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下午,今天在杭州参加一家企业的全球经销商会议,因为下午是经销商内部会议,我不方便参加,自己打车到西湖边逛一下,不知不觉来到了玛瑙寺的门前,于是就走进去参观一下。玛瑙寺依山而筑,粉墙黛瓦,掩映在葱郁的古树中,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座古代著名佛寺,坐落在西湖边北山街中段的葛岭路上。玛瑙寺原名玛瑙宝胜院,由五代吴越王钱氏于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在孤山玛瑙坡始建,因原处有色彩斑的碎石,质如玛瑙,杭人采集镌刻图章,故名。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宋高宗诏令在该地建四圣延祥观,于是将玛瑙寺迁到了现在的葛岭之东位置。玛瑙寺自创建八百多年来,历经多次损毁和重建,清代达到鼎盛,清乾隆曾三次游该寺,题诗作文。现在的玛瑙寺是清同治年间在旧址重修,后经主持清杰于民国十年改建。玛瑙寺依山傍水,占地1.5万平方米,主要有山门、厢房及园林等,大殿已荡然无存,仅有遗址。新修复的房舍有亭、台、楼、阁、廊等,其中圆门曲径,莲池花坛,青砖铺地,均依据原样复制。院内古树遮阴,圆门外的一棵古樟已有1600年树龄,登上庭院最高处,还能一睹西湖胜景。
2006年,胡锦涛首次会见当时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后,连战曾到杭州西湖景区的玛瑙寺参观。他对玛瑙寺的建筑及环境保护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将玛瑙寺建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平台的设想。两岸有关部门经过协商,经两年时间,大陆第一个以台湾文化为主题的展馆“连横纪念馆”由台湾财团法人“国政研究基金会”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管委会共同筹备建设完成,于2008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设在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玛瑙寺内,纪念馆利用玛瑙寺原来的厢房作为展示空间,共分为7个展厅,分别是台湾自然环境厅、历史文化厅、台湾原住民厅、连雅堂纪念厅、台湾人物志厅、传统工艺厅、现代工艺厅,并定期举办相关展览及活动。连横纪念馆成立十多年来,接待参观游客近百万人次,接待台湾嘉宾参访团600余批次,是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交流、增进共识的重要平台。
连横先生事迹厅外的楹联:“喜有宽闲为小隐,粗将知足报明时。”进入大厅,是连横先生的半身塑像。连横(1878年2月17日—1936年6月28日),著名爱国诗人、史学家、《台湾通史》作者,男,汉族,幼名允斌,谱名重送,表字天纵、字雅堂,号武公、剑花,别署慕陶、慕真。台湾省台南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被后世称作“台湾文化第一人”。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次年,一纸《马关条约》将台湾拱手让与日本,其第五款规定:台湾居民可以两年内选择外迁,逾期将自动加入日本国籍。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同胞自组义军、浴血保台,数万人牺牲,爱国志士拒不入籍日本,纷纷举家迁往大陆,一衣带水的厦门成为首选。连氏祖宅在台湾地广十亩,庭园之间满植果木花卉。台南陷落不久,日本政府相中城北环境,要在此地建造法院、宿舍,征购了连家祖屋,于是连氏家族被迫别离了已经聚居二百余年的故宅流散四方,连横一家也迁到城西,家难国难接踵而来,连横的父亲连永昌因故乡沦亡悲愤不已,于1896年8月14日辞别人世。
1897年,连横已长大成人,不能忍受统治者的横暴,孑然一身来到大陆,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但不久奉到母令要他回台完婚,连横不忍拂逆寡母的意愿,只好返家迎娶。夫人沈璈,出身一位寄籍台南的大陆富商家庭,知书识礼,温顺贤惠,善于持家。夫妻情感甚笃,连横沉浸在婚后的幸福中,一时不再作远游之想。但美满的家庭生活不能抚平连横心中的痛楚。台湾沦丧后,一群不甘俯首做顺民的士人在彷徨苦闷中,经常以诗浇愁,抒发国破家亡之痛和思怀祖国之情。他们结成诗社,互相策勉,彼此唱和,刊行诗集,岛上一时诗风大盛,历四十年而不熄。这种现象在台湾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中国各省区也是惟一的。连横新婚不久,便与十位诗友结成日据时期台湾岛上成立的第一个诗社,浪吟诗社。1898年,连横被台南一家报纸聘为汉文部主笔,他利用这一条件,不断地在报纸上发表一些精粹的小文章,介绍台湾各地的山川、古迹、物产、风俗等,唤起人们的乡土之恋。这年是他报人生涯的开始,往返于两岸之间连横尽管有了一份安定的、收入不菲的工作,但毕竟是活在异族旗下。
1902年4月28日,英国伦敦公会牧师梅逊山雅各在厦门创办《鹭江报》。连横落第返台路过厦门,正好《鹭江报》招聘主笔,前往应聘,被录取。连横撰写的长篇专论《满洲最近外交史》,在《鹭江报》上连载了十多期。连横在厦作《游鼓浪屿》:“倚剑来寻小洞天,延平旧迹委荒烟。一拳顽石从空坠,五色蛮旗绝海悬。带水犹存唐版籍,伏波已失汉楼船。日光岩畔钟声急,时有鲸鱼跋浪前。”他在郑成功当年为屯兵而凿的鹿泉吟诗:“痛饮狂歌试鹿泉,中原何处着先鞭?麾戈且驻乌衣国,倚剑重开赤嵌天。故垒阵图云漠漠,荒台碑碣水涟涟。时朝鼓浪山头望,极目鲲溟几点烟。”他在厦门看到晚清官场的腐败萎靡景象,又十分失望,他深感清朝政府不足有为,连横于1903年年底辞职回台湾。经过此行,他服膺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纲领,将光复台湾的希望寄托在祖国的复兴上,开始参与推翻清朝的斗争。
1905年春,国内政情也出现新的发展,连横在彼岸觉察到了这种变化,便携妻、子,取道台北淡水,抵达厦门,举家借住鼓浪屿。和爱国华侨黄乃棠、台湾好友蔡佩香一起筹办《福建日日新闻》报,主持笔政。《福建日日新闻》报社址设在厦门市大同路附近的大史巷。《福建日日新闻》报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帝国主义,他以激烈的言论宣传革命排满思想。清朝官府对这份报纸感到犹同芒刺在背,必欲扑灭而后安。《福建日日新闻》报前后不到一年,连横曾遭密探跟踪,两次险遭暗杀。连横被迫关闭《福建日日新闻》,返回台湾。1908年举家迁徙台中,随即加盟台湾报界的另一中心台湾新闻。就是从这时起,他开始撰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台湾通史》。1911年秋,辛亥革命发生了,连横精神为之一振,心中充满希望。这一年,连横第一次来杭州,当时他就写下了“一春旧梦散如烟,三月桃花落酒船。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的诗句。
1912年,35岁的连横取道日本到上海,第四次前往大陆,行前以家事嘱托沈夫人,做了义无反顾的准备。他每日与聚集在那里的悲歌慷慨之士、翰墨词林之客往来,抵掌而谈天下事,纵笔为文,评论当时得失,意气轩昂。1913年春,连横为参加华侨选举国会议员来到北京,不久开始周游全国各地,他先出居庸关,入张家口,穿大境门,至阴山之麓而返,然后沿京汉路南下,过邯郸,临广武,登大别山禹王宫,升武昌黄鹤楼。顺流而下,游览沿江各地。入秋后,更渡黄海,历辽沈,观觉罗氏之故墟,寻旧俄之战迹,最后来到吉林,先后任事于当地两家报纸。连横此次出关,本是为了实现他多年来一直萦绕梦中的“弃儒酬壮志,今日有经童”的理想,但关外的风气同样不能使他振作,很快他就感到“剑气箫心一例消”。那时,二次革命已经失败,民国之初带来的光明前景已逐渐暗淡。次年春天,他上书北京清史馆,自请修撰华侨志,不久接到馆长赵尔巽的聘书,再次来到北京。
1914年连雅堂在1895《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19年之后,呈请北京政府恢复其中国国籍,并改名为连横。他朝夕与一群逊清遗老相对,心情并不愉快,但借机阅读了清室有关台湾的全部档案,这对他编写《台湾通史》带来莫大帮助。不久,便以老母在堂,少妇在室,驰书促归为由辞去馆职,于1914年冬回到台湾。连横倦游归来,再入《台南新报》,次年,慈母见背。不久,移居台北。从此他便专心从事《台湾通史》的撰拟。他呕心沥血,辛劳五年,1918年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1926年春,连横、沈少云夫妇来到杭州,安家于玛瑙寺内,研究整理文史资料。其子连震东曾到此探亲居住。1927年1月,因北伐军进驻江西且逼近浙江,连横恐遭战祸而携眷匆匆离杭返台。1936年春,连横在沪患肝病,6月28日病逝,享年59岁。弥留之际,嘱咐连震东:“今寇焰逼人,中日终必有一战。克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后不到二月,震东诞子,取名连战。
1920年,《台湾通史》上、中册相继出版,次年下册也随之付梓,连横以他无比坚强的毅力完成了毕生的宿愿。连横一生著作甚丰,但生前出版的仅两种,《台湾通史》即其一。乙未割台后,连横看到日本统治者为了泯灭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竭力弃毁台湾的历史文献,有意伪造虚假的历史愚弄当地民众,感于“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的古训,立下编写一部贯通台湾千年历程的信史的宏志。他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穷十年之力而终告竣事。《台湾通史》为文言纪传体史书,略仿司马迁《史记》之法,凡36卷,为纪4、志24、传60,共88篇,都60万余言,完整地记载了台湾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共1290年可以确凿稽考的历史。《台湾通史》结束了“台湾三百年无史”的历史,也使日本人士大惊,原来日据台湾之后,为了了解和治理台湾,早想编写一部台湾历史,并在总督府下设置了专门机构,但积久不能成事。连横之书一出,日人立即为其才学倾倒,虽然他们甚不满于连横的立场,但此书也正因他们需要,于是两代总督为之题词。此书一出,全岛风行,督府当局自觉才力难匹,从此再没有出版类似著作。由于日本政府的阻挠,《台湾通史》当时未获在大陆发行。连横的知音章太炎读后叹为“必传之作”。直到抗战将要胜利的1945年春,才由商务印书馆在国内重印。上世纪80年代,大陆中华书局新出版了这部著作。
连横纪念馆专门设有一个特展厅,里面展示了连横儿子连震东的生平、图片和物品。连震东(1904—1986),字定一,中国国民党著名政治家,出生于台湾台南,祖籍福建漳州,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父。连震东在台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参与台湾经济建设、土地改革、兵役制度之确立,以及地方选举政务之策划执行等,均有功绩。1929年,连震东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科,回到台湾欲加入台湾民报,但是由于其父连横发表“鸦片有益无害论”,导致台湾民报拒绝连震东,遂加入日方色彩较重的昭和新报。1931年,一二八事变爆发,连横于是命连震东投奔国民党元老、政府委员张继,让连震东在宦途得到照顾。连横在张继主持的西京市筹备委员会任秘书,并经张继介绍于1932加入中国国民党。抗日战争期间连震东任重庆国民政府国际问题研究所组长,并且参与台湾革命同盟会。
1945年台湾光复后,连震东随陈仪返台受降,携家眷返回台南故居,从此与岛内政坛结下渊源,并成为国民党政府中的台籍要人。抗战胜利后,连震东任台湾接管委员会主委,1946年任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参事、以及台湾省参议会祕书,1947年任国民政府台湾党部执行委员兼总务处长。1948年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1949年兼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土地处处长、台湾新生报董事。国民政府迁台后,连震东在1950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1953年任中国国民党第五组主任,1954年起任台湾民政厅长、祕书长,1960年任内政部长,参与台湾经济建设、土地改革、兵役制度之确立,以及地方选举政务之策划执行,1966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76年获聘“总统府国策顾问”,1980年获聘为资政。1986年12月1日病逝。连战是连震东之子,连横之孙,1936年8月出生于陕西西安。 1959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65年获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玛瑙寺东侧厢房是台湾自然环境厅,这个厅展示了台湾岛的形成、特有鸟类、特有生物、观光景点。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关于台湾岛的形成原因,地质学界普遍认为台湾本属于东亚岛弧的一部分,当几亿年以前地壳发生剧烈运动时,东亚大陆架一方面受到来自大陆方向的强大挤压力,另一方面又受到太平洋板块的阻抗,于是形成了东亚褶皱山系露出海面,就形成了东亚岛弧,经过几千万年的造山运动形成了台湾岛的整体轮廓。台湾矿产资源种类单一,储量不丰,具实际开发价值的不过20多种,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其中部分有价值的矿藏经长期开采,储量大幅减少,有的已经枯竭,因此台湾省是中国矿产资源和储量最少的省份之一。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的“海洋生物牧场”。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台湾有经济价值的捕捞鱼类有20多种,占重要地位的有鲔鱼(金枪鱼)、鲻鱼、鲣鱼等。海藻类主要有石花菜、海苔与鸡冠菜等,其中以石花菜最为重要。台湾省的珊瑚非常知名,产量曾占世界市场的80%左右。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台湾现有9个“国家公园”以及13处“国家风景区”,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台湾。台湾境内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峡谷、玉山、垦丁、阳明山等都是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
台湾历史文化厅展示的内容包括:一是寻根探源,史前文化与早期居民;二是漂洋过海,历史上两岸往来;三是群魔乱舞,西方殖民者统治下的台湾;四是风云变幻,郑成功时代的台湾;五是九州方圆,康熙统一台湾;六是天翻地覆,台湾建省与近代化;七是暗无天日,日据时期的台湾;八是云开雾散,抗战胜利与台湾回归;九是岁月如歌,台湾文学的风韵等等。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自有史籍记载以来,台湾的开拓、发展和疆域的完整统一,始终是与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英勇捍卫分不开的,台湾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曾派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到了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
16世纪中叶以后,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凯觎的对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了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大陆的联系更加密切了,成为国家统一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淮系将领刘铭传在台湾积极组织防御,取得了驰名中外的“淡水大捷”,持续了一年三个月中法战争结束,这是晚清少见的对外战争的胜利。1885年10月12号,台湾正式建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刘铭传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台湾日据时期,为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被日本帝国殖民统治的时期,又称为日据时代或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在台湾实行总督专制的统治体制,建立严密的警察制度,控制台湾社会,并且利用保甲制度作为警察政治的辅助工具。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愿意接受日本文化的台湾同胞,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只用日语。当局要求他们采用新的日本姓氏,放弃原来的中国姓名。“皇民”必须放弃中国祭祀祖先的仪式,皈依神社的神道教。力图把台湾人民变成日本的忠臣良民。在经济上,实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由台湾向日本提供稻米和蔗糖;后期则配合日本的南进政策,在台湾发展与军需有关的工业,把台湾当作日军的补给地。日本占领台湾50年之久。为了有效获取台湾的经济资源,乃推动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并发展农、林、工、矿等产业。1945年二战结束,台湾光复,陈仪以台湾省行政长官的身份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从日本末代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手中接过了降书,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正式运作。
1949年国民党全面溃退台湾之后,当时台湾岛内的经济已经破败不堪,蒋介石面对在台湾的这一新局面,也算是痛定思痛,要实行改革,而土地政策便是其中之一。台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始于1966年创设的高雄加工出口区。台湾当局在当时,有鉴于台湾许多公共基本建设,如道路、港埠、机场、发电厂等尚且处于匮乏欠缺的状态,再加上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跟深化总体经济发展、缓解由于“出口扩张”而日益凸显的新矛盾,台湾当局开始规划进行10个大型基础建设工程。由时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所提出,建设自1974年起,至1979年底次第完成,共动用新台币3000余亿元。1980年,新竹科学园区诞生,搭上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浪潮,让台湾经济透过两次成功的“特区”经验而成功转型。1949年以来几十年间,台湾的政治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上完成了转型和升级,文化上更是多元化。1987年以前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此后二十年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台湾方面解除戒严,两岸之间的来往和交流越来越频繁。
台湾现代工艺厅陈列了众多台湾当代工艺名家的作品,包括陶器、瓷器、漆器、木雕、皮雕、纸塑、玻璃、竹艺等,色彩斑斓,琳琅满目,别具创意,巧夺天工,实现了工艺与美学的完美融合。台湾现代工艺美术发展迅速,特征明显,在创意制作过程中它或运用民族性,地域性元素,或运用怀旧,时尚,时代性等诸多元素,不断向人们传递着五彩斑斓的大众信念,是台湾文化特质的优良载体与表现形式。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国际化,大众化的表现倾向不断扩大。民族性、地域性的表现倾向也越来越受到追捧和重视,因而逐渐形成了台湾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现既有研究主要从台湾的历史沿革,交流合作等角度展开讨论,对现代工艺美术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关注稍显不足。台湾工艺美术的创意特征既蕴古风,又见新潮清新华丽的台湾现代工艺品不仅对寻求创新的其他地区工艺美术有重大启发,还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风貌有着重要影响力。现代工艺有别于传统工艺,强调实用性与素材质感的特点,着力于大幅跳脱传统的限制,材质的运用更为自由。创作者通过融入个人创意,借由作品传达思想与情感。数十年来,台湾的工艺创作呈现自由开放的状态,涌现出更多兼具现代感、创造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
台湾现代工艺厅的北面是台湾传统工艺厅,一进门,之间位置案几上摆放着几个神像,有妈祖、关公等。台湾的木雕与大陆江南一带的做法一样,工艺大致分为建筑木雕、神像木雕、器物木雕三种,在早期大量修建寺庙的需求下发展蓬勃,庙宇也因此成为台湾传统木雕作品保存最完整的地方。雕刻艺术除了纹饰线刻以外,还有浮雕、立体雕刻,传统雕刻普遍保持原始艺术的特性,不矫揉造作,造型真诚而率直。台湾地处温带亚热带之间,既生长温带散生单株型竹子,也生长亚热带联株丛林型竹子,竹子种类及产量都很丰富,其中的桂竹、长枝竹、刺竹、麻竹与孟宗竹成为竹编工艺的最主要的材料,因此台湾竹编艺术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在世界竹编艺术领域享有盛名。
蔺草曾经是台湾第三大出口的特产,仅次于台湾产的大米和糖。蔺草的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因此宜于编织,使用蔺草编织的各类产品具有通气、吸湿、清凉的作用,特别是蔺草茎具有调节干湿的功能。夏季能保持适度的干燥,使人的皮肤感触异常舒适,冬季保温性能良好,因此蔺草编织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庭日常用品,也是一种独特的室内时尚装饰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虽然现在各式各样的塑料、化纤、竹子等编织品,花色繁多,但是蔺草编织品的众多特性和优点是其他产品无法所替代的。蔺草居家用品主要有:枕头套、床席、坐垫、地垫、枕席、榻榻米等,另外,蔺草制品也被当做一种独特的室内时尚装饰品。由于蔺草制品种类丰富,价格适中,很受人们喜爱。蔺草制作,首先是干燥;其二是染色,将蔺草染色后进行编织,可以编出各种纹理,染色的蔺草大多是质量较差的蔺草,优质的蔺草一般不做染色处理,以保持它原有的色泽;其三是编织,当前的编织技术,可做出多种品种,主要有密经、提花等;其四是喷色,在编织好的半成品席面上,做进一步工艺上的处理,喷色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蔺草更有光泽;最后是缝制。将各种图案采用刺绣、印花等方法缝制于半成品草席、坐垫等周边,并用精美的布料加以修饰。
台湾少数民族是古代东亚族群多元文化格局中的边缘环节。长期相对封闭的海岛生存环境使其社会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孤立性和滞后性。表现在服饰形态上。他们或“织绩木皮”,或“织麻为衣”,明显与“衣冠华夏”不同,更与“文明世界”相隔甚远。在汉人大规模开发台湾以后,棉布与棉线等传入,使得台湾少数民族的服饰形态逐渐复杂化,其中,平埔族服饰基本汉化,高山族各族群服饰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当代社会之后,台湾少数民族兴起族群文化复兴运动。传统服饰文化的制作与使用,成为各族群追溯祖先,重塑传统,认同族群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精神寄托。台湾高山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红、黄、黑三种颜色为主,其中男子的服装有腰裙、套裙、挑绣羽冠、长袍等,女子有短衣长裙、围裙、膝裤等,除服装外,还有许多饰物,如冠饰、臂饰、脚饰等,以鲜花制成花环,在盛装舞蹈时,直接戴在头上,非常漂亮。台湾地区原住民族的服饰艺术独具特色,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些服饰是需要传统工艺作为技术支撑的。传统的制作服饰的麻布材料,是运用精湛的纺织技术制作而成,而各类衣饰的色彩与装饰则依托于他们出色的染色工艺和绣缝技术。
油纸油纸伞是汉民族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台湾油纸伞,制作精巧,伞面上的中国书画极富美感。台湾油纸伞源自广东潮州,在传统的客家习俗中,女子结婚嫁妆中一定会有两把油纸伞,因为“纸”与“子”是谐音,具有早生贵子之意,且伞面时圆形代表“万事圆满”,如今的油纸伞着重于古典、美观。油纸伞完全是用手工制作。细长的伞骨,都是 “孟宗竹”经浸水后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弹性。再经过钻孔、穿线,一顶圆形的纸伞骨架就此成型。接着将做成扇形的绵纸,用棉籽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晒之后,涂上防水桐油,一把油纸伞就制作成功了。上过桐油的纸伞,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绵纸的韧性,更使原本单调粗俗的绵纸变得亮丽透明。伞灯,是流行于台湾的一种灯笼,因不用时可以像雨伞一样收起而得名。灯在闽南语中与“丁”谐音,寓意着人丁兴旺,世代兴隆;灯笼早期的木质底座有一个“灯脐“,寓意着“添丁发财”。灯笼又有照明的用途,象征着光明和平安。
台湾传统工艺厅的对面是两岸文化交流厅,里面是两岸书画家庆祝西湖申遗十成功周年特展。西侧是台湾人物志厅,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历史长河中,台湾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有林献堂、林熊祥、赖和、洪弃生、林朝松、林幼春、陈维英、刘铭传、丘逢甲、郑用锡、邓传安、蔡延兰、陈瑸、蒋毓英、郁永河、沈光文、朱术桂、陈永华。
乾隆皇帝南巡杭州游览时常有品题赋诗而列成杭州二十四景,包括“湖山春社、宝石凤亭、玉带晴虹、吴山大观、梅林归鹤、湖心平眺、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天竺香市、韬光观海、云栖梵径、西溪探梅、小有天园、漪园湖亭、留余山居、篁岭卷阿、吟香别业、瑞石古洞、黄龙积翠、香台普观、澄观台、六和塔、述古堂。”其中,“香台普观”,指的就是乾隆帝钟情的心灵家园—玛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