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浙江杭州净慈寺游记。

浙江杭州净慈寺游记。

2020年5月30日,我专程前往净慈寺参观,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南屏山慧日峰下,雷峰塔对面,近城临湖,这里峰峦耸秀,怪石玲珑,松柏翠绿,山色空濛,古刹名山相互映辉,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著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洪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是公元954年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宋太宗改为“寿宁禅院”,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改称“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是其鼎盛时期,人文荟萃,儒释交融,与灵隐寺并称南北两寺之最。南宋时净慈寺与余杭径山万寿寺、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被评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五山之列。净慈寺历经屡毁屡建,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

 

万工池也称放生池,位于寺院山门外马路对面。北宋熙宁年间,圆照宗本住持净寺,时寿宁禅院(净慈寺)已经多次营建修缮,规模不断扩大,在寺前经募化集万人开凿水池,名“万工池”,以备取水灭火之用。明朝时因盛净土,提倡行善放生,该池遂改为放生池。放生池之对岸照壁上“夕照毓秀”四字挺拔俊美,力冠长虹,为杭州著名书法家余德明老居士所题。

 

净慈寺山门上的匾额是竖着的,这与一般寺庙有所不同。我们通常说的匾额是有区别的,横者为匾竖者为额。凡是山门挂竖额的寺院都与皇帝有一定关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净慈寺”额。前后几经兴衰,至今已逾千年历史。现在净寺的门额是大清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时为净寺所题的“敕建净慈禅寺”。寺庙山门的正大门一般情况下是不开的,香客必须从侧门进院,然后从后门出入金刚殿。净慈寺也称净寺,占地面积近二百亩,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

 

净慈寺山门外广场东西两侧,设有御碑亭二座。东侧的御碑亭为一座六角攒尖顶石柱亭,飞檐翘角,造型优雅。亭内有御碑,正反两面均刻有“南屏晚钟”。净慈寺背靠南屏山,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享盛名。亭柱外侧有二楹联,描绘了“南屏晚钟”的胜景:“塔影园明清净地,钟声响彻夕阳天。”石碑正反两面都是康熙御题景名“南屏晚钟”,原御碑被毁,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石碑是按原尺寸原碑字迹的拓片重刻的。亭内石柱上有楹联:“石上留天语,钟声洗佛心。”以及:“蒲牢鸣八百,尘梦醒三千。”

 

“南屏晚钟”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圣祖玄烨南巡时手书。由总督郭世隆、巡抚张敏等于寺门外建亭立碑。康熙御题的左下方有一段文字: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郭世隆。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级臣张敏。日讲官起居注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五级臣高士奇恭摹。相传当初康熙题碑时,改“南屏晚钟”为“南屏晓钟”,后杭人偏爱晚钟,便仿康熙御笔,把“晓”字改回了“晚”字。

 

山门西侧的御碑亭为一座古色古香的四角攒尖顶木亭,亭中的石碑,四面都是是乾隆皇帝的题诗。乾隆十六年,清高宗下江南,为西湖十景题诗,其中的“南屏晚钟”诗也刻于石碑上。乾隆御诗碑的正面诗曰:“净慈掩映对南屏,断续蒲牢入夜声。却忆姑苏城外泊,寒山听得正三更。”其余三面也皆为乾隆题诗:“绣峰南面正开屏,净色兼之发净声。我听未能息诸虑,宵衣问政惕深更。南屏晚钟 壬午春 题再叠前韵。”御碑背面也镌刻着乾隆皇帝的诗:“月色罘罳清映屏,南风岂得夜钟声。时巡展义真由旧,政化无烦在率更。”和“湖山四面画为屏,合有钟声警众声。唐宋至今诸物改,霜天惟此未曾更。南屏晚钟 丁丑春御题叠前韵。”

 

从净慈寺的入口进入寺院,寺内古木参天,从后门走进金刚殿。金刚殿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中龛弥勒佛铜像,后绘书驮像,左右两壁绘“灵山”、“净土”两法会,塑娄至德与青叶髻金刚护法神二尊。该殿于南宋绍兴初毁,九年(1139年)由宋高宗下旨重建;未几又毁,由宋孝宗赐金复建;嘉泰四年(1204年)又毁,曾由寺僧道济等化募重建,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下旨令住持妙崧复建。咸淳间又由住持文宝修复。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毁,宣德七年(1432年)由住持觉庵宗妙重建。现在的金刚殿是1985年重建的。山门殿堂的中央前面供奉的是弥勒菩萨,殿内柱楹联:“先贤留胜迹示忠启德留风意韵静听塔寺钟声,尊者住童身护法降魔宁静安民佇看湖山秀色。”韦驮菩萨身披盔甲,手持金刚宝杵,面向大雄宝殿。金刚殿内陈设有大钟和大鼓。

 

从金刚殿出来,西侧就是著名的南屏晚钟的钟楼。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就是这里叩响的。净慈寺的钟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唐代诗人张岱“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诗句就已把净慈寺钟声的美妙写得出神入境了。钟楼为三重檐歇山顶二层建筑,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优美。净慈寺初建时就设钟楼一座,明代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寺院住持夷简重建钟楼时,觉得旧钟太小了,就化缘积铜二万多斤,重铸大钟。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佛寺晚钟敲响,108声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的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由于南屏山空穴怪石较多,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钟声传播到十多里外,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远飘大半个杭城,故有“南屏晚钟”景致。可惜在清朝末年,铜钟在战乱中消失,钟声沉寂。

 

进入钟楼,钟楼的底层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的修行已经圆满,本来是可以成佛的,但是他曾立誓说,在释伽牟尼涅槃,弥勒佛尚未出生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间,由他看守地狱,一日地狱不空,他一日不成佛,因此至今为止,他还只是菩萨的阶位。释迦牟尼在仞利天为其母摩耶大人说法时,嘱地藏菩萨长住世间,任命他为幽冥教主,救济三恶道众生之苦。大钟下供奉地藏菩萨正是遵循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所以打钟的僧人口称“南无幽冥教主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随称名号随打钟,使三恶道一切受苦众生,闻钟声皆得仗地藏王的本愿慈力而脱离一切苦。

 

上到二楼,看见悬挂着大梵钟,1984年,日本佛教界捐赠大梵钟一只,大小与明代时相同,作为中日友好的纪念。从此,绝响百年的南屏晚钟重新鸣起。新铸铜钟高三点六米,直径二点三米,重二万一千四百斤,造型古朴,铸造精致,钟体内外镌铸《妙法莲华经》七卷及铭文共计六万八千字,钟体附有赵朴初的祝祷诗文,大钟的四面分别有“净”“慈”“禅”“寺”四个大字。大梵钟采用“蒲牢雕龙”作钟钮,以八瓣莲花为钟唇,每瓣铸有一处撞钟点,其中六处钟点上铸有梵文。古代神话传说中,蒲牢是龙九子之一,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人们据其“性好鸣”的特点,“凡钟欲令声大音”,即把蒲牢铸为钟纽,使之“响入云霄”且“专声独远”。净慈寺的钟,每天凌晨四时和晚上八时,撞击一百零八声,这一百零八声代表一年,象征着年年如意,岁岁平安,悠扬的钟声在西湖上空荡,为祖国美丽的山湖壮色增辉。每敲一下,余音达2分钟之久,余音袅袅,十分浑重动听。

 

钟楼前种有两棵娑罗树。据史料记载,佛祖释伽牟尼生于无忧树下,在菩提树下悟道,娑罗树下涅槃。后世佛教徒为了纪念佛陀一生中三个伟大时期,都习惯在寺院里根据当地气候的许可有选择地种植这三种圣树。树荫下东西两侧有两眼水井,是南宋绍兴四年(1134)由住持石田法熏大和尚以禅杖叩地凿出的水井。在法熏开凿双井之前,寺僧饮濯用水必须到湖边挑运。法熏方丈看寺僧很远去湖边挑水非常劳累辛苦,便决定在院内掘泉出水,以解急需。某日,召集僧众和工人在大殿前东西两侧,以锡杖叩地,祝愿说:“井于斯,泉于斯”,命人在他指点的地方用工具进行开凿,倏忽,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众人惊喜之余,用砖砌以井壁。此双井所出泉水,非假道于江,非借资于湖,碧绿清澈,源而独出。不但水甘如酥,而且旱涝无增减,一年四季始终保持在一个水位。依靠这两眼神泉,从此解决了寺僧钦用和洗濯用水,并起到寺院消防作用。

 

大雄宝殿坐南朝北,矗立于广场南面的高高的石砌平台上。大殿前面东侧有一幢石碑。这幢石碑是清乾隆帝御笔书写的净慈寺方丈咏古碑。碑体高2.15米,宽1.1米,厚为32厘米,选用北京房山优质石料。碑文为:“灵隐膻乎北,净慈芗乎南。对峙辉佛日,历劫宣华严。永明及寿宁,名已屡改瞻。录镜缅延寿。铸金传道潜。虚称贞明锡,幻求湿毗签。后庵函清幽,松竹笼花龛。静憩一屏营,笑我言仍詹。”这首诗借用净慈寺历代住持方丈的名字,把过去净寺的历史作一简单地概括。

 

大雄宝殿是净慈寺的中央主殿,高十三丈,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大重檐歇山顶建筑,黄色琉璃瓦屋顶,雄伟端正庄严。大雄宝殿重檐之上有“具平等相”匾额,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位得道高僧,在打坐参禅时看到一只鹰捕捉到一只兔子。兔子因为害怕苦苦向高僧哀求。高僧对鹰说,“你把它放了吧,你要吃肉就从我身上割去好了。”说完拿出一个天平,把兔子放在一端,但是无论怎么割天平就是不肯平衡,直到高僧放上了自己的最后一口气,天平平衡了,即众生平等。大殿于后周显德元年首建,南宋绍兴初被毁,由道容奉召来净慈寺重建。未几又毁,隆兴年间,宋孝宗赐金重建并增建“慧日阁”,御书阁额。嘉泰四年(1204年)再毁,曾由寺僧道济等化募重建,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由宋宁宗敕住持妙崧重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毁,由住持至慧重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简曾修葺寺宇,重建钟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毁,住持祖芳道联向士绅募化集资开始重建,经希古师颐等历代住持连续修建,直至永乐八年(1410年)才完成。永乐十四年(1416年)由杭城缙绅资助整修。至宣德五年(1430年),大殿又毁,由觉庵宗妙募化重建,四年落成。

 

进入大殿,正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铜像高十三米,重四十吨。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报身和化身,分别用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来象征,此属于法身佛。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遍一切处”之义,藏传佛教称“大日如来”。佛像下面有千叶宝莲,每一莲瓣上又镂刻一化身佛像,称为“千佛绕毗卢”,表现了佛教所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层层无尽的法界境象,在毗卢遮那佛像两边各有一段沉香木。毗卢遮那佛配以文殊、普贤两大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 大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当时吴越王钱弘俶听从延寿禅师遗嘱,“上表入宋,尽献十三州之地”。后人评钱弘俶之举时称:“重民轻土,舍别归总,用师之劝谕也“(《大明统志》)。由此,朝廷对净慈寺格外青眼相待。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曾特赐寿宁禅院铜毗卢迦佛像等。

 

净慈寺现有建筑中最具文学和文物价值的,就是大雄宝殿外墙四周整根石条做的柱子。它上面镌刻的楹联,都是民国26年(1937年)年重修大殿时,由方丈钦亮大和尚邀请江浙一带的著名书法家、社会及佛教界名流所撰写的,其中有王一亭、于佑任、潘天寿、太虚、马一浮、章太炎等。正大门两边石柱上的楹联是王一亭集《金刚经》句而作:“得值万亿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所有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正面第二副为章炳麟撰写的篆书体楹联:“植西土正因,相期震旦有情,我爱休耽犛尾好;揽南屏全胜,应令晋家高士,清游更度虎溪来。”正面第三副为于右任题:“一偈遍梵天,看东土普现光明,照澈净慧因缘,庄严色相;百年有桑海,与西湖长留香火,记取灵山塔影,上界钟声。”正面第四副为沈轶刘题虚谷书:“雷峰塔红卧门前,南屏钟翠沉烟外,看琉璃照澈,璎珞辉煌,又道济归来,只手换祗园小劫;钱塘江声销帆背,西子湖风入松颠,隔梵呗氤氲,旃檀馥郁,望表忠无恙,大轮演武庙雄图。”

 

背面中间的楹联是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的谭延闿所题:“净理胜因,愿从今日称居士;慈恩慧业,长与名山作主人。”背面第二副为:粪翁题:“问何人与禅定法喜为缘几时探寂随机重见三十二种如来宝相;惟是处有绿水青山可住好约闲云孤鹤来听一百八下慧日钟声。”背面第三副为太虚题:“六桥烟水,三竺香云,正觉南屏钟破晓;双树戢晖,五天潜响,欲欣东土佛常春。”背面第四幅为伊觉任题:”宝刹镇临安代传西竺缁衣密义广宣长此象形卷湖月;洪川称明圣对映南屏翠幕慧光普照永斯风景靖江潮。”东侧墙面第一副为:“佛旨自圆融像教东来若人入塔庙任他谤佛骂佛尽成佛道;因果一顿渐法幢再起是谁修福德无论遍因报因皆是因缘。”东侧墙面第二副为金汤侯题:“香刹净梵千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切世间若能书写诵读受持得种净因自成净果;佛法慈悲一道古不异今今不异古诸天菩萨以无我人众生寿者大开慈宇普度慈航。”东侧墙面第三副为潘天寿题:“塔飞山坐,一样空华,今逢末世万年,初如是道场,愿尔众生圆觉;珠照灯传,三轮真谛,顿悟现前四大,假傥求法相,莫忘蒭境庄严。”西侧墙面第一副为高振霄题:“山河大地露法王身南北高峰看天目西来江流东去一笑证前因无非净觉;凡圣含灵现平等相颠狂神迹伴苏堤遗爱岳庙精忠三仁得妙果即是慈祥。”西侧墙面第二副为芝峰题:“踢去夕阳,喝来明月,试问南北峰顶,毕竟有甚来去;朝生虫臂,暮死鼠肝,且看宇宙源底,陶然不落死生。”西侧墙面第三副为:“大堤垂柳,青到寺门,安排一角灵山供养,庄严法相,四序常春,仅好湖堧留净土;前坞斜阳,红分莲座,照彻八功德水转旋,寂默金轮,六时俱念,又从云外吼清钟。”上海虬盦火雪明甫题。

大雄宝殿之后,有陡峭的台阶,台阶上方是演法堂, 演法堂是寺庙僧人诵经的地方。演法堂亦名宗镜堂,宋建隆初,永明延寿著《宗镜录》百卷,集贤首、慈恩、天台三宗之旨,融贯禅宗心法,此书初出,相传甚远,异国群长读之皆望风称弟子,学者航海而至,受法而去者不可胜数。为纪念著作《宗镜录》,净慈寺专设宗镜堂。

 

演法堂后面是浴佛功德池,池后有石刻“净智庄严”,出自偈语:“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海。五浊众生离尘垢,同证如来净法身。”释迦初降娑婆,感召大地震动、天雨妙华、九龙沐浴。为沐佛恩,颂念佛陀圆融无碍之福德、智德成就,佛教寺院每年四月初八释迦诞辰日,敬设庄严道场,以香汤净水浴佛功德。净慈寺在此设浴佛功德池,愿善信得浴佛泽,涤除尘垢、身心安稳、吉祥喜乐、智德增长、福德圆满。浴佛池内,有一尊铜制小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立在莲花宝座上。公元前六二三年的四月初八日,有一位叫悉达多太子降诞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园中,他就是未来的释迦牟尼佛。太子诞生后,自动行走七步,每走一步,脚下就开出一朵莲花,又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指“这是我在人间最后的受生,我是为了成佛,才生在人间;我是人中最伟大尊贵的觉者,我要广度一切众生”。

 

净慈寺中轴线上的最高处为释迦殿,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释迦殿分地上地下两层,地下为净慈寺艺术馆,艺术馆入口有巨幅佛像浮雕。艺术馆的展厅中央,立着一块古石,据《净慈寺志》记载,南宋绍兴丁丑年(1157年),南宋大将陈思恭在峰间採一石,刻上了“慧日峰”三字。后来,因历史变迁“慧日峰”刻石掩于山体之中,不为世人所知。直到2007年,在重建释迦殿开挖地基时发现了“慧日峰”刻石,为保护刻石,寺院将释迦殿于原址整体向南移13米,自此“慧日峰”以全新面貌重现世间,就保留在展厅现在的位置。南屏山间奇石众多,历代石刻浩繁,有天园、莲花洞、石佛洞,还有少林岩、寰中天室、登净域等,千百年来,列于南屏山间,俯视着西湖,陪伴着净慈寺这座古刹。 

 

 净慈美术馆中还有一尊弥勒菩萨立像,高1.6米,他头顶高大束发,发线与发束间饰有连珠纹式发带,束发结在顶部自然下垂,非常醒目(束发造型是判断弥勒菩萨的重要标志)。他眉心处有白毫,眉骨弯曲细长,双眼半睁,鼻翼高耸挺拔,嘴唇上留有八字胡,双唇微闭,整体面部表情优雅自在,气质高贵。弥勒左腿膝部微曲,右腿直立,平衡站立之姿代表随时行走,随时传法的行走状态。他脚穿连珠纹带饰夹脚凉鞋,足下法座正面是一幅供养人礼拜菩萨的情景,是难得一见的佛像珍品。

释迦殿有二个匾额“释迦殿”、“巍魏宝相”,门楹联:“西湖揽胜观山水声色婆娑境相不垢不境,南屏坐忌泰眼耳根尘世界诸有非色既空。”净慈寺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永明(904-975年)本姓王,名延寿,字冲元。自幼信佛。永明禅师佛学造诣很高,著作甚丰,主持杭州灵隐寺、六合塔的修建,并创建净慈寺,成为净慈寺的开山祖师。北宋时,净慈寺名僧接踵,大德辈出,有的成为佛教禅宗一代宗师。宋初有“两寿”,即延寿和洪寿,均师法于德韶,兴教于南屏,其佛学教观盛行于当时。

进入殿内,释迦殿地上主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坐像,坐像两边楹联:“世尊说偈言不妄语者不异语者,如来有慧眼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圆照宗本和大通善本相继住持净慈寺,他们都曾遍访名山,弘扬禅宗佛法,而且都先后成为北宋京都开封的高僧。宋神宗曾赞圆照宗本为“真福慧僧”、“僧中宝”,要他“方兴禅宗,宜善开导”。大通善本为汉董仲舒后裔,也被尊为“大通师”。 正是由于这些高僧住持,才使“名蓝有光”;受到宋王朝的重视。北宋统一中国后,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赐慧日永明院为“寿宁禅院”,并重加修葺。

 

释迦殿侧紧靠山体还保存着宋代高僧如净禅师墓塔,被日僧奉为祖塔。南宋嘉定年间,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净曾两度来杭住净慈寺。如净参学临济,得法于曹洞,成为一代宗匠。嘉定十六年,日本名僧道元来华,师事如净,得曹洞宗旨而归,归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奉如净为日本曹洞宗祖师。如净禅师强调以坐禅为修禅方法,主张以心传心,见心成佛。

 

从释迦殿下面往西走,经过游廊,来到观音殿,墙上有《净慈寺石观音灵迹碑记》,记录了观音殿内石观音的来龙去脉。观音殿是净慈寺保留较久的木结构古建,殿内供奉有两尊菩萨像,前面是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后面是一尊古老的石雕观音。观音殿门柱楹联:“气毒烟火然怖畏军阵中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发大清净愿具足神通力如是自在游于娑婆。”据说观音菩萨成道之前是古代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公主,因矢志出家修行屡受父王加害,后来妙庄王病了,她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给父亲吃,使父病痊愈。妙庄王十分感动,为了纪念自己的女儿,让工匠塑一个全手全眼观音像,但工匠听错了,塑了一个“千手千眼观音像”,这便是“千手千眼观世音”的来历。

 

在大雄宝殿西例有济祖殿,殿前有运木古井一口。运木古井又叫“神运井”,旧名“香积井”。据《净慈寺志》记载,周显德初,香积厨内建有神运井,泉极甘冽,广纵约二丈余,内外引汲不竭。关于此井,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与济公有关的神异故事,据说济公是罗汉转世,为应化人间而来。有一次,济公在净慈寺酒醉,大喊:“无明火”,寺僧莫名其妙,果然不久大火毁寺。济公在灾后题诗曰:“无名一点起逡巡,大厦千间尽作尘。非是我佛不灵感,故要楼台一度新。”重修净慈寺需要木料,道济外出募化,于富春江上游严子陵一带化得大批木材,从寺内香积井吊出。源源不断的大木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估算木料的木匠随口说了声“够了”,井里的木头就再也拉不上来了。从此,那最后一根木头就永远留在井底,后人称该井为神运井,成为净慈寺最吸引人的“古迹”。

 

复建后的济公殿是清代建筑风格,殿外的庭院则是宋代园林风格,整体和净慈寺保持统一,这是净慈寺最具传奇色彩的殿堂,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济公殿楹联:“似醉如癫神通徧三千大千世界,降龙伏虎□度尽有色无色众生。”外侧柱楹联:“屈贵隐南屏,普度众生偿大愿;济颠现东土,超凡一偈证真。”内侧柱楹联:“独木隐清泉,此是僧家无上法;梵宫重选佛,要知罗汉有神通。”

 

进入济公殿,殿内大门上方匾额:“游戏神通”,后面上方匾额:“厚德载物”。因为流传于民间的济公印像不是道济祖师的本尊形象,不能彰显祖师之德,所以,如今供奉于济公殿主位的是“经寺院多方商榷,以清竹禅法师之画,再入造像之法,加以德者之范,故现殿中法相。”

 

净慈寺依山而建,背靠翠峦,面对碧波,梵宇层叠,宏伟庄严。古时寺后山坡有莲花洞、少林岩,右为石佛洞,东南有欢喜岩。莲花洞无顶,片片石芽从坡地升起,蔚成巨型石莲。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志书所载开山祖永明延寿每晚上山坐禅称念\"阿弥陀净慈寺佛\",即在莲花洞。相传因永明大师在此吟诵《莲花经》,上天仙女来此散花,故名莲花洞,又名雨花台。明代司礼太监孙隆曾在崖上镌刻\"花雨缤纷\"题字,惜已漫漶难见。洞前旧有\"居然亭\",取意于明代绍兴太守洪玉方诗句:\"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白\"。此处历来是文人墨客观景吟诵的胜地。清时古亭废圮成为竹园。莲花洞上有奇岩隆起,摩崖上镌刻有\"少林\"两字,故称少林岩。相传南宋高僧少林妙崧禅师于嘉定年间住持净慈寺时常在此坐禅入定。莲花洞右有石佛洞,平地两石屹立形如佛龛,内镌有石佛三尊。左壁有明代浙江总督胡宗宪题刻\"寰中天室\"四字,右壁亦有摩崖题刻,为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所镌,字迹已模糊难辨。石佛洞东南有两石相对称\"欢喜岩\"。古时曾镌有三佛,现已不存。此处石景袁宏道称之为\"净慈之绝胜处\"。

 

关于作者: cwhello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