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赶景区到北安火车站的大巴车,坐上8:13发往哈尔滨东站的K7110次车,于下午2:00到达哈尔滨。坐地铁再改乘公交到达位于中央大街附近的卡兹青旅。哈尔滨人确实热衷马迭尔冰棍,
在公交车等发的空间,都有上车兜售冰棍的大姐,我也不能免俗,买了一支3元的吸吮。
无须任何标签,哈尔滨本身就是大牌,她可以是一瓶啤酒、一份甜点或者一个冰雪大世界。这个内外兼修的城市,总是那么了解热爱吃喝玩乐的旅行者。
哈尔滨在五代之前都还是一片沉寂之地,先后属扶余国和渤海国所辖。五代时期的哈尔滨地区本属辽国东京道、女真人灭辽建金,第一座都城“上京会宁府”就设在今哈尔滨市下辖的阿城区内。元代哈尔滨地区属辽东路,明代归奴儿干都司,直至清代这里的居民还大多是满族和蒙古族,随着清政府开禁放恳,闯关东的移民来到哈尔滨,并逐渐形成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村庄聚落。
黑龙江的省城以前是齐齐哈尔,哈尔滨是一座因路而兴起的城市。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之后,中东铁路的中心枢纽选址在当时只有零星渔村的哈尔滨。随着铁路工程局的设立和中东铁路修建,沙俄筑路军队、移民开始涌入这里,哈尔滨的商业也因此得到发展。哈尔滨也是新中国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共和国长子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上也肩负起了振兴工业的重担,从机械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重工业,到以食品为主的轻工业,再到新兴的医药和电子工业,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哈药集团,都是一个个响亮的名字。
当地人把985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称为哈工大,把211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称为哈工程,以前信息不畅时,好多人报志愿都把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为就是哈工大。
迎合松花江的流势,整个哈尔滨的城市倾斜了45度,所谓的东直大街,西直大街,其实都是歪的。全城基本没有正南正北的干道,要是问路,少有人会用方位来回答。
你可以这样来理解:大直街是哈尔滨最大的主街,地铁1号线贯通而过,以省博物馆所在的红博广场为界,两侧分别叫作东大直街和西直大街;大直街以北,是旅行者最常前往的区域,以滨洲铁路为界,西侧是繁华的道里区,著名的中央大街就位于此,东侧则是保留着“哈埠”昔日风貌的道外区。松花江对岸被叫做江北,太阳岛就在此区域。旅行者到哈尔滨主要去中央大街、大直街、道外和太阳岛。
道外的大街名称犹如满洲里一样简单明了,南一道、二道…,北一道、二道…,地名倒是好记,但总感觉缺了点文化味道。
以下我就简要介绍一下我所游历的这四个地方。
下午去的是江北,为了感受松花江的辽阔,我一直从大桥上走过来,在江北拍的夕阳和江南拍的夕阳是两种味道。太阳岛没去(听说都是后期的仿俄罗斯建筑),第二天到大剧院看了一下。修建在湿地边缘,站在大剧院的高处又能看到松花江流到这边时的风景。
晚上去中央大街,雪后晴日或者华灯初上是这里最美妙的时段。运气好的话你能看到街头音乐演出,热情的弗拉明戈舞或者欢快的手风琴让人回想起哈尔滨做为远东著名交响乐城的辉煌过去。建议游览路线从最南端的经纬街口向北走,当你步行至江边的防洪纪念塔,可以选择向右去往滨州铁路桥或者向左进入斯大林公园。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之一,也是目前哈尔滨最精美的历史建筑。教堂建于1932年,曾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
中央大街红专街上有一家92度俄式厨房,你可以进去感受一下菜品,相对于马迭里西餐厅,这里的价位你可能更易于接受。我点了一个罐牛(焖牛肉装罐里)和红菜汤,总价64元。你不要被它精美的装饰恐惑,在高德君那里看好菜单之后,一个人旅行还是能够享受到美味的。
在美食一条街上还有各类油炸虫类,如蝗虫、蝎子、江里的黑甲壳虫、蜂蛹、蚕蛹,胆量够大就着哈啤来一盘。
东大直街没时间去,主要看了西大直街。在这里有好多中东铁路修建时的官邸、住宅遗址,哈工大土木系的教学楼也在一片区。
道外区因以“中华巴洛克街区”而出名,有些老建筑废弃之后尚未拆除修复,且加上地铁线正在修建,分外沧桑。去这一片区时有点早,街头还不是太热闹。
小贴士:中华巴洛克得名于华人将巴洛克建筑进行改良,既有浮夸的尖塔、穹顶、浮雕、爱奥尼克立柱,但浮雕的装饰图样则采用蝙蝠、葡萄、牡丹、铜钱等中国元素,按照前店后宅的中国风格,建筑的内部空间完全延续四合院的结构,并且在四合院上多加了一层,形成“圈楼”。圈楼除了有传统的天井,其位于室外的回廊和楼梯采用传统的木结构,而廊檐、楣子的精雕细琢恰好呼应了巴洛克风的繁复。
由于在哈尔滨只逗留了两天,没有深度游,只能谈谈印象观感。有机会的话,我也会象同青旅宿舍的大学生一样,猫在一个城市慢慢品味。
小贴士:1、朝鲜冷面和米酒也值得品尝。
2、哈尔滨把便卖店叫“仓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