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日记 再游“冰城”哈尔滨。

再游“冰城”哈尔滨。

2008年中秋,我第一次来到哈尔滨。

2019年9月,陪着妻子和女儿再次来到这里。

冰城——截至目前我去过的纬度最高的城市。每每提到“冰城”二字,我的第一反应从来都不是“冰雪大世界”,而是“冰城串吧”。

9月2日下午,我们一家乘高铁到达哈尔滨,随后打车到达预定好的位于中央大街和索菲亚广场之间的巴新拉斯宾馆。宾馆保留了沙俄时期的欧陆建筑风格,走进其中能明显的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前台的一位大姐义务为我们热情而专业的介绍了哈尔滨历史、游玩和美食,让我们不得不为其暗挑大指。

妻子由于旅途劳顿,选择在宾馆休息。我和女儿则打车前往哈尔滨地标建筑之一——龙塔。08年我来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去龙塔,主要是当时囊中羞涩。这次沾了女儿的光,有幸登临龙塔之顶。女儿用190米处的室外观光平台望远镜俯瞰松花江两岸,作为游客我们最高可以到达206米的祈福馆,女儿在这里留下了对于全家人的祝福。

从龙塔下来,我们马不停蹄的前往果戈里大街。按计划从南往北参观了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果戈里书店,穿过儿童公园继续向北来到圣母守护教堂。虽然我们不是教徒,但俄式教堂还是很值得好好欣赏一番的。

晚上,我和妻子在网上搜索后,决定在金色时光西餐厅集合,一起品尝地道的俄式美食。在就餐期间,我们有幸见到了餐厅的俄国主厨。我们对于主厨的菜品表示了“哈勒少”,主厨则热情的和我们合影留念,并送给了女儿一大板巧克力。

之后我们一家三口沿着中央大街走回了宾馆休息。

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第一站我们先来到了松花江畔的“哈尔滨防洪纪念广场”,以这里作为起点,沿江畔向西步行至松花江索道的上车点。上次去太阳岛我也是坐索道过去的,这次陪着女儿再度横跨松花江。对于孩子来说,岛上的俄罗斯小镇基本就等同于太阳岛了。里面的异国风情确实会让人感到新奇。整个太阳岛被绿荫环抱,只是对于孩子来说显得并没有那么有趣。

正午时分,我们乘电瓶车来到西边的“太阳石”,并打算从那里打车前往下一站“东北虎林园”。太阳石前面有很多去往东北虎林园的小巴,但是要凑齐人数才能开车。由于我们去的时间游客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决定不再耽误时间,打车前往“东北虎林园”。

“东北虎林园”应该算是哈尔滨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了,除了圈养的狮子老虎,最吸引人的便是坐车进入狮虎散养区,还可以买100元一小桶的肉条进行投喂。我和女儿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亲手给东北虎和非洲狮投喂。当这些兽中之王和我只有一网之隔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到了渺小与无力,我才坚决的相信“武松打虎”只是个故事。

在东北虎林园的门口还有定时演出的马戏表演,我们离开时正好赶上演出,便领着女儿一起观看。本身我是比较抵触马戏表演的,这次也只是想让孩子亲眼看一看,了解一下便好。

离开了东北虎林园,我们继续前往老道外,这个传说中的哈尔滨的“风云之地”。现在那里返修成了“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景区”,由于是翻建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意思,倒是周围没有拆除的小二楼逛起来很有味道。当然,来这里主要是奔着“特色美食”而来的:
张包铺——传说中的百年老店。最有特色的是“排骨包子”,真的是每个包子里有一小块儿排骨,吃起来感觉很好玩儿。咬一口包子,吐一块骨头,做馅时把骨头剃出去不好吗?

张飞扒肉——可能是作为中国人对于这个名字本能地产生了一种误解,貌似这个和三国里的“张三爷”没有什么关系,扒肉形似扣肉,但是要厚一些,吃起来的感觉...好像家里的小炖肉。

总的来说,这两个特色美食不难吃,但也不惊艳,远不如烧烤来的味蕾大开。

晚上,我们一家人再次来到中央大街散步。两侧的欧式建筑和脚下布满岁月痕迹的石路,让人很容易有种穿越时光的错觉。一家人在人流中慢慢走着,感受着停滞的幸福时刻。

第三天一早,我们顶门来到了黑龙江省博物院。每到一处,我都喜欢到当地的博物馆去转转,因为这里是当地的缩影和精华,如今的社会文化特征都可以在这里寻得蛛丝马迹,这也正是我每次旅行的一大乐事。

离开黑龙江博物院,我们驱车前往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曾登上《极限挑战》的网红大桥——哈尔冰中东铁路桥。站在桥头望向对岸,仿佛时光列车穿行而过。悠悠的汽笛如年代的背景音乐,在朦胧的烟雾中一幕开启、一幕落下。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关于作者: 闲不住的园爸

热门文章