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它始建于1625年,距今已经快400年了。蜀黍今天要重点讲讲沈阳故宫后宫的一些事儿。
沈阳故宫的后宫竟然比前殿要高出许多,而且在围墙外一眼就看到里面的一座烟囱,这就有点意思了。后来得知它是典型的具有满族特色的“跨海烟囱”,也是沈阳故宫中唯一的一座烟囱。
蜀黍是从后宫的后门进入的,并直奔大烟囱而去。烟囱满语称为“呼兰”,“烟囱立在外”是满族民居所独有的一种排烟形式,其建在屋侧,通常高过屋檐数尺。
满族的烟囱之所以放在屋侧而不是置于房顶,一是为了建筑方便,二则是为了防火。我们都知道满族民居屋顶为苫房草铺就,如烟道在其上,冒出的火星一旦落在草上,极易引起火灾。
这座烟囱位于清宁宫后西北角,蜀黍当时就断定有烟囱就一定会有“口袋房”和“大火炕”。于是迫不及待地转个弯就转到了后宫院里。果然,沈阳故宫的后宫已然就是一个“满族四合院”。
满族民居讲究“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矗在地面上”,一想起这些就觉得格外亲切,因为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北方民居都极具满族特色,对于“口袋房”和“万字炕”都极为熟悉。
蜀黍急于验证自己的判断,毫不犹豫地先走进清宁宫,果然不出所料,一进门就看到了灶台和火炕。清宁宫主要分为两部分“口袋房”和“东暖阁”。
清宁宫是清入关前皇帝、皇后起居的寝宫,又是皇帝处理军政、接受谢恩、朝贺以及进宴、赐宴的地方。清宁宫的西四间是一个宽敞的堂屋,设有灶台和火炕。
满族的正房内,有“以南为大,以西为尊。”的说法,也就是说南炕是给长辈居住的,西炕是放置神位的尊位,清宁宫也不例外。
而作为皇太极和皇后寝居的东暖阁面积仅为40多平方米。分为南北间,且均有火炕。
由于沈阳故宫地处我国东北,冬季寒冷漫长,搭造火炕、火墙、铺设火地作为保暖御寒的重要措施,并且采用“采暖炊事一把火”、“火炕火地一把火”、“多炕连通一把火”的方式。
清宁宫是集中体现这种采暖方式的典范,它不仅有灶台和火炕,它也有我国最早的“地热供暖”。
清宁宫建于3.8米的高台之上,所以沈阳故宫就呈现出后宫地势高于前殿的独特形式,这是符合满族先人女真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传统生活习惯的。这种高台建筑在清入关前成为满族建筑形式的一大特点。
不出意料,蜀黍在清宁宫院子南侧,看到了满族祭天的神杆“索伦杆”。满族民居的院子里,通常都会竖有一根八尺高、碗口粗的神杆,杆顶端挂有一锡制或木制的斗子,它就是“索伦杆”,为满族祭天所用,祭天时,锡斗里放上碎米和切碎的猪内脏,供乌鸦、喜鹊享用。
蜀黍除了以上看到的沈阳故宫后宫满族特色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看点等待您去一探究竟,有朝一日您会去看一看它吗?
蜀黍在这里写了很多的文章、拍摄了很多的视频,蜀黍也愿意蹲坐在温暖阳光下的一处墙角儿,坐在小板凳上,慢条斯理地再给你讲讲最新的旅行故事,也许这一讲,就是一生!请你关注我吧,我们路上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