓷过程中采用灵活多变的装饰手法制作的一种彩瓷,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色彩为地,再施一种彩为饰,各种色彩互相交错使用形成“一地一彩”的瓷器,如黄地绿彩、绿地紫彩、绿地黄彩、红地黄彩、紫地绿彩等多种色地彩瓷。色地彩瓷亦属低温彩釉瓷器,有的学者将色地彩列入“素三彩”或称“杂彩”。从传世品看,最早色地彩瓷是明代永乐时期出现的黄地绿彩、绿地紫彩。明正德、嘉靖、万历品种繁多,呈现出多彩多姿的色地彩瓷品种。清代各朝继续烧制。彩瓷的出现在我国的绘画瓷器的技艺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先以用大量的彩色颜料在所烧制好的瓷器上绘画,制瓷师门海货在瓷器上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并且还融入了书法及文学的理解,使瓷画面貌焕然一新,还丰富了其瓷器的文化内涵,提高了艺术品位,使之成为景德镇彩瓷风格的开创者。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