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打算今年过年留在南方,所以为了防止我妈对我产生强烈的不满,在12月的时候我决定自驾回家待几天。离开哈尔滨多年,从来没在这个时间回去过,此时的哈尔滨算是刚入冬不久,白天的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降雪量也不多,广大游客熟知的冰雪大世界也还在建造当中,但恰恰是这个不算太冷的温度更适合一些想要感受哈尔滨冬天景色又怕冷的同学玩耍,比如我。
哈尔滨的光芒
这回先和你们聊聊道外吧,去年的哈尔滨游记几乎没写到道外,很多人对于哈尔滨只知道中央大街,却不知道外的巴洛克建筑才是哈尔滨的灵魂。虽然如今道外的巴洛克建筑破损的破损,拆除的拆除,但是新建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依然可以让你欣赏到哈尔滨巴洛克建筑的优雅。很多哈尔滨人包括我在内其实对这种新修的建筑并不感冒,觉得破坏了原有的老道外味道,但是当我真正走进中华巴洛克里面,我觉得这里被低估了。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吸引大批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使这里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大都市。当时,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到了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
如今道外保留的中华巴洛克老建筑已经残破不堪,所以有了现在这个新建的景区样子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
整个中华巴洛克景区不收门票,但是游客却极少,两旁的建筑复刻了当时道外巴洛克建筑的原貌,里面有很多四通八达的胡同,每个胡同里的建筑也都很漂亮,非常适合拍照。
离开道外巴洛克,我开车来到了道里,来到了哈尔滨最出名的景点-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之于哈尔滨就像王府井之于北京,虽然你可以说它现在是布满商业气味的商业步行街,但对于我来说这里是看哈尔滨还保留着的巴洛克建筑最好的地方了。
走在中央大街的街头你才能开始了解这座被称为“东方小巴黎”的城市究竟多么的不“东北”。由于历史原因,这里保留着很多欧式建筑,甚至铺成这条步行街的石板路的石头在当时都要1银元一块,真可以说行走在这里你是走在了“金山银山”上。
街道两旁多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在这里买这些纪念品自然是有些贵,所以看看就好,我记得上学时候来中央大街主要是去逛两旁当时心里觉得的大牌服装店,虽然现在觉得年少时的虚荣真是可笑,但现在看着这些店铺倒是觉得有趣,甚至有些怀念。
其实在中央大街逛最好的方式是先买一根马迭尔冰棍,在寒冷的冬天边吃边逛,其实冬天吃冰棍真的不冷的,尤其是当我想到这我小时候5毛钱一根的冰棍现在已经在北京上海卖到十块,十五块一根的时候,更是觉得在家吃5块钱的心里倒是有些别样暖和。
中央大街有两家西餐厅,很多游客会慕名而来,一家露西亚,一家华梅。个人感觉华梅可能不如露西亚的就餐氛围更有感觉,但其实我是不太爱吃俄罗斯菜,红汤瓦罐牛肉在我眼里始终不敌锅包肉和大拉皮。中央大街的偏街有一家玉氏滋味菜,黄桃锅包肉做的还不错,只是服务态度实在一般,价格也偏高,有时还需要等位,但是对于游客来说,倒是品尝东北菜的一个选择。
离开中央大街,天色渐暗,我开到了松北,来到了哈尔滨大剧院。这已经是我数不清多少次来哈尔滨大剧院了,自从哈尔滨大剧院建好这里就成为了哈尔滨地标性质的建筑,不得不说这里无论是在地面拍照还是在空中用无人机拍照,这里都非常好看。
只是对我来说,我最遗憾的是没有进到里面拍过建筑内部,虽然现在哈尔滨大剧院开放了参观票,在特定的时间30块门票可以进去参观,但是却禁止携带相机,这点规定实在是太奇葩了,因为开放参观的时间必定是避开剧目演出的时候,所以禁止携带相机没意义啊,我觉得要想表现剧院内部还是需要一颗大广角镜头,手机无法呈现,为了体现我的无言抗争,我没进去参观。
当然,即使不进内部,外部的大剧院也足够让我拍照创作。
在松北拍到天彻底黑了之后,我选择去拍哈尔滨火车站,哈尔滨火车站是重新翻新修建的,在原来的只有一侧广场的基础上建立了和高铁站一样的两侧双广场,建好之后我还从来没去坐过车。
路上路过群力新区,顺便拍了两张照片。
这一侧就是哈尔滨站新建的广场,背靠南岗区的高楼大厦好看极了。不得不说哈尔滨在这两年的基础建设上确实有所提高,这点从路上正在修建的地铁就可以看出来,我再道里被地铁建设改路搞得晕头转向的,几次差点逆行到单行道,这点来哈尔滨自驾的朋友需要注意。
冰雪大世界是怎么建成的
第二天我从家里去哈尔滨市区没有走高速,而是走了一条老道哈红公路,这条路本身没什么,都是大车在开,但是路边的景色倒是吸引了我,两旁的农田里堆满了玉米秸秆卷成的“麦垛”,这种堆积方式我真是第一次在国内见到,以前见到的都是堆在一边,这种把玉米秸秆卷成欧洲样子麦垛般的恕我见识少真是第一次见,赶紧开下道路拍些照片。
虽然路过的老农都很诧异我在拍些什么,但我真的想说这里要是拍人像一定非常适合,奈何我此刻缺个模特。
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很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都去过,不过我没去过。我没去过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小的时候哈尔滨满大街都是冰雕,根本不用买票去冰雪大世界看。但是我用无人机飞过冰雪大世界,白天的冰雪大世界像极了权游里的场景,夜晚的冰雪大世界又很像童话里的世界。
去年飞过冰雪大世界后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好奇,那就是建造冰雪大世界的冰块是从哪来?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正好这次回哈尔滨的时候冰雪大世界正在建造,我沿着松花江边开了几圈终于找到了几处采冰点,解开了我的疑惑。
白雪覆盖的西泉眼
不好意思,这个西泉眼没有什么神奇的传说,我也不想编造一个神话故事来吸引你们驻足,这里只是我的童年记忆。
平山这个地方我之前有在哈尔滨游记里提到过,全名是哈尔滨市阿城区平山镇,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带我来爬山漂流,离家多年只有今年8月份回哈尔滨的时候来过这里拍梅花鹿,而那组梅花鹿照片还莫名其妙的火了,所以这次回哈尔滨我特意来了趟这里,想要找寻冬日梅花鹿的景象。
不过令我无奈的是,到了这里之后发现鹿苑大门紧锁,并没开门。不死心的我放无人机飞进去寻找,连着飞了两块电池,让无人机下降到树林里穿梭还真的让我找到了梅花鹿的踪迹。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说过,冬天梅花鹿的斑点会褪掉,看不出梅花鹿和傻狍子的区别,这里的梅花鹿也是这样,土灰色的梅花鹿隐藏在树林里你知道我在手机上多艰难才找到吗?我觉得无人机应该配个热敏感应,这样就好找多了。
由于无人机在树林里信号极其微弱,经常断线,所以我拍了几张照片就赶紧飞了回来,继续开车向着西泉眼方向行进。
通往西泉眼的路可十分不好走,盘山的积雪路面对于我的四季胎来说简直是噩梦,一路我保持着低速驾驶,还好一路都没遇到其他车,不然我真怕小心谨慎的我被其他车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